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郑恩博完全忘记了派出去的第31…4驱逐舰编队。
在九点半之前,第31…4驱逐舰编队就逼近了美军锚泊地,可是担任指挥官的李存勋少校(驱逐舰舰长一般是上尉,只有编队指挥官才是少校)并没有立即发动鱼雷攻击,而是在美军锚泊地外面徘徊了起来。
“花”级驱逐舰的总备雷数量为三十条,也就是可以进行三次鱼雷齐射。
而每装填一次鱼雷,即便是技术高超的官兵也需要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遇上意外情况,甚至要花上一个小时。
也就是说,驱逐舰每齐射一次鱼雷,最快也要半个小时之后才能发动下一次攻击。
如此一来,驱逐舰只有在明确了目标,瞄准了对手的情况下,才会发动鱼雷攻击。当时,第51舰队的三艘战列舰已经进入了锚泊地,躲在运输船只中间,驱逐舰上的了望员即便能够看到美军战列舰,也因为受到众多船只的阻挡,而无法用鱼雷攻击美军的战列舰。如果再次攻击美军运输船只,那就太没有意义了。
也正是如此,第31…4驱逐舰编队遭到了美军舰艇的围攻。
虽然第31…2巡洋舰编队很快就跟了上来,并且帮助驱逐舰编队打腿了美军驱逐舰的反击,甚至还在炮战中重创了二艘美军的轻巡洋舰。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军小型舰艇,以及第51舰队的辅助战舰杀来,这二支编队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艰难了。
如果此时郑恩博冷静一点,就应该意识到,在鱼雷攻击无法进行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第51舰队的防范,做好随时与第51舰队交火的准备。如果李存勋少校果断一点,就会立即发射鱼雷,然后在重新装填鱼雷的时候,赶往锚泊地的北面,等待第51舰队的主力舰从那边杀出来。
可是,郑恩博并没有冷静下来,李存勋也不是那么果断。
直到九点四十五分的时候,第31…4驱逐舰编队才转为北上,准备到达第31…1主力编队的东面,为主力编队提供掩护。
此时,第31…2巡洋舰编队里的二艘“功臣”级巡洋舰已经撤出了战斗。
美军小型舰艇集群,以及第51舰队的辅助战舰仍然在轮番发动冲击。毫无疑问,美军的官兵也意识到,如果不能干掉在锚泊地外围徘徊的那支驱逐舰编队,第51舰队的主力舰在冲出锚泊地的时候,就将遭到鱼雷攻击。
与第31…1主力编队对付第54舰队的一面倒战局一样,这边的战斗也是一面倒。
只是,占优势的不再是第31舰队,而是美军。
十点不到,第31…2巡洋舰编队里的另外二艘“功臣”级巡洋舰也遭到了重创,其中一艘在撤离战斗的时候还被美军鱼雷快艇发射的鱼雷击中,在挣扎了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因为严重进水而翻覆沉没。
与此同时,第31…3巡洋舰编队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第54舰队的主力遭到重创之后,米切尔急不可待的派出了舰队里的辅助战舰,首先攻击的不是第31…1主力编队,而是一直在主力编队外围执行掩护任务,且几乎完全散开了第31…3巡洋舰编队。
虽然第31…3巡洋舰编队是由四艘“岛”级巡洋舰组成的,但是在面对数倍于己的美军战舰时,“岛”级巡洋舰的火力也难以保全自身。十五分钟之内,先后有三艘“岛”级巡洋舰被鱼雷击中,或者被炮火重创,不得不撤出战斗,仅有一直在第31…1主力编队南面活动的“巴拉望岛”号避开了美军鱼雷快艇的攻击,还在伴随主力舰队作战。
打到这一步,第31舰队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随着辅助战舰逐渐被美军的大批小型舰艇蚕食掉,主力编队迟早都会遭到美军小型舰艇的围攻。
按理说,作为第三舰队司令官,在西南太平洋上苦战了数年,郑恩博应该很清楚辅助战舰的重要性,更应该知道失去了辅助战舰之后,主力舰将成为敌小型舰艇的靶子。因此,无论如何,郑恩博都不应该忽略辅助战舰的战斗。
问题是,郑恩博确实忽略了辅助战舰。
到十点二十分的时候,第54舰队里的“利比里亚”号与“佛得角”号也被击沉了,“危地马拉”号与“尼加拉瓜”号遭到了重创,即将撤出战斗,只有“伯里兹”号与“洪都拉斯”号还在勉强支撑。
同时,“巴拉望岛”号也在被二条鱼雷(都是五百三十三毫米的重型鱼雷)击中之后,缓缓向西南方向撤退了。
到此,第31…1主力编队完全失去了辅助战舰的庇护。
大概在十点二十五分左右,第31…4驱逐舰编队在损失了二艘驱逐舰的情况下,对刚刚冲出锚泊地的美军第51舰队的三艘主力舰发动了鱼雷攻击。在撤退的时候,包括李存勋少校指挥的“荷花”号在内的三艘驱逐舰被战列舰上的炮火摧毁,最终仅有一艘驱逐舰勉强逃了出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至少有十五艘鱼雷快艇冲向了第31…1主力编队。
随着战舰左侧的副炮与速射炮开火,郑恩博才从兴奋之中回过了神来。
此时,已经是十点半了。
面对分成了四批,航速超过了四十节,且小到难以瞄准的鱼雷快艇,四艘战列舰左侧的副炮与速射炮几乎无法阻止其逼近。
十点三十一分,鱼雷攻击收到了效果。
被击中的不是第31…1主力编队的战列舰,而是第51舰队的二号主力舰,即“佛蒙特”号战列舰。
爆炸发生了两次,可击中该舰的鱼雷至少有三条。
也该“佛蒙特”号倒霉,当时“罗得岛”号加速离开了鱼雷攻击区域,而后面的“弗吉尼亚”号则迅速减速转向,避开了射来的鱼雷。夹在中间的“佛蒙特”号只能通过转向的方式进行规避。显然,这不足以避开所有的鱼雷。
