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太尉新传-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依照童贯这个人的脾气,很可能是在蔡府吃了个闭门羹才过来的。 想到这里。 他的眉头渐渐舒展了开来,随即点头吩咐道:“去请他进来,我在书房见他。 ”

    上一次是西花厅,这一次是书房,童贯立刻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原本的满肚子焦躁早已平复了许多。

    他是内侍出身,如今虽然得到了外官差遣,于宰执面前却不敢放肆,一见面便毕恭毕敬地弯腰行礼,不料却被高俅托了一把,顿时更觉舒心。

    “道夫不必多礼。 ”不似当初的沉不住气,如今高俅早已历练得城府深沉,因此即便面对着这样一个一向讨厌地阉宦,他仍旧能够含笑以对。

    “今日你登门拜访,想必是为了青唐之事?”

    童贯连忙欠身答道:“高相当初力荐王大人,对青唐自然有颇多见解,如今我起行在即,应当向高相讨教一二。

    ”高俅先时的礼遇已经让他欣喜万分,而后又直称其字,更是让他受宠若惊,此时便顺势打点了一堆恭维。

    “对于青唐之事,我也大多是听均达说的,而后又看了王处道的长篇策论,要说心得见解却是大有不如。

    ”高俅的目光始终停留在童贯脸上,见其人虽然坐姿谨慎,目光中却显露出一种夷然不惧地意味,不由心头大凛。

    “你曾经十使陕右,对于秦陕五路事宜和诸将最为熟悉,这才是此次圣上用你的最大缘由,想必你自己也应该清楚。

    一旦到了熙州,如何能令将士效死命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你代圣上劳军的最大目地。 ”

    童贯一边听一边点头,牢牢地将对方的所有语句全都刻在了心里。

    他在内廷多年,深知分寸两字的重要性,而高俅竟然如此清楚明白地提醒自己,不啻是暗示他,仍然有人对他这个监军有所保留。

    他历来是心思精明之人,只是思量片刻便站了起来,深深施了一礼。

    “高相的告诫我一定铭记在心,决不会有负圣上所托,也一定会牢记自己的本分!”

    “好,好!道夫既然明白这些,我就放心了!”高俅连忙虚扶一把,心中却在打着另一个算盘。

    这是童贯的第一次监军,也是他后来起家的资本,若能设法抓住到时候的那个契机,必定能牢牢钳制其人向上地速度,也不至于出现之后大宋最精锐的西北军权都被童贯一把抓的景况。

    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其他,童贯忖度了一下时间便起身告辞离去。

    来的时候他固然是忐忑不安,回去的时候却颇为志得意满,在他看来,既然有了高俅的支持,去不去蔡京那里便不再重要了。

    送走了童贯,高俅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便听到了姚平仲来访的消息,不由大喜过望。

    姚平仲早在去岁年底回京之后便补上了殿前班实缺殿直,加上先前的功劳,颇被赵佶高看几分,正是名正言顺地御前侍卫。

    碍于高俅进位宰执,因此在回京之后他一次都没有上高府拜访过,此番算是头一回。

    “拜见高相!”

    姚平仲一进来纳头便拜,高俅连忙笑着把人拽了起来:“希晏你什么时候那么多礼了,快起来!”

    姚平仲依言坐下,这才满脸愧疚地说:“我自回京之后便一直未曾来拜见高相,实在是因为不得已,爷爷说……”

    “这些话就不用说了。

    ”高俅一口打断了少年地自责,笑吟吟地在对方脸上打量了好半晌,“你爷爷毕竟见多识广,你当初跟着我下西南却是无妨,我既进身宰执,你这个姚家嫡系子弟上门拜会就很容易引人注意。

    怎么,这一次是得了圣上旨意,要去西北了?”

    姚平仲连忙点了点头,兴奋不已地说:“圣上已经答允了,他让我于王帅座下多多历练,也好为日后带兵打基础。

    圣上还说,大宋的西北向来靠众将士拼死维护,让我不要辜负当初关中‘二姚’地威名。 ”

    “原来如此。 ”高俅却不由思索开了,赵佶如今是个锐意进取的皇帝没错,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能看清那些困扰大宋多年的危机。

    正如严均所说,如今很多地方都到了不触则已,一触即发的态度。 虽然人说种姚两家都是山西巨室,但和种家比起来,姚家仍旧略逊一筹。

    若没有记错的话,若是处置不慎,姚平仲在日后不免会和种系名将种师道产生嫌隙。

    “希晏,该说的话想必你爷爷都交待过,我也不想多说,不过,有一件事我却想再提醒你一次。

    ”见姚平仲露出了注意倾听的神情,他顿时大感欣慰,“你上次从泸州调兵的时候,那些军官便曾经称赞你少年老成,颇有大将之风,更不曾轻视寻常士卒,但因为你和他们不曾有统属关系,所以并不会产生任何矛盾。

    我上次之所以让你去访王处道问策,便是已经存了让你去西北的意愿,他看在那一次的事以及我的面子上,定然不会薄待了你。

    但是,你毕竟是第一次正式入军旅,同僚之间和上下属之前,你却要拿捏好分寸。 ”

    姚平仲顿时神情一凛,同样的话,姚麟也嘱咐过他,但是,从高俅口中说出却大有不同。 想起自己当初奉命去见王厚的情形,他在又多出了不少感激。

    他也曾经隐约猜测过,如今一得到证实,心里自然更加有底气。

    “高相放心,我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第一百七十二章 应邀约高俅承情() 
第一百七十二章 应邀约高俅承情

    未几,朝廷正式下诏,知河州王厚权管勾熙河兰会路经略司职事。 至此,赵佶完全按照前言,将熙河兰会路交给了王厚。

    而在朝廷大军调动的同时,都大茶马司提举程之邵便调运了大批茶叶前往博籴,消息传到京城,顿时令君臣为之一振。

    “程之邵,唔,朕早就知道他是个理财的一把好手,想不到在时机的把握上也能如此目光独到!”福宁殿中,赵佶望着自己的那几个心腹臣子,脸上尽是喜色。

    “他这一次做得很好,等到湟州收复之后,朕立刻下旨褒奖,再将都大茶马司移至湟州!”

