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太尉新传-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六章 初次交锋() 
第五十六章 初次交锋

    蔡京的翰林学士承旨官职虽然已经削去,但仍旧领着龙图阁直学士的头衔,只是知江宁府的这一条名不副实而已。

    作为原本大宋位高权重的京官,几个月留京不去赴任只是区区小事,但是,对于如今处于群起而攻之状况下的蔡京来说,这一条若是被有心人死死抓住,自己的境况只有更糟。

    正因为如此,他才千方百计上了那个条陈,希望能够被新君一眼看中,谁知这番努力竟完全打了水漂。

    “造化弄人啊!”他慨然长叹一声,将早就草拟好的其他几份奏折扔进了火盆中。

    福宁殿的那一次君臣对话虽然没有多少人在场,但他还是设法打听到了全部详情,因此不能不心生感触。

    他知道赵佶是一个颇有主见的君王,所以认为只要自己的言辞能够打动对方便能够一举成功,但却没想到赵佶会对高俅如此言听计从。

    如今看来,若是无法在高俅那边打通关节,他就是在京城中再待上一两年,想要官复原职也可能遥遥无期。

    “父亲,您要出门?”蔡攸听到仆役报说备车,立刻匆匆赶了过来,“您这是要到哪里去?”

    “自然是高学士府。 ”蔡京换上了一身月白长衫,看上去精神奕奕,没有半点被贬官员的颓废沮丧。

    他一边对着铜镜整理仪容,一边淡淡地说道,“我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如今圣眷正好,自己好好努力才是正经,休要教他人笑话。

    我当初十年寒窗苦读的时候,何尝像你这样迷恋声色犬马……”

    “父亲,我不过是末品小官,那点前程只需稍稍注意即可,你用不着担心。 ”蔡攸颇不耐烦地打断了父亲的教训。

    这才面带不豫地道,“他高俅给您下了这么大的绊子,您还去拜访他,岂不是叫那个不学无术的小子更加得意?”

    “这番话你在家里说说可以,到外头给我好好管住你那张嘴!”蔡京冷冷地扫了儿子一眼,这才举步往门外走去。 临出门时,他突然转头嘱咐道,“时候不早了。

    你别忘了自己的差使,须知你还只是青绿小官,为人处事要记得谨言慎行!”

    “谨慎……这年头,谨慎有个屁用!”直到老父走远了,蔡攸才低声嘀咕了几句,自顾自地去了。

    高府书房中,高俅反反复复地看着手中的拜帖,最终露出了一个无奈地苦笑。 大名鼎鼎的蔡京亲自过府拜访。 换作他初来乍到的那一会子,真是无论如何都没法相信。

    对于这个极其善于政治报复,手腕机心又是第一流的一代权奸,他怎么也不敢一口将其拒之于门外。 如今自己虽然前程正好,但谁说得准五年乃至十年之后的事?

    思量片刻。 他便开口问道:“蔡大人是一个人前来的?带了多少随从?”

    “回禀大人,蔡大人只带了两个随从,而且并未乘车,而是步行而来的。 ”

    “步行?”这回高俅倒诧异了。 不过,这种细节问题他此刻根本无暇考虑,又问了几句便立刻示意那个家人带路,很快到了家中专门招待来访朝官的西花厅。

    隔着老远地距离,高俅便看见一个中年文士打扮的男子正在那里打量着四壁的书画,时不时微微点头。 从其人的样貌打扮中,他便能够断定,那个看似儒雅俊朗的中年人。

    肯定是蔡京无疑。

    “蔡大人,有劳久候了!”高俅一进门便客气地拱了拱手,笑吟吟地道,“刚才被一些琐事绊住了,来迟了片刻,还望蔡大人不要计较。 ”

    “其实是我贸然过府拜访太冒昧了,高学士如今乃是天子信臣,日理万机是理所当然的。 ”蔡京匆匆回了一礼。 这才暗中打量起了高俅。 话说回来。

    两人虽然同朝为官已经七八年,但他当初官至户部尚书。

    翰林学士承旨,高俅却只是区区端王府翊善;而如今他被章惇连连牵累,欲留京中而不可得,高俅却如日中天正蒙圣眷,用沧海桑田四个字来形容是最贴切不过了。

    脑海中转过无数个念头,蔡京最后才笑道,“伯章老弟若是不介意,我痴长你几岁,你叫我一声元长兄就是了,大人长大人短的,没来由显得疏远。 ”

    对于蔡京的这种一见面便有些倚老卖老地态度,高俅自然是极为警惕,但是,在摸不清对方真实态度的情况下,他略一推辞便答应了。

    只不过,平白无故长了蔡攸一辈,这种境况实在令人好笑。

    “今次我前来,实是因为有一个条陈想要和伯章老弟商量。 ”

    “元长兄请说。 ”

    “日前,我向圣上上了一个折子,请铸当十大钱,不知伯章老弟知情否?”

    高俅心下不禁骇然,蔡京问得如此直截了当,显然已经从宫中得到了自己那一次奏对的消息。

    准确地来说,蔡氏兄弟自哲宗赵煦驾崩之后就失势了,如今仍然能够从宫中探听到这样的消息,其神通广大实在令人咋舌。

    “原来那个条陈竟是元长兄你上的?”他故意装出了十足十地惊愕之色,霍地站了起来,用一种形同质问的口吻道,“元长兄难道就没有想过这样做的灾难性后果么?历来每朝每代,但凡最兴盛的时候无不是藏富于民,最衰败地时候则是横征暴敛,若是按照元长兄的建议,则朝廷国库富则富矣,百姓则必定难求温饱!要知道,那一日我费尽口舌方才劝止了圣上!”

