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6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居翰道:“咱家来时,于中道听闻,李茂勋统山南兵和杨师厚、李晖交战,于坊州惨败,李茂勋已经降了汴军。”

    李茂勋本为回纥人,是岐王李茂贞手下心腹重将,掌握着凤翔军最后仅剩的可战之兵,一直在关内和汴军ji战,试图解凤翔之围。不仅岐王李茂贞对他望眼y穿,天子、中官和朝官们都眼巴巴的等着他前来救援,却没想到竟然降了!

    韩全诲一听这个消息,立刻脸若死灰,随即浑身无力的瘫软在椅中,喃喃道:“完了,山南、关内已落汴军之手……”

    张居翰插话道:“听说西川王建入了山南。”

    韩全诲苦笑:“王建小儿,倒会占便宜……无论入了谁的手中,凤翔已然无解,这下子岐王可以投降了,吾辈中官末日已到。”

    张居翰问:“岐王自降,与吾辈中官何干?”

    韩全诲答道:“梁王、崔胤等人深恨吾辈,岐王臣服的条件之中,便有诛杀吾辈之议。德卿啊,来得不是时候啊,你这是来送死的!”随即又问:“你入城时谁在主持防务?德卿快些离去,莫待岐王知晓后走脱不得!”

    张居翰也有点慌神,好半天没有吱声,仔细思量了自己入城时的言语,良久方道:“咱家没说自己的身份,只是让守卒去寻的茂安,茂安亲自到城墙上接的咱家。岐王应当尚不知晓。”

    韩全诲松了口气,点了点头,又问:“德卿自河东而来,不远千里,到底所为何事?有什么就快些道来,某若是能办,便替德卿办了,德卿便速速离去,此乃死地,耽搁不得。”

    张居翰道:“朱全忠封梁王、杨行密封吴王、钱镏封越王,却不知为何没有对李节度的封爵?李节度本人虽然不说,但幽州内外群情ji愤,纷纷联名进折,托咱家来代为转奏。”

    韩全诲奇道:“卢龙李节度封燕王、西川王节度晋蜀王,上谕已经递向长安了,难道长安没有明发天下?”旋即悟道:“是了,定是崔胤小儿阻挠搪塞!德卿莫急,某今日便去将档文提出,重新复录!德卿早作准备,某去去就回,德卿务必今日就走……只是路上所用的吃食,恐不能备足……”

    张居翰没有立刻回应韩全诲,而是自己沉吟了良久,忽然道:“中尉,既然凤翔已为死地,莫如随咱家去卢龙?”

    韩全诲问:“投卢龙李节度?卢龙不是处于汴军围困中么?吾辈中官数百人,如何才过得去?对了,李节度怎样了?自天复年间一别之后,咱家甚是想念李节度……”

    张居翰离开河东的时候,尚不知卢龙军统一河北诸藩的事情,于是建议韩全诲只带亲信数人,和他一起逃离凤翔,先到河东,然后想办法从关外去幽州。

    韩全诲对李诚中观感非常好,但仍怕对方不接纳自己,如果只身逃向卢龙的话,还真不知道李诚中的态度。毕竟,没有了天子,中官什么都不是。

    对于韩全诲的顾虑,张居翰觉得这不是什么阻碍,他认为李诚中不是势利之人,并不会因此就拒纳中官。

    韩全诲终于心动了,但他还是觉得赤手空拳投向卢龙不太好,至少面子上就过不去。

    两人正在商量间,一旁shi立的张茂安却想了点子,令两人眼珠子为之一亮。rs!。 

第八章 中官之死 二() 
ps:感谢本拉灯、奕风、bsdriver、庄周914、addict等兄弟的月票。

    作为李诚中的“好朋友”,韩全诲对李诚中推荐来的张茂安相当信任,张茂安入京之后便受重用,先入印信监,然后很快得到提拔,到了凤翔之后提为印监令,掌天子印绶。

    张茂安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但这个位置却极其关键,接触天子的时间甚至比韩全诲还要多,对天子和皇室的了解也非常熟悉。这个优势平时显现不出来,乱时才得见其机要。此刻张茂安将所思所想轻轻一点,随即令韩全诲和张居翰目瞪口呆,继而生起拨云雾见青天之感。

    三人一通议论,然后立刻开始行动。韩全诲带上张居翰和张茂安入行在求见天子,小黄门见是韩全诲,连忙躬身引进大门,值守的神策军士犹豫着上前拦阻道:“中尉是否稍待,某去通禀一声。”

    却被韩全诲怒目瞪视,厉声道:“咱家面见天子,何时需要通禀?闪开一旁,休要聒噪!”

