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航海-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绍接过来一看,点点头:“行。杨公,你安心休息,明天这个时候,我把一千份文稿交给你。”

    “如果将军真能办到,老夫就欠你一个大人情。”杨彪微微一笑。

    “杨公,你何必激我呢?”孙绍嬉笑道:“人情什么的就不必了,要是杨公能把你家传的尚书注解给我看一看,我就心满意足了,保证接下来的所有纸张我都不向天子伸手要一个钱。”

    杨彪被孙绍说得又好气又好笑,感情他还是来做生意的啊,居然还敢向天子要钱。不过现在他顾不上这些,挥挥手示意孙绍先去做,然后自顾自的闭目养神,思考如何打破眼下这个僵局。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孙绍这个办法不错,把他们争论的内容分发到天下,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贪婪和无耻,这多多少少会对他们有些拘束力。杨彪想得更远,他深知世家力量的强大,如果能把世家组合到一起,那他就可能走得更远。

    或许,这是个转机。杨彪忽然有些期盼起来,他忽然有些急不可耐的想看到答案。

    第二天,孙绍准时来到了杨彪的房中,身后跟着两个身强力壮的亲卫,手里各捧着厚厚的一摞纸,人还在老远,一股浓郁的墨香就传了过来。杨彪没等孙绍说话,从床上一跃而起,冲到那两个亲卫的面前就拿起一张纸看了一眼。

    洁白的纸上,清晰的印着那份诏书。

    再看一张,还是那份诏书。杨彪拿起一把,摊在案上,一眼看去,全是一模一样的诏书。

    “这”杨彪又惊又喜。

    “杨公,还用得否?”

    “用得,用得。”杨彪放声大笑,病立刻好了一大半,他一手拿着一张,左看看,右看看,欣喜莫名,他看着孙绍道:“将军,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要保密。”孙绍狡黠的笑道:“杨公什么时候把尚书注给我,我什么时候再告诉杨公,而且仅限杨公一人。”

    杨彪瞪了孙绍一眼,这一眼可就不是同僚之间的眼神了,恍惚之间,他仿佛面对的是自己的子侄。

    “好,既然你要保密,那我就不问了。”杨彪满意的抚着胡子:“一千份不够,两千份吧,明天我就让他们每人拟一个方案,然后把他们的方案印两千份,分送到各地,让天下人看看他们的嘴脸。”

    孙绍打了个冷颤,这老头真够狠的,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把这些狮子大开口的方案发出去了,只怕三家的脸这次要丢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杨彪重新出现在会谈的场所,正吵得开心的曹丕等人一见,都有些诧异,一个个虚伪的上前问安,请杨彪为国保重身体。杨彪不动声色,依然一脸病容,有气无力的说,你们的意见分歧很大,我一时半会也不知道哪个更好,这样吧,你们每人写一个方案,然后汇总起来,我请天子审阅一下,看看你们究竟是什么样的要求,也好心里有数啊。

    曹丕等人不知是计,当下同意,两天之后,他们先后把方案送了过来。说实在的,他们谁也没把这个当回事,明知自己的方案另两家都不会同意,反正是敞开了要。杨彪收到了方案之后,就继续回去养病了,曹丕等人也没在意,在吵架之余,他们开起了笔会,谈文论艺,一个个和谐得很。

    半个月后,这三个方案连同天子弭兵的诏书突然出现在青徐充豫冀扬荆益等地,开始还是私下里传播,后来有人把这些文稿贴在了城墙上,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除了边远地带,中原、河北、江南的重要城市都知道了这些方案。

    这些方案中透出的无耻和贪婪,让所有人都愤怒了。

    曹操、孙权和刘备拿到文案的时候,破口大骂,一方面骂杨彪这一手太阴损,另一方面骂自己的使者太大意,让自己在全天下人面前丢了个大脸。人心重要不重要?那要看多少人的心,谁也不会傻到和天下人做对,那样的话,你武力再强也不可能长久,更何况现在谁也没有足够的实力。

    这份文稿一发,已经不是弭兵大会能不能继续谈的问题,而是怎么平定自己内部人心不稳的问题。三十年大混战,因此发达的世家远比倒霉的世家要多,渴望太平的人也远比还想继续打仗的人多,这时候谁主动挑起战争,谁就是天下人的仇人,不用说,他的下场一定会很惨。

    不管是曹操,还是孙权和刘备,谁离开了世家的支持都活不下去。

    几乎在同时,曹丕、孙邵和费祎接到了言辞严厉的命令:谈,好好谈,拿出诚意来谈,这种丢脸的方案如果再次发生,一切后果你们自负。

    曹丕当时就傻了。孙邵、费祎办事不力的后果最多是撤职,而他办事不力的后果则非常严重。曹操本来就因为邺城事变的事情对他就不满,这次让他来谈判,是给他将功赎罪的机会,没想到一大意就被杨彪耍得鼻青眼肿,栽了一个大跟头。他把杨彪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眼下主动权换到了杨彪手中,他要想办成这件事,就不能惹恼了杨彪,要不然的话,弭兵大会固然会无疾而终,但他的世子之位也彻底泡汤了。

第二卷 扬帆起航 第一百零二章 发飚() 
第二卷扬帆起航第一百零二章发飚

    天子翻来覆去的端详着手中的文稿,笑容满面。(手打小说)杨彪这一手玩得漂亮,一下子占据了主动,既把曹孙刘三家都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又让他看到了大汉四百年积累下来的人心依然可用,虽然这些力量在手握重兵的曹孙权面前依然很脆弱,但终究能让他们有些忌惮,特别是现在这个情况。

    “杨公出手,果然一击必中啊。”

    杨彪心情也不错,曹孙刘三家——特别是曹丕——态度的转变,让他看到了弭兵成功的希望。他在许县呆过很多年,杨修又是曹植的亲信,对曹家兄弟之间的争斗洞若观火,这个时候曹丕在想什么他心里有数得很,曹操为什么派曹丕来,他也有数。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一点,他杨彪这五十多年经验岂不是白混了?