    见高俅一幅义愤填膺的模样,蔡京反而觉得心中轻松了下来。

    为国为民?为官者若是只知道为国为民,迟早有一天必定是粉身碎骨却不自知,看来自己是高看这个一步登天的家伙了!等到高俅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点,他方才长长叹了一口气。

    “伯章老弟,你以为朝廷想要背上聚敛的名声么,那都是不得已之计,若是可以,我又怎么会甘冒骂名而上如此奏折?”蔡京离座而起,背着手在厅中踱了几步,感慨万千地说道,“昔日王介甫相公负天下大名三十年,一朝入朝堂,上至神宗皇帝和众多朝臣,下至黎民百姓,无数人都翘首盼望着他能力挽狂澜,还所有人一个清明大宋,结果如何?”

    一瞬间,整个大厅中都充斥着蔡京有如狂风骤雨般的声音。

    “介甫相公确实着手去做了,可是,那些新政不仅在朝堂上屡屡被人攻击,在民间也不得好评,须知世上之事永远没有连全其美的,要取得成果,便必定付出代价!元祐那些大臣看到地只有新政的弊处,他们何尝静下心来仔细考虑过新政之利?那个时候,朝廷国库和地方官库无不是钱粮充实……”

    “但民间却是一片破败,无数商人破产,无数农人苦不堪言!”高俅冷不丁地插话道,容色也渐渐严肃了起来,“新法确实是良法,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新法却造就了一群胥吏,一群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方官员。

    ”他见蔡京对自己的态度颇有些意外,不由苦笑一声道,“圣上之所以改元建中靖国,正是希望能够纳政中平,给民众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

    再者,治大国如烹小鲜,倘若一味下猛药,急功近利,难保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

    “想不到伯章老弟完全秉承了令师寒暑论的那一套。

    ”蔡京这才回身落座,心中把高俅归到了守旧的那一边,但着实有些疑惑不解,要知道,作为年轻人总免不了有些激进,为何此人却恰恰相反?作为蔡京自己而言,他从始至终都处于新党阵营中,绝不会轻易舍弃自己地政见,因为那才是他得以在朝廷立足地根本,况且,一旦放弃而归入旧党,则当初的既得利益也要全部放弃,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地。

    “虽说治国需要仁心,但若是一味求仁便无法驭下。 天下百姓过惯了太平日子,他们都不喜欢变化,宁可穷困一生也不愿意冒险变革,有时想起来实在令人嗟叹。

    ”仿佛不经意地说了这句话之后,蔡京便又笑着问道,“我那道奏疏也只是权益之计,伯章老弟既然提出了反对,不知是否还有更好地解决国库问题的办法?”

    要是有就不用那么头痛了!高俅心中暗暗腹谤道,但嘴里却举重若轻地说:“我已经建议圣上将明州、杭州市舶司分离出两浙路转运司,另外更进一步鼓励北地商人从密州胶西县出海,一旦这两条航路能够兴盛,不仅物品和钱粮流通更加顺畅,番商也可以更容易地停泊,光是这一项上的税收,每年估计就在百万贯左右。

    ”

    “那若是商人夹带铜钱出海呢,此消彼长,恐怕就会抵消了这一条利于商贾的政令了吧?”蔡京早就听说了增设市舶司的建议,但却没想到会是高俅手笔,心下暗赞之余也不忘当头浇一盆凉水。

    “再说,市舶司位卑权重,若是不能严格监察,有心人一定会钻空子。 ”

    “元长兄的忧虑不无道理,关于钱禁之事,由于屡禁不绝,所以此次不会在完全禁绝上下文章。

    ”高俅并不打算现在就对蔡京交底,因此只是微微一笑道,“至于市舶司,我已经向圣上建议,在户部之外另设一个部门进行监察。

    另外,在如今市舶司只有两浙路的杭州、明州司,福建路的泉州,广南路的广州,京东西路的胶西这四路市舶司之外,圣上有意再多设立几个市舶司,大致情况就是如此了。

    

第五十七章 风起朝堂() 
第五十七章 风起朝堂

    数日之后,吏部出了公文,其上涉及到不少低品官员的升迁状况,尽管议论者无数,但对于朝中大员而言,却只是区区小事罢了。

    没有人注意那长长的名单中有什么玄虚,只是,深居宫中的元符皇后刘珂在打听到详实的名单后,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不出高俅所料,有关市舶司的争议在朝中又起波澜。

    始终处于重农立场的韩忠彦认为,多开市舶司对朝廷管理监察多有不利,再加上如今的五处市舶司早已足够,不必再徒费人力物力。

    而高俅则调出了户部的大量旧档,在群臣面前展示了多年以来市舶司的丰厚收入。

    “韩相所说,农乃国之本,此话并不错,但是,我朝如今土地兼并日渐惨烈,寻常小民欲求一块立身之地而不可得,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游荡。

    若是朝廷不能加以安置,则这些人势必会成为流民,届时只要一个火星便能引发大的动乱。

    相反,那些富商巨贾无不是家财万贯,而旗下的商号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手,一旦派船出海,则所需更多,如此便可吸纳大批流离失所的民众……”

    高俅的话尚未说完,韩忠彦便勃然大怒,立刻出列反对道:“圣上,高伯章此言极为不妥。

    士农工商,商者滑胥,朝廷若是倾向于他们,则农人见为商更有利,岂不是会趋之若鹜?况且天下并非无地,河东河西以及蜀地固然是地少人多,但荆湖尚有大片土地未曾开垦,若是能够招募流民,则天下必无饥馑,还请圣上明察!”

    这固执的老头什么时候懂得湖广熟,天下足的道理了?高俅不觉有些疑惑。 但仍旧胸有成竹。

    “韩相,荆湖有大片土地有待开垦,每逢饥馑,天下也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