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攸低头从里面走出,行至父亲跟前略一躬身,这才问道:“爹,你刚才为什么不把话点透?”
“有那个必要么?”蔡京点头示意儿子坐下,这才好整以暇地断起茶杯轻品了一口,“以叶少蕴的聪明,早就听懂了我的话,响鼓不用重锤,分寸到了也就行了。
他地聪明乃是天成,所以借重可以,想要牢牢把住则未必能够。 若是理想,我能用他十年就相当不易了。 ”
“以爹的智慧手段,又何惧于他?”
“攸儿,你还是不懂。 ”蔡京放下茶盏,原本眯缝着的眼睛突然放出了炯炯神采。 “自古以来,能握权者并不在其手段或者心智,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机缘。
任凭你再有鸿鹄之志,任凭你有文武韬略,倘若不得机缘,照样是郁郁而终。
如今高伯章和严均达便深得机缘两字三味,尤其是高伯章,自官家稚龄时便随侍在侧,此种信任岂是等闲人能够比拟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也许我会起起落落,但我可以担保,只要官家在位一日,高伯章便一定会荣宠不衰!所以,我才会答应将你妹妹许配给高傑,否则我堂堂宰辅若是说蕊儿已经许人,官家抑或崇恩宫太后还能硬来不成?”
见蔡攸听得仔细,蔡京不由更加觉得长子近来变了许多,心中自是满意,话头顿时止不住了。
“你别看叶少蕴如今官位不显,须知我只不过荐了他一次,给了他一次单独面圣的机会,能够由此投了圣上的缘法而得加官,这就是他的本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地。
他还年轻,二十年后,我兴许早就卸下了权柄,而谁能担保他不会进位宰辅?”
“爹,我明白了。 ”蔡攸终于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怪不得叔父说,爹向来是心机莫测城府如海。 ”
蔡京闻言不禁莞尔:“那是你叔父谬赞而已。 对了,我听说昨日你也见到了圣上?”
“没错。 ”蔡攸自得地一笑,“圣上勉励了我一番,说是明年便赐我进士出身,重新授官。 ”
“进士出身么?”蔡京却没有露出多少喜色,略一沉吟方才点了点头,“这是绝大的恩典,如今有出身和无出身在仕途上的际遇大相径庭,想来是官家不欲你在仕途上多受磨折。
这在荫补进身的子弟中也是特例,所以你得谨言慎行一些,毕竟,对于旁人而言,蒙赐同进士出身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 ”
“爹放心,我明白。 ”
待到蔡攸离去,蔡京的脸色却渐渐阴沉了下来。 蔡攸颇得赵佶之心,对于他这个宰辅来说当然没什么不好,毕竟,天底下没有父母不希望儿子能够出人头地的。
只是,如今朝堂上的格局颇有变幻莫测地感觉,他不可不未雨绸缪,为蔡攸准备好一条向上地道路。 除此之外,蔡攸的另一句话也让他陡地起了疑忌之心。
心机莫测城府如海?这种话从蔡卞口中说出来,又岂能用常理衡量。 他心知肚明,自己虽然与蔡卞同年中进士,但于仕途却远不及这个弟弟平坦。
当年蔡卞官拜尚书左丞地时候,他还是靠了蔡卞的引荐之力方才进翰林学士承旨,之后又因赵佶登基而受牵连,结果一遇机缘反而一举占了上风,蔡卞反而是因为他的缘故而重回中枢。
如此看来,他这个少年得志的弟弟绝不满意仅仅止于枢相。
他轻轻地用手指叩击着桌面,脸上显露出了几分犹豫。 原本想方设法调回蔡卞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现在看来却不见得是一步好棋。
高蔡两家的联姻大大缓和了他和高俅之前的紧张关系,而高俅也似乎没有翻旧帐的意思,照这样的情势看来,两人之间的平衡至少可以维持一段不短的时间,反而是那些曾经寄予厚望的自己人成了拖后腿的。
“西北那边应该快要开始了,咦……”
蔡京霍地站了起来,终于想到了一个忽略的关键。
当初自己还闲置在京的时候,童贯便曾经来此地通风报信,怎么这一次去西北除了官面上的往来却没有私相拜访?自己已经在王厚的任用上落后了高俅一步,在西军中间更是没有多少影响力,怎么会忘记了童贯这个棋子?一瞬间,他只觉得心头一阵焦躁,旋即高声唤道:“来人!”
唤来府中门房详细盘问了一番之后,他方才得知童贯离京之前确实来过,恰逢自己阖府前去上清宫上香,结果竟然错过了。
事到如今,他也懒得多加训斥,叫来管家吩咐了几句之后便再次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书房之中。 以童贯从前的为人来看,一次扑空算不了什么,可为什么此人没有再度登门?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他徐徐站了起来,缓步走到窗前,长长叹息了一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直到真正坐上这个炙手可热的位子,他方才感觉到步履维艰。
大宋朝的宰辅鲜少有坐上十年八年的,一旦有任何变动,宰辅不是为人弹劾去职便是自己请郡在外,别看他如今似乎一言九鼎,不过是因为还受到官家的信任罢了。
以他的睿智尚且看不透前路,又何况是别人?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北挥师击湟州()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北挥师击湟州
崇宁二年六月,熙州的上空弥漫着浓重的战争阴云。 在一系列的军令调动下,这里已经汇集了十万兵力,而在临时的经略司公署中,一众将领正在日夜商议着进兵路线。
“如今我军已经数倍于羌人,所以没必要用什么迂回分兵之计,不若以这近十万兵马直扑湟中,羌人必定难挡锋芒!”
“没错,以强势直捣黄龙,这才能给羌人最大震慑!”
