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8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对于攻城部队来说,会构成巨大的威胁,必须要尽早将其敲掉,为接下来的攻城部队扫清通道。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先把这些密集的垛口给打掉,打掉垛口,城墙上守军便失去了依托和掩护,接下来便会成为于家军火枪手的猎杀目标,否则的话守军躲在垛口后面,既可以方便的朝城外瞭望,又可以借助垛口掩护,从垛口下面的射孔朝着城下放箭或者放铳。

    另外大批火炮也会借助垛口掩护,朝着城下开炮,这边会严重的削弱于家军步兵手中火枪的杀伤威力,给进攻的于家军将士造成难以估量的伤亡。

    所以在总攻开始之前,于孝天便着令炮兵们,集中所有火力,先打垛口,寻找垛口上那些火炮,在步兵进攻开始之前,便将这些火炮敲掉。

    于是炮兵在开战之前,便已经以连为单位,划分了他们负责的区域,甚至连每一个垛口,都分配到各炮负责。

    总攻命令下达的时候,炮兵们便立即对准了各自提前选定的目标,开始了第一轮猛烈炮击。

    第一轮火炮齐射,精度并不是很高,炮兵们需要一个校准的过程,所以部分炮弹落在了城墙上,在城墙上砸出了一个个大坑,崩飞了不少城砖,剥离了一些城砖,露出了城砖下面的夯土城墙主体。

    另外有部分炮弹打高了,直接飞过了城墙,飞入到了城中,然后力尽之后,重重的坠落在了城中一些房屋院落之中。

    其中有几颗二十四磅重炮的炮弹,干脆直接飞出了数里远,落在了城中很远的地方,当场便摧毁了几栋房屋,打的城内响起了一片惊呼惨叫的声音。

    只要是战争,就不可避免会造成平民伤亡,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正好也给城中的百姓施加一下压力,毕竟这次于孝天打出的旗号,可是清君侧,他要对付的表面上并不是皇帝,也不是要掀翻大明王朝,而是针对的朝中那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部分朝臣。

    甚至于就在昨天,于孝天还特令手下,在朝阳门、东直门、广渠门、左安门一带,对城内守军进行了一番宣传,勒令守军放弃抵抗,或者是指名道姓的要求当今圣上,将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薛国观等四十余个大臣,绑缚起来,送出城外交予于家军处置。

    如果当今圣上答应于家军提出的条件的话,交出这些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辈的话,那么于孝天表示愿意立即撤兵返回福建。

    其实这些话只是说给普通兵将和老百姓听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分化普通官兵、老百姓和这些大臣的关系,让他们感觉着跟于家军打仗,实在是不划算,他们等于是在为这些官老爷卖命,实在是不值当。

    而于孝天这么做的结果,也确实起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通过这段时间对舆论的左右,提前于孝天已经把这些大臣们平时所作所为,以及他们身上的斑斑劣迹都广为散布。

    这些人可以说现在在普通官兵和老百姓心目中,早已成了一些臭鱼烂虾,名声早已被搞得是臭不可闻了。

    所以现在于孝天提出清君侧,要杀这些家伙,可以说是顺应了民心,在普通低级阶层之中,是相当有市场的。

    当然于孝天也很清楚,他这么逼宫,当今宫中的那个崇祯皇帝,肯定是不会答应的,这要是答应了于孝天的要求的话,他这皇帝还有何尊严可言?这天下岂不就是于孝天说了算了?于孝天说抓谁,就抓谁,说杀谁就杀谁,他这个皇帝陛下还算是什么东西?

