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这些人都是毛文龙的义子或者义孙,你皇帝毫无理由地就将人家杀掉,你是什么意思,你这不是明摆着要逼迫东江镇上下造反吗?
再者,这些人在崇祯元年的东江镇保卫战中多多少少都立下了功劳,别说没有理由了,就是找到了足以治罪他们的理由,你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功劳。
要不然的话,九边各镇那么多边军今后人人自危,谁还会给你卖命?
所以,对于如今的崇祯皇帝来说,类似尚可喜这样的人物,他们原本历史上的罪恶虽然仍旧深深地记在他的心中,但是到了该用的时候却还是得用。
崇祯皇帝所能做的,也只是指示新任的东江镇监军御史吕大器,以及锦衣卫东江千户千户袁枢,要多加关注和留意着点这些人。
当然,剩下能做的,也就只能是慢慢地将自己放心的将领,往这些人的身边一个个地安插过去了。
而且,往这些人身边安插的自己比较放心的将领,也只能是来自东江镇的将领了。
崇祯元年以来,崇祯皇帝让讲武堂先后从东江镇五路总兵麾下先后录取了许多个年轻的将领。
其中,除了尤景和因为原本历史上的表现,被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做了御前侍从武官之外,其他的几个比如毛有见、班志富、许尔显等人毕业之后,即被分回到了东江镇的各路总兵麾下。
如今毛有见在毛承禄的麾下任职,班志富在尚可喜的麾下任职,而许尔显则在刘兴祚的麾下任职。
至于尤景和,之前从御前侍从武官的职位上,被崇祯皇帝安排到了羽林卫副指挥使的位置上。
经过了两年多考察之后,这一次,崇祯皇帝终于放心地将他派回了东江镇,跟着被提拔为东江镇监军御史的内阁中书舍人吕大器,一起前往东江镇任职。
而这次他的新职位,则是图们镇守府的参将。
当年一同来到崇祯皇帝身边担任御前侍从武官的刘肇基,如今已经成为九原镇守府的镇守使了,而尤景和年纪比刘肇基还大了数岁,却刚刚熬到镇守府参将的位置上。
而且当他在八月中旬的一天,终于辗转海上、陆上各地,终于来到图们镇守府拜见尚可喜的时候,他这个钦命的参将,当即就被尚可喜给派去了图们江口靠海的庆兴城当了个右协参将。
这个右协参将,位置尚在左协参将班志富之下。
而且尚可喜也没有给他现成的一兵一卒,而是让他募集北上开荒的汉民,尽快整修城池。
从朝廷里直接派下来的将领不怎么守本地将领欢迎几乎是一定的,若不是尤景和本身就是出身于东江镇,也算是原来东江镇的老兵出身,那么他连这个独挡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倒不是尚可喜故意要给他下马威,而是尚可喜、班志富等人自从火烧赫图阿拉,然后在后金国的腹地烧杀抢掠流窜了一番归来之后,就始终担心着建虏什么时候会突然过江前来复仇。
当四月份的时候,崇祯皇帝封赏有功将士的旨意,终于送达了东江镇安东镇守府之后,尚可喜被崇祯皇帝封为了一等子爵,班志富则被封为了一等男爵。
与此同时,这两个人,一个成为新设的图们镇守府镇守使,一个成为了图们镇守府的参将,从此不仅有了可以传之子孙的世袭爵位,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地盘,自是高兴万分。
四月中旬圣旨一到,两个人很快就领了旨意,带着原来驻防昌州、江州的麾下兵马一共三千余人快速北上,从陈继盛、孔有德等人的手中,接过了图们江口这一带的稳城(后世朝鲜所谓南阳)、俄朵里(后世朝鲜会宁)和庆兴(后世朝鲜罗先地区)等地。
接防之后,尚可喜按照朝廷的旨意,将原来布颜代等人驻守的图们江南岸的俄朵里城改为图们,并将图们镇守府的治所设在了图们城里,然后派了图们镇守府的参将一等男爵班志富率领一直兵马,前往驻守在图们江边的稳城。
安排好这些事务之后,尚可喜、班志富等人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东江镇辖内的其他地区,募集从登州渡海前来的山东流民,北上图们镇守府筑城。
尚可喜这个图们镇守使,承诺这些筑城流民的报酬,就是将图们江两岸肥沃的土地分给他们开垦耕种。
尚可喜这样的人心里都很清楚,没有人口的地盘不值钱,不仅没有充足的兵源,也没有给自己提供粮饷的百姓。
崇祯皇帝给了尚可喜的图们镇守府七千五百人的编制员额,若是在别的地方他或许会有留着饷额吃空饷的想法,但是在图们镇守府这样的地方,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将麾下朝廷给七千五百人的饷额,全部变为实打实的人马。
从四月中旬到八月末,整整四个月的时间里,尚可喜带着一支人马督促着募集而来的百姓,在原来那座俄朵里城的基础上,大规模整修图们城。
而班志富则带着驻守稳城的人马,同样督促着前来分田分地的山东流民,大规模增修稳城的城防。
在班志富这个讲武堂炮科出身的镇守府参将指挥下,图们镇守府的兵马带着大批的民夫,在沿着图们江东岸一南一北分布的两座城池内外,增修了大量的炮台,将从陈继盛、孔有德等人手中接手的一大批大将军炮和一大批崇祯一式后装滑膛子母炮,全部安装在了城头炮台上。
等到尤景和前来上任的时候,尚可喜也好,班志富也好,自然不会将刚刚修筑好的城池,交给这个新来的尤景和。
作为图们镇守府镇守使的尚可喜,在尤景和奉旨到了之后,随即将镇守府划分为左右两协,以班志富这个一等男爵为左协参将,以新来的尤景和为右协参将,给了尤景和募民屯垦的名义,让他招募人马百姓去守图们江口的庆兴城。
对于这个安排,新来的尤景和自然没得挑。
来到图们镇守府任职,固然是崇祯皇帝的安排,但是离开天子亲军之一的羽林卫,外出到边地任职建功立业,却是尤景和自己的想法。
不过,八月下旬,图们镇守府右协参将尤景和奉命来到庆兴城的时候,对这里的情况还是满意的。
在崇祯皇帝的身边任职久了,尤景和对于图们镇守府这一带的战略要地,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图们城与稳城两地扼江而守,战略地位固然险峻而重要,但是图们江口这个靠海的庆兴小城,在他看来,因为靠江而临海,进可以溯江而上,退可以靠着海上和江上的补给而固守城池,战略地位则更加重要。
虽然现在东江镇的水师撤离了图们江口,但是图们江两岸却到处都是可以造船的巨木啊!
