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主法兰西-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外有追兵、内部不稳的情况下,荷兰将领的头脑非常清醒。荷兰陆军一直后退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其指挥官认为如今的军队不堪一击。然而,荷兰和佛兰德斯的土地有限,后退不可能一直进行。

    荷兰人逃过了边境,法兰西人追了上去。荷兰人来到了横贯南部土地的马斯河畔,法兰西人也追到了马斯河畔。

    马斯河发源于法兰西的香槟,先是向北流入佛兰德斯,在进入荷兰后又转道向西,在横穿过荷兰南部之后注入北海。这条河是构成莱茵河三角洲的重要水流之一,也是荷兰南北间最后的一条天然屏障。因此,荷兰陆军已经退无可退。

    3月17日下午3时,疾走两昼夜的荷兰人终于停在了马斯河畔。然而,上至将军,下至士兵,无一人有战斗的意志。

    将军费尽心力收拾了走散的军队,结果清点之下发现军士减员三分之一,三万军队已经凭空消失了一万人。这不见的一万人不少是德意志雇佣军,也有不少出生于北方省份的荷兰籍士兵。

    人数的减员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武器的损失。

    仅存的那两万人虽然人手一枪,但弹药、刺刀等物件损失极多。至于最为重要的火炮也有三分之二被丢弃在了路上,而那剩下的三分之一火炮大多也只剩下了一门火炮,留存的弹药极少。

    士兵和弹药缺额巨大,荷兰的将军也无信心再战。虽然与法军还未大一仗,但战争的结果早已经分出了。

    在此情况下,最明智的战略是撤过马斯河,炸毁河上的桥梁,以马斯河这一天然屏障挡住法兰西人的铁骑。然而,正当荷兰的将军打算这么做是,威廉五世的信件却到来了。

    荷兰军队中的将领大多为王权派,他们支持奥兰治家族对荷兰的世袭统治,因此,共和派人士也抓住了军队败退的机会在议会中对威廉五世进行攻击,威廉五世为挽回政治上的败局而干预了军事,直接以执政的身份命令陆军在马斯河南岸迎战,重新攻入佛兰德斯。

    马斯河并非界河,其南岸有荷兰四分之一的土地。威廉五世并不明白军事战略,只以为同在本土作战,过不过河都一样,因此便愚蠢地放弃了这条天然屏障。

    最终,荷兰军队放弃了短暂的逃生时间,在河的南岸列开阵型迎战。

    诺曼底军团一路北上未受阻击,但贝克里伯爵并不敢因此而大意。这一路上,诺曼底军团四万人都以整齐的军阵行进,途中虽也有士兵掉队的事情出现,却未发生重武器丢失事件。当诺曼底军团到达马斯河畔时,四万人枪几乎完整,一百六十门大炮及弹药更是无缺。

    下午4时,诺曼底军团来到距离马斯河三公里处。由于河岸前的荷兰人已经列阵以待,贝克里伯爵只能命令军团一字排开,准备迎战。

    四个步兵师被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师被安排在正中,徐步往荷兰人的阵地推进。第二师和第三师分属左右两翼,在战争开始后向荷兰人的两翼包抄。第四师则作为预备军留在后方待命。

    与此同时,两个骑兵团被集中在一起,由贝克里伯爵亲自率领。一百六十门火炮以炮兵连或营的编制分散在第一师的战列中,以用作火力压制。

    下午4时30分,法军列阵完毕,贝克里伯爵下令进攻。

    荷兰人虽然是一字排开,可他们并非是一字列阵,相反,他们以团、营为单位分别部署在跨河两岸的若干座桥前,只是因为横列过长,而显得似乎连在了一起。不过,这无法改变他们更像是随时准备过河逃走的败兵这一事实。

    荷兰人如此排列也将战线的横面拖得很长,然而,这并未打乱法军的部署。

    进攻令下达后,法军左右两个师斜向行军,与中路的第一师形成了一个扇形向荷兰人逼近。贝克里伯爵此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歼灭敌人,而是为了迫使敌人退过河,从而一举消除荷兰人对佛兰德斯的威胁。

    荷兰人不是普鲁士,荷兰的将军也非是腓特烈二世那样的将才。若此时在法兰西人面前的是腓特烈二世统帅的普鲁士军团,那法兰西如此战法便极可能受到精锐的普鲁士军团的反冲击,并因此而在人数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败北。

    扇形合围战术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使用并无差错,但其本身存在难以挽回的缺陷。法军的三个师排开横列向前推进,其结果便是横面太长而纵身不足,若是敌人以纵列突击,反而容易被突破。贝克里伯爵故意留下第四师作为预备队,便是为了防止这样的结果出现。

    4时50分,第一师推进至荷兰人的面前五十米处,随即全线停下。

    步枪的有效射程在一百米内,最大杀伤距离是在三十米内,五十米并无法造成敌人的最大伤亡。贝克里伯爵并非是心慈手软之人,多年的军旅生涯早就令他练就了一颗钢铁之心,他如此做的原因只是为了给左右两翼流出必要的空间。

    “轰轰轰……”

    火炮轰鸣,实心弹从法军各个方阵间的空隙射出,直击列阵于马斯河前的荷兰人。

    “瞄准……开火……”

    “乓乓乓乓……”