    所以这样的大肆宣扬,最终目的不过是瓦解守军的斗志罢了,让守军觉得这样据城死守,跟于家军拼的你死我活,实在是不值得。

    而且于孝天还要手下抄着大喇叭,不断的对守城的兵将们宣讲,说于家军进京,只是为了清君侧,绝不会滥杀无辜,只要守军开城将他们迎入京城,一定保证他们的安全,并且会保护他们的财产。

    而这样的宣传,很显然是很具有杀伤力的,在于家军经过一天时间不断地宣讲之下,朝廷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守军兵将却已经是士气越发低落了,很多人私下里怨声载道,认为这仗打的实在是太不值了。

    他们跟建奴打,那是因为建奴是外寇,是强盗,你不打他,他是会要你的命的,所以不得不打,但是于家军他们都知道,这次北上是真格打建奴来的,也确确实实的把建奴大军给灭了,人家造反,那是朝廷逼得没了办法,现在人家要来清君侧,干他们什么事情?跟于家军拼死拼活,更是太不值当。

    而且于家军说的明白,入城之后不干他们的事儿,绝不会滥杀无辜,他们这些当兵的只是吃粮拿饷,也算是无辜之人,能不跟于家军撕破脸,还是别撕破脸的好。

    但是守军兵将心里面不想打,可是高起潜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打!因为这一次于孝天攻打京城,说的太明白,指名道姓入京之后,要先拿他的项上人头说事儿。

    所以一旦要是让于孝天攻入城中的话,那么他马上就小命难保,这可是说什么都不能答应的,他原来下面就没了,上面要是再被砍掉,那可就太悲催了,所以他对项上人头,还是看的非常重的。

    (感谢剑舞飘香朋友的打赏!)

第六十章 开始() 
第六十章 开始

    高起潜带着一帮锦衣卫,还有小太监,以监军的名义,这两天深入到所辖城防各处官军之中,严密进行盘查,督促守城官军务必要死战不退,并且请出皇上的旨意,声称谁若临阵退缩,便杀谁的头。

    总攻当天早晨,于孝天还让手下最后一次在各处城门,给城上守军下达的最后通牒,并且朝着城上射了一封信,上面是于孝天“亲笔”写给这些守军的劝降信,信中他非常“痛心疾首”的力陈这次他起兵攻打京师是迫不得已之举,怒斥朝廷之中某些朝官贪墨成风,不思报国,却陷害忠良。

    他现在要攻城,肯定会给守军造成一些伤亡,对此他十分痛心和不忍,但是为了大明社稷,他不得不这么做,希望这些官军能迷途知返,将高起潜拿下,打开城门迎他入京,待他清除掉朝廷之中这些害群之马之后,他定要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还卢象升一个清白。

    这封信被军中书吏摹写了很多份,被弓箭手分散射到了城上,其中部分射上城头的信件立即便被高起潜的手下没收,但是还是有部分信笺落在了守城官军手中,有些人不认识字,便赶紧找识字的人读一遍。

    这封信的内容立即便如同风一般在守军之中传播开来,听过这封信的内容之人,无不更加士气低落了下去。

    上午巳时一到,于孝天便下达了总攻的命令,随即早已布置好的炮兵阵地,立即便响起了滚雷一般的炮声。

    各型炮弹呼啸着便重重的砸向了城墙上面的垛口,经过第一第二轮的校射之后,于家军的炮兵越大越准。

    在数百步之内,以于家军的火炮精度以及炮兵的素质,打垛口这样的目标,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另外城上的那些敌楼更是不在话下,几可以说在经过校射之后,接下来的炮击之中几乎是弹无虚发。

    一座座敌台在于家军重炮轰击之下,很快便被打的砖石乱飞,一座接着一座的被摧毁,垮塌了下去,打的镇守敌台的那些官军是抱头鼠窜,一个个飞也般的逃离了敌台。

    随着于家军发动炮击,城上官军也奉命开始还击,城墙上这个时候官军的火炮数量并不比于家军少到哪儿去,其中更不乏拥有一些重型的红夷大炮,这些操炮的炮手,被高起潜着令立即发炮还击。

