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和老弟,委座休息了吗?!”傍晚戴笠收到了北平发来的报捷电报,急忙赶往了黄山别墅。侍从室主任王世和笑着说道:“雨农兄,你来的真是时候!如果你再晚来一会,校长就要休息了!”
戴笠心中一喜,急忙说道:“那就劳烦世和老弟通报一声!”王世和点了点头说道:“好吧!你跟我来吧!”王世和带着戴笠走到了蒋介石的书房外,示意戴笠在门口等一会后,敲门走进了蒋介石的书房,说道:“校长,戴笠来了!”
蒋介石说道:“让他进来吧!”
“是!”王世和应了一声,打开了蒋介石的书房门,放戴笠进来后,退了出去,并随手关上了门。戴笠笑容满面的说道:“校长好消息!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被我们的特工击杀。这是刚刚收到北平方面发来的电报,而且我也已经核实过。”说着戴笠把电报递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接过电报看了看,笑容满面的说道:“好!很好!非常好!”听到蒋介石的夸奖声,戴笠问道:“校长,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请您明示!”蒋介石看了戴笠一眼,说道:“雨农,怎么做难道还要我告诉你吗?!”
戴笠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反应了过来,说道:“学生明白该怎么做!”说罢戴笠灰溜溜的离开了蒋介石的书房。没过多久宋美龄穿着睡袍走进了蒋介石的书房,问道:“达令,刚刚好像戴雨农来过了嘛?!”
蒋介石笑着说道:“是的!赵铁军和军统联手,成功刺杀了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以及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
“什么?!”宋美龄惊讶的一手捂住了嘴。看到宋美龄的反应,蒋介石满意的笑了笑,把戴笠留下的电报递推到了宋美龄的面前。宋美龄拿起电报从头到尾仔细的看了一遍,说道:“达令,赵铁军的胆子可真大啊!幸亏他是我们的人,如果他是gcd的人那我们就麻烦了!”
蒋介石听到宋美龄的话,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夫人,我也在担心这个!攘外必先安内,这是我的一贯方针。不过迫于国际舆论,我只能够表面上跟gcd携手抗战。赵铁军虽然和我们合作很多,但是他在私底下和gcd的交情不错。”
“达令,你可是多虑了!”宋美龄不等蒋介石的话说完,打断道:“前几天我在美国见了赵铁军的夫人乔安娜。她亲口告诉我,赵铁军答应她抗战结束后,回美国定居。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赵铁军会投向gcd。”
第二天清晨,北平的街面上虽然已经恢复了通行,但是依旧在日军的严密封锁之下。傅青竹混过了日军的检查,买了早点来到了安全屋。一夜未眠的韩世迪听到敲门声打开了门,看到站在门前的傅青竹,欣喜若狂的叫道:“快进来!”
等傅青竹进门后,韩世迪向外打量了一下,急忙关上门,跟着傅青竹上了楼,问道:“情况怎么样?!”
傅青竹放下早饭,说道:“现在整个北平乱成了一锅粥。特高课机关长青木宏三郎因为护卫不利,在下令处决了所有关押在宪兵队监狱里的犯人后,切腹自杀了。现在街面上到处都是日军士兵和日本特工,这件事要想平静估计还要等一段时间。”
韩世迪接过傅青竹递给他的包子,吃了一口,说道:“按照赵铁军的性格,他一定不会坐以待毙。我估计赵铁军一定会在新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到达前离开北平。我们如果在这两天还找不到他的话,估计就很难找到他了。”忽然一道灵光从韩世迪的脑中一闪而过,正在忙着消灭手中包子的傅青竹看到韩世迪突然发起了呆,于是问道:“老韩,你想什么呢?!”
韩世迪说道:“赵铁军有一个习惯。他选择住处的时候喜欢选地方大而且宽敞,进出方便,但是环境一定要安静。”傅青竹愣了愣说道:“经你这么一说,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很多。”说着傅青竹狼吞虎咽的把自己的那份包子吃了下去,说道:“我立刻就去找!两天内我一定想办法找到赵铁军!你就在这里安心的等消息吧!”
话分两头,就在韩世迪送走傅青竹的同时,沈醉离开了赵铁军和胡杏儿两人居住的四合院,跟毛人凤汇合后,带着赵铁军给他们的那些所谓的绝密文件,通过秘密渠道离开了北平。
临近中午,赵铁军乔妆改扮一番后,走出了四合院。在街上逛了一圈,基本上对北平城内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后,赵铁军找了一家酒楼,买了一些饭菜准备返回四合院的时候,忽然在路口看到了跟踪过他的傅青竹边上走过。
略微犹豫了一下,赵铁军悄悄的跟上了傅青竹。过了大约十多分钟,赵铁军趁街面上的日本士兵和穿着便衣的日本特工不注意,快走了两步,从后面捂住了傅青竹的嘴,把傅青竹拖进了一个僻静的胡同,用枪顶着傅青竹的头,问道:“你是什么人?!”
傅青竹假装哭泣道:“好汉爷!饶命!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赵铁军淡淡地说道:“普通老百姓?!我看不见得吧!普通老百姓会跟踪我?!”慢慢的赵铁军走到了傅青竹的面前。
“是你?!”等傅青竹看清楚站在面前的是赵铁军时,心中一喜,左右张望了一下,轻声说道:“我是韩世迪的朋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跟我来!”
第356章:初到奉天()
赵铁军犹豫了一下,跟上了傅青竹的步伐。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傅青竹说道:“赵先生,韩世迪同志已经到了北平,他想见您!”赵铁军摸出了一把钥匙塞进了傅青竹的手里说道:“我知道他找我的目的。我不想见他,你应该知道我原来的住处吧!把这把钥匙交给他,主卧室床底下的地板下有你们要找的东西!”