“只要一举拔了湟中,羌人必定会惶惶难以终日,接下来的仗也就好打了!”
望着底下几乎全都认为该以全军挥师湟中的各部将领,王厚却是面沉如水一言不发。 面前的那幅地图和沙盘他已经不知道研究过多少次,因此并不赞同诸将的盲目乐观情绪。
他瞟了一眼一旁的童贯,见其丝毫没有赞成或反对的意思,只能轻咳了一声。 此时,各式各样的议论声立时嘎然而止。
“羌人的凭恃不过是巴金、把拶之险,而又挟大河之阻,所以才能分兵死守对抗我军。
若是不能一举克复湟中,那么,等到青唐诸部兵马相继而至,西夏党项人再伸出援手,情势就难以控制了。
依我看来,分兵为二才是上上之策,以主力自南路由安乡关西进,攻其正面;而派另一军由北路出京玉关,攻湟州背面,则羌人腹背受敌,必定难以抵挡。 ”
此话一出,众将不由面面相觑,觉得颇有道理的人不少,但仍有人心中不服。
须知王厚此前受诏命可临机专断,等闲将领并无反驳之权,因此不免有人瞟着童贯,希望这个监军能够提出反对。
童贯此时却颇有犹豫。 他不是那种不懂军事的内侍,深知此事事关重大,所以一时之间反而难以下决断。
他身负监军之责,理论上虽然不能干预主将之命,但历来大宋用宦官监军,其实不少军策都能看见他们指手画脚的影子,所谓的“参赞”之权还是有的。
权衡良久,他仍旧觉得不管哪一种进兵方式都有风险。 脸上犹疑之色愈加浓烈。
王厚见状沉吟片刻,随即借故离开,一个人伫立在了院中仰首望天,不多时,童贯竟也跟了出来。 除了王厚的几个心腹亲兵之外,院中别无外人,因此两人自可无所顾忌。
“王帅,并非我一味迟疑未决。 只是……”
王厚倏然转过身子,异常坚定地开口说道:“道夫,兵贵神速,如今我大军齐集熙州,想必早已为羌人所知。 所以数日之内必须要进兵。
此计我早已盘算良久,针对地正是地形和敌兵布置,你无须过疑。 ”
“王帅,此战圣上寄予厚望。 绝对是许胜不许败,你真有十分把握?”
王厚自信地一笑,重重点了点头:“只要依我之计行事,此战必胜!”
童贯突然收起了满脸的凝重之色,哈哈大笑道,“有王帅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事不宜迟,王帅便早下军令吧!”
见到主帅和监军满面春风地回转来。 众将心知肚明两人之间再无分歧,分兵合击之策势在必行。
他们也都是经历过沙场酣战的将领,既知军令没有转圜余地,不免便盼望起自己的角色来。 要知道,同是大胜,却可能因为担当责任不同而军功不同,自然是谁都想一举得到大功。
王厚正要宣布诸将任命的时候,外间突然响起了一阵喧哗。 恼怒之下。 他不由霍地站了起来。 随即示意身边的姚平仲去看个究竟。 不一会儿,姚平仲便匆匆奔了进来。
朗声禀报道:“王帅,圣上有信使带信给监军!”
一句话说得在场众人全都愣了,童贯和王厚打了个招呼,慌忙迎了出去。
大约一刻钟工夫,他方才泰然自若地回到了房中,欣然笑道:“各位不必多心,圣上希望我等旗开得胜,并允诺攻下湟州后便犒赏三军!”
王厚方才释然,立刻公布了一系列军令。
他自己和童贯率主力近八万自南路由安乡关西进,至于负责出京玉关夹击的则是统制高永年,由权知兰州姚师闵佐之,所辖兰、岷州、通远军汉蕃兵马两万。
十七日,童贯率前军自安乡关抵达巴金岭。 扼守巴金岭的乃是多罗巴地三个儿子。 而岭上的巴金城四面皆天堑,道路险狭,正是易守难攻的坚城。
然而,最最蹊跷的是,此时的巴金城竟是城门大开,甚至依稀可见里头走动的人影。
童贯还是第一次真正经历这样的大阵仗,见此情景不免疑心。
然而,不等他下令停止前行谨慎行事,一旁的两位偏将禁不住那巨大地诱惑,竟是争先恐后地带领本部军马上前,意图立下头功,成为第一个攻入巴金城的人。
“坏了!”
正如同童贯这句气急败坏的骂声一样,偏将辛叔詹、安永国果然遭遇了早有预备的羌人迎击。
当成百上千的宋军齐齐挤上了那条狭窄地通路时,城门处突然涌出了大批羌军,先是一阵密密麻麻的箭雨,然后便是居高临下地砍杀,一时间,场面极其混乱。
一个多时辰后,力图争功的宋军终于败退了下来,安永国堕入山壑而死,而辛叔詹则引败兵而回,满面羞惭自不必说。
正当童贯准备下令大军迎击那些想要趁势追击的羌人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两边只好双双收兵。
这一日,宋军折损兵力数百,最重要地是挫了锐气和锋芒,这自然让第一次拿到了前阵指挥之权的童贯大为气恼。
翌日,两军再次对峙,羌人占地利之优,于城前宽广处排兵布阵,更将战鼓擂得震天响,其间还在城两侧的地势高处摇动旌旗,远远望去尽是人头,竟有不计其数的感觉。
童贯不敢轻易进兵,正欲下令以轻骑试探,后队突然传来消息,王厚的主力终于到了。
得到这个消息,宋军上下自然是大为兴奋,而原本趾高气昂的羌人则颇感气馁。 任是他们之前准备充足,当看到那浩浩荡荡的大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