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惟贤说的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所以听完这话,崇祯皇帝又沉吟起来。
这时孙承宗又说道:“陛下,既然诸部饥寒,臣以为赏赐莫如互市。朝廷之前严禁互市,乃是担心盐铁军资等物,流入塞外而资敌,如今塞外急缺之物乃是粮食布匹,而我急缺之物乃是耕牛马匹,是以臣以为重开边市或许比单纯赏赐更有利。”
孙承宗话音刚落,李邦华也说道:“臣附议。如今京畿周边春耕在即,若是在九边择几处要地,开设榷场,与塞外诸部互市,以粮食布匹等百姓日用之物资,换取大量牛马,于我也是极为有利。只是开边互市仍需从长计议,臣恐缓不济急,辽左诸部恐怕等不到九边互市之日。请陛下明察。”
听三位军机大臣把话说到了这里,崇祯皇帝不再犹豫,接着说道:“卿等所言,皆有道理。既然开边互市彼我两利,那么军机处就尽快拿出一个条陈。在九边之内,择地设立榷场,与塞外诸部互市,至于大明商贩互市之物资种类,仅限百姓居家日用之物,刀剑弓箭火药火枪等军用之物,严禁卖入塞外,私自贩卖者,一律抄家灭族。”
说完这句话,崇祯皇帝略作停顿,又说道:“开边互市虽然两利,但是毕竟缓不济急。如今喀尔喀蒙古炒花、暖兔、贵英诸部求赏甚急,朕看就由辽东镇监军御史陈仁锡,带领一营骑兵,前往广宁塞外诸部探看,若果属实,可先从蓟辽督师府腾挪部分钱粮物资,或赏赐或互市,皆由陈仁锡探看后自行决定。
“至于蓟镇塞外三十六部,朕看就由直隶总督府责令蓟镇派人领兵出塞,查看虚实,然后具折奏报。”
皇帝话刚说完,三位军机大臣都是躬身行礼,口称陛下圣明。
这之后沉吟了片刻,崇祯皇帝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开边互市虽然缓不济急,但毕竟算是长远大计,应由一个衙门来掌管,以便统一事权,加快进度。这两天,朕一直在想,我天朝虽地大物博,但毕竟人口也多,加之近年天候异常,大河以北土地出产有限,而蒙古西域之马匹,安南占城之稻米,皆我天朝之所急需。今日为购马匹,与塞外开边互市,他日为购稻米,未尝不需要与安南互市。
“是以,朕思来想去,朝廷之上有必要设立一个军机大臣直管的衙门,统一打理藩属事务,凡属塞外诸部,以及朝鲜、琉球、安南、缅甸等周边藩属,乃至东洋、西洋藩国事务,皆由此衙门负责处置。”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着在座的三位军机大臣,三位军机大臣赶紧躬身说道:“陛下圣明”。
看到几位军机大臣表了态,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至于这个衙门的名字嘛,朕看,就叫理藩院。如今的鸿胪寺、行人司、太仆寺、译文馆,以及礼部有关职司,朕看皆可归入理藩院。”
三位军机大臣听完皇帝这话,一时都有点茫然,皇帝的想法实在是有点天马行空,从蓟辽督师府的一道奏疏,能够联系到大明周边宗藩属国的管理,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但是仔细想一想,皇帝的说法似乎又很有道理,此前朝廷确实没有这样一个统管周边宗藩属国的机构,而大明与周边的宗藩属国之间,除了几年一度的朝贡之外,似乎也没了别的联系,所谓的宗藩体系,的确是有点华而不实。