    听到皇帝并非要立刻为程之邵加官,蔡京立时松了一口气,这才笑道:“程懿叔确实是理财高手,当初在三司任职期间便得到神宗皇帝褒奖,足可见其手段。

    算算时间,他后续的奏疏也应该快要送到了,有他在后方策应,王处道此次必定能够马到成功。 ”

    高俅见蔡京如此作势,心中不由暗笑,不过,这个时候若是不凑趣,他也就不叫高伯章了。

    “元长公所言极是,行军打仗虽然要看将士武勇,但若是军需辎重粮草等物跟不上,照样是一场空,所以历来打仗打的就是后方补给和钱粮。

    此番在西北用兵也不是一两日便能够结束的,有程懿叔居中调度,圣上也可以更省心一些。 ”

    “嗯,元长和伯章说的都在理。 ”兴头上的赵佶对于蔡京和高俅两人的知情识趣自然是相当满意,人说家和万事兴,这政事堂中少些争吵,他这个皇帝的耳根子也就清静了。

    “童贯这个时候也应该到了熙州劳军,之后看看他和王厚的奏疏上怎么说,也就可以最后下决定了。 ”

    出了福宁殿,蔡京就叫住了高俅。 笑吟吟地道:“伯章,今日政务不多,估摸着一两个时辰便能处理完。

    你回京之后你我也难得一聚,晚间我请客,我们到遇仙正店小酌如何?”

    “既然是元长公的邀约,我当然是恭敬不如从命了!”高俅只是微微一呆便点头应允了,而后又开玩笑道,“不过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

    我地酒量可是一等一的,遇仙正店那种酒贵菜贵的地方,要是吃穷了你我可不管!”

    蔡京闻言不禁哈哈大笑,竟热络地拍了拍高俅的肩膀,两人便一路往大内都堂去了。

    落在后头的张商英和蔡卞对视一眼,眼神中不约而同地闪过了一丝精光,只有阮大猷若有所思地瞧着两人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正如蔡京所说。 当日公务确实不多,不到太阳落山,几个宰辅三三两两出了政事堂。 蔡京和高俅便换了家常便服,竟不带随从,安步当车地出了禁中。 自御街一路往南。

    两人就看见路边两侧御廊中尽是作买卖的小商贩,也有各部吏员混杂其间,甚至还可以看到几个熟面孔。

    高俅和蔡京相视一笑,继续往前走。 过了州桥,又从朱雀门街西过了桥,便到了最最热闹的曲院街。

    他和蔡京一路闲聊,不觉天色渐渐昏暗了下来,只见路边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一眼看上去竟是灯火通明,别有一番夜景滋味。

    “伯章,你我身为朝堂宰执。

    看盛世繁华昌盛,看百姓安居乐业,不啻是一大快事!”蔡京见酒肆饭庄尽皆人头济济,不由大发感慨道,“如今百姓富足天下升平,若是能在西北打开局面,成就一时之事业,则圣上必将被人称作明君。

    我等想必也能青史留名。 ”

    听到这种论断。 高俅不由陡地生出一丝警惕。 就是这种居安不知思危,凡事好大喜功地论调。 方才使得盛极一时的北宋沦落到了历史上那个下场。

    如今看来,似乎不能让底下的官员养成报喜不报忧的习惯,至少也要让赵佶看到更多的民计民生,不能凡事由官员说了算。

    一时间,他的脑海中转过了千万个念头,竟没有听见蔡京后面的话。

    “伯章,伯章!”见高俅发愣,蔡京只得提醒道,“如今脱下了那身官服,你就别想那么多,今日难得松乏一下。 你看,已经到了!”

    高俅这才恍过神来,连忙歉意地一笑。 远远望去,只见往日人头攒动的遇仙正店一楼却显得有几分冷清,不由觉得万分奇怪。

    要知道,此地酒菜虽贵,达官贵人富商豪贾却仍然趋之若鹜,把富庶两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少有这样地境况。

    他和蔡京刚刚踏入店堂内,一个伙计便匆匆迎了上来,点头哈腰送上了一堆逢迎,最后才满脸堆笑地道:“二位客官,这一楼已经被城东的刘大官人全都包下了。

    他们家的二公子此次科举考中了二等,所以在这里摆下筵席答谢亲友师长。 不知二位……”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便感头上被人重重拍了一巴掌,回头一看是掌柜,这才不敢做声。

    那掌柜老远就看见了高俅,虽然不知道蔡京身份,却知道和高俅同来的都必定是达官贵人,见新来的伙计不领颜色顿时大骇,连忙冲上来自己应付。

    “高……大官人,二楼三楼都还有雅座包厢,不过二楼上有不少刚刚取中进士或是落榜地士子,三楼自然雅静些,依我之见,二位不如上三楼如何?”他一边搓手一边紧张地观察着两人脸色,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眼尖。

    “哦,想不到这里还有人认识我?”高俅不觉莞尔,听到二楼有士子时,他更是眼睛一亮。

    不久前礼部的殿试刚刚结束,一共取中进士五百三十八人,这个异常庞大的数目还曾经令他惊叹过。

    他转头瞟了一眼蔡京,见其满脸笑意,便顺势建议道:“元长公,你说呢,我们是不是要上去见识一下今年的俊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