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伍淑珍道:“问题是想要做大银楼的生意也难啊,没有银匠就做不了活,没有好银匠更招不到活,一个银匠从学徒熬到出师至少要十年,师傅还不肯带,一辈子都只能带几个。咱们俩啊,怕是熬到老了,银楼也未必就能开多少家,光靠挖人墙角,迟早会把所有银楼都得罪的,那又何苦,你还缺这点钱吗?”
胡楚元笑了笑,道:“你是从美国回来的才女,怎么想不到合适的办法呢?我给出个招,你在那几个厉害的大师傅中挑一个人选,和他谈清楚价码,请他以后就负责培养银匠,再设一家金银匠学馆集中培养学徒,我们自己出银料让他们锻炼,两三年内就能出师。在此期间,你就不断挖一些手艺精湛的大师傅撑着场面,成本高也没有关系。”
伍淑珍连声赞道:“这个办法真的挺好,那真是想开多少店铺就开多少啊。”
胡楚元却忽然笑出声,道:“你还真指望靠开银楼赚钱啊?”
伍淑珍挺认真的说道:“是啊,为什么不可以?你想啊,一家银楼只要经办的好,一年至少能赚几千两银子,要是在江南五省开上几百家,一年就是几十万两的利润呢!”
胡楚元笑道:“利润就在珠宝上面,只开银楼能赚多少呢?银楼的作用只是培养更多的工匠,随着人们对珠宝的需求渐渐涨高,金伯利的利润才会越来越大。另外,银楼能起到囤积黄金白银炒货的作用,这也是一个用途。其三,随着太古、万旗、万宝、禅臣这些洋行将经营重心转移向其他的列强殖民地,必然会有大量的珠宝和黄金供应出来,金伯利则是一个很好的分销渠道。”
伍淑珍不由得莞尔一笑,道:“真是没办法和你比,你总是能看的那么远。”
胡楚元则道:“小生意也能做大,大生意也能做小,关键是看你怎么想。中国的生意经嘛,做贸易还是最赚钱。等你将金伯利办的越来越顺手了,就在南京路开办一家最高档的百货店,专门出售奢侈品,不仅要在上海开办,还要在天津、香港开办。”
伍淑珍再也忍不住的大笑出声,道:“这倒是我最喜欢的生意呢!”
胡楚元则默默无声的笑着,他挺高兴伍淑珍能如此的开心,这个女子和一般人不同,她喜欢经办自己的事业,也确实是一个能做生意的人。
比起国内的很多老传统的商人,她可是很注重营销的,不仅做广告,还在最繁华的路段租建广告牌。
想到这里,胡楚元心中忽然一动,和伍淑珍道:“其实还有一个生意是你挺适合做的,如果做好了,那也会非常的赚钱……错,应该说是两个。”
伍淑珍当即变得更有兴趣,急切而好奇的追问道:“是什么呀,你快说说!”
胡楚元道:“广告营销和代理。确切的说,你要建一家很特殊的洋行,专门负责做广告,给别人设计营销策略,设计商号和品牌。洋行同时兼营代理各种高档的个人消费品,比如说,钟表,雪茄,化妆品。”
伍淑珍忽然忍不住的轻捶了胡楚元一拳,道:“哎呀,你这家伙真的是太聪明了,这可真是一个特别的好主意呢!”
随即,她又特急迫的问道:“那你说说,这家洋行叫什么商号呢?”
胡楚元想了一下,道:“可惜,怡和是你家开设的商号,眼下却被别人占用了。否则,用怡和这个商号就挺好的,怡和不行,那就叫乐怡洋行。”
伍淑珍悠然噙着一抹笑意,似乎是很看的开,道:“我倒是无所谓的,过去的都过去了,我爹就总和我说,做人不要总是背负着过去,一个家族想要变得年轻,更不能背负过去。”
胡楚元默默的点头,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似乎,他对伍淑珍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伍淑珍自己也想着,问他道:“捷达洋行怎么样,捷者,快也,快速帮人成功,这个取意是不是很好呢?”
胡楚元总觉得她心里肯定有那么一丝的难过,只想附和着她,让她高兴,就大笑道:“捷达……真的很不错呢。那就叫捷达洋行吧。你可以快点去申办,但一定要找个好的合伙人。和开珠宝行不同,你以前只要在柜台后面坐着,仔细盘着帐目就行了。要开这家洋行,那就得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尤其是要和洋行经理、华商打交道,女孩子不是很方便,我不是说女子不行,实在是这个环境不适合你发挥自己的才能!”
“好了啦,不用这么谨慎的和我说话了啦!”伍淑珍居然也有些撒娇的韵味,笑道:“我知道,我等几天就回一趟美国,找以前的同学帮忙介绍一个在广告行业工作的人。美国广告业也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发展的特别快速,应该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国内应该也有一个掌柜帮忙打理,就算是买办吧,你帮我推荐一个人吧?”
胡楚元道:“杨鸿宾不错……可他未必想去做买办,等等看吧……!”
他还没有说完,胡荣就神色匆匆的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道:“大少爷,中堂大人发了封电报给您,还说是特别急的急电!”
胡楚元哦了一声,立刻起身将电报拿在手中,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有“急电,大局已定,诸事可行”十个字。
看到这些字,胡楚元心中一阵大喜,他知道自己谋划了近两年的事情终于成了。
他忍不住大笑一声,和胡荣吩咐道:“去,去将陈晓白、谭义云、柳成祥、郑锡泰四位大掌柜都喊来,晚上再将叶同光给我单独叫过来,就说是天大的喜事。”
“好,好!”
胡荣看到胡楚元高兴,心里也特别高兴,立刻就答应着,匆匆返身就跑出了书房。
伍淑珍好奇的和胡楚元问道:“什么事啊,把你高兴成这样?”