想到这里,张惟贤说道:“陛下,不知这理藩院到底有何职司?”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心里对张惟贤有了更多的好感,看来英国公还是很会察言观色的,于是冲他微微一笑,说道:“理藩院下,除了鸿胪寺、行人司、太仆寺、译文馆以外,尚需何种职司,自然由卿等研判。但是朕想,将来九边开设榷场,与塞外诸部互市的事情,可以由理藩院与户部商议落实,此外凡朝廷派往周边藩属之行人、钦使,今后也由理藩院统一派遣提调。而凡属大明属国之册封,塞外异族、海外番邦之求赏朝贡、交通贸易,也皆由理藩院一体掌管。”
理藩院就是后世外交部的前身。这个时代的大明官员,很少有人对大明以外的世界有足够的了解,对外交的重要性更是一无所知,如今崇祯皇帝设立理藩院的意图,就是要促使更多的大明官员去关心周边的世界。
听完皇帝所说的话,三位军机大臣都明白了,皇帝是借着诸部求赏的机会,想要重新整顿一下朝廷对宗藩属国和周边异族事务的管理,将过去分由朝廷不同部分掌管的事务,统一到新设立的理藩院,以达到集中事权的目的。
三位军机大臣都是当世俊杰,所以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而且也都认同皇帝的想法。只是如今三位军机大臣都是身兼数任,理藩院院使的职权总体上看虽然不小,但眼前也只是负责与蒙古诸部开边互市而已,所以议来议去,最后三位军机大臣都同意了皇帝的提法,就是由张惟贤以军机大臣身份分掌理藩院有关事务,而理藩院的具体事务,则由恭顺侯吴惟英来负责,之前被朝廷抄没的魏忠贤府邸,则划归理藩院作为办事衙门。
皇帝提议吴惟英担任理藩院院使,也让三位军机大臣想起来之前皇帝提议吴惟英担任操江总督的事情,看来这个吴惟英绝非等闲之辈,至少很得皇帝的信任啊。
这个事情说完之后,三位军机大臣一回军机处,即着人立刻传令蓟辽督师府,令辽东镇监军御史陈仁锡按照皇帝旨意,尽快带人前往广宁塞外诸部探视,至于蓟镇塞外三十六家守门部落的探视与赏赐,则由直隶总督孙承宗一力承当。而英国公张惟贤则招来恭顺侯吴惟英商议具体筹建事宜。
第七十八章 沿边屯垦()
设立理藩院的事情议定三天之后,英国公张惟贤带着恭顺侯吴惟英觐见。因为这个事情绕不开内阁和礼部,所以崇祯皇帝也传了正在忙着与三法司会议重审梃击案、红丸案的李国鐠,以及忙着筹备崇祯元年恩科事宜的徐光启。
等到李国鐠、徐光启都到齐了,崇祯皇帝让王承恩到武英殿军机处,传来了张惟贤和吴惟英。
恭顺侯吴惟英,四十岁上下的样子,虽然是身材依然魁梧,然而归化已久,早就没了祖先的那种彪悍,看起来倒像是个富贵商人,大脸庞白白胖胖,小眼睛炯炯有神。
第一次来到乾清宫东暖阁的吴惟英,见到皇帝与内阁大臣们都已在座等候,连忙跪下行礼,说道:“臣恭顺侯吴惟英叩见皇上,拜见李阁老、徐阁老。”张惟贤,也是行礼如仪。崇祯皇帝令这两人免礼落座。
等所有人都坐定,崇祯皇帝看了看众人,然后说道:“张爱卿,今天内阁李爱卿、徐爱卿两位阁臣也在,你先说说你和吴爱卿对于理藩院的想法。”
张惟贤听了皇帝的话,立刻将前几日皇帝召见时的情况,以及这几日的考虑,说给皇帝与两位阁臣听。
对于皇帝借着塞外诸部请赏的机会,设立理藩院,专管大明周边藩属异族朝贡封赏等一应交通贸易事务,李国鐠和徐光启当然都是赞成的,他们作为阁臣的视野,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朝臣,至于皇帝此举是不是分了内阁的权,这两个素来公忠体国的人,也完全不在乎。毕竟内阁也不是自家的内阁,而是皇帝的内阁,孰轻孰重、孰大孰小,作为阁臣的他们,还是能够分得清楚的。
张惟贤汇报的内容,与崇祯皇帝当日所说大体无异,只是确定了几处榷场的位置,正好一并请示。
