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5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艰难,我性子又如此不合时宜,何必再自讨没趣呢?

    “不如归去,回乡中种种地读读书,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总少了许多的纷杂争斗。或许这样,还能保我本心不失,不至最终步那些个贪官贼官的后尘!”心里的这些念头一生,就再也无法停歇。

    终于,藺文宾把牙一咬,拿起手边的笔来,就开始写起了辞呈。当一份发自肺腑的辞去华亭县令的文书写罢,他只觉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尽去,那本因徐家之遭遇而觉悲凉的江南这冬季,也似乎比之前要暖和了些。

    心无牵挂天地宽,不如归去

第654章 灵前之誓() 
十一月中旬之后的北京城已完全被寒冷的严冬所掌控,尤其是几场雨雪之后,这儿的气温更是降到了叫人都不想外出的地步。

    随后,又是一场大雪降临到了这座千年古城之上。纷纷扬扬,犹如鹅毛般的雪片飘洒下来,很快就把整座都城都染成了一片银装素裹,这让街上的行人更是几乎绝迹,也只有那些身负重要使命的官衙中人,才会在这种天气下还外出行走。

    与这一场雪同时抵达北京城的,还有江南方向传来的关于徐家一案的最终结果,而这,也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辩与议论。

    固然,有不少人对于徐阶的这一悲惨下场很有些唏嘘,毕竟他之声名一向极好,当初更以一人之力将为祸朝廷多年的奸相严嵩斗倒,随后还励精图治,让国朝大有一番新气象。

    可谁能料到,这么个被官员们交口称赞奉为楷模的高官,其背后却还隐藏了如此之深的隐情,徐家的所作所为,甚至可以用上罄竹难书来作形容了。若非那呈报里实打实所写的近七百万两银子的家产,众多官员是无论怎么都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的。

    七百万两银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大明朝偌大个国家,一年下来的国库收入也不到千万,正常来说也几乎和这个数字持平。所以道一句徐家是富可敌国,那是半点都不夸张的。

    如此巨额的钱财到底从何而来,又是用的什么手段?这些问题只要是有些头脑的,都不必细想就能知道其中的答案。从此观之,徐家最终落得如此结局正应了那四个字咎由自取。

    不过徐家一案并没有随着徐家被抄家,徐阶病逝以及徐家兄弟三个被斩于市在十一月上旬,随着锦衣卫把一项项罪名完全公布出来后,皇帝御笔亲批,定了徐瑛三兄弟的死罪,而且还等不到明年的秋决,而是斩立决,无数百姓争相目睹了这一行刑过程就结束,而是牵连出了更多人来。

    徐家被抄家之后,官府所获取的可不光是他们的家产,更有无数案牍文字和书信。一些与徐家往来密切,甚至有私相授受,利益交易的官员也随之曝光。面对这样的发现,朝廷中的那些清流正直之士自然不会视而不见,于是对亲徐一派官员的反攻倒算也随之开始。

    而因为徐阶才离任才五六年光景,继任的弟子张居正又不好把老师的人从位置上赶走,于是这一回被牵连到的朝中大小官员的数字就显得有些可怕。对于这些人,朝廷以调职、外迁、罢官和入狱等手段进行惩治,一时间朝廷官员就被换了一大批,完成了叫人咋舌的大清理。即便其中有几个漏网之鱼,在这等情况下,却也再难有丝毫作为了。

    而在这一场针对徐家,或者说徐阶的大清洗里,与徐阶关系密切的人中,只有一个人是真正置身事外的,而且他还是和徐阶关系最密切的那一个。此人,自然就是当朝首辅张居正了。

    作为徐阶的得意门生,一力扶持栽培出来的接任者,若朝中那些言官们想要挑刺的话,也总能找出不少问题来的。但不知是他们没敢上疏,或是上了疏没被皇帝采纳的缘故,任那些打着徐阶烙印的官员纷纷落马,张居正却一如他的号一般,稳如太岳,纹丝不动。

    只是这不动,不被侵扰,并不说明他就真个没有什么损失。恰恰相反,在这场大清理中,张居正所遭受到的打击却是极其严重。

    与徐阶过从甚密而被清洗的官员所以能在朝中一直担任着要职,可不光是因为他们与徐阶的关系,让张居正不好下手,更因为他们确实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徐阶不是傻子,张居正更不是,他正是看中了这些人的才能,又与自己同出一门,关系尚可,才会继续用他们,即便他们有些问题,也能暂且忍耐。

    但现在,当他的改革大业已进行到了一半,眼看快要成功时,突然出了这么桩事,那些使惯了的得力手下纷纷落马,这对张居正的打击自然极大,他甚至都有些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处理分发复杂的大小公务了。

    但张居正又不好为这些官员说话,毕竟他们的罪名是实打实的,若是任由这种人继续留在朝中为官,那天下官民将如何看待他,尤其是他所推行的新法新政?古人可没有现代人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在他们看来,恶人所为皆恶,乃是万古不移的真理。

    当失去这些得力的助手后,张居正接下来要推行新法势必会经历一场更加艰难的过程,光是挑选一批能够委以重任的可信之人,就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一句任重道远都不足以形容其接下来所将面临的艰巨难题。

    可即便如此,在十一月二十四日这天,张居正却还是在百忙中抽了一天出来没有理会那多如牛毛的杂事,而是将自己一个人关进了书房之中,就是那几个最亲近的幕僚和下人,也没能得以靠近,更别提叫人知道他到底在里面做什么了。

