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短寿的李夫人歌舞伎出身,长得确实很是惊人。他的哥哥李延年是当时著名的宫廷艺人,能歌善舞。在一次给汉武帝表演时,对汉武帝含蓄地唱起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当时皇帝怅然道:这样的美女上哪儿找去啊?平阳公主不失时机地敲起边鼓,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么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儿。
这个推荐很有水平吧?一下勾起了阅女无数的汉武帝的好奇:世上果真有如此绝色的佳人,能倾城还倾国,老刘我真不信这个邪,你们就先把人送来给我瞧瞧吧。
这李夫人长得自然没让皇帝失望,加上性格温柔多才多艺,汉武帝对她自然很是恩宠。
据坊间传说,一天汉武帝去李夫人宫中,忽然觉得头痒,于是用李夫人的玉簪搔头。这件事传到后宫,几乎所有女人都学李夫人的样子,头上插了玉簪。一时间长安美玉价格飙升,和洛阳纸贵的轰动效应也有一比啦。由此可见,这个李夫人当时应是红极一时,人人追捧的美女偶像啊!
只可惜,李夫人无福消受皇恩浩荡,不久就很严重地病倒了。
《汉书·外戚传》叙述李夫人的故事最精彩的段落在她病入膏肓时。汉武帝赶去看望,李夫人却用锦被蒙住头脸,说:“身为妇人,容貌不修,装饰不整,不足以见君父。如今蓬头垢面,实在不敢与陛下见面,望陛下理解。”汉武帝相劝:“夫人若能见我,朕赐给夫人黄金千金,并且为夫人的兄弟加官晋爵。”李夫人却始终不肯露出脸来,说:“能否给兄弟加官,权力在陛下,并不在乎是否一见。”武帝无可奈何,十分不悦地离开。汉武帝离开后,李夫人的姐妹们都埋怨她不该这样做。李夫人却说:“凡是以容貌取悦于人,色衰则爱弛;倘以憔悴的容貌与皇上见面,以前那些美好的印象,都会一扫而光,还能期望他念念不忘地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吗?”不几日,李夫人就死了。她死后,汉武帝伤心欲绝,用皇后之礼把她厚葬。
华美的甘泉宫里,多年后依然悬挂着李夫人的画像,汉武帝或许会在午夜梦回时将李夫人最美丽的样子想起。对,仅仅是想起她美丽的样子而已,仅仅是因为人不在了的一点点遗憾而已。至于爱情,没那么奢侈,后宫里多的是美人,多一个少一个,真的没那么重要。
有时候我想:李美人可能从来没有在汉武帝的恩宠里有过安全感。她几乎每天一睁眼就担心皇帝是不是不再喜欢她,一闭眼又害怕自己哪天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就惹皇帝龙颜大怒,然后自己只剩下冷宫和阶下囚的噩梦一场。
在时刻提心吊胆过着的日子里,她始终对那个看上去很宠爱自己的男人不曾信任过,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她比谁都明白。因为她眼睁睁看着后宫里永远在新旧交换的容颜。所以,不可以信任他,只能过着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日子!
直到临死一刻还装优雅装淑女,活得也够累的,这样的人生即使再长,也不会过得痛快吧?
这个故事的启示是,还是不要把所有男人都想得太肤浅啦,肯定会有某男不仅爱你美丽的样子,也会爱你饱经风霜的皱纹。要不你当那么多白头偕老的夫妻是空气吗?
只是姑娘们,如果要找个男人来恋爱时请稍安勿躁,一定要好好寻个可以接受并包容你缺点的男人,年轻时他会享受你芬芳的红唇,年迈时他也会愉快亲吻你脸上堆叠的皱纹。
第20章 崔氏——男女之间过不下去摊牌分手很正常()
《三字经》里有“如负薪”的典故,说的是汉武帝时代会稽郡太守朱买臣的故事。说到这位朱先生的成名,却是因为他的妻子因为日子没法过要和他离婚引起。女人休夫啊,和男人休妻可不是一回事,男权社会,从来只许州官放火,那个年代里能让一个女人不要声名地豁出去需要什么样的承受力和勇气!
