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宝在瞬间判断,觉得安燕儿还勉强能够支持一会儿,于是决定先救老妇人和那个女孩。他来不及赶过去,顺手将刚刚从歹徒手中夺下的短刀扔了过去,击毙了那个正在行凶的歹徒。李二宝上前几步,伸手扶起了那个老妇人。突然,那个老妇人手中握着一把匕首朝着李二宝的胸膛刺来。这么近的距离,又没有防备,换上别人,基本上是死定了。李二宝反应极快,一把抓住了那个老妇人的手腕,随手一折,就将她的手腕折断了,接着他顺手一甩,就将那个老妇人甩出去老远。
突然,他感到屁股上刺痛,有尖锐的东西刺入。他身体本能地反应,迅速扭向一边。接着后腿反踢,将刺客踢开到一边。李二宝回头一看,竟然是那个小女孩!此刻她手中握着匕首,已然毙命。
李二宝看到,那些围攻安燕儿的人一哄而散,其他的歹徒也四散逃走,心中顿时明白了,这个刺杀是针对自己来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精心安排的,真正的杀手是这个小女孩!
李二宝觉得屁股上一阵麻木,接着眼前一黑,倒了下去。刺客的匕首上竟然涂着剧毒!
“二宝,你怎么了,呜呜。”李二宝在失去知觉之前,最后听到安燕儿的哭泣声。围观的人群中,隐藏的刺客同伙,看到李二宝口吐鲜血,随后身体僵直,不再动弹。他这在那里,看了半天,确认李二宝已经死亡,又看到有官兵赶来,才离开回去报信儿。
洛河郡公府。
“外公,谢谢您了。李二宝那个可恶的小子终于死了。哈哈哈哈。”李文狂笑道。
李文的外公刘成栋是个红脸膛花白胡子的老者,他笑道:“一个出身低贱的青楼小子,竟敢跟我外孙抢女人,活该他找死。好了,等风声过了,我亲自去长安,找你阿爹,请他找陛下给你赐婚。”
不过,刘成栋听说过李二宝的名字,他问道:“你们确定这个李二宝真的死了吗?”
前来报信儿的人说道:“老公爷放心,匕首上的毒药,是咱们河洛地区唯一的毒蛇‘菜花矛头蝮蛇’的蛇毒,绝对没有解药的。”
刘成栋说道:“这就好。你们事情办得不错,下去领赏吧。”
李二宝死了,随后赶到的李澄卉和李白悲痛欲绝,安燕儿寻死觅活,李豫无奈,只好用棺木盛殓了李二宝的尸体,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
一直盯着李二宝等人动静的杨木子,看到李二宝死了,觉得再去扬州意义不大,他派手下前往扬州去通知扬州刺史和扬州盐运使,自己就返回了长安。
唐朝的扬州和现在的扬州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扬州是长江以北的一个城市,唐朝的扬州却是包括现在扬州、南京等城市的广大地区,首府就在金陵城。
扬州盐帮自从被朝廷收编了之后,不仅没有得到朝廷拨付的土地,反而陷入了很大的困境,掌堂梁宏民等人也受到了来自盐帮内外的攻击。柳飞絮为了解决盐帮的困境,回到了扬州,却被自己的师傅关押了起来。
金陵城外杨家庄,盐帮总舵。
牛堂主刚刚受到了帮主公孙大娘的斥责,回到自己的住处,喝着闷酒。掌堂梁宏民心情也不好,过来和他一起喝酒消愁。梁宏民说道:“原本是一桩好事,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牛堂主站起来,打开门向外望望,看到无人偷听,关好门,坐回来说道:“掌堂,我已经秘密派人去给李爵爷送信,让他来解决扬州的事情。这几天,他应该就到了。”
梁宏民惊喜地说道:“好好,我早有此意,可是我毕竟是帮主的师弟,不方便出面,你这样做太好了。我相信李爵爷能够处理好扬州的事情。”
正在这时,外面有人敲门,牛堂主开门一看,是自己的心腹,他好奇地问道:“赵四,你不是在东京吗,怎么回扬州来了?”