而且当别的地方面临干旱的时候,此地因为靠着图们江口,江口南北两岸的平原地带,却是难得的良田。
就这样,八月末,尤景和到任图们镇守府右协庆兴城之后,一边趁着这里八月的天气还没有开始变冷,加紧让原来的图们镇守府庆兴守军募民修城,一边自己带了一些人过江北去,勘察沿海的地形地势,并寻找造船需要的巨木。
第八八二章 瀛洲今昔()
明朝末年的图们江两岸地区,除了遍布着许多山间平原可以开荒种地,垦作上好的农田之外,这一带山区的山岭之上,更是生长着无数千百年来无人砍伐的巨木。
这些巨木,自然都是造船的良材。
在前来图们镇守府上任的路上,尤景和就与一同前来东江镇任职的东江镇新任监军御史吕大器说好了一些事情。
一方面,他请吕大器这位新任的监军御史,帮他从东江镇水师之中物色一些年轻的将校和船匠,调到他的麾下。
另一方面,他也拜托了这位新任的监军御史,帮他联络皇帝设在皮岛的东瀛贸易公司,优先从他这里收购造船的巨木。
吕大器前往东江镇担任监军御史,正需要有出身东江镇并且深受皇帝信任的尤景和帮衬,所以对他的请托自然不会拒绝。
而且吕大器是皇帝身边的内阁中书舍人出身,他这个监军御史虽然品级不算高,但是说话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同时与崇祯皇帝任命的东瀛贸易公司的头头们,也都熟悉。
两人到了东江镇之后,吕大器趁着与毛维张交接监军事务的机会,征求毛维张的意见,而毛维张则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他在瀛洲镇守府诸多部将中的两个,也即是瀛州镇守府的中军都司林传宝、千总陈秋生。
这两个人,都是毛维张在瀛洲岛上招降之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本来自己离任的时候,就想趁着这个机会跟吕大器嘱托几句。
一来,瀛洲镇守府能够今天实数不易,新任的监军御史来了以后,在对待瀛洲镇守府的问题上,可不能瞎折腾,致使自己三年心血和成果遭到破坏。
二来,如今的瀛洲镇守府各部正处在封锁对马岛藩的关键阶段,自己被朝廷调离,也有许多事情要拜托给新任监军御史吕大器。
还好,吕大器从内阁中书舍人的位置上任职这么长时间,对崇祯皇帝在东江镇的问题上,以及在瀛洲镇守府的问题上的态度与策略非常了解。
吕大器与毛维张在皮岛见了面之后,很快就在各个问题上基本达成了一致。
至于吕大器请托毛维张,帮忙推荐几个熟悉造船和水师的年轻将校的事情,对于正准备离任而去的毛维张来说,就好比是自己瞌睡的时候有人递枕头,当时就将这林传宝、陈秋生两人推荐给了新任监军吕大器。
只是这两人远在瀛洲镇守府,此时的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接到新任东江镇监军御史吕大器写给新任瀛洲镇守府镇守使陈继盛的书信与调令。
说起来,毛维张对于崇祯皇帝在这个时候,将自己调离东江镇,特别是调离瀛洲镇守府,心里多少也是莫名其妙的。
对于东江镇监军御史这个角色,毛维张知道自己远在瀛洲岛上,确实是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但是,瀛洲镇守府能有今天的成就,环岛驻兵城堡十余座,人丁户口十多万,水陆兵马万五千而粮草自给自足,这一切,虽不能说都是他这个瀛洲镇守使的功劳,但也与他密不可分。
而且现在整个瀛洲镇守府上下,都在卯足了劲儿地封锁倭国的对马藩,眼看着就要收到成效,这个时候将他调走,实在是让他既舍不得,又不理解。
不过不管怎么说,毛维张在接到了锦衣卫东江镇千户所带来的朝廷旨意之后,没敢耽搁,立刻派人召回了陈继盛、孔有德等将领,当众宣读了朝廷的旨意,与陈继盛交接了瀛洲镇守使的职务。
随后乘坐着皮岛的来船,赶往皮岛,与吕大器交接东江镇监军御史的职务。
毛维张这次被调走,他自己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在东江镇许多将校官佐的眼中,这可是高升了。
这两年,瀛洲镇守府固然被毛维张经营得不错,但是瀛洲镇守府终究是僻居海外,不过是一座远离大明京师与内地,接收罪人与流民的小岛而已。
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眼中,一个地方好不好,值不值得前往,不是根据这个地方本身来决定的,而是根据它距离大明朝的远近来决定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一个人在大明朝的仕途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