    于是官军炮手不情不愿之下,只得操炮点火,只见城墙上顿时也喷吐出了一团团的烈焰硝烟,青色黑色灰色的硝烟,顿时弥漫了整个战场上空。

    双方的各型炮弹,呼啸着在空中交错而过,砸向了对方的头顶,这样的景象,可以说是在大明史上,从未见过的,火器在开战之初,成为了战场的主宰。

    可惜的是官军的火炮多是旧式火炮,射程近、射击精度差,而且炮手训练极其缺乏,加之许多火炮根本就没有瞄准的东西,全凭炮手经验来进行瞄准,装药量的多少也根据炮手的经验来定,更使得他们的炮击精度差的要死。

    在炮战一开始,官军的大炮就被于家军的炮火全面压制,虽然他们也发射了不少炮弹,可是绝大多数炮弹却都落在了空地上,根本未给于家军的炮兵阵地造成多大的威胁。

    而且于家军的炮兵阵地构筑的很不错,主体是积土成堆,并且从通州弄来了不少的布袋,提前装填了沙土堆砌在火炮的炮位前面,为了吸收炮弹的动能,他们还弄了不少柳条筐,装了沙土堆放在炮垒前面。

    这时代火炮的主要弹种,还是实心弹为主,官军也只装备了极少数的开花弹,而且这个时代的开花弹使用的时候操作很是繁复,要临时剪信管,来设定炮弹爆炸时间,另外操作的时候,还很容易发生事故,造成炸膛或者刚一出膛就爆炸,结果给操作的炮手造成很大的伤亡。

    故此官军就算是装备了少量开花弹,也绝少有人敢用,只能用实心铁弹或者是石弹来进行炮击。

    这些实心弹发挥作用,最关键的就是充分利用跳弹效应,靠着炮弹落地之后弹起继续前冲,杀伤沿途所经的有生目标或者是敌人的器械。

    现在炮战之中,官军虽然发射了不少炮弹,但是在于家军完善的炮兵阵地面前,却失去了效应,个别炮弹就算是落在炮兵阵地前面,炮弹蹦跳着前冲,多会被这些柳条筐和沙包以及土堆挡住,无法摧毁炮位上的火炮。

    除非是将炮弹准确无误的砸入到炮位之中,才可能摧毁于家军的大炮,故此在官军低劣的炮术面前,于家军的炮兵阵地基本上没有遭到多大的损失。

    反观于家军的炮手们,训练充分,瞄具先进,射击相当精确,打城垛根本跟玩儿一般,没有任何压力。

    城垛女墙本身虽然也很坚固,但是和城墙主体相比,却差老鼻子远了,当弓箭铳弹没问题,但是想要挡住炮弹,却根本不可能。

    只要挨上炮弹,垛口便会当即被打的砖石横飞哗啦一下就倾塌了下去,连带躲在垛口后面的官兵,也跟着一起倒霉,要么被直接轰飞,要么就被砖石砸死砸伤,甚至可能会被倾塌的砖石直接活埋在下面。

    一时间城上守军被揍得是惊呼大叫,在城墙上到处乱窜躲避横飞的炮弹和飞溅的砖石,乱的是不成样子。

    高起潜本来还在城墙上亲自督战,当看到于家军炮火如此凶猛,吓得他脸色苍白,夹着尾巴便逃下了城墙,在城墙下面跳脚大叫,继续督促官军御守。

    于家军这样的战术相当有效,一个个垛口,在大炮轰鸣声中,被一个个的敲掉,原本工工整整的城墙,很快便变成了老太太的牙床,到处都出现了缺口,官兵在城墙上根本不敢停留,更不敢再朝着垛口后面钻,谁躲在垛口后面,谁就可能成为下一个牺牲品,跟垛口一块被炮弹打翻。

    至于城上的那些火炮,更是于家军重点关照的对象,炮兵专门有观察手,给炮手指示目标,他们紧盯着城墙,用低倍望远镜搜索城墙上每一处垛口,只要发现有官军的火炮,便立即给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