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浪-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77章 万里歼敌 群策群力(加更)() 
有了构想,并不等于有了作战计划。

    在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时,白佑彬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同时也得到了一个让他非常满意的助手——蓝凌波。

    去年年底,白佑彬率领第31舰队奔赴俾斯麦海的时候,蓝凌波获得了一次深造的机会。

    当时,海军总参谋部需要更多的高级参谋,因此从几所海军的高等学府抽调了十多名教员,在青岛开设了高级参谋培训班。因为蓝凌波在总参谋部的表现比较出色,所以被委派去进行学习深造。

    如果在以往,这类深造最多是让普通参谋拿到了成为高级参谋的通行证。

    这次却完全不一样了,因为面向的是海军总参谋部与海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所以培训班不会教一些普通课程,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几门刚刚兴起的学科上。比如,战场统筹学,军事统计学等。这些学科几乎都是在上次世界大战,以及这次战争爆发之后才有人提出来的,主要就是用科学的手段来分析战争,然后找出规律,再利用规律来判断战场上的局势走向,分析敌人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己方应该采取的行动。

    毫无疑问,几十年之后,这些学科都成为了军事学院的必修课程。

    只是在当时,几乎没有一个将领认为可以用科学的手段来分析战争。说白了,大部分将领仍然认为战争是指挥官的事情,而指挥官的个人特点决定了战争的无规律性,又怎么可能从战争中总结出规律呢?

    如果放在二百年前,这个说法没有错。

    可是放在当时,就肯定错了。随着参谋制度的推广与普及,指挥官做出的决策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参谋提供,或者在参谋的帮助下完成的,参谋在军事行动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而参谋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即便组成这个集体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可是集体本身是有规律可寻的。如此一来,军事行动就变得有规律可寻了。

    最为显著的例证就是,在“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中,李玉民忽视了日本联合舰队从苏里高海峡进入苏禄海,再绕道进入苏拉威西海,从侧面袭击主力战斗群的可能性。如果用军事统计学来分析,当时日本联合舰队有八成的可能走这条航线。结果,李玉民不懂军事概率学,或者不重视军事概率学,所以不但没有抓住歼敌的最好机会,反而在战斗中陷入被动。

    后来,这一战例也成为了军事概率学教科书中的经典战例。

    当然,军事科学并不是在这个时候才出现的。实际上,早在兵棋推演得到军队认可的时候,军事科学就诞生了。因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兵棋推演本身就是一门极为严谨的军事科学,是利用战争规律,或者战争规则来推测战局发展的学问。只是,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兵棋推演是一门学问。

    有了蓝凌波这个得力助手,白佑彬很快就理清了思路。

    关键有两点,一是后勤保障,二是选择航线。因为选择不同的航线对后勤保障的需要不同,所以航线选择更为重要。另外,反过来,因为当时能够伴随舰队作战的快速综合补给舰只有四艘,所有后勤保障能力也影响到了航线的选择。

    航线选择必须要兼顾两点,一是隐蔽性,二是利用洋流。

    要想达到隐蔽性,就必须离开国际航线,走偏远航线,甚至是从没有航线的海域经过。只是,大部分国际航线都会兼顾到洋流。毕竟,顺着洋流航行,不但能够节约燃料,还能提高航行速度。

    经过反复考虑之后,白佑彬选择了一条“大迂回航线”。

    舰队从那霸出发,沿日本暖流的北面支流进入北海(日本海),再经津轻海峡进入北太平洋,沿北太平洋暖流向东航行,到达西经一百五十度,北纬四十度海域附近,沿北太平洋暖流的支流南下,随后借助加利福尼亚寒流的一条支流继续向南航行,到达西经一百三十度,北纬八度附近后,沿北赤道逆流(暖流)向东航行,最终到达科科斯海岭与马尔佩洛岛之间的海域。

    这里就是白佑彬设想的决战海域。

    任何一艘通过巴拿马运河,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舰船都要经过马尔佩洛岛附近海域,而且按照传统思想,这里远离帝国海军的活动海域,是绝对安全的。因此,在此处设伏,能够将突袭的效果最大化。

    确定了这条航线后,问题就出来了。

    首先,这条航线的总航程达到了一万六千五百海里,而“皇帝”级战列舰的续航力只有一万五千五百海里,“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续航力只有一万四千五百海里。即便沿途可以利用洋流,使续航力有所提高,可是在到达战场之前,为了确保战舰有足够的燃油进行战术机动,所以在到达战场之前,必须进行一次补给。

    问题是,帝国海军现在只有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

    因此,这次补给只能为每艘战列舰补充大概百分之六十五的燃油。

    如此一来,舰队在完成任务之后要想返回帝国本土港口,就得进行第二次补给,而且这次补给的燃油量不得低于战舰总载油量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还需要另外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才能满足作战要求。

    这还没有考虑其他的战舰,因此最终需要的快速综合补给舰数量不会少于十二艘。

    毫无疑问,即便再等上一个月,帝国海军也只有十艘快速综合补给舰。而这些综合补给舰肯定是敌国谍报人员重点监视的对象,如果十艘快速综合补给舰全部出动,而帝国海军又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行动,结果必然会让敌人感到危险,从而让第一舰队失去偷袭敌舰队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舰队不可能等到一个月之后再出发。

