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闵与薛赞等人对王冲的话感到非常吃惊,这简直就是一个活地图啊!于是石闵问道:“你会不会骑马?”
“当然会!”王冲果断说道。
“好!我带你去!”石闵向王冲承诺道。
王冲听到石闵答应他,激动的差点又跪下,被石闵一把拉住,只见石闵严肃的说道:“我虽然答应你,但是我先要提醒你,第一,我们这是去打仗,不可做叛徒,不可做逃兵,否则定斩不饶。第二,若是你方才所言是瞎说的,那便是贻误军情,斩!”
“少将军放心!我绝对不是孬种!也不是在吹牛!”王冲信誓旦旦的说道。
“既然如此,你去收拾一下东西,明日一早随大伙儿出发,你跟在我身边。”石闵对王冲说道。
“是!”王冲站的笔直,对石闵行礼。
见王冲走了,薛赞和狗蛋儿凑过来问石闵:“少将军,你觉得这小子会不会是在吹牛?”
石闵看着王冲的背影,缓缓说道:“我觉得他肯定有过与常人不一样的经历,虽然看起来有点大条,但是不像是满嘴谎言的人。”
石闵转过身,看着二人,说道:“之前他说他可以三个时辰不到赶一百二十里路,咱们当时没人信。事实证明是他确实可以做到,所以,这一次,我也选择相信他!”
薛赞和狗蛋儿两个人面面相觑,见石闵如此坚定,便也不做反对。
虽然已经是入春时节,北国的气候依旧寒冷,帐外西风烈烈,如野兽一般嘶吼,萦绕在一处营地上。
“殿下!今早斥候来报,匈奴人已经兵分两路,一路朝着云中去了,另一路意图不明,咱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一个副将问正在看地图的石遵。
“云中驻守的人马只有一万多,匈奴人两万人进犯云中,我们必定要增援。父皇派来的人怎么说?”石遵头都没抬,盯着地图问道。
“邺城派人来说,西华侯已经制定找战略,只要我们按照那样做,就不会有问题,就算灭不了这些匈奴人,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只听得“啪”的一声,石遵忽然抬手对着那个副将就是一个大耳光,石遵冷冷的问道:“你是本王的副将还是西华侯的副将?”
那人被石遵扇的也有些冤枉,无奈不能发作,只好忍气吞声,说道:“属下自然是效忠殿下您!”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这是西华侯出的主意。本王心中自有退敌之策,何须他来多管闲事?”石遵瞥了他一眼。
其余的几个人见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默默的站在一边。
“既然匈奴人想进云中,那咱们就在云中和他们一决高下!派人去云中传信,待匈奴人和羌人来犯,只守不出,待本王援兵一到,里外夹击。”
“匈奴人兵分两路,那剩下的那些人怎么办?”
“情报上不是说,还有一路匈奴人和羌人由河西北上李城吗?李城城高池深,只需留二万万人坚守不出即可。”
“可是……”
“可是什么?匈奴人的目标是云中,李城他们是拿不下来的,你们担心什么?”
“李城周边还有不少百姓,是不是把他们都收拢到城里?”
“你脑子坏了吗?要是混进了匈奴人的细作怎么办?更何况那些人多数是汉人,怕什么?死了就死了!”
“殿下说的也有道理。”众人点头表示赞同。
忽然,众将之中有一个人说道:“殿下,属下有一些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什么想法?你说!”石遵抬起头说道。
“若是向云中进发的那群匈奴人突然回头,另外两路匈奴人绕开李城,那咱们两万人岂不是被匈奴人给前后夹击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军出征()
此人言毕,语惊四座,众将纷纷议论起来。
石遵也皱起了眉头,这是他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但是这个副将说得完全有这种可能性。
“那你说该怎么办?”石遵问那个副将。
“陛下不是派人从太原调兵吗?末将认为,殿下可将那一万兵马调至云中增防,咱们的人马退回李城坚守,眼下匈奴人的意图尚不明朗,待我们看清匈奴人的意图,咱们再做决定不迟。”
那人刚刚说完,立马有人反对道:“不可!云中附近咱们羯族人放养的牲口不在少数,若是我们不出击,就算匈奴人不攻城,也会造成不小的损失!到时候怎么向朝廷交代?更何况太原的一万兵马是陛下亲令把守雁门关,岂能随意调遣?”
石遵听完众人的话,也是百般纠结,问道:“前几日你们与匈奴人的前锋交手,觉得他们战斗力如何?”
其中一人笑着回答:“殿下,匈奴人战马羸弱,若不是靠着他们人多,大伙儿早就把他们给灭了。”
“哦?战斗力这么差?”石遵显然有些怀疑。
“殿下,末将认为匈奴人这是为了麻痹我们,匈奴人向来凶悍,不应该战斗力这么平庸,所以末将才担心贸然出动,会被匈奴人前后夹击。”刚刚提出不同意见的那个副将又说到。
石遵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众人所说都又道理,这让他一时间难以决策。无论是退回李城还是增援云中,似乎都不那么妥当。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殿下,一旦云中被袭,两万骑兵还是来得及增援的,虽然云中周边会蒙受一些损失,但是雁门关已经出不去了,那么匈奴人就算得逞也只能远路返回,咱们完全可以堵住他们的后路。”
石遵郑重的点点头,说得:“那就暂时退回李城,按兵不动,待匈奴人动向明朗,咱们再出手,众将听令!即刻拔营!回李城!”