赵四哭丧着脸说道:“掌堂、堂主,大事不好了,李爵爷在东京遇刺身亡了!”
“什么?”牛堂主大吃一惊,一下子站了起来。梁宏民眼前一阵发黑,呆在那里。
第216章 复杂的局面()
就在梁宏民和牛堂主悲戚的时候,在帮主的宅子里,公孙大娘正在听取盐帮负责打探消息的听远堂堂主禀报。公孙大娘相貌端庄,身材适中。她衣着朴素,却无法掩饰她高贵的气质。年纪看不出来,她头发雪白,脸上却看不出一点皱纹。如果非要定位的话,就是一个中年美妇的样子。
听远堂堂主禀报道:“帮主,朝廷派来处理盐帮事物的钦差,一等伯爵李二宝在东京遇刺身亡,郡王李豫等人护送棺椁返回了长安。”
公孙大娘微微点头,说道:“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吗?”
听远堂堂主说道:“不知。对方下手手段极高,李二宝中了暗算,当即毙命。”
公孙大娘说道:“你立刻派人前往长安,监视朝廷后续派出的钦差。”
听远堂堂主说道:“属下已经吩咐了,朝廷一旦有新的动作,咱们安插在长安的人,立刻就会把消息送往扬州的。”
公孙大娘命听远堂堂主退下,她站起来,朝着后院走去。
在后院的一间房间门口,站着两名盐帮执法堂的弟子,看到公孙大娘过来,一齐躬身行礼,说道:“帮主。”
“把房门打开。”公孙大娘说道。
“是,帮主。”盐帮执法堂弟子打开了房门。
公孙大娘说道:“你们先到旁边去,不叫你们不要过来。”说着,走进了房间。
房间里,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站起来,恭敬地说道:“师父。”她赫然就是李二宝朝思暮想的女神柳飞絮。
公孙大娘坐下后,对柳飞絮说道:“絮儿,你也坐吧。”她慈爱地望着柳飞絮,问道:“絮儿,想明白了吗?”
柳飞絮说道:“师父,徒儿还是认为李爵爷的意见是对的。”
李二宝请求李隆基同意,在连云港故县,给他们划出一片海滩,让扬州盐帮成为官府下属的盐业机构,负责生产运输食盐,按照官府定价出售食盐,正常交税。组织形式类似于现代国营企业,编制暂时定为2万人。也就是说盐帮帮众都成为了国营职工了,他们再也不用过刀头舔血的日子了。盐帮被朝廷收编,数万贫苦盐帮兄弟有了正当职业,跟随他们的家眷加起来不下十万人生活有了保障。对于盐帮的帮众来说,这件事肯定是好事。
柳飞絮在长安目睹了李二宝的神奇,相信李二宝的一片苦心。
公孙大娘看到柳飞絮的固执,有点气恼,她说道:“这件事听起来不错,可是根本就实现不了。不仅如此,还会给盐帮带来灾祸。”
公孙大娘说得不是没有道理。自从李隆基下达了圣旨之后,这件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进展。
扬州盐运使负责扬州地区盐业生产和运输管理,具体的执行者是扬州地区的八大盐商。这些盐商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不仅在表面上应付朝廷,将一小部分食盐按照朝廷的定价向内地运输,底下却大量走私食盐,谋取暴利。
盐商们大肆贿赂扬州盐运使,扬州盐运使再拿出这些贿赂的一部分打点扬州刺史和各级官吏,他们之间甚至事先说好了利益分配的比例。可以说,盐商走私就是官商一体进行的。
盐帮走私食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的利润,因此他们对盐帮经常进行打压。但是,对于盐帮他们也不赶尽杀绝,一来,他们每年从盐帮这里也能够得到大笔的贿赂。二来,盐帮的存在也是制约盐商的一种手段,如果盐商不听话,扬州盐运使就适当打压盐商,为盐帮打开绿灯。这样,盐帮和盐商就都被官府当做相互制约的工具。