    最终,蓝凌波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即用普通油船为快速综合补给舰提供补给。这些油船不一定要从帝国本土港口出发,可以直接从印度洋地区调遣。另外,这些油船也不需要跟随舰队行动,只需要在预定的时间到达预定的海域就行了。当然,为了保险其间,准备的油船数量肯定要比实际需求得多得多,毕竟速度并不快的油船在东南太平洋上很容易遭到敌国袭击舰的攻击。

    卫延年也在这个时候提出,第一舰队执行任务的是,海军与陆战队会加大在西南太平洋,也就是瓜岛战场上的投入。另外,海军还会在那霸与日本本土港口集结兵力,摆出攻打关岛的态势。如此一来,即便第一舰队与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全部离港,敌人也会认为第一舰队要么去支援攻打瓜岛的行动,要么去支援陆战队攻打关岛,而不会立即考虑到第一舰队会杀向巴拿马运河。

    当然,这也只是一时的缓兵之计,如果第一舰队迟迟不出现在战场上,仍然有可能让敌人感到威胁,从而错失偷袭的机会。

    随即,白佑彬开始确定护航战舰的编制。

    毫无疑问,驱逐舰立即就被排除在了护航战舰之外。即便是续航能力最强的“波”级与“潮”级驱逐舰,其续航力也只有六千海里,在到达战场前需要进行至少两次补给。另外,舰队途径气象环境极为恶劣的北太平洋,驱逐舰的适航能力将难以让其在北太平洋的滔天巨浪中跟上舰队的航行速度。

    能够为八艘快速战列舰护航的只有巡洋舰。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巡洋舰都能胜任。

    首先就得排除重巡洋舰。此时帝国海军仅有的五艘重巡洋舰要么在瓜岛战场上执行战斗任务,要么远在北大西洋与地中海。

    接着,白佑彬就排出了排水量较小的“松花江”级轻巡洋舰,主要还是适航能力不强。

    剩下的,就是只有“汉江”级与“扬子江”级轻巡洋舰了。

    当时,第一舰队只有七艘“汉江”级与“扬子江”级轻巡洋舰。显然,仅仅七艘护航战舰是不够的。即便不考虑为战列舰提供护航战舰,也得考虑为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以及二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提供护航力量。用七艘轻巡洋舰很难保证六艘快速舰船的安全。因此,肯定需要更多的护航战舰。

    最终,卫延年、白佑彬与蓝凌波几乎同时想到了正在太平洋上执行任务的三支破交舰队。

    这三支破交舰队一共有九艘巡洋舰,其中三艘还是大型巡洋舰!

    另外,第一舰队的航线与几条重要的国际航线相交,如果能有破交舰队伴随,即便与敌人的运输船只遭遇,也能出动破交战舰,让敌人认为出现在其后方的只是破交舰队,而不是帝国海军的第一舰队。

    可以说,用破交舰队为第一舰队护航,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当时南方战区的两支破交舰队已经完成了支援陆战队攻打图拉吉岛的任务,西太平洋战区的“海龙”号破交舰队也正在夏威夷群岛与马里亚纳群岛之间的海域活动,随时可以招回,并且在北太平洋上与第一舰队会合。

    到此,作战计划的关键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剩下的,就是怎么去实施了。

    ****

    昨日280催更票,今日加更3章。

    继续求票求支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78章 万里歼敌 真真假假(加更)() 
六月十九日,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因为协约国舰队离港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所以当天下午卫延年就致电江洪波,要求江洪波在夜间十二点之前率领第一舰队离开那霸,奔赴北海竹岛海域。

    同日傍晚,白佑彬与蓝凌波率领由六艘轻巡洋舰,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与二艘快速战斗支援舰组成的临时舰队离开了舟山港。

    蓝凌波的正式身份是海军总参谋部派到第一舰队的联络军官,实际身份则是白佑彬的首席参谋。当时,白佑彬只是第一舰队的代理参谋长,加上蓝凌波还不是第一舰队参谋部的成员,所以卫延年只能给他安排这么个不伦不类的身份。

    当然,蓝凌波能够参加这次作战行动,靠的还是白佑彬。

    按照白佑彬的说法,蓝凌波全程参与了作战计划的制订工作,比第一舰队参谋部的军官更加了了解这次作战行动,因此能够在这次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卫延年知道白佑彬与蓝凌波的关系,加上蓝凌波在海军总参谋部的表现一直比较出色,所以卫延年也做了个顺水人情,让蓝凌波到战场上接受锻炼。

    可以说,能否上战场,是海军总参谋部高级参谋能否从军官升为将领的关键一步。

    蓝凌波明白其中的道理,自然格外珍惜这个宝贵机会。

    次日,按照卫延年的要求,陆少丰指挥的陆战第七军在瓜岛发起了新一轮大规模进攻,并且一口气投入了一个陆战师的兵力。同时,留在所罗门海的第32舰队也对瓜岛美军防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

    当时,除了留下来为陆战队提供直接炮火支援的战舰外,第32舰队的近三十艘战舰一口气打光了所有的炮弹。陆战队的五个炮兵营也参加了战斗,并且在不到八个小时的时间内,向美军阵地倾斜了上千吨炮弹!

    完全可以想像,遭到炮击之后,范德格里夫特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据说,麦克阿瑟在布里斯班收到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