《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
主要是说:朱买臣,以砍柴卖柴为生,经常一边砍柴一边读书,就算是背着柴火在路上走也要大声地朗诵。妻子背着柴火跟在他身后,多次请求他不要这样边走边吟诵。朱买臣却不理甚至吟诵得更加起劲儿。对此,妻子感到很丢脸。朱买臣对妻子说‘我五十岁左右肯定能享受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好几了。等我富贵以后你就不会过这样的苦日子了’。妻子又气又怒说:‘像你这种人,总有一天会饿死在沟里的,怎么谈得上富贵呢?这样吧,我们好离好散,你给我一纸休书,让我走吧。’最后朱买臣看留她不住,听其离家出走了。
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是因为在所有戏曲里朱买臣的故事得到了延续和改编。元杂剧《渔樵记》写朱买臣被妻子崔氏休掉不久,忽然否极泰来,当了太守衣锦还乡。于是那个叫崔氏的前妻老着脸来求复婚,朱买臣泼水于马前,意思是你能把地上的水收回来我就同意你回来。一副小人得志嘴脸,后来“马前泼水”和“覆水难收”被用来比喻夫妻情分如果尽了,就没有再挽回的余地。这样的改编显然满足了书生得志后的扬眉吐气,明显把崔氏丑化成一个不知廉耻没有大小脑的女人。在史书里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是说崔氏不久就找了个老实靠谱的男人,女主内男主外从此过起了普通的日子。普通也就是平淡,平淡就是安稳,安稳就是幸福。甚至在朱买臣没有当官之前日子窘迫时,改嫁的妻子崔氏还救济过他,不久朱买臣富贵了,接她与后来的丈夫入府邸,朱买臣的妻子崔氏觉得自己改嫁不应该,羞愧不已于是自尽了。总之两个版本中崔氏都是没有好下场,人家好歹还救济过朱买臣,怎么也算是心地还善良吧?却终究没有在文人的笔下得到善终。
写到现在,朱买臣的妻子必须要详细地介绍下了。其实在《汉书》里没有记载买臣妻到底姓甚名谁,京剧里把朱买臣的妻子叫做崔氏。我们就暂且认为是崔氏吧,好歹这个女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符号了。虽然在所有戏剧里朱买臣妻子的形象都是丑陋不堪的,一个嫌贫爱富的女子在那些编戏的人看来实在没有好看的资格。但这显然是不靠谱的先入为主和欲加之罪。
我甚至可以断定崔氏年轻时也是一位芙蓉照水的美女。原因之一,和朱买臣在四十多岁离异后,她还找到了能给她安定生活温饱日子的男人做相公就是证明,如果是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妇女显然没哪个男人会有这样的慈悲之心。其二,自古书生对美丽女子都有与生俱来的鉴赏本领,他们对美的概念从书本里得到了较高的启蒙,什么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荼毒了不少书生的心灵,朱书生虽落魄穷困但鉴赏本领肯定是不差的。或许崔美女家境是贫寒的,以为找个读书人可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于是美女崔氏便成为了穷书生朱买臣的妻子了。
可是崔氏嫁给朱买臣一贫穷就是几十年,书生还是那个书生,美女却已然在砍柴挑水甚至无米下锅的窘况下渐渐老去。要知道崔氏下定决心和朱买臣断绝名分时已经四十多岁了,若是有一线的生机,若是朱买臣有一点知道柴米油盐不会天上掉,估计崔氏也不会和他过不去。一个贫寒的家庭要一个弱女子里里外外地操劳,那个男人却只会吟诗唱歌摇头晃脑,这不是一神经病是什么?人家未必是奢望什么富贵,只不过希望自己的老公像隔壁张三或对面李四那样有个正经事做,可以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这对一个男人不算很过分的要求吧?
初嫁朱买臣甚至在起初十几年的夫妻生活里,崔氏肯定也给过朱买臣鼓励和信心,但失望的次数越来越多显然就离绝望的距离越来越近。此后的岁月里崔氏肯定会在食不果腹,缝缝补补的间隙里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好眼光,嫁给了一个百无一用的穷书生,一穷穷了几十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以想到当生病没有钱医,过年人家吃肉你却连稀饭都要省着喝是多么的辛酸。要知道朱买臣一连三十多年都没搞出一点名堂,分明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也怪不得把一个女人的耐心给磨得干干净净了。一个女人如果她跟你三年五年甚至十年走了,你可以说她红杏出墙,也可以说她不愿意和你同甘共苦。可近三十年后人家快五十岁才离开,意味着她也老了,没力气了,没姿色了,人家要的也就是一点安稳的日子了。实在算不得有多势利眼吧?而且你看朱买臣的嘴脸,相信什么江湖术士的预言“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在一个被这种疯子折腾了几十年的女人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孰不可忍啊!
汉朝那个年代比之宋朝之类也还算开放,男人再娶女人再嫁也算不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汉武帝的妈妈不就是二婚才嫁入了皇家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崔氏是好女十八嫁显然有点太夸张了。人家充其量也就是第二嫁,而且一没偷男人,二没攀高枝,也就是找了个和朱买臣比较还正常的能养家糊口的男人,我觉得朱买臣的妻子其实是很有勇气的。这是种豁出去了的勇气,这种勇气是对于朱买臣绝望后的心死灯灭,没什么不可理解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第一,人自然不能没有理想,可是你得承认,在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向现实妥协的。既然你不能吸风饮露,得道成仙,就得为不受饥寒而劳碌,否则,空谈抱负和理想就是一种好高骛远和纸上谈兵的荒唐!
第二,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两种颜色,也不是只有好人和坏人两种人。朱买臣和崔氏不算大好或大坏之人。男女之间过不下去摊牌分手很正常,不过因为年代不同才有了更为苛刻的标准。现在的社会,嫁与娶之前都看得清清楚楚,中途离异各寻他欢还是屡见不鲜,这和人品没什么必然联系。
第三,过日子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欢喜冤家,常吵常新;一种吵吵闹闹,直到分手;还有一种是不吵不闹,相安无事。其实前两种日子似乎更多一些,和平年代没有战争,于是把日子过得像战争一样风起云涌。我敢打赌许多人都在和生活打一场持久战,只是有的会说出来,有的关起门来不让外面的人知道罢了。
第21章 卓文君——史上最负盛名的私奔()
她叫卓文君,才不过十七岁的样子,就青春韶华,出落得眉目如画,正是少女初长成的时候,难得的是还才情斐然。她的父亲卓王孙是西汉颇有来头的大富豪,这样的家庭身世,这样的美丽与才情,原本该许配于同样门当户对的王孙贵族的。
但如果凡事都能那么顺理成章的话,就没有那个穷小子司马相如什么事了。
事实上是当司马相如还是一文不名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到成都富豪卓王孙家做客。他听说卓家有女才色双绝,不免春心蠢蠢欲动,便乘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