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吴杰大吃一惊,难道朱棣已经到达了这里?吴杰面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如果朱棣此时进攻真定,纵然自己能够守得住一时,也守不住一世。
“将军,我们该如何是好?”亲兵看着吴杰的脸色一阵变幻,却是一句话都不说。他实在是忍不住,提醒了一下。
吴杰立刻便是回过神来,即使他对于朱棣百般忌惮,但是这个时候,显然不是退避的时候。自己毕竟是朝廷钦封的官员,虽然他自认为不是朱棣的对手,但是现在援军未到,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城外燕军人数几何?由谁带队?”即使吴杰心中很是紧张,但是他还是没有失去理智,问出了最重要的问题。
亲兵回答道:“敌军人数似乎在千人左右,至于领军之人,对方并没有打出旗号,我们也并不知对方领军者究竟是谁。”
吴杰眼神一凝,对方就只有几千人?他顿时意识到这是一个出兵的好机会!
但是,吴杰转念一想,这是不是朱棣的前锋呢?或许,在他们身后不远,就是朱棣的大军!
想到这里,吴杰看着那名亲兵的眼睛,问道:“你们可曾探查清楚,方圆几十里内,有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亲兵跟着吴杰也有一段时间了,怎么会不知道五级的意思呢?他立刻便是回答道:“将军放心,发现那支燕军之后,我们曾经出城二十里,都没有看到任何的燕军。我想,周围应该就只有那一支军队。而且,我们在探查的过程中发现,对方似乎只是来探查我军情况的,现在他们已经隐隐有了退意!”
吴杰皱了皱眉头,对于自己亲兵的话,他还是非常的信任的。但是,面对朱棣那样的狡猾如狐的将领,吴杰还真不太敢相信对方这只是无意之举。
“将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亲兵看出了吴杰眼中的犹豫,立刻劝道。
吴杰犹豫了一下,当机立断道:“传令,大军集结,准备出击!”吴杰明白,这一次的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至少未来的自己被朱棣击败后,这一次的战胜可以堵上一些人的嘴!
真定城外,王小明带领着这支骑兵部队默默地走着。这一次,他的确是有着特殊的任务的。
他是来诱敌深入的。
虽然比起盛庸来,吴杰的能力可以说是根本就不怎么样。但是,他毕竟是占着城池的坚固。当初耿炳文占据真定,凭借残兵败将都能抵挡朱棣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攻击。虽然现在不是耿炳文而是吴杰,但是对于朱棣来说,这真定还是一个让他感到不舒服名字。
而王小明,自然是自告奋勇的。夹河大战,他根本就没出什么力。而自从柳如意与他说了那些话之后,他就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心意。现在的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心怀天下的野心家!所以,他自然不会允许自己毫无建树!
更何况,朱棣如今的力量也不比吴杰强多少,如果强行攻城的话,必然会损失惨重!所以,对于朱棣来说,诱使吴杰出城,就是他唯一的选择。
“将军,敌军似乎是出城追击了!”王小明身边的一名亲兵如是说。
王小明向后方看了看,露出了一个极为阴险的微笑“那好,传令,大军丢弃一切不必要的辎重,全速撤退!”
“是!”亲兵也是知道自己军队的使命。
看着身后那紧追不傻的南军士兵,王小明微微一笑,笑容很是神秘。
吴杰望着前方跑得像是发了疯的兔子一般飞快的北军士兵,不由得放下了心中的担心。原本他还以为这些人是朱棣的诱饵,但是,看到这些人一副只恨马腿台端的样子,吴杰便是心中大定。那明显慌不择路的样子,必然是毫无准备的孤军!
想到这里,吴杰便是更加坚定了要毁灭这一支军队的决心。
“传令,加快速度,务必要全歼对方!我就不信,我几万大军,难道还捉不住你区区几千人吗?”
王小明眼看着身后的南军加快了速度,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郁,看来。对方已经上当了!不过,王小明还是不敢有半分大意。虽然北军战斗力无比的强悍,但是毕竟自己身边就只有这区区几千人,面对对方那数万大军,根本就不够人家塞牙缝的。毕竟,自己可不是朱能那样的狠人,可不敢以少打多。
双方一追一逃,不知不觉间,便是跑出了极远的距离,而此时此刻,真定已经是消失在了远处的地平线上。
追了很长的时间,吴杰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因为对方是一直在朝着一个方向跑。而且,他们看起来似乎是非常的散乱,但是那都是表像。虽然他们是一直在逃跑,但是吴杰看得出这些人根本就是在随着自己的速度撤退!吴杰顿时感到了不妙。
“这是什么地方?”吴杰下意识的问了出来。
“回将军,此地已经是滹沱河地界。”身边一名亲兵回答道。
吴杰皱起的眉头更深了,他本能的意识到不妙。就在他即将下达撤退的命令的时候,异变突生!
只听得身后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忽然,在吴杰大军的身后大批的北军骑兵围了上来。而前方,也是出现了无数北军骑兵正在虎视眈眈。千军万马之间,只见朱棣的帅旗正在迎风招展,似乎是在向天下人昭彰自己主人的功绩。
吴杰顿时傻了眼,他明明已经很是小心了,但是即使是这样,他居然还是落入了朱棣的圈套。此时此刻,在吴杰心中,千言万语都只化作三个字——上当了!
