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主法兰西-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昔日王太子的侍从官,在王太子死后就被安排到了路易的身边。

    路易猜测他很可能是王后的人。他之前可能负责监视王太子,现在则是负责监视新的王储。

    德·彭特先生是男人,所以如果不论身份,路易并不介意他知道秘密。

    但是,在接受了及其严格的贵族化教育后,路易发现自己的自尊心不允许他向这个身份低下的侍从说这么隐秘的事,所以他才会决定绕一个大圈。

    阿图瓦伯爵是来和路易共进下午茶的,作为侍从官的德·彭特先生在旁侍候。

    这场戏路易演得很辛苦,一方面必须要保证让德·彭特先生明白,另一方面还必须做出一副很小心的样子。最后硬着头皮演完这场戏后,路易的心情忐忑不安。他一方面害怕话说得不清不楚,难以令德·彭特先生明白,一方面又怕演的不好被他看出是故意的。

    几天之后,路易被带离了凡尔赛,这是他这几年间唯一的一次离开王宫。

    路易的身边只有安娜和德·彭特先生。

    路易从太阳的位置发现马车一直往南走。大约两三个小时候,他们在一处庄园中停下。

    庄园的主人可能是一个外科医生,但不知道他有没有行医执照,事实上这个时代有没有行医执照并没有不同。多数医生都是蒙古大夫。

    他给路易做了检查,然后做出了手术的建议。

    路易早有准备,所以并没有表示不赞同,但他也不能表示赞同,因为能做主的不是他。

    德·彭特先生当天便遣人回凡尔赛报信,然后第二天信使回来了。用腊印密封的保密信上,写着的是“同意”。

    而后,经过一天的手术准备,路易终于被推入了手术间——一间较为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房间。

    手术前,医生给了路易两个选择,一是手术之前先喝一口从俄罗斯运来的伏特加,在酒精麻醉之下毫无痛苦的做完手术,二是在清醒中忍着疼痛做完手术。

    这是傻瓜都会做的选择题,路易选择了第一种方法。

    手术可能一个小时都不到,但是路易却因为酒精的作用而整整睡了一天,而一天之后,刚睁开眼睛的他,便感受到伤口传来了剧烈的疼痛,犹如之前积累的疼痛一下子都迸发一样。

    路易真的想在伤口愈合之前每天喝酒忍受疼痛,但是,这种事是不可能的,那位医生居然说出了“喝酒有害健康”的话来。

    接下来的一周,路易经历了此生最痛苦、羞耻以及尴尬的日子。

    路易终于知道为什么安娜会被带来了,因为安娜是在他卧床的这一段时间中,最适合替他清洗伤口的人。

    安娜久在路易的身边,相比起其他人可能更为忠诚,更重要的是她从来不参与宫廷的八卦传接游戏,所以她绝对不会将主子的事情到处乱说。

    当路易知道安娜负责清洗他伤口的时候,他是提出了反对。

    这个时代的护理人员还没有日后那样被受到重视,而且多数医生也反感女人参与医疗事业,即使那个女人是在帮他分担工作。

    当路易问那个医生为什么不亲自动手的时候,他只是怪异地微笑,并说了一句“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医生那令人作呕的表情令路易反感,路易只能勉强接受安娜为他清洗伤口的安排。

    将要对他的伤口进行消毒的液体,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上等的伏特加。

    在得知这件事的时候,路易差点就要昏过去了。

    这种高浓度的烈酒据说一开始就是用作消毒液来使用的,但是,要将它用在那个地方,别说是有个伤口的情况下,就算是完好无损之时,被伏特加淋一下,那也是生不如死的经历。

    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仅仅是皮肉之痛的话,那对路易来说还是一种仁慈的恩惠,但是,偏偏要为他消毒的是安娜——一个青春年少的少女。

    路易都无法形容身上的被子被安娜拉开时的心情。

    他很紧张,呼吸急促,还有……还有某些期待。

    当时他羞涩无比,脸颊的温度都在瞬间高了很多。

    安娜的手法很轻巧,虽然她的手臂是颤抖着的,但是仍然将力道拿捏得适当,并没有令路易感受到多少痛苦。

    事实上,当时路易也不可能感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因为他正在被另一种来自心中的痛苦折磨。

    那股该死的火气在安娜第一次为路易清洗伤口的时候就再次来了。

    路易亲眼看见了身体的变化。

    很正常的变化,但是在这个时候,正常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安娜也注意到了。

    那一刻,她的手停了下来。

    再然后,难以预料但却情理之中的事情发生了。

    那不知已经积累了多少戾气、多少能量的火气,如同火山爆发一般,汹涌喷发了。

    安娜成为了第二座庞贝,被火山岩浆吞没了。

    她的手、手臂,甚至脸和头发,都被白色的液体沾满了。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安娜见到路易不是羞涩地逃开,就是脸红地低下头。

第37章 王后归天() 
这四年来,路易开始努力补课,其中,他最为重要的一门课,就是修补和贵族们的关系。

    政治中,人皆不可信,无论同伴是贵族还是平民,只有利益才是彼此的牵连,其他的都是虚无。贵族固然各自有私,但是平民又何尝无私?但是,平民的私心往往需要贵族的牺牲才能满足,贵族在遇到了平民的挑战后,也有可能为了相同的利益而联合起来。共同的利益往往是保证盟约最好的誓约物,到了危急关头,有着共同利益的贵族才是最为可靠的盟友。

