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之前,他要好好想想该赏赐些什么好。

    平阳关,楚云在收到圣旨的时候,难得露出了苦笑。

    他早些时候便有预料了,但真的事情发生到了自己身上的时候,楚云只觉得无可奈何。

    以往的事情,他总有办法解决,但这次,是真的头疼了。

    且说楚云在和武蕴儿坦白的时候,夏莹选择了逃跑,她这一跑,闲着无聊自然是在平阳关内晃悠起来了,此时的平阳关,已经不是当初的萧条的样子了,仅仅是这么点时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百姓安居乐业,脸上都带着笑容。

    夏莹见状,内心也充满了满足感,毕竟,这个城市的建设,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在,而功劳最大的人,也是她喜欢的人,所以,在平阳关,夏莹有种被幸福萦绕的感觉。

    这次,她没有去惩戒恶人,却也贡献出了自己的努力,比起简单的打打杀杀,夏莹更是充分体会到了官方的不容易。联想到往日她杀了贪官也好,惩戒了酷吏也罢,最后百姓的生活也还是没改善。

    作为一个心忧天下的魔女,夏莹也是操碎了心了。

    不过现在的平阳关给她的感觉很不错,夏莹混进了人流当中,因为她出来时便简单地给自己做了简单的易容,混在人群中,平平无奇的样貌也没能引来多少人的注意。

    听着路人行走间的闲聊,夏莹也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气息,简单又真实。

    “听说了么最近又有仗打了”

    夏莹忽然听到一句让她稍微有些在意的话,随后暗想,大抵是武蕴儿和她携军夜归的时候,动静还是让人知道了,所以这些人有这样的想法吧。

    不过,他们的语气中,好像也没有多少担心,显然应该是对守军比较有信心。

    “听说是蜀城那边,闹了干旱,死了好多人呢。”

    “闹了干旱之后呢”

    “就闹呗,听说是个什么什么教的,带着他们抢了官府,这下就不得了了。”

    “是啊,那官老爷的东西,是能抢的么”

    夏莹听得心中一紧,步履也不自觉跟着那两个谈话的汉子,那两人猛地一回头,看着夏莹,顿时惊诧道“你瞅啥”

    夏莹一惊,没想到自己居然轻易被两个普通人给发现了,应是心神动荡,乱了分寸。

    夏莹道连忙道“刚才听你们说西蜀那边出事了,我那边有”

    夏莹刚想说那边有亲戚想要打听一下情况,这个谎言还没编撰完成,那汉子便紧张兮兮地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你别问了。”

    夏莹“”

    刚才你可还是在八卦的

    这会儿他们都不说了,夏莹也知道他们是在忌讳着什么,平民百姓的胆子都很小,生怕惹祸上身,要说这些东西,也得是熟悉的人,才能聊这些东西。

    禁忌中还带着一点刺激的感觉,但若是被陌生人问起,那自然是讳莫如深的。

    夏莹想要追问,那两个汉子却加快了脚步走了,夏莹要追上,自然是很简单,只是,让他们开口,却没那么容易。

    夏莹也做不出用武力威胁无辜的人的事情。

    夏莹放任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心神却再也无法安宁下来。

    西南之地叛乱,这对别人来说,最多也就是震惊一下,可夏莹却是知道,那所谓的什么什么教,很有可能就是她和小伙伴们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青莲教,而且,在之前,她在蜀地的活动,也是在为青莲教选择一个稳妥常驻地。

    在一切布置妥当之后,她才离开蜀地,来刺杀楚云这个酷吏。

    没想到,这一离开,竟然会发生这种事情

    夏莹并不认为,在蜀地,还能有别的教派能搞出这样的事情来。

    此时,夏莹的心中不禁柔肠百转,不知如何是好了。

    和楚云一起建设平阳关的日子,让她知道了,官府和朝廷做的事情也挺多的,做的事情,是民间组织无法取代的。

    她已经不再是用江湖侠客的角度看待问题了,更多的是纵观全局。

    不过,她更理解,若是真如她听到的,蜀地发生干旱,抢劫官府的粮食什么的,这绝对是她们这帮江湖侠客做的出来的事情。

    问题是,现在似乎已经不仅仅是抢官府一点粮食的事情了。

    夏莹只是道听途说,倒是也不知道事情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了,但远在平阳关都听到了风声,显然事情不会小。

    那么,她该怎么办呢

    夏莹也知道,楚云在知道她的青莲教势力那么强大的时候,就一直在担心她会造反,所以言语中也常有带着劝诫的时候,夏莹也从未正面回答过。

    因为她从未想过遵循大夏的律法,却也没想过造反,没想过皇帝轮流做,现在轮到她。

    只是,如今木已成舟,她能何去何从

    她不可能舍弃下那些人的,她的师父,她的姐妹,还有和她志同道合的人。

    所以,她一定会站在楚云的对立面了。

    那楚云呢

    楚云的正妻是当今皇帝的表妹,楚云和皇帝也相交莫逆,会为了她,和一帮匪徒为伍么

    不可能的

    夏莹很快得出了这个答案。

    且不说楚云不会做这样的选择,就算是他真的会这样选,夏莹也不会让他做到着一步的。

    其实夏莹心中也有一点侥幸,万一,情况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糟糕呢万一只是一伙义士路过呢

    但很快,夏莹又亲自掐灭了自己的侥幸,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那边的消息,就不能再装作无动于衷了。