(本章完)
第157章 方孝孺的办法()
历史。
大明洪武三十四年。王战盛庸于夹河,会东北风起,乘风纵击,盛庸大败而走。
是时,陈国公年方十六,亲自率领骑兵数千人抵真定城下。安陆侯吴杰引兵出战,追至滹沱河畔,中伏。力战良久,是时大风又起,风力可拔木,吴杰军不敌,败走。王引兵追击至真定城下,无果,收兵而去。
后世的说书先生们总是喜欢说这一段震惊天下的决战。内容无非是皇帝陛下天命加身,引来上天相助,最终战胜强敌。
明代宣德年前后,民间的说书先声们也是大胆起来,他们最喜欢说的,便是当年永乐大帝争夺天下的那场大战。每当说到那个时候,先生们总是眉飞色舞口水飞溅,挥袖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仿佛笑谈之间便是万千铁骑冲锋陷阵,帝王名将之间刀剑纵横。
而人们也喜欢听,喜欢听当初的皇帝卧薪尝胆,绝境中奋起击败强大的对手取得天下。
然而很多年以前,那个时候,皇帝望着滹沱河奔流的河水,久久无言。未来的帝国重臣,权倾朝野的陈国公此时也只是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孩子。
……
南京,朝堂。
朱允炆有些迷茫,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消息,北伐的盛庸输给了朱棣。就连接应盛庸大军的吴杰也是败给了朱棣。那滹沱河的流水中,又不知道埋葬了多少的士兵。
盛庸败了。朱允炆心中就只剩下了这一句话。他不是没有想到过这种可能,毕竟朱棣的能力天下人都是有目共睹。但是,当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朱允炆的心中就只剩下了浓浓的悲哀。
难道,朱棣真的就如此强大吗?就连自己报以很大希望的盛庸都不是朱棣的对手。而且,这一次的大战,朱棣居然又一次得到了大风的帮助,难道,他真的是天命加身的人么?难道,朱棣就注定要取得天下么?
朝堂之上的众位大臣们也是惊慌不堪,朱棣战胜了盛庸的消息朱允炆都已经知道了,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但是,知道了又能够如何,对于朱棣日益嚣张的气焰,他们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就在这个时候,方孝孺忽然站了出来。
说起来,方孝孺虽然是朱允炆手下的重臣,但是平日里此人却是深居简出,不问世事。每每参与朝政,也离不了朱棣造反这件事。而此时眼看着朝中的大臣们因为朱棣的战胜而惊恐不堪,甚至连皇帝陛下都是面露绝望,他再也忍不住了。在他看来,即使是战场上被朱棣杀死,也好过这些人在这里如此碌碌无为。若不是他一介书生,又是年事已高,他必然会投笔从戎,应战朱棣!
“陛下不必担心,臣自有退敌良策!”方孝孺快步走到前面,对着朱允炆拱手道。
朱允炆双眼顿时亮了起来“爱卿有何良策,快说来听听!”朱允炆现在可以说是将方孝孺当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陛下明鉴,燕王曾经两次上书,目的均是为了要求陛下罢黜齐泰与黄子澄二人的职位。”方孝孺得到了朱允炆的肯定,立刻便是侃侃而谈起来。
朱允炆点了点头,的确,朱棣在这几年里连续上书两次,都是为了黄子澄与齐泰。不过当时自己根本就没有在意他的要求,所以朱棣也就不再无理取闹了。而方孝孺这个时候提出这句话,就有点让他想不通了。
方孝孺继续说道:“现在局势已经非常危急,放眼朝野,已经无人能挡。而且朱棣兵锋正盛,短时间内朝廷也无法集结大军抵挡。既然如此,不如您假意答应他的请求。撤掉黄,齐二人的官职以麻痹燕王!”
朱允炆顿时双眼一亮,这倒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朱棣对于黄子澄,齐泰二人可谓是恨之入骨。而且,自从东昌之战盛庸击败了朱棣之后,自己以为平叛有望,又是恢复了这二人的官职。只是没想到这短短四个月,朱棣就再一次崛起。
想到这里,朱允炆点了点头,心中对于这个办法又是多了几分认同。
“而且,虽然陛下您假意罢免这二位大人的官职,但是却并不是要弃用这二位。”方孝孺再次拱了拱手,说道:“陛下可以暗中命令这二位大人外出募兵。这样的话,两位大人不在朝中,一来可以堵住燕王之口,二来则可以补充朝廷兵员不足的局面,可谓是一举两得!”
朱允炆的眼睛越发的明亮,他似乎已经看到了朱棣被自己的手段耍的团团转的样子了!
“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方孝孺忽然摇了摇头。
朱允炆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方孝孺居然会认为他自己提出的方法并不完美,难道,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爱卿此话何意?”朱允炆慌忙问道,现在这个时候,方孝孺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陛下,这个办法虽然能够暂时减缓燕王进兵的速度,但却并不是长久之计。如今燕王占据北平,永平,保定三郡,实力已经强大起来。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不论陛下您派出何人募兵,都是杯水车薪!”最后这一句话,方孝孺说的斩钉截铁。
朱允炆眉头紧锁,他不得不承认,方孝孺所说的的确非常有道理。不论自己几次派人出兵北伐,如果不能够真正的夺还朱棣所占据的土地,那么就无法削弱朱棣的实力。除非自己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但是想想这两年多以来的战况,朱允炆觉得最后这个可能还是极其渺茫的。
“陛下,外出募兵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毫无作为。陛下可以在同一时刻命令辽东诸将入山海关进攻永平郡,同时令真定诸将渡卢沟桥,攻击北平!如此,燕王必然会反回北平救援,而我大军便可以从后追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