“是!”
五更未到,邺城外的大营里,一万骑兵已经整装待发。
“众将士!还记得十九年前死在匈奴人手上的那些弟兄们吗?”石瞻在对出征将士作最后的训话。
“血海深仇!永世不忘!”一万人马齐声喊道。
“此次出征!杀光你们遇到的每一个匈奴人!定要报当年之仇!能不能做到!”
“杀!杀!杀!”
“今日,我在此送你们出征,他日,我要在这里迎接你们凯旋!干!”石瞻说着,举起手里的碗。
“干!”一万将士也举起了手中的碗,一饮而尽。
石闵走上前,对石瞻恭敬的行礼,说得:“父亲,孩儿定不负您期望!”
石瞻郑重的点点头,拍了拍石闵的肩膀。
王世成看看天色,对石瞻点头示意,然后喊道:“上马!”
众将士齐刷刷的跨上马背,整装待发。
石闵也骑上他的朱龙马,腰跨战刀,手执长戟,身着雁翎甲,好不威风。
王世成骑在马背上,调转马头,回过来看着众将士,由于天色较暗,看不清每个人的表情,但是看着众人皆已上马,王世成振臂高呼:“出发!”
“啊呼!啊呼!啊呼!”将士们也振臂高呼。
王世成一马当先,冲了出去,其余人很快跟上。一万骑兵迎着清晨的薄雾,踏起隆隆之声,朝着西北方向去了。
清晨,整个北国也萦绕在薄雾之中,大队的匈奴人正在行军。
“大单于!前方斥候来报,石遵的骑兵已经撤回李城了!”一个副将模样的人骑马前来向匈奴单于禀报。
“吁~”大单于勒马停住。
他身后的骑兵见状也连忙勒马,一个副将大声喊道:“全体下马休息!”
大单于也下了马,坐到了旁边的一块石头上,他刚刚伸出手,立马有人递上了一张羊皮地图。大单于摊开羊皮地图,仔细看了看,然后对几个手下招招手,说到:“你们看,昨夜我们一口气跑了两百多里路,现在已经到了这个位置。”
“大单于,石遵这小子是胆小鬼,既然退回邺城,卑职倒建议不如这样,两万骑兵直攻云中,那一万骑兵中途拦截,阻止李城的援兵,您看如何。”
大单于依旧低着头看地图,没有发表意见,过了一会儿,他合上地图,交给手下,然后站起身,说到:“李城城高池深,不易攻占,就按你说的办,两万人直逼云中,若李城来人救援,一万人阻击。”
“那如果李城出动所有人,咱们一万人怕是挡不住啊!”
大单于笑了笑,说到:“就怕他不倾巢而出,若是他倾巢而出,那从河西进军的一万人就可以直接拿下李城,咱们只要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就好,不必与他们纠缠太久。”
“大单于,怎么样?我们羌族人这次与你们合作,说的是听你指挥,你可别让我们白跑一趟啊!”一个中年男子一身皮袄,长得络腮胡子,虎背熊腰,推开几个人,走到了大单于的面前。
大单于笑了笑,说到:“你放心,有我匈奴人吃的,就不会让你们羌人饿肚子。”
“下面我们怎么办?跑了大半宿的路,天都亮了,该休息一下了吧?”
“传令下去,大军原地休整,两个时辰后出发。”
“大单于,现在休息?怕是不妥吧?”一个副将提醒道。
“放心,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地势较高,若是有人偷袭,咱们老远就能看到。咱们跑了这么久,早已人困马乏,再跑下去,哪还有力气作战?”
“是!”
“下面有什么打算?”那中年汉子问大单于。
“昨日我们分出去的那一万人会在李城和云中中间,现在咱们的两万人直取云中,若李城出兵增援,咱们留下的一万人可进行阻击。云中守军不过万余人,而且不如李城那样城高池深,不出六天,必定能攻克,到时候把云中的牛羊马匹带走,咱们从雁门关撤退。”
“就按大单于说的办!”中年汉子拍了一下大腿,点头同意。
石闵和王世成带着一万骑兵一路向西北进军,王冲由于熟悉地形,则一直跟在石闵身边,寸步不离。
“这里离李城还有多远?”石闵骑在马背上问王冲。
“若是按照现在的速度,最多一天半就能赶到。”王冲一边骑着马,一边说道。
“二叔,三叔,咱们现在要从河西方向朝李城进军,就得绕一个大圈子,一天半肯定来不及赶到,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王世成抢先说到:“从河西进军李城的一万匈奴人,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牵制,既然这样,我们不用管李城,先找到这一万人再说!”
“你三叔说的有道理,老子们先杀点匈奴人过过瘾!”李昌在一旁说道。
“薛赞,派出斥候,务必尽快找到河西方向过来的匈奴人的踪迹。”王世成命令道。
“末将领命!”薛赞骑在马上大声应道。
很开,一支几十个人的小股骑兵脱离大部队,朝着不同的方向去了。
这日一早,石鉴便进了宫,按照宫里的规定,今天是他入宫看望郑妃的日子。
“母妃近来可好?”石鉴搀扶着郑妃在常青宫里晒太阳,散步。
“我这常青宫向来安宁,不管什么风都刮不到这里,能有什么不好?”郑妃的脚已经好利索,与石鉴二人闲庭漫步。
“儿臣只希望母妃一切安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儿臣不能常常进贡看望您,您还是要自己保重,这次病了这么久,母妃着实吃了一些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