扬州盐帮按照李隆基的意见,等于是扩大了官府直接掌控的食盐生产和运输份额,扬州盐运使和扬州刺史等当地官员的利益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盐帮的取消,也使得他们减少了控制盐商的手段,总之对于他们十分不利。
在官府的阻挠下,盐帮改制的事情,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相反官府认为盐帮竟敢背着他们在朝廷中活动,这明显的就是不听话的表现,因此不断地给盐帮出难题。李隆基是下了圣旨,可是他转眼就忘到了脑后,具体经办还是要靠杨国忠来协调。扬州盐运使和扬州刺史每个季度都会给杨国忠和户部等有关部门上供,因此盐帮就是哭诉无门。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公孙大娘,她也不愿意将盐帮并入官府。她历尽艰辛建立了扬州盐帮,还有着自己的目的,她绝不会将盐帮交给官府的。现在,盐帮的帮众生活艰苦,对于盐帮十分依赖,一旦盐帮安居乐业,他们之间的抱团也就没有了基础,再想让他们跟着公孙大娘去造反和拼命,也就不可能了。
因此,李二宝和柳飞絮等人的苦心,遭到了公孙大娘和官府的一致抵制。柳飞絮知道公孙大娘的野心,她支持了李二宝,就等于破坏了公孙大娘的计划。因此,被公孙大娘关了起来。
公孙大娘说道:“絮儿,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盐帮不仅没有得到朝廷拨给的土地,反而处处受到官府的刁难。唐朝已经烂透了,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呢?”
柳飞絮不赞成公孙大娘造反,她说道:“师傅,徒儿知道您要恢复大隋的雄心,可是真的那样,会死多少无辜的百姓?咱们收养了不少孤儿,可是一旦发生动乱,又会造成多少新的孤儿?我相信李二宝,他不会看着盐帮危难而不管的。”
公孙大娘叹了口气,说道:“你呀,这么复杂的事情,有了李隆基的圣旨都办不成,你还指望那个毛头小子李二宝,简直是可笑。”
柳飞絮却不这样认为,她说道:“师父,您不了解李二宝,徒儿相信他能够办成此事,一定会给盐帮一个交代的。”
公孙大娘疼爱柳飞絮,她有点不忍心,可是,看到柳飞絮固执的样子,她狠狠心说道:“絮儿,你就别再指望那个李二宝了,他已经死了。”
“什么,您说什么?”柳飞絮一下子站了起来。她问道:“师父,您说李二宝死了?”
公孙大娘就把李二宝在东京遇刺的事情,告诉了柳飞絮。柳飞絮一下子惊呆了,她慢慢地坐下去,眼泪流满了脸颊,两眼发直,一声不响。
公孙大娘看到她这样,也默默地离开了。
柳飞絮脑子里一片空白,李二宝对她的感情,她心里明白。在此之前,柳飞絮对于李二宝信任甚至崇拜,却没有那种男女之间的感情。李二宝对柳飞絮的关爱无微不至,柳飞絮和李二宝在一起的时候,内心对他产生了依赖之情,这种依赖其实就是爱情的特征,只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柳飞絮没有往那方面想罢了。
此刻,柳飞絮突然意识到李二宝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她真的喜欢李二宝,因此才会痛彻心扉。柳飞絮想明白了自己的心事,猛然站起来,往外走去。
执法堂的两名看守伸手拦住了她,说道:“柳娘子,没有帮主的命令,你不能离开这里。”
柳飞絮怒道:“你们给我走开,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两名看守不敢和她动手,一起跪下,恳求道:“柳娘子,请您体谅小的们的难处,您走了,小的们可是要受罚的。”
柳飞絮心中只有一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