“赵先生!”看着赵铁军离去的背影,傅青竹轻叹了一口气,收起了手中的钥匙,向安全屋的方向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傅青竹来到了安全屋外,在门口等了一会,确定身后没有尾巴,这才敲响了门。
在楼上等候消息的韩世迪听到敲门声,快步下了楼,打开门放傅青竹进来后,关上门问道:“有赵铁军的消息了?!”傅青竹边向楼上走边说道:“是的!我见过他了!”
“跟他约好什么时候见面了吗?!”走到楼上韩世迪倒了一杯水递给了傅青竹。傅青竹接过杯子说道:“他不想见你,不过他让我把这个给你!”说着傅青竹放下了杯子,从口袋里拿出了钥匙递给了韩世迪,说道:“这是他原来住处的钥匙,东西就在主卧室床底下的地板下面。”
韩世迪接过了钥匙,想了想说道:“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把东西取出来!”傅青竹急忙劝阻道:“老韩,现在外面到处都是鬼子,搞不好我们东西没有拿到,反而把自己栽进去。”
“咚咚咚、咚咚咚”不等傅青竹的话音落下,楼下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傅青竹从窗口探出头向下一看,急忙叫道:“老韩,是特务!你跟我来!”说罢傅青竹搬来了楼梯,带着韩世迪从天窗爬到了屋顶上。
三天后黄昏,两个黑衣避过了日军巡逻兵走到了一座寓所的前面,一个略显富态的黑衣人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把钥匙,打开了门上的锁走进了寓所,另外一个黑衣人找了一个地方隐蔽了起来。
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进入寓所的黑衣人提着一个黑布口袋走出了寓所,隐藏在暗处的另外一个人,急忙跑到了门口问道:“东西找到了吗?!”
“找到了!我们走。”两个黑衣人再次消失在了黑衣之中。
第二天中午,一架银色的客机降落在了北平南苑机场。
“司令官阁下,您一路辛苦了!”参谋长大城户三治恭敬的行了个礼。山下奉文微点了一下头,上了停在边上的轿车,离开了机场。
随着日军驻华北新任司令官山下奉文抵达北平,守在大街上的日军士兵全部返回了军营。黄昏的时候山下奉文下达了取消宵禁的命令,北平恢复了以往的次序。
“司令官阁下,我非常好奇,赵铁军还没有抓到,为什么要取消宵禁?!”参谋长大城户三治问道。山下奉文笑着说道:“宵禁有什么用?!不是一样抓不到赵铁军吗?!在来支那之前,我研究过赵铁军。我估计他完成刺杀后就已经离开北平了。我们的任务是打通交通线,而不是把精力消耗在抓赵铁军的身上。”
说句实话,此时的山下奉文心中不像其他的日本高级军官那样怨恨赵铁军,反而有一种感激。如果不是赵铁军成功刺杀冈村宁次,他也不会被帝国重新启用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依旧窝在菲律宾。
听到山下奉文的解释,大城户三治迟疑了一会,刚想再劝几句,但是山下奉文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拿出了一份命令递给了大城户三治说道:“大城君,这是帝国给你的调令,你把你手上的事情交接一下,去缅甸上任吧!”
大城户三治接过了调令看了看,神情没落的说道:“谢谢司令官阁下,我立刻就去办理交接,明天一早我就起程去缅甸。”
又在北平待了两天,赵铁军和胡杏儿收拾了行礼。走出了四合院。胡杏儿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的问道:“赵大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赵铁军回答道:“相信我,我们很快就可以回来。下次可不是我们两个回来,而是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回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此时关外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赵铁军驾着马车带着胡杏儿进了奉天城(沈阳)。
“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啊?!”赵铁军的马车刚刚停下,老北风客栈的伙计跑了出来。赵铁军甩手把缰绳丢给了伙计说道:“住店,给我来一间上房。”说罢赵铁军把胡杏儿搀扶下马车,提着行李走进了客栈。
听到伙计的吆喝声,店掌柜从后堂走了出来。走在赵铁军身后的胡杏儿看到店掌柜,愣了愣随即暗道:“余大哥这幅打扮倒是新鲜!”
“客官,您这是打哪来啊?!”余乐醒装模作样的拿起了毛笔,在登记簿上做起了记录。赵铁军回答道:“我从北平来。在这里打算住十天。十天后看情况再说!”余乐醒麻利的安排好房间,在赵铁军付押金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把一张纸条塞进了赵铁军的手里。
赵铁军笑了笑,带着胡杏儿跟着伙计去了楼上的房间。
“噗嗤!”等伙计离开后,胡杏儿忍不住笑出了声,说道:“余大哥这幅装扮真是太搞笑了!”赵铁军摇了摇头,打开了纸条看了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看到赵铁军神色凝重的样子,胡杏儿乖巧的闭上了嘴,走到了赵铁军的身边问道:“赵大哥,出什么事了?!”
“你看了就知道了!”赵铁军把纸条递给了胡杏儿。胡杏儿接过纸条看了看说道:“小鬼子的机场怎么会有那么多兵力?!我们该怎么办?!”赵铁军说道:“既然来了,就没有白来的道理,我已经想好怎么对付机场的鬼子了。”
“咚、咚、咚”赵铁军的话音刚刚落下,敲门声响了起来,赵铁军收起纸条给胡杏儿使了个眼色。胡杏儿点了一下头,走到了门边打开门,看到端着托盘的伙计,说道:“把饭菜送进来吧!”说罢胡杏儿让开了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