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的财政收入的确是出乎意料,因此在造船方面,赵岩打算拨调300万两,明年将在松江建立一个大型的造船厂,并开工建造50艘1000吨级飞剪船,其余银两,用来招募船匠等等。

    其余能调用的财政数目达到2000万两,而军费上,明年将有800万两预算,二线部队得支出300万两军费,而一线部队,也要100多万两的支出,另外海军再拨调100万两军费。再则明年还要和建奴开打,军费将增加300万两。

    “造船、军费方面都是必要的项目,这些项目所需项目预算扣除之后,还剩下1200万两。”赵全说道:“必须改善一下运输,我们是靠经营生财,运输部现在运输能力很紧。”赵全说道。

    “嗯!这方面的确需要改善。”赵岩点了点头,就造船上,也是为了增强运输能力,以便能进行更多的海上贸易,不过仅仅是为了生财,而改善运输条件,不仅在陆上的商业更容易进行,而且也便于军事调动。

    赵全说话,其他部门的一把手自然没有意见了,赵全的地位在这个集团里可谓超然,大部分商业运作也都是赵全艹手。

    商议之后,决定调拨200万两给运输部,用于道路修缮,以及运输马匹、车辆、江河船只的购买和建造。

    屯田方面,则调拨200万两,用于训练青壮,修建棱堡。现在屯地的青壮都已不再训练长弓,而是转而训练火枪,对火枪的需求姓非常大,对火药的需求姓同样巨大,火药一般都是各屯自己用土法生产,再加上外运一部分,也就够用了。

    只要在登莱各地都修上棱堡,赵岩也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敌人若攻入登莱,要想一个一个的拔掉这些棱堡,那几乎是不可能。

    各个部门这么一分,也只剩下800万两了。

    负责教育部的宋汶这时起身作揖道:“大人,我们现在有六十多万孩子还不能上学堂,教育上宜早不宜迟,今年财政宽裕,何不将教育普及下去?只要将教育普及下去,不出五六年,这些孩子就能成为我们未来的支柱。”

    “师资可够?”赵岩问道。

    “师资已是足够,去年我们教育部培养了两千多名教师,教学生拼音、数学已能胜任。”宋汶原说道,“我们可以先让男童入学,则十至十五岁的少年皆能就读,明年再加紧培养师资,两年内所有必然能让男女生源皆能入学,四年内我们可以把教育范围降至六岁,并且可以小范围内对百姓进行扫盲。”

    “教育方面的确宜早不宜迟。”赵岩点了点头,就单单是军队方面,未来定然会朝着战争复杂化的道路发展,自是需要大量文化人员,“先谈教育部的预算吧!”

    教育是一个勒紧裤腰带都要搞好的事业。

    后世的中国教育,上个幼儿园天价,上个小学一年也要二三百块钱学费,后来倒是慢慢的降低了。

    而上个初中,一年学费四五千也是要的。上高中就更猛了,中考少一分就是两三万块,而且那些负有声名的高中,就算考上了,一年学费也要上万,若是少了五六分,说不定得赞助学校几十万才能进去。上大学也就不用说了,比上高中还要高。

    如此贪婪的教育,如何能发展起来?就单说小学,后世的那些发达地区的小学校长,一个人就能贪污几百万(小菜就认识一个龙岩某小学校长,他已经给三个女儿一人买一套房子,自己还一套,还靠开饲料厂洗钱)。

    教育已经成了三座大山之一,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上不起学的事例时有报道。

    赵岩要发展教育业,自然不会重蹈覆辙,上演后世的那种政策。首先要做到入学免费,其次给学生提供膳食,再则每月发一钱银子补贴。

    入学免费,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再则有补贴发放,也不会有那么多不让子女上学的顽固份子。

    给学生提供膳食很有必要,给这些孩子提供充分的营养摄取,让他们的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行这样的教育政策,也就是把所有费用都由赵岩这个团体来承当,无利可图,并且还要贴钱。

    短期内的确是这样的,但长期上却是能创造无限的利益。

    “登莱有十至十五岁的少年十一万,颍州三万,邯郸四万,共十八万人,每人月给银一钱则年需20万两。膳食费用,一人月三钱,则需60万两。教师每月给银二两,则需5万两,学堂修建,课桌椅方面,可由各屯地分担一部分,加上书本、纸笔等方面,再调5万两即可。”宋汶原将早已计算好的数据列了出来,“也就需要90万两。”

    “膳食费一月三钱银子够了?”赵岩有些担忧,三钱银子,能吃饱吗?要知道赵岩下面的各部门,可是进行读力核算的。

    所谓读力核算,就是各个部门之间,要调用其他部门的资源,必须花费银子购买,虽然看上去像是自己卖给自己,但这样一来各部门的盈利、亏损状态则一目了然。

    “三钱绝对够了,粮食上我们多有产出,价格比外地低了一倍,可留下斤半购买肉食供应。”宋汶原说道。

    “好吧!那就给教育部拨调100万两,多的那10万两,扩建师范大学,再成立几所中学和一所登莱大学,最好是在入秋前把大学建起来。”赵岩决定道,美国佬的哈佛大学就是明年成立了,既然明年要成立大学,时间上自然不能被它比下去。

    成立大学很有必要,赵岩也迫切的需要建立一个类似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级学府。

    教育果然是烧钱的地方,才十八万人就要花费将近100万两,可以预见,这一块将来又是一个烧钱大户。

    明年还打算发展渔业,登莱衔接渤海、黄海两大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简直就是一个无人利用的大宝库。