    一连串枪声随即响起,白色的硝烟亦同时弥漫在了战场上。

    法军排列成三排,第一排射击后蹲下,第二排射击,完毕后蹲下,由第三排射击。三轮射击之后,五十米外的荷兰人死伤无数。

    虽然步枪的命中不高,但在群射情况下,又是射向两万人的群体,最终所造成的震撼性效果不可避免。这三轮射击后,荷兰人的第一排几乎有一半以上倒地。

    正面的攻击并非是贝克里伯爵战术的重点。荷兰人在狭窄的空间中派成了四排、五排,因而,他还是很害怕荷兰人的反突击。

    两轮对射后,荷兰和法兰西都有损伤,然而,贝克里伯爵最担忧的突击并未出现,相反,两翼的两个师的包抄却开始了。

    左翼和右翼的两个师由三排横队转换为三列纵队,沿着五十余米的空隙突入战场。在此情况下,原本便军心涣散的荷兰人更是士气大衰。

    5时30分,荷兰人开始了大溃退。然而,在溃退过程中,踩踏、倾轧之事屡屡发生,狭窄的桥梁虽然多,却也无法供荷兰大军一起通过,因此,不少荷兰人在这一过程中被推落了马斯河。

    贝克里伯爵眼见着荷兰人溃逃也不追赶,只是命令炮兵集中向法兰西军队还未赶到的区域轰击。

    夜幕降临,晚上7时30分,荷兰有三分之一的士兵逃过了河,四分之一的士兵投降,其余的不是死在法兰西人的枪下,便是被自己人踩踏致死或淹死在马斯河中。

    此役,贝克里伯爵获得了大胜,他所率领的法军只在战场上损失了三千人。然而,在胜利之后,他却犯下了一个战略错误——炸毁马斯河上的所有桥梁,从而无法渡河支援即将从荷兰东部攻入的国王路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90章 阿纳姆城下() 
马斯河战役结束之后,荷兰陆军约七千残兵逃到了河北岸,并在第二日,也就是3月18日清晨撤退到了距离战场不过五十公里的荷兰东部重镇阿纳姆。然而,这些残兵败将并未得到真正的安全。18日下午,阿纳姆东方便出现了无数的法兰西军队。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由南至北经瑞士、德意志、荷兰注入北海。莱茵河在进入荷兰之前,几乎是一条河道,并无分支,但在进入荷兰之后,便一瞬间分出了数条支流,这些支流继而再逐一细分,最终构成了整个荷兰平原的庞大、复杂的水利系统。

    莱茵河在流经阿纳姆时一分为二。一条向北流去,往北注入北海,这一条被称为“艾瑟尔河”。另一条转道西行,与莱茵河的其他分流汇拢后也注入北海,这一条被称为“下莱茵河”。

    阿纳姆城便矗立在艾瑟尔河与下莱茵河分流口的北岸。

    阿纳姆是数百年前反抗西班牙人统治的荷兰诸省联盟中的海尔德兰省的省会,并因拥有城市地位而享有完全独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与荷兰所有的城市一样,阿纳姆的造船业、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不仅如此,它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

    阿纳姆位于荷兰东部,往西六十公里便是荷兰中央都市乌德勒支,再往西六十公里便是政府所在地海牙。阿纳姆建有中世纪的堡垒城墙,且有艾瑟尔河和下莱茵河两条河流作为天然护城河,由此地往西直到乌德勒支,便再无堡垒和足以用来阻拦大军的大河,因此,阿纳姆亦可以算是荷兰东部的屏障。

    法兰西国王路易于3月15日率军由明斯特东部的森林出发,至18日下午到达阿纳姆城下,行军速度不可谓不快。然而,由于采用了分兵行军的方式,因此,到达阿纳姆的只是善于长途行军的阿尔卑斯军团及路易本人,六万莱茵军团还在遥远的后方。

    法军到达后并未立刻攻城,而是于艾瑟尔河东岸五公里处驻扎。

    傍晚,凉风徐徐,路易召开了军事会议。说是军事会议,不过是一场三个人的讨论会。这场讨论会的三个人分别是路易、贝尔蒂埃及阿尔卑斯军团的指挥官小亨利。

    童年的玩伴成为一支军团的指挥官,火速晋升的背后除却小亨利本人的能力外,他与国王间的关系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无论哪一国的军队都注重资历,除了高资历者能以丰富的资历令年轻人慑服外,更重要的便是高资历者一般都是年老之人,年老之人纵然能力不俗,却也没有了年轻时的冲劲和野心,因而不会发生叛乱事情。相反,若是依照能力来卓拔年轻人,那反而会令这些能力卓越的年轻人过早地触碰到权力,从而造成心中的质变,最终制造出拥兵自重、野心勃勃的军阀。

    路易在成为国王前并不在乎军中将领的年龄,更天真地认为依靠能力选拔将官天经地义,然而,当他成为国王,开始以统治者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时,他也就逐渐重视起资历而非是能力。

    这一点在他选用内阁大臣方面便可看出。

    担任首相的韦尔热纳伯爵资历很高,但其能力普通,外交思想更是与路易相抵触,相比之下年轻的罗谢尔?费尔奈更为符合路易对首相的要求。但是,路易在这件事上并没有选择能力,而是选择了资历。一来韦尔热纳伯爵的资历可以增加王室的威望和政治盟友,二来过早将年轻的罗谢尔?费尔奈摆上台面,也容易使得这个年轻人发生不可预料的异变。

    重视资历的国王路易之所以会选择年轻的小亨利作为阿尔卑斯军团的军团长,完全是出于无奈。在战争开始之前,原先的老军团长为了躲避战争而宣布“病倒”,当时根本来不及找一位忠于国王的将领来充当军团长,因此,路易便只能调任小亨利来充当临时军团长。

    蜡烛微弱的光芒无法照亮整座帐篷,只能在桌子上散发出一缕亮光。

    路易双手伏案着一张能折叠的行军用小圆桌,同时说道:“阿纳姆北面的艾瑟尔河上有一座石桥,这是越过河去最快、最简洁的道路,但是,侦察兵回来报告说荷兰人已经在桥对面修筑起了工事。”

    法军纵然有四万人,可若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