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津美治郎再也没有退步的打算,就这么直楞楞地看着吉田。两个人足足对视了有一分钟,吉田伯爵这才呵呵一笑,他认了!
不管怎么说人家梅津大将也是给足了他两万人,他就算找天皇告状也告不赢。既然如此,又何必和梅津美治郎把关系弄僵呢?这两万人现在还只存在口头上,人员编成还有后勤保障方面还都得依仗人家梅津大将。
到时候万一梅津美治郎给他两万老弱残兵、武器弹药、粮食给养全都不能按时发放,吉田伯爵可就哭皇天抹眼泪都晚了!
“还请梅津君多多关照!”吉田站起来给梅津美治郎鞠了个躬算是服软。梅津美治郎自然是拍胸脯作保证,请吉田伯爵尽管放心,两万人马他保证优中选优、尽选精兵强将,确保吉田将军大获全胜!
梅津美治郎想得很明白,他是关东军司令官,整个满洲地区都是他的治下。吉田要是真能把新九军给剿灭了,哪怕就是打几场不大的胜仗,能把任来风的气势压一压呢,整个满洲的形式岂不是会大大的改观?最终得到好处最大的还是他梅津美治郎!
两个人商量已定,梅津美治郎立即开始调兵遣将。吉田伯爵则召集参谋人员制定作战细则。要是不算年轻时喝花酒争风吃醋和人打架,这就是伯爵大人这辈子打的第一场仗,吉田当然想要打赢。
这也不光是他能向东条英机交代的问题,一旦打赢了这场仗,凭着他在天皇面前的受宠程度以及在日本朝野的人脉,一半年之内混个大将都没问题!当了大将之后,或者再进一步当元帅、或者入内阁高调从政,这都是可以选择的。谁说下一届日本首相就没他的份?
因此,这场战役对吉田伯爵来说那是至关重要!重要到,为此他专门发电报,让做陆军大臣的好友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里挑选了一百名将要毕业的高材生直接到他的部队里担任基层军官。
从梅津美治郎调兵开始,整个中国东北大地上空气骤然紧张,一场大战随时都将拉开帷幕!作为这次战役的另一个主角,新九军在梅津美治郎和吉田开会之后的第三天就得到了情报。然而,任来风所得到的情报却并不是新九军的情报人员或者侦察部队搞到的,而是军统方面给提供的。
情报不分出处,有用就行。任来风是这句话的坚定拥护者,但这次的事却还是让他感觉有那么点儿掉面子。
连着三天任来风都板着个脸,一向都是最受宠的愣怔来汇报工作却受了任来风的训斥,走的时候都没人敢和他对视。愣怔眼里的冷气能把人吓死。
鬼子准备出动两万大军扫荡青冈,打算和新九军打一场正面的战争。任来风在犹豫呀。这场仗肯定是要打,但问题是怎么打?是像国军在徐州、太原、武汉会战那样和日军面对面的一决雌雄呢?还是像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那样拉开了和鬼子打游击,在运动中打击敌人?
游击战灵活多变,胜率较大、代价较小,最适合现阶段的新九军打。但要打游击战,就不能确保青冈县城绝对无失。拒城坚守的不是游击战,而是守城战。而任来风却是把青冈县视为自己的根据地、老巢的,把根据地让给敌人是他万分不愿意的。怎么办呢?
任来风琢磨来琢磨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老话他知道,一个人的智慧总是不如众人的智慧。任来风当即召开军队高层会议,新九军旅以上军官全体参加,任来风打算集思广益,发掘群众的智慧,来解决这个困扰他的难题。
结果,这军事会议开了一半任来风就傻了眼了。来参加会议的人是不少、聪明人也不少,但却没有一个提出的方案有创意!不是死守不走、就是派一半人守城一半人埋伏城外。
这叫法子吗?这不是一场小型的战斗,这是一场战役!吉田中将将要率领的是两万日伪军,新九军坚守青冈能打赢吗?
第十三章 要谈判()
因为没想好对策,即将大兵压境的两万日伪军就像块千钧巨石一样压在任来风心里,让他心绪不宁。冯文英、于小倩的级别够了,这次军事会议她们俩也参加了。在会议上两个人基本上就是当了观众,光看别人发表意见,两个人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说。
任来风回家的时候,冯文英、于小倩、金海棠坐在一起嘀嘀咕咕。任来风一进门,三个女人赶紧迎上来。等他坐好了,小青把泡好的茶递过去,冯文英问任来风决策定下来没有?
任来风摇头叹气,表示还没确定。在场四个女人当中有两个都是新九军的中高级军官,也都是知情人,任来风不觉得在她们面前还讲什么保密制度。
女人们显然已经讨论过今天的问题了,金海棠接上了话题:“来风哥,我听文英姐说来的两万敌人里头有一万多都是安国军?用不用我去找姐姐想想办法?”
“你姐姐?”任来风听了眼睛顿时就一亮!他怎么就忘了这个茬了?金海棠的姐姐就是川岛芳子,也就是安国军总司令金碧辉!要是能让这娘们从中使点劲儿,那一万多伪军不就解决了嘛?剩下的万把鬼子虽然难对付,但压力总是没那么大了吧?
由此引申开来,要是能把那一万多安国军争取过来,让他们战场反水,或者来个战场起义!别说一万多鬼子了,就算再来一万也不足为惧了。己方多了一万人,日军少了一万人,此消彼长之下,鬼子要是还能打胜仗那才有鬼了!
