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冉闵转身喊道。
“老臣在!”秦怀山应道。
“若北伐襄国,所需粮草,多久能筹措好?”
“十日足矣!”
“兵器,弓矢,铠甲,何时能到位?”
“尚在赶制中,最多十五日,皆可到位!”
冉闵点点头,说道:“那就等探马带回的消息了!如若襄国孤城一座,鲜卑人退回辽东,十五日后,便挥师北伐!一举拿下石鉴!”
“陛下英明!”众人喊道。
。。。
清早,天灰蒙蒙的,太阳始终躲在密云后面,不愿露脸。阴霾密布,如同众人的心情一般压抑。冉闵仅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一块墓地,此处埋葬的,是冉闵已故的父母和石欣,以及死于石鉴之手的黎妈等人。
站在自己父亲的墓碑前,冉闵神情肃然。前些日子,徐三已经将命人将墓碑重新雕好,更换为冉氏。冉闵郑重的跪在父亲的墓前,倒了一杯酒,举杯,行礼,洒酒。
“父亲,您不在的这些日子,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您在天上,都看到了吧?”冉闵说着,又倒了一杯酒,放在了墓碑前。
“您被胡人的谎言骗了一辈子,如今孩儿已经知道了真相,冉家失去的,孩儿会加倍讨回来!天下人失去的!孩儿也会加倍讨回来!”
冉闵看了看不远处石欣的坟包,又说道:“欣儿也走了。。。。。。”
说到这里,冉闵已经缓缓流下了眼泪。
“黎妈他们都走了!”冉闵擦饿了擦眼泪,说道:“您守护了一辈子的家,我没有保护好!”
站在不远处的张沐风等人似乎是察觉到了冉闵的异样,有个士卒不由得朝冉闵看了看,被张沐风狠狠的瞪了一眼,连忙转过脸,看着别处。
秦婉站在一旁,不声不响的烧着纸钱。
“大将军知道您已经尽力了!必定不会责怪您的!”秦婉低着头说道。
冉闵摇摇头,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一直以来,我都不敢来父亲的墓前,因为我愧对父亲!愧对黎妈他们。”
“陛下。。。。。。”
“现在我不是什么陛下。”冉闵看着父亲的墓碑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狂奔而来,远远的便勒马停住,张沐风第一时间冲了上去,查看情况。
“站住!”张沐风拦住那匹马。
“吁~”那人连忙勒马。
“什么人!”
那人连忙跳下马,跪地行礼说道:“将军!卑职是苟副将的部下,苟副将命小人前来禀报,派出去的几路探马全都回来了!有最新消息要呈报陛下!”
张沐风伸手接过奏报,转身就朝墓地走去,远远的站住脚步,说道:“陛下,探马全都回来了!这是奏报!”
秦婉连忙起身,从张沐风手里接过奏报,然后交给了冉闵。
冉闵拆开大致一看,微微点头,吩咐道:“召集所有人,入宫议事!”
“末将领命!”
冉闵没有急于起身,对着他父亲道墓碑,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这才离去。
一路上,冉闵坐在马车里,一句话都没有说,秦婉也不敢问他什么。忽然,冉闵开口说道:“孩子最近如何了?”
“好的很!小公子长的白白嫩嫩,吃的可多了!乳娘都快喂不饱他了!”
冉闵点点头,说道:“这孩子,好像还没有名字!”
秦婉连忙应道:“就等着您给小公子取名字呢!”
“就叫冉智吧!智谋的智!智慧的智!”
“智?”秦婉想了想,说道:“从知从日,日即为太阳,知日便是知天地万物阴阳之变化,知之在人者所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这名字好!”
冉闵微微一笑,说道:“朕就是随口取了个名字,你便说出这么多学问!”
“是陛下这名字取得好!”秦婉笑着念叨:“智儿,智儿!这名字真好听!”
第六百四十二章()
冉闵匆匆入宫,张沐风也紧随其后,所有的文武大臣,也部在宫内等候。
“拜见陛下!”群臣行礼喊道。
冉闵匆匆进了大殿,抬手吩咐道:“都起来说话!”
“谢陛下!”
“陆安,把这些东西传给诸位大人看看!”冉闵把手里的奏报递给了陆安。
“奴才遵命!”
陆安将奏报交给了秦怀山和王世成等人,相互传阅。冉闵说道:“这是探马带回的最新奏报!都看到了吧!鲜卑人已经撤回辽东!如今的石鉴,是孤掌难鸣!襄国不过是孤城一座!”
王世成不说话,李昌大字不识一个,把奏报交给了手下苟副将,苟副将确认之后,向李昌说明了情况。
“好!鲜卑人一撤,襄国只有十几万老弱残兵!我们胜券在握!”李昌拍案说道。
“秦先生,粮草和各种物资,都准备的如何了?”
“基本到位,随时可供陛下调用!”秦怀山说道。
冉闵点点头,说道:“如今万事俱备,随时可以北伐,此战谁愿为先锋?”
“自然是我!这个差事,谁都不能抢!”李昌第一个喊道。
“哈哈哈哈,二叔,你为北伐做了这么多的准备,肯定不会有人跟你抢的!”冉闵笑着说道。
“这么说?这次北伐,我为先锋?”李昌试探性的问道。
冉闵点点头:“正是!”
李昌甚是激动,起身跪地说道:“谢陛下!”
“起来吧!”冉闵微微抬手,对众人说道:“此次北伐,意义非常,朕要御驾亲征!带着众将士,踏破襄国,生擒石鉴!”