    神策军士不敢再说,退到一旁,韩全诲等扬长而入。路上,韩全诲铁青着脸道:“神策宿卫,向掌于中尉之手,往昔之时,哪有此事?如今连个小卒也敢挡路了,可恨之极!”

    张居翰和张茂安都相顾叹息。

    天子行在本就不大,穿过两个院子,便来到天子所居的麟德殿。说是麟德殿,其实不过是三间联排大屋而已。

    到了麟德殿前,却听殿内传来一阵琵琶声,伴着琵琶声,有女子唱道:“飘摇且在三峰下,秋风往往堪沾洒。肠断忆仙,朦胧烟雾中。思梦时时睡。不语常如醉。早晚是归期,穹苍知不知。”却是一曲《菩萨蛮》。

    韩全诲等人驻足,默然片刻,张居翰低声问道:“此曲何人所填?”

    张茂安答道:“大家所作。”

    张居翰哀叹:“此曲不祥,大家已有穷暮之心……”

    韩全诲铁青着脸“哼”了一声,也不通禀,带着张居翰和张茂安直接掀帘而入。却见天子坐于胡凳之上,怀中抱着琵琶,一宫装妃嫔侍立一旁,眼中犹含泪水。却是昭仪李渐荣。

    韩全诲等三人行礼后向天子道:“大家,有密事启奏,请李昭仪出门侍候。”也不等天子发令,自让李渐荣出门,在门口守着。

    天子道:“韩中尉所为何事?李昭仪身子弱,还请韩中尉替李昭仪加件裘麾。”

    韩全诲一边让张茂安去寝室寻了件厚裘出门给李昭仪披上,一边道:“大家,事机不妙了!”

    天子这几年来一日三惊,早就已经对所谓“大事不好”、“事机不妙”之类的言语麻木了。听韩全诲来了这么一句,也不过挥了挥手,道:“中尉就直说了,究竟又怎样了?”

    韩全诲于是把李茂勋战败。投降宣武的事情说了,天子听后默然片刻,无奈道:“岐王败了,彻底败了……败了也好。败了便可以回长安了……回长安了,就有吃食了,不用饿肚子了……”

    韩全诲冷笑道:“大家想得甚好。可惜事与愿违……”向身后一让,将张居翰指给天子道:“此乃德卿,不知大家可还认得?”

    张居翰去卢龙担任监军之时,天子还没有登上皇位,但僖宗朝便已是枢密承旨、太府令,是内廷中有数的大宦官,天子依稀有些印象,辨认了一会儿,终于认了出来:“这不是张太府么,你怎么来了?对了,你是到……”

    张居翰拜伏于地,哭道:“大家……”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韩全诲在一旁道:“德卿在卢龙做监军使,奉了燕王之令,来见大家的。”

    天子眯着眼睛想了片刻,道:“燕王?是那个营州都督李诚中罢?唔,他如今是卢龙节度了……他让你来见吾,有什么事么?是来致谢的么?呵呵,这就不必了,又不是吾的功劳,都是韩中尉他们的功劳,谢吾就不必了,呵呵……”

    张居翰心中一酸,磕头道:“臣……死罪!”

    韩全诲不耐烦道:“德卿,快些说事,时间紧迫,来不及虚礼!”

    张居翰深吸了口气,道:“朱氏逆贼,兵围凤翔,此事已天下沸扬。燕王早已下定铲除奸贼之决心,决意恢复大唐朗朗乾坤,奈何势单力薄,尚无力进击朱贼。故此命臣前来凤翔,面见大家,商议一个妥善的办法,以存大唐社稷!”