任来风越想越是这个理,心情大好之下伸手抓住金海棠的小手放到嘴上,“啧”狠狠亲了一口。这一口亲下去,金海棠满面通红、冯文英恶狠狠地瞪着败坏公序良俗而不自知的两人,于小倩则仿佛是有点儿羡慕。
任来风在自己家虽然不太在意什么世俗礼法,但他也不想引得后院不稳。就这一下点到为止,接下来他就和女人们讨论起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毫无疑问,去找金碧辉还得是金海棠引路。倒不是说金海棠知道金碧辉在哪儿,而是说由金海棠出面的话事情或许会容易得多。当然,为了保证任来风的人身安全,冯文英是肯定要跟着进行贴身保护的。对这一点,任来风并没有提,金海棠和于小倩倒是极力赞成的。
事情确定了之后,第二天任来风就去找林新城商量。说是商量,其实就是通知一声,反正林新城一般都不会反对,他就算反对了任来风基本上也不听。
以前只要是任来风去冒险,林新城就没有赞成的,这次却奇怪的很,林副军长竟然当场同意了。害得任来风差点儿以为自己的耳朵失聪了呢。
不过,林新城同意是同意,但却不是任凭任来风自由发挥,胡乱来。林新城给画了框框,“军座,您现在已经是一军之长,国家的中将了。整个东北只有我们这一支国军部队,可以说,您一人就肩负着整个东北三千万父老的生死存亡。”
总之,去见金壁辉可以,但不能再和以前一样和江洋大盗似的,偷偷潜入敌营面对面的去威胁金碧辉了。林副军长要求任来风拿出中将军长的样子,选个地点和金碧辉面对面的坐下来谈判。哪怕这个谈判是秘密的也行。
谈判任来风当然不反对,但金壁辉能不能来?敢不敢来?任来风却是没办法确定。怎么能邀请到金壁辉呢?谈判地点选到哪儿合适?对这些,林新城是一概不管的。他只是告诉任来风,为了让金碧辉知道新九军是正规军,而不是以前的游击队,这个谈判是必须进行的!
从林新城那里出来之后,任来风直接去问金海棠:你能不能联系上你姐姐?我要和她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谈判!新九军军长和安国军总司令之间的谈判。
很遗憾,金海棠也联系不到姐姐了。“其实也不是没办法,我随便到哪个安国军的军营,他们肯定有能联系到姐姐的办法。我让他们联系姐姐,然后我再把你的意思告诉姐姐。”
金海棠这办法不错,但任来风却并不打算采用。谁知道金海棠进了安国军的军营之后还能不能出来?安国军的军营里万一有鬼子怎么办?其实,各地的安国军里面普遍都有日军派驻的军事顾问,那帮家伙就像太上皇一样,金海棠一旦被他们发现了后果可不妙!
任来风不想让女人冒险,那么他可用的人就只有自家的侦察部队和行踪不定的军统特务了。
军统那帮人总是神神秘秘的,有事儿的时候突然就冒出来了,事情一办完,又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踪影了。眼下任来风能随时指挥的也就是侦察团了。
不错,就是侦察团。在这次批量升官当中,愣怔的领子上也多了一颗将星。游击队原侦查大队现在升级成了侦察团,愣怔担任侦察团长。事情怪就怪在这里,按说国军里面团长的军衔都是上校或者中校,可愣怔这个侦察团长却挂了一个少将的军衔!
只要不是出去执行任务,愣怔都喜欢穿他那套戴军衔领章的新军装,这次也不例外。一进门喊报告敬礼之后,任来风抬头一看,喝,好一个威风凛凛的少将军!
愣怔个不高,肩宽背厚、浓眉大眼,再配上这身崭新的少将军装,果然是威风八面、英武不凡。
“愣怔,交给你个任务,把这封信交到金碧辉手里。金碧辉你知道吧?我要和她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谈判,你准备一下吧,到时候你带着人跟我一起去。”
“是!”愣怔敬个礼离开了,也没问为什么。这就是任来风信任他的原因之一。军队里面做下属的,接到命令之后只管去做,只要把事情做好,别问那么多为什么。愣怔这点就做得非常好。
两天之后,愣怔再次来到了任来风的办公室,他已经把信送到了,并且还拿到了金碧辉亲笔所写的回信!
第十四章 检查会场()
“任将军来风军长尊鉴:欣闻将军耀升中将军长,妾初闻喜讯欣喜若狂。将军为国家出生入死,一片忠心可鉴日月,世人谁不赞将军为当世少有之猛将?将军武功盖世,尤胜三国之关羽;将军功勋卓著,赛过汉之张良。中华得将军犹如秦得蒙恬、汉得韩信、唐得秦叔宝。”
“小妹海棠在将军处打扰多日,蒙将军不弃多加照料妾铭感肺腑。将军在前信所言之事,皆是为国家百姓之兴亡。妾身为爱新觉罗后裔,自当以国事为重。将军为国为民不顾生死、妾又何惧危急?一切如将军之所愿,妾必定准时到达现场,与将军台前倾述衷肠。”
“另,恳请将军带小妹海棠一同赴约,贱妾尚有体己话与小妹言说。拜托拜托。万福金安,贱妾金碧辉。”最后是年月日。
任来风拿着这么一封信从头到尾一连看了三遍,哈哈一笑叠起来装进了口袋,等回去就交给了金海棠。金海棠仔细看完,确认是姐姐金碧辉的亲笔所书。
金碧辉的签名看上去古怪的很,普通人很难模仿得来,一般人认都认不出来。还好任来风闲暇的时候曾经跟着名家连过几天书法,写得不怎么样,认字还行。他知道这字叫篆书,是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传下来的,可以说是中华的文化的精华中的精华。
金碧辉是皇族,写篆书倒也符合她的身份。只是这么写信,多少还是稍微有点儿卖弄之嫌。任来风要是不认识,看封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