    在书房的长案之上,一尊小小的牌位赫然摆在了上头,而在其前方的,则是一些香火和贡品。仔细再看那牌位上所写的,正是“先师徐公讳阶之灵位”几个字。

    没有多余的官位爵禄的描述,只因在张居正眼里,徐阶一直以来都只是自己的老师,一个悉心教导自己,帮自己铺平了道路,最后送自己踏上这人生最巅峰的恩师。老师这个称谓,已胜过了一切。

    而在这案前,当朝首辅张太岳则身披麻服,头戴孝巾,正跪于灵位之前,他的跟前,还放了个铜火盆,几叠冥纸正被他轻轻地投于火中。

    看着那些个冥纸在火中被慢慢烧化,不知什么时候,张居正的眼中竟闪过了一丝泪光:“老师,今日乃是你头七的日子,徒儿却只能在这儿祭奠你一番,还望你不要怪我。”

    在喃喃地念叨了几声后,他又抬起头来,看着那块小小的牌位,似乎这牌位已化成了徐阶本人:“早在几年前,我就曾几次去信劝告过您,要你们徐家行事稍微收敛些,毕竟这朝廷还是有正直之士的,一旦过火,总会惹祸上身。当时你或许不信,但现在,却不得不信了吧?”

    苦涩的笑容从张居正那张刚毅的脸上显现了出来,此刻的他看上去有些凄苦,甚至没了以往在朝堂上的威风与霸气,看着也老了不少:“当然,这次的事情也不能全然说是因为你们有错,错也在我,是我小瞧了那杨震的手段,以及他的歹毒心思。

    “现在再回想,之前他们对我的提醒是正确的,先是刘守有,继而是冯保,那时候,这个杨震就已在着手将能为我所用,又可以制衡他的人给一一除掉了。但那时,我只看到了他的才干,又不想与天子生怨,故而也就没有真把他当成对手。或许是我这些年来居于上位太久了,早失去了过去与人争斗时的敏锐直觉了吧,居然就这么任由他一直在眼皮底下慢慢坐大,直到如今这般境地。

    “正因为我的失算,最终导致了您和几位徐家世兄的遇难,就是你们的其他家人我也难以保全,徒儿实在愧对老师您哪”说到这儿,张阁老有些愧疚地一个头磕在了地上,顿时额头就是一片乌青。

    “不过老师你一定会理解我这次的不作为的,这次徐家之事,我无法出面,不然只会将自己也给搭进去,那样,就真个遂了那杨震的心愿了。也只有我还在,徐家的子侄才不至彻底陷入绝境。我可以向您的在天之灵起誓,待到风声不那么紧了,我会想尽办法把徐家人从牢狱等处救出来的,让他们从此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是我能为老师你所做的第一件事情。”

    说到这儿,张居正的眼中泪光已然尽去,转换成的,是一种叫人不敢对视的凌然之威,那是属于内阁首辅,天下第一有权势之人的威风:“至于这第二件事情嘛,自然是为你和几位世兄,以及那些被那杨震陷害而亡的人报仇了。他杨震固然手段了得,但我张居正也不是那么好招惹的!即便他背后很可能藏了天子,即便这一切或许都是出自皇帝的授意,但到了这个时候,我也顾不得太多了。只有用我的手段把此人除去,才以告慰你们几位在天之灵!”

    说完这最后几句话,张居正再次于灵前拜倒,久久没有起身。直过了有近一炷香的时间后,他才缓慢地从地上起身,此刻的他,眼中尽是战斗的光芒,在解去麻衣和头上的孝巾之后,那个可以叫天下人为之胆颤心惊的张居正就如利剑般出鞘了!

    此刻,北风更紧,直刮得大雪漫卷整个京城,仿佛,就连这天地,都已被张居正的气势所慑

第655章 半日逍遥() 
呼呼的北风卷起了片片飘下的雪花,让它们在空中不住地打着旋儿,以出人意料的方向往四下里落去,或落到屋顶,或落入那迎寒而放的梅花从中,让这宁静而又寒冷的冬天多了一分别样的生动与风情。

    被张居正列为重点目标的杨震并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开始变坏,面带微笑,从容而欣赏地看着屋外这一雪景。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天气里,身处放了数只火盆,让整个环境都暖融融的屋子里,从半开的轩窗里看着如此美丽的雪景,实在是人生一大逍遥乐事了。

    倘若这时候,手中有温好了的酒,身边有贴心的美人儿相伴,就更是叫人如在梦中般得意了。而杨震这时候就是这么个情况,不但如此,而且还是两个美人儿在旁相伴,这更是让他产生一种神仙也不过如此的感想来。

    徐家的案子已然彻底了结,无数人都吃足了苦头,却只有他是从中获得最大利益的。不但从名声上,因为敢于揭发徐家的种种不法而为人所称道,而且实质上也有好处,如今的杨震将不再是锦衣卫镇抚,而被提拔成了指挥佥事,离着指挥使也不过咫尺之遥了。

    不过无论是什么官职,他是锦衣卫内唯一能发号施令的地位却是无法更改的。所以对于升职一事,杨震并不是太过放在心里,叫他感到高兴的是,这次朝廷还把他那些兄弟们也都作出了相应升赏,另外就是他的兄长杨晨,这一回也受到了衙门里的提拔,成了工部员外郎,手中的实权也比之前要大了不少。

    这一切自然是拜徐家一案的朝官大清洗所赐了。在这场风波里,无数与徐家关系密切的官员都丢官罢职,如此空出来的缺额自然得有人补上。而就地将下面的官员提拔起来,便是最简单有效的补充方式,毕竟这些官员本在各自衙门里担着职务,接手上司的公务也很是方便。

    杨晨就是在这等情况下,再加上之前表现卓异,又深得张居正的看重,才得以超擢提升的。本来以他的资历和背景,只怕还得熬上个七八十来年,才有机会坐上如今的位置。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