    天子呆呆的看着张居翰,良久,眼眶忽然红了,喃喃道:“大唐社稷……大唐社稷…。存得了么?封了那么多王出去,却不见有一个忠心的,吾在凤翔困了那么久,至今也不见一兵一卒……”

    韩全诲道:“大家怎么说这般丧气话?勤王诏书一出,天下响应,晋王已经点起大军,正在晋州和朱贼厮杀,蜀王也已经兵入山南,燕王派了专人,前来扣阙面圣,这不都是忠心么?大唐天下垂三百年,功德自在人心,怎么就存不下去了?”

    张居翰也拼命点头,道:“大家一定要振作,振作啊!”

    天子咯咯一笑:“好,振作,嘿嘿,燕王让你来,想要说什么?”

    张居翰道:“朱贼已在洛阳整修宫室,此事天下皆知,大家若是离开凤翔,必然要被挟持去洛阳,一去洛阳便恐遭祸害。燕王命臣前来,想要请大家移驾幽州……”

    天子皱着眉看向张居翰,又看了看韩全诲,忍不住嗤笑道:“移驾幽州?吾听了中尉的话,移驾凤翔,结果如何?就算朱贼不来,岐王就会善待吾了么?吾颠沛流离十多年,早就看透了,移驾何处不都是一样的么?再者,怎么移驾幽州?城里都是凤翔军,城外都是宣武军,你们说说,吾怎么移驾?”

    所谓“移驾幽州”,也不过是韩全诲、张居翰、张茂安三人想出来的说辞。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于是张茂安凑了上去,向韩全诲和张居翰道:“陛下确实无法成行,中尉和监军就莫再提了。不过小臣倒是有个主意,却不知是否可行,还请中尉和监军也帮着琢磨琢磨。”

    韩全诲立刻配合道:“快说!”

    张茂安道:“朱贼定是要劫持陛下去往洛阳的,这恐怕改变不了。陛下若是去了洛阳,自然九死一生——小臣言语无状,还请大家恕罪,因此咱们得想个主意。就算陛下去了洛阳,也能保住大唐社稷,不令朱贼奸谋得逞。”

    天子看着张茂安,不置可否,韩全诲和张居翰都催促他快说,于是张茂安续道:“干脆,趁汴军还没入城,咱们抓紧时间办好这两件事:一,请立太子并监国。大家一旦有难,便请太子身登大宝;二,请中尉和监军使护着太子悄悄潜离凤翔,前往幽州……如此。就算陛下被朱贼掳到洛阳,也无性命之忧了。到时候朱贼不得不依仗陛下,哪里还会加害陛下呢?”

    韩全诲和张居翰当然早就知道这个主意,张居翰还不太擅长演戏。脸上微微一红,不发一言;韩全诲则装作大喜过望,向天子叩首:“此计大妙。请大家速速决断!

    天子本来不抱任何希望,并且一直觉得眼前的三人是在做戏,但听了这个主意后,也不禁意动,暗自沉吟,细细思索其间的利弊,想来想去,都觉得无论韩全诲、张居翰和张茂安究竟存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居心,这条计策确实是保住自己性命的最好办法。

    过了片刻,天子缓缓点头,韩全诲、张居翰和张茂安大喜。

    但天子又犹豫道:“为何不去河东,晋王一向侍吾以忠,且河东军兵威强横,太子去往河东,好歹也有个依仗。”

    张居翰立刻道:“万万不可!晋王虽然忠心,但河东为宣武征伐的一线首要,去岁之时,曾被宣武军围困达半年之久。且河东与宣武连年大战,早已困乏不堪。不瞒大家,臣在晋王身边日久,深觉实事艰难。太子若是去了,便是自陷险地之举,实属不智啊。”

    天子想了想,觉得张居翰说得有道理,但仍然有些担心:“就是不知燕王是何等人物,对大唐是否忠心?”

    韩全诲神秘一笑,道:“大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