    年年鲅鱼、带鱼、小黄鱼都能形成庞大的鱼汛,另外还有海参、扇贝、海胆、对虾等经济品种。

    所以将拨出50万两建造渔船,渔船的建造成本就小得多,一艘较大的渔船,成本也不过三四两,一般的渔船,成本也就十几两。

    登莱的造船业是受到木头的制约的,海船所需的木头在登莱虽有,但并不是太多,主要都集中在登州的丘陵地带。而渔船所需的木料就没那么严格,到处都有木头可以做。

    一年捕到一万吨鱼,按照猪肉价格来算,一斤卖到0。04两银子,最少就能创造80万两的产值,不过海产品的价格,一般都比猪肉高,一万吨创造150万两银子的产值是绝对没问题的。

    实际上事实上就单单渤海一块海域,解放后的捕捞量最高时达到135万吨,后来工厂大量排污,渤海的鱼几乎死绝。

    不过这个年代的捕捞能力也不强,要想一年捞到135万吨几乎不可能,首先是捕捞方式上的低下,再则在捕捞范围上,绝大多数都是近海捕捞,自然捕不到多少鱼。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预算(下)() 
渔业方面,渔船由官方提供,税收为60?其税收程度绝对是重税,不过海洋渔业的利润是不可估量的,这可不是在地里种田。再则渔船是由船厂提供,收这么高的税也是理所应当。

    高税收的同时,赵岩也负责提高渔民的捕捞效率,明年上马建造的渔船,大部分将是远海捕捞渔船。

    同时在科技院成立渔业研究小组,渔业养殖小组,渔业加工研究小组,并拨调20万两研究经费。

    教育、渔业方面扣除预算后,剩下的预算资金还剩下630万两,海军方面再拨调100万两军费,用作改造战舰,铸造重炮,以及水兵军饷。

    还剩下530万两,绝对是无比宽裕。所以养马、养牛的预算提高了到了200万两,50万两用于买养耕牛,150万用于买养马匹,养马的预算比之前多出了50万两,而耕牛则比较紧张,去年在登州安置了四十万户屯民,耕牛数量已经稍显拮据,急需到外地购买耕牛。

    再拨150万两用来支付工匠工钱,目前军器局的工匠没月支出8万两人工费,邯郸方面每月也需要支出3万两。

    邯郸那边主要是铁匠、矿工,而生产出来的钢铁,则运回登莱生产兵器,虽然费劲一些,但胜在保险,军器局可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也是核心战力之一,在外面开设分局,万一闹出了什么妖蛾子,例如部将领脱离掌控,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只要军器局掐在手里,赵岩相信下面的部将一般不会出现叛乱,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是最早跟随他的,也是赵家的家丁出身,再则赵岩对他们也不薄,出现叛乱的可能姓微乎其微,再则他们想要叛乱,下面的士兵也不答应。

    会出现叛乱的只有那些外放将领,例如颍州团、邯郸团的将领,不过也有政委监督,叛乱的可能姓也不高,再则把军器局掐在手里,就算是叛乱也无甚大碍,同时不能自产军器的情况下,那些外放将领也不可能白痴到心生反意,毕竟一旦叛乱,军队也就会没了登莱方面的补给,再则登莱随时可以拉起几十万民兵。

    在军队叛乱方面,会投靠的无非就是朝廷,但朝廷养不起赵岩的军队,再则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将领与政委之间又有制约力。

    剩下的280万两,则将用来开设登莱银行,商行目前也从事商品贩运活动,但周转的速度较慢,如从曰本运回的货物,就有几百万两还未兑现。

    因此从民间筹款已经是非常必要了,若无大量资金,也就就严重拖慢发展速度。银行从管理,到票据兑换上,还得等年后再进行精密的筹划,一时半会是急不来的,就拿票据来说,防止伪造方面就得下点功夫,否则亏死都不知道上哪儿哭。

    今年的预算把去年的收益都拨调了出去,即没留下盈余,也未留下赤字,财政上非常稳定。

    做好预算后,也就到除夕了,家家户户都放假回家过年,除了那些负责防务的士兵和一些不能离职的岗位人员没有放假,过年上班和执勤,悉数发给三倍薪金。

    百姓过年的方式大致相同,但习惯上又各不一样,毕竟安置下来的流民,各省都有。黄县周边平原的那十万户屯民,家家户户都飘出的炖鸡的香味,加上各自采购的年货,喜庆的过了一个肥年。

    而登州那四十万户屯民,过年前各户也都领到了一只鸡和半斤猪肉,另外每人还发了一件棉袄。

    这四十万户屯民只是随便过了个年,初二得继续上工干活,虽然入秋时播下了冬小麦,但还得继续修路、筑堡。

    赵岩初一时,开始走访那些阵亡士兵的家属,以及孤寡老人等等,现在他也是领导了,难免沾染上后世那些领导的作秀习惯,谁让电视新闻成天放这样的内容,不过赵岩可不是作秀,那些困难户过年时皆有发给补贴。

    这年冬天的气温,反常的非常暖和,地里的冬小麦一天天的往上蹿,为此唐正泽十分担忧,对赵岩说道:“话说苗二壮,明年小麦的收成恐怕不是很好。”

    “忍吧!”赵岩也没办法了,这气候的反常程度,实在是太过诡异,不过好在有红薯这个强悍的作物撑着,明年冬小麦减产也不会发生饥荒。

    ……赵岩和唐正泽在为这年气温反常而烦恼时,洪承畴也因为气温的反常而遇到了大麻烦,一个火烧屁股的大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