    “陛下,这不是臣的功劳。”杨彪微笑着说道。

    “不是杨公,难道还有别的人?”天子笑着看了杨彪一眼,到底是杨家的人啊,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也不肯居功。

    “这个主意臣也许想得出,但是臣没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誊写出这么多的文稿,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文稿送到荆扬益豫兖冀数州。”

    “是啊,这速度确实有些罕见。”天子眼珠一转,随即又好奇的看着杨彪。天子不是一个傻蛋,他和他的父皇灵帝刘宏一样,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兴平元年,他还在西京的时候就戳穿过侍御史侯汶贪墨赈济灾民的米豆,让做惯了手脚的侯汶哑口无言,当时他不过十四岁。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这个速度感到惊奇,如果说在半个月内将这些文稿发放到这么广阔的范围内还有办法做到的话,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抄写两千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孙将军的功劳。”杨彪抚着胡须,十分欣慰的笑道:“是孙将军在一天内交出了两千份一模一样的文稿,也是他在半个月内分发到四方。”

    孙绍?天子沉吟了片刻,他忽然叹了一口气:“杨公,朕想起多年前的那一个奉先了。”

    杨彪略作思索,皱了皱眉头,他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天子会想到吕布那个反复无常的武夫。

    “杨公,吕布是个忠臣。”天子叹道:“不管怎么说,对我大汉来说,他是个忠臣,只可惜,另一个忠臣王允和他无法配合默契,要不然的话”

    杨彪若有所思,他明白天子的意思了。说吕布和王允是虚的,天子是希望他和孙绍精诚合作,一起辅佐他度过眼前这个难关。当初王允是怎么对待吕布的,杨彪心知肚明,虽然后来他也觉得王允处理得太草率了,但从心底讲,他并不认为吕布这样一个人武夫应该和王允平起平坐,主持国政。他杀了董卓,封他为温侯、奋武将军已经酬谢了他的功劳,再共秉国政却有些过了,他除了知道上阵厮杀,懂什么政务?

    不过,孙绍显然要比吕布精明一些,虽然他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国之栋梁——这个人虽然恃强好胜,颇有头脑,但是他什么事都利字当头,和以德为先的治国方针相距甚远。

    但是,就目前来说,孙绍是个很有用的人。

    杨彪不是王允,他知道轻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所以他对天子恭敬的拜了一拜:“陛下圣明,臣一定铭记陛下圣意,与关将军、孙将军同舟共济,为国效命。”

    天子瞟了杨彪一眼,没有再说什么。他拍拍手里的纸:“孙将军是怎么做到一天之内誊写两千份文稿的?”

    杨彪苦笑了一声:“臣不知,他说这是个秘密,不能让人知道。”

    “秘密?”天子更好奇了,他眼珠一转:“难道他和毕岚一样,是个巧手之人?”

    杨彪出了一身汗,连忙提醒道:“陛下,毕岚是个阉竖,拿他来和孙将军相比不太合适。”

    天子一愣,随即自我解嘲的笑了笑。毕岚是灵帝时的掖庭令,手艺精巧,做过很多结构巧妙的机械,但是他名列十常侍,是个奸佞小人,为士人所不齿,拿他来和孙绍比较,在杨彪这样的人眼里当然是不合适的,与其说是夸孙绍,不如说是骂孙绍。

    不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杨彪和孙绍这一老一少、一文一武现在相处得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不会象王允对待吕布那样轻蔑。

    两人正说着闲话,小黄门来报,副丞相曹丕有表奏。天子诧异的杨彪交换了一个眼神,杨彪起身站到屏风后面去了,天子坐直了身子,让人传曹丕进殿。随着小黄门一声尖细的传进声,衣冠楚楚的曹丕双手捧着奏章,小步急趋的进了殿,在门口脱了丝履,跨进殿来,一路小跑到天子面前三步的地方,恭敬的跪倒在地,将奏章推过头顶,朗声道:“副丞相、五官中郎将臣丕,有表奏陛下。”

    天子看着恭敬的曹丕,心情非常好。他以前见过几次曹丕,但是从来没有看过曹丕这么好的态度。曹丕偶尔看他的时候,眼神似乎不在他这个天子身上,而在他身后的御座上,虽然那只是一个披了织绵的普通坐榻。

    “卿所奏何事?”天子淡淡的说道。

    “臣为将军关羽、孙绍请功。”曹丕先说明了来意,然后解释道:“关羽、孙绍护卫天子,免遭兵乱,有功于社稷,不赏无以明陛下奖惩之心,无以激励群臣奋力之意。”

    天子下意识的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的接过小黄门递上来的奏表。曹丕的书法写得不错,气度雍容,有大家之气,不得不说,曹家父子虽然飞扬跋扈,心术不正,但是他们的文才的确不凡。天子迅速的看了一遍曹丕的奏章,最后愣住了,语气中带着极度的惊讶:“封王?”

    曹丕似乎对天子的反应早有准备,他再次躬身施礼:“臣以为,关羽、孙绍护卫天子,坚守宛城数月,配合魏王、伏波将军共拒孙权、刘备,使他们无机可趁,又提议弭兵,于大汉有再造之功,非封王无以奖励其功。”

    天子愣了半晌,脑子里还是有些糊涂,他似乎有些明白了曹丕的意思,又似乎没有完全明白。他正在考虑说些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