“陛下!万万不可!”几乎所有人都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
冉闵微微皱眉,说道:“先父因石鉴而死,西华侯府几十条人命都需要他来偿还,朕不亲自去,怎么对得起亡者的在天之灵?”
“陛下,您如今是大魏的国君,岂能每战皆身先士卒?若是有个万一,这可如何了得?”秦怀山劝慰道:“如今大魏兵多将广,您完可以坐镇邺城,静候佳音!”
李昌说道:“陛下,有我在,您放一万个心!根本不需要您亲自上阵!”
冉闵摆摆手,说道:“朕刚刚说了!此战意义非常!前次偷袭匈奴人,朕就对张沐风说过,凡为将帅者,贪身怕死者斩!将士们的士气从何而来?”
冉闵站起身,指着自己,又说道:“将士们的士气,来源于朕!朕愿与他们同甘共苦!”
众人不语。冉闵又说道:“这一战,不能耽搁太久,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襄国,消耗的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但是大魏若无陛下坐镇,一样不行,倒不如让王将军代陛下前去!”秦怀山说道。
冉闵看了看一言不发的王世成,说道:“三叔能文能武,心思缜密,留守邺城更为妥当!”
王世成似乎没有任何意见,说道:“听凭陛下安排!”
“陛下。。。。。。”
“先生!”冉闵打断了秦怀山的话,说道:“由你协助三叔镇守邺城,负责粮草军需的调度!有你们二位在,朕无忧后方!”
秦怀山见冉闵主意已定,也无法再说什么,应道:“老臣领命!”
冉闵环顾四周,问道:“黄老怎么没来?”
陆安看了看四周,连忙解释道:“陛下,下人来报,黄老闭门谢客,似乎是抱病在身,所以没有来!”
冉闵微微皱眉,说道:“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生病了,朕诏他议事,他就来不了了!”
“或许是真的病了,黄老毕竟年岁已长!有些病痛也是正常的。。。。。。”秦怀山解释道。
“陆安,稍后去带太医前去黄老的府上看看,黄老的身体怎么样了。”冉闵吩咐道。
“奴才遵命!”
“考虑到目前大魏面临的形势,此次出战,除留守兵力外,其余兵马部出战!骑兵六万,步卒十一万!邺城留守军两万,邯郸一万!剩下的,部调去安阳。”
“老臣记下了!”秦怀山一边记,一边说道。
“对了,上个月,便已派人给南晋送信,可有回应?”冉闵又问道。
秦怀山抬起头,对冉闵说道:“没有任何消息!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这时候,李昌说道:“诶,秦先生,上次我在你府里的时候,不是说有了一封南晋来的书信吗?”
李昌此言一出,秦怀山脸色顿时很尴尬,冉闵也起了疑心,问道:“先生,二叔说的可是真的?”
秦怀山看了一眼李昌,无奈之下,默默的点了点头。
“那你为何刚刚说南晋没有给出任何回应?”冉闵质问道。
秦怀山起身行礼说道:“老臣并非有意欺君!而是。。。。。。。”
“而是什么?说清楚!”冉闵有些不悦。
秦怀山缓缓从怀中取出一封有些皱巴巴的书信,说道:“陛下,这便是当日南晋过来的书信,老臣一直随身带着,您过目。”
陆安连忙接过书信,递到了冉闵手里,冉闵拆开细细一看,脸色骤变,勃然大怒,狠狠的将那几张纸拍在了桌案上。冉闵的这一举动,着实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秦怀山叹了口气,说道:“并非老臣不想呈报陛下,而是南晋的这封信,分明就是在羞辱陛下,羞辱大魏!请陛下见谅!”
“秦先生,怎么回事?”李昌连忙问道。
冉闵怒斥道:“南晋皆是一群自命清高的无种软蛋!混账!”
秦怀山看了看冉闵,又对众人解释道:“信上说,陛下自称是冉氏后人,这恐怕难以令他们信服,说不定陛下身上流着的,也是胡人的血。晋人认为,他们才是正统,根本不承认大魏,若想让他们出兵,需陛下自去帝号,对南晋称臣,然后他们才会斟酌出兵一事。”
“放他娘的狗屁!”李昌骂道:“这帮只会无病呻吟的世家子弟,光会耍嘴皮子,有本事,他们当年干嘛要逃到南边去?为何不与胡人拼命?”
“让陛下对他们俯首称臣?做他们的白日梦去吧!”手下也附和道。
李昌又骂道:“当年乞活军被诸胡联军围困几个月,也没见他们动一兵一卒,现如今也绝不可能发兵!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咱们自己手里的刀!早晚有一天,陛下一统北方,再挥师南下,把他们这些自命正统的狗杂种统统扔进马厩!”
“将军,此时就不必逞口舌之快了!”秦怀山微微皱眉,朝李昌试了个眼色。
李昌看到冉闵早已怒不可遏,便悻悻的闭上嘴。
“陆安,把这封信留着!”冉闵吩咐道。
“奴才遵命!”陆安连忙小心的将那几张纸收好。
冉闵的这个反应,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他只是大骂了一句,却再无其他举动。
冉闵指着陆安手里的信,义正言辞的对群臣们说道:“朕要日日看一遍这封信!时刻提醒自己,也望诸位记得,自此,我们大魏没有任何的援助!想要收复整个故地,唯有群策群力,众志成城!诸位的每一个失误,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身!让我们万劫不复,明白了吗?”
“臣等谨记!”
第六百四十三章()
北伐的计划就此定了下来,出了宫门,秦怀山心里丝毫不觉得轻松。这时候,李昌走上前来,行礼说道:“先生,我今日差点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