仅仅二分钟后,灾难降临到了第31舰队的头上。
先是“浙江”号被二条鱼雷命中,接着是“福建”号被一条鱼雷命中。而这二艘战舰中,反而是“福建”号的损伤比较严重。
鱼雷打在了“福建”号的尾部,摧毁了二具主舵。
而在上一次的战斗中,“福建”号也是因为舰尾被鱼雷击中,不得不提前撤出战斗,回到船厂内躺了好几个月。不得不说,“福建”号的运气确实不好,连续两次受损都是被鱼雷击中了转向机构。
回过神来之后,郑恩博立即命令“河北”号加速追上“广西”号。
首创的“浙江”号与“福建”号则主动向右转向,给“河北”号让出了航道,并且担负起了为“河北”号与“广西”号提供左翼掩护的任务。
打到这个时候,第31舰队不但难以全歼第54舰队,甚至得考虑怎么对付第51舰队。
十点四十二分,“罗得岛”号与“弗吉尼亚”号首先向第31…1主力编队开火。只是,二艘战列舰瞄准的不是仍然具备完整战斗力的“河北”号与“广西”号,而是落在了左后方的“浙江”号与“福建”号。
不管是因为交战距离太远,还是想尽快收获二个战果,哈尔西的这一决策肯定错了。
此时,美军已经损失了大批战舰,仅仅击沉二艘战列舰肯定不足以扭转战局。更何况,在“河北”号与“广西”号没有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去对付“浙江”号与“福建”号,无疑给了郑恩博喘息的机会。
十点四十五分,“广西”号与“河北”号进行了战术转向。
当航向调整到二十度的时候,“河北”号再次成为了领舰,而“广西”号则在“河北”号左后方大概二千五百米处。
十点五十分,“河北”号首先向二万五千米外的“罗得岛”号开火。
此时,第54舰队里仅存的二艘大型巡洋舰迅速撤出了战斗。在损失了十艘战舰之后,米切尔再也不敢留恋,接下来的战斗,基本上与他没有关系了。
当然,郑恩博并不知道,另外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在悄悄逼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578章 海上决战 全面突击(第三更)()
因为第12舰队与美军第52舰队在锚泊地的南面交战,而第31舰队与美军第51舰队的战场在锚泊地的东北面,所以当白佑彬率领舰队靠近锚泊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看到第31舰队的踪影。
情况肯定有变!
不管郑恩博为什么不发来战报,第31舰队肯定遇到了麻烦,甚至是很大的麻烦。
就在白佑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庞晋元报告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消息。
“台湾”号的雷达探测到了出现在战场东面的几艘“功臣”级巡洋舰,并且设法与那几艘属于第31舰队的巡洋舰取得了联系。
到此,白佑彬才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白佑彬怎么也没有想明白的是,郑恩博在西南太平洋上与美军打了好几年,非常清楚美军使用小型舰艇的战术,更清楚辅助战舰在舰队作战中的重要性,他为什么要把所有辅助战舰都派出去,而不留下来掩护主力编队呢?
十点四十分,白佑彬就下达了向第52舰队突击的命令。这绝不是一道简单的命令,而是要与第52舰队拼命了。
随着主力编队转向逼近第52舰队,白佑彬亲自调整了四支特混编队的编制。
特混编队是用来对付美军小型舰艇的,在舰队作战中,这一编制体系的实际效果并不好。因此,在转为对付第52舰队的时候,必须重新调整编制。
万幸的是,第12舰队的军官,特别是各艘战舰的舰长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了。
十分钟之后,四支特混编队里的十艘驱逐舰就编成了二支驱逐舰编队,八艘巡洋舰则编成了二支巡洋舰编队。
十点四十五分,二支驱逐舰编队分别从第12…1主力编队前后两端杀了出来。
战斗在这个时候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随着交战距离缩短,双方主力舰的炮击命中率迅速提高,且穿甲弹的威力也完全发挥了出来,防护能力不再是决定性因素,甚至连穿甲弹的威力都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十点四十八分,美军二号主力舰,即“印第安纳”号再次中弹起火。
据了望员报告,至少有二枚穿甲弹击中了“印第安纳”号左侧舰体,且命中点都在距离舰首大概三分之二舰长处的水线附近,二枚穿甲弹的命中点相距不到二十米。
在“广东”号打出下一轮齐射之前,“印第安纳”号就开始减速了。
毫无疑问,穿甲弹击穿了“印第安纳”号的主装甲带,且打穿了侧舷上的隔舱,至少摧毁了一套动力系统,不然“印第安纳”号不会立即减速,更不会右转脱离编队,为后面的二艘战列舰让出航道。
大概三分钟之后,美军三号主力舰,即“马萨诸塞”号(BB83,与属于“南达科他”级的BB59同名)也遭到了重创。
从“江苏”号打出的九枚穿甲弹中,至少有三枚命中了“马萨诸塞”号,且其中二枚落在了舰体左侧的水线附近,并且在击穿装甲之后,进入舰体内部爆炸。从爆炸的规模,以及波及范围来看,肯定还引爆了一些副炮或者速射炮的弹药。
十点五十五分,“特拉华”号,即第52舰队的旗舰遭到重创。
沉默了良久的“台湾”号终于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