    不然,自己装傻,和放弃了她们,背叛了她们,有什么区别。

    可是,明明楚云都已经接受了她,武蕴儿也接受了她

    夏莹的心中极度不甘,但是,她还是做出了决断。

    当天入夜时分,楚云和武蕴儿在府中久候,夏莹也没有回来,去她房间找她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东西都不见了,夏莹随身带着的琴自然是不在,但楚云给她购置的衣物也不见了,楚云当然就明白了。

    前些日子楚云就得到了消息,他担心了很久的问题,终于还是成为了现实,早在知道夏莹是个江湖势力的boss的时候,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

    毕竟是学文科的,这种事情,历史上发生也不止一次了。

    凡是民间造反,一开始都是借着宗教的力量的掩饰的,比如太平道,比如明教,比如拜上帝教。

    这种民间组织,一旦成了规模,就很容易搞事情了,而这次西南旱灾,那就是时机了

    楚云都不能确定,这一切,到底是有预谋的一次造反,还是当真是机缘巧合,被逼无奈导致事态扩大化呢

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来的女帝() 
    楚云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就是收到赵构给他的圣旨,但另一方面,楚云其实又想要亲自去处理这样一件事情。

    之所以不愿意,是楚云不想和夏莹走到这样的一个对立面。但是,若朝廷派遣别的军队去围剿,楚云也没法放心。

    若是自己出手,不管怎样,保住夏莹一命应该是没问题的。

    楚云完全没有考虑过朝廷会战败的可能,现在大夏还没到朝政**的衰落期,相反,如今的大夏是王朝势力最强劲的时候,在军事上已经完成了吊打燕国的成就,政治经济都基本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民间组织想要造反成功,难于登天。

    回首自己学过的历史,历代农民起义,无不是在王朝的末期,大多数普通百姓生存艰难,才会引发一呼百应的起义潮流,但最后取得胜利果实的,基本上不是原来的农民起义者。

    老朱除外。

    如今,西南的动荡虽然还没有平定,但他也无法扩散到更大的范围,没法形成一呼百应的局势,所以这个造反的势力,只有可能自己孤军奋战。

    赵构要是知道自己任命的监军,一开始就想要放造反的头目一马,估计得气的拿玉玺砸人。

    然而,玉玺又做错了什么呢?

    相比楚云的满心忧虑,武蕴儿倒是跃跃欲试,跟着来到战场,武蕴儿总算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打仗什么的真的太有意思了。

    若不是楚云拦着,她都想要点齐人马和哈慈卡秋一战了。

    如今平阳关的兵力可是比不上哈慈卡秋的,防守和牵制都没啥问题,正面刚那就失了智了。

    圣旨虽然到了,到楚云暂时没法出兵西征,北边议和的事情还没有完全敲定,楚云就不能离开镇守的平阳关。

    不过,一切进展顺利,大夏的使节已经通过雁门关,进入了燕国的地盘,议和,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让楚云料想不到的是,哈慈卡秋依然没有选择退兵,其实国内的局势动荡,哈慈卡秋也得到了消息了,只是,他依旧驻扎在边界,丝毫没有回去的意思,叶离的那只部队,也受到了朝廷的调令,停止了入侵,只是,这已经打下来的地方,自然是不可能还回去了。

    事实上,叶离那支队伍是最后收到消息的。

    越晚收到调令,就能抢占更多的地盘,朝廷也是有头脑的。不过,事情做的差不多就得了,不可能一边在议和,一边还在趁机抢地盘。

    不过大夏的使节在进入燕国之后,也有些茫然了,如今,燕国境内一共有除哈慈卡秋之外的十大势力。

    其中,并不包含燕国大皇子和四皇子的势力。

    因为他们在其他皇子醒来之后,瞬间就成了被围攻的对象,并且杀害汗皇的罪责也落到了他们二人身上。

    结果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总之,把锅丢给他们就没错了。

    群起攻之,大皇子和四皇子当场就凉了。

    而在那之后,还有八个皇子活着,开始整合势力,另外的两个大势力,则是两个最大的部落。

    酋长自立了,表示不愿意参合进这些皇子当中的事情去,等选出了新汗皇,他们只听新汗皇的。

    这话说的冠冕堂皇,也就能骗骗鬼了。

    鬼知道是不是打算等他们八兄弟打得差不多了,你们来坐收渔利?

    只是八个皇子虽然知道这一点,却也不愿得罪这两个大酋长,无故树敌,万一又被其他人合伙灭了怎么办?

    于是,当大夏的使节到达的时候,燕国已经是十方鼎立……

    话说,也没有哪个鼎有十个脚的,总之,这十个势力,有八个天天在打架,另外两个日常看戏。

    局势一片混乱,大夏的使节都有些懵逼了,我这个求和,要跟谁谈?

    这个问题并没有困扰他们太久,很快燕国方面就做出了反应,十个势力都派人来接使节了。

    其实议和的事情,肯定是可以通过的,但是,是在谁的手下通过这个决定,那就有的争了,燕国虽然是以武力为尊,但是,大夏的风气也多少传了一点过去,在势力基本均衡的情况下,能夺得一个正统的地位,那就更方便吸纳一些中小部落了。

    能和大夏签订合约的,就是正统,其他的,自动打入叛党。

    所以,这个名分也是要争一争的。

    没有人考虑过哈慈卡秋的意见,也没有人征调哈慈卡秋回王庭,这帮人都忽略了边境的大将,估计都想着等分出了胜负,再来以汗皇的命令来调用哈慈卡秋,也不想想,哈慈卡秋就真的一点野心都没有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