胡楚元又是一声大笑,振臂一挥,道:“我的中信银行梦终于要实现了,虽然中堂没有说清楚具体的情况,可看样子,朝廷是已经批准了,要不然就是必须得批准。”
伍淑珍倒是不解,道:“我一直就奇怪呢,你要开银行,那有什么难的呢?这两年都悄悄的准备着,真是把我都急坏了。”
胡楚元嘿的笑出声,道:“你不懂了吧,我要的不是一家普通的银行,而是一家有发钞权的银行。为了这个目标,我可是绕了好多路,想出来好多办法,避开多少清朝廷的避讳。别的不说,为了这件事,我这两年让沈富荣在京师里暗中打点了一百四十多万两银子,光是军机领班大臣恭亲王、主管民政的肃亲王,还有那个贪婪无度的庆亲王就耗了一大半的银子,再加上户部、吏部的大小官员,慈禧身边的那几个太监,我这一路打点下来,难道就只是为了一家变个样子的钱庄?”
伍淑珍唉唉的感叹道:“在国内办点事真难,连你都要绕这么多弯,花这么多钱,别人可就更别提了。”
胡楚元道:“我吃螃蟹嘛,付出总是最多的。等我这个事办成了,其他各家官股的商行都会争先恐后的效仿。这两年,他们都是一个劲的抄袭我,我怎么办,他们就怎么办,正因为是这样,我才静悄悄的准备了这么久,等我经办起来,他们想抄都来不及!”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
胡楚元花钱攻坚,别人跟在后面享福。
这样的事情,胡楚元可不想连续办几次,他这一次早就盘算好了,就要让其他几家官股商行难以抄袭,想抄也抄不起来,抄起来也晚了一大截。
没过多久,几位大掌柜就匆匆忙忙的乘坐马车赶来,具体要办什么事,大家早就商量了好多次,现在只是正式卯足最后一口劲。
轮流看了左宗棠的电报,大家都很开心,匆匆来,匆匆走,随后就迅速回去吩咐其他的掌柜加紧办事,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的,速度做完。
等了两天,上海道台杨昌浚就来找胡楚元,将具体的情况和胡楚元说了一番。
事情大体是这样的,首先是杨昌浚在去年初上奏朝廷,借口洋圆在上海和江浙一带泛滥成灾,洋人坐收重利,百姓受蛊惑,喜用洋圆,不要官银,想要筹办上海银局,铸造银元。
胡楚元随后发力,重金疏通户部满尚书景廉和户部汉尚书董恂,两人建议朝廷批准,并在上海试办上海银局,设督办一人,由上海道台直管。
董恂随后就继续出力,说也可以铸造铜元,一铜元兑三枚铜钱,或可依照情势,直接兑银元,又说其中利大,可使户部增收税款。
恭亲王、肃亲王这帮军机大臣都早已被打点过,逐一称好,两宫太后就同意了。
事情到了这里才是一个开始,铸银元和铜元的权利都还在上海银局手中,和胡楚元没有关系啊。
很快,左宗棠亲自上折密发军机处和恭亲王,商议印发纸钞从中取利,用于偿还军债,吸取同治年间的教训,此次不再由朝廷直接印钞,而是由商人钱庄自办纸钞,全权负责兑现,上海银局只收税厘。
具体怎么经营呢,办法也简单,商人从银局购置银元铜元做储备金,按照储备金的数量发钞三倍,或是两倍,但凡超过储备金的部分都要增收印钞税,抽税十二分之一。
既然是密折,那就只能密谈,肃亲王深得慈禧信任,又拿了胡楚元二十万两银子,他去找慈禧商谈,说这个好啊,非常好啊,税款丰厚啊,商人若是办砸了,那也和朝廷无关。
朝廷只负责收税,其他事情不管。
这样大的事情肯定需要经过庭议,七嘴八舌的,各部尚书都得发表一下意见,御史们也得表现一下自己的独特思维和忠国忠君的职权本份。
只要开始公开谈论,那就得花费很多时间和周章,幸好满人的那几位实权人物都同意了,左宗棠和刘坤一、万青藜、董恂等人也是非常赞成……不赞成不行啊,钱收到手软。
杨昌浚说,估计最近就要公开庭议了,别的不怕,就怕那些爱说闲话,手里又没有实权捞好处的御史们,看着别人捞足银子眼红。
左宗棠的意思是让胡楚元亲自赴京师坐镇,提前将御史言官们也都打发了。
如果一切顺利,最终就会按恭亲王和肃亲王的意思理办——先在上海试办大清银圆和铜圆,其他地方都等一两年再说,上海那里也先由中信钱庄专营五年纸钞,以后再让其他钱庄进入。
既然是这样,胡楚元就不多耽搁了,立刻让人准备行程,即曰前往京师坐镇。
如果时间来得及,他还想去一趟山西和乔致庸会个面。
此时的晋商还是很有实力的,如果能和他们谈妥,在北方也占一笔纸钞买卖,那就一笔不小的收益。
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四曰,胡楚元就匆匆启程,乘船前往京师。
伍淑珍要回美国筹办自己的捷达洋行,就不跟他一起去了,为了保密,胡楚元也只带了陈善元、颜士璋两人,郑锡泰等人则留在上海迅速加办各种事情,越快越好。
到了天津后,胡楚元还得乘坐马车前往京师,习惯了在南方畅通无阻的乘坐水路巨轮后,在北方的旅行简直是一场折磨。
在马车里摇摇晃晃了四天,胡楚元才总算是抵达了京师。
1881年是一个寒年,此时的燕京城还在下大雪,马车轱辘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