目前一共是四处:一个是位于辽东镇和喀喇沁诸部交界的营州后屯卫,另一个是万全都司北部长城外侧的开平,第三个是大同与归化之间、位于长城外面的东胜,第四个是陕西三边之一的延绥镇与河套鄂尔多斯诸部比邻的榆林卫城。
这几个地方,曾经都搞过开边互市,边外蒙古部落也较多,相关的事务也熟悉,所以算是比较容易搞起来的几个地方。
张惟贤说完基本情况以后,对皇帝说道:“陛下,近几日臣与吴惟英等人商议理藩院诸事,吴惟英颇有一些想法,臣请陛下一并听听。”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看着吴惟英说道:“既然如此,吴爱卿有何想法,一并说来听听吧。”
吴惟英躬身行礼,说道:“皇上,臣听说,如今北直隶募民屯垦已然开始,将来还要从前来屯垦的饥民之中招募新军。臣以为,陛下此策实在是天纵英明,一来解决了北直隶土地抛荒、粮价昂贵的问题,二来也解决了饥民流离失所、滋生盗匪的问题,真可谓是一举多得。臣此前居家闲住多年,期间多以读书自娱,臣听说长城以北、塞外沿边之地,自汉朝以来即为我中国疆土,隋唐之际尤为繁盛,只是到了北宋,才沦为蛮荒。如今我中国人口万万,而塞北沃野却地广人稀,何不大移山陕流民以实塞外,平时耕作,战时募兵。从此塞北又多一长城。臣听说,通州农事院育出了新型番外物产良种,寒冷久旱之地,也可播种收获,如此塞北蛮荒也可以一变而为良田,臣请陛下开关移民,屯垦塞北。”说完,吴惟英躬身行礼。
没想到吴惟英还有这样的见识。崇祯皇帝和在座的两位阁臣,一时之间都是对他刮目相看。
今世的崇祯皇帝之所以知道吴惟英,是因为,他一个归化了的蒙古人,居然在明亡之后全家殉节而死,比绝大多数的文人士大夫,都更有忠孝节义的观念,所以自打知道他的存在之后,就始终对他高看一眼。而当下的两位阁臣,好像也突然明白了皇帝为什么会两次提议重用吴惟英的原因了,虽然事实并非他们所以为的那样。
事实上,崇祯皇帝也是第一次见到吴惟英,第一次听他说起这个想法。但是毫无疑问,这个想法很好,视野很开阔。
这时,徐光启说道:“陛下,恭顺侯所说颇有见地,农事院确有耐旱又耐寒的高产番邦作物,长城内外虽然气候有所差别,但是想来种植这些作物应该不是问题。加上塞北沿边一带,也曾是我大明的属地,人丁户口过百万,而良田沃野上万里,只是百余年来,塞外诸卫相继内迁,人口日稀,加之气候有变,方才显得不宜耕种。臣看,恭顺侯所言有理,朝廷移民塞北沿边一带,屯垦种植,既可大大缓解关内流民问题,也可减轻京畿直隶屯垦安置压力。”
对于塞北沿边一带的肥沃,如今这位拥有后世灵魂的崇祯皇帝,当然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清楚。玉米、土豆、甘薯,当然能够在长城以北的沿边地区耕作种植,产量也一点都不比关内低。
然而,如今的塞北虽然人口稀少,但却局势复杂,近边之地固然有蒙汉杂居的地区,而稍微远一点,则是蒙古部落的天下。
近年来,由于蒙古各部持续衰落,实力大不如前,因此大明朝的北部边疆才略微安定下来。若是因为大量移民塞外,而引起塞外蒙古诸部的戒惧,使得他们大量投靠后金,那可就糟糕了。
崇祯皇帝还在思考利弊间,只听李国鐠说道:“塞北沃野万里不假,农事院番外作物良种,想来也能移种塞北,但如今塞北诸卫之地空置多年,塞北诸部多有侵占,我大明若是重开塞外之地,恐怕难免会与塞外诸部冲突,若塞外诸部袭扰,如何处之?再说塞外苦寒,愿往屯垦之民必少,朝廷旨意既下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