    试图修补与贵族间关系的路易,在这几年内得到了王后很大的帮助。

    贵族人数众多,若是一个个去接触的话,那根本就是浪费时间。贵族间其实存在着派系,如同当年的蓬帕杜夫人一派和反蓬帕杜夫人一派。每一个派系都有着派系中的强势人物或者家族。

    通过祖母的关系,路易认识了沙特尔公爵路易·腓力·约瑟夫。

    沙特尔公爵比路易大上七岁。

    路易初识沙特尔公爵的时候,他才十八岁,但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巴黎有名的花花公子了。巴黎稍有一些姿色的女人,几乎都是他的目标。他换女人的次数,全法兰西恐怕也只有蓬帕杜夫人在世时每天换衣服的次数能够相比。

    虽然沙特尔公爵的品行不堪,可是他的身份却不一般。他是法兰西最富有的家族之一的奥尔良家族的继承人。这是一个比法兰西国王还要富有的家族,一直以来都是法兰西权力山峰上不可估量的重要力量。

    也许是实际的年龄差距,沙特尔公爵并没有兴趣和路易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接触,因此他们之间并没有那种特别深的友情。

    但是,为了能够弥补当年在蓬帕杜夫人事件上的失误,路易仍然需要用尽一切手段,去讨好这个沙特尔公爵。

    比如允许沙特尔公爵可以偶尔用路易的名义,将他看中的姑娘约出来。

    当然,这么做也不只是为了讨好沙特尔公爵,路易也顺便完成了祖母交代下来的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穿梭于花丛中的贵公子的课程。

    不过,沙特尔公爵对路易的影响也仅仅止步于此,作为将会在未来成为奥尔良公爵的人,他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他对启蒙思想颇为认同。

    如同其他年轻人都会经历一段幼稚的悸动时代一般,沙特尔公爵如今的思想十分激进,脑袋中充斥着一堆来自于名为思想家的幻想型精神病者所写出的名为思想实则为指导人民将国家越弄越糟糕的不负责任的理论文字。

    他以为靠几本未实践过的书籍便可以解救国家和平民,事实上这样反而会造成矛盾激化,最后受害的还是平民,受伤的还是国家。但是,与路易对启蒙思想不过一知半解的状况不同,他早已经阅读过了诸多名家的著作,脑袋中的思想也已经十分顽固。

    他始终不成熟,不成熟令他变得天真。要在法兰西这块君主、贵族存在了一千年的土地上实践启蒙思想,那无疑是在撒哈拉沙漠中心打水井,除非是将地球彻底改造一番,否则根本不可能。然而,若是在法兰西来这么一场翻天覆地,那么恐怕就算是他,也难以自保。

    然而,沙特尔公爵会被启蒙思想所困,这对路易来说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沙特尔公爵这样的人几乎都是不切实际,喜欢天马行空,这种人可以用志大才疏来形容。志大才疏者,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的威胁,相反弱点还会有很多。一旦他真的在哪一天中邪了,恐怕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

    不过,无论未来怎么样,至少这四年之中,路易通过他,算是完成了与奥尔良家族搭上线的工作。毕竟,这个家族在蓬帕杜夫人时代支持的是王太子,如今王太子已经不在了,他们也需要寻找一个新的靠山。

    路易也不是只和这么一个家族接触,事实上大大小小的家族基本上也见了很多,有些只是无足轻重的小家族,有些却是在地方上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乡绅贵族。

    在与这么多贵族的接触中,路易意外发现,那套启蒙思想已经侵入了许多下一代贵族的脑中。启蒙思想的威力,已经那些名家手中的笔所制造出的能量,令路易不得不注意。

    只是,路易对启蒙思想这种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经过验证,还没有进入广大平民心中的新物事并没有兴趣,他只是对那些作家、思想家的笔产生了兴趣。

    路易需要一个御用笔手,他需要这个笔手为他“歌功颂德”,即使这些功德完全是捏造也无所谓。只要这个笔手有足够的影响力的话,那么文字就会成事实。

    路易需要在民众间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以求能够在上位之后减少来自民间的压力,并且令他能够在民众面前有更多的转圜余地。

    他想到了一个人,伏尔泰。

    现在的法兰西,伏尔泰不仅作为思想家还是一个普通人,他都十分特别。他是少数几个不反对国王存在的思想家之一,同时他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品格高尚者,他几乎没有任何的丑闻。

    借用伏尔泰先生伟大的笔,来塑造一个光明伟岸的法兰西王储路易。

    路易自认为想法很好,但是在他想到这个办法的时候,却有一个致命的阻碍,使其成为梦幻泡影。因为他还不被允许离开凡尔赛。

    王后将他“软禁”起来的时候,曾经说过“除非她死或她认可,否则不会让我出来”的话,这意味着他将要继续等待。

    路易并没有再等待多久,1768年,在路易失去自由整整四年后,他终于摆脱了枷锁,只是交换条件却是沉重的。

    好不容易已经产生了一些亲人情感的祖母,她在这一年结束了六十五年的不算灿烂的人生。

    她临死的时候,含笑对路易说:“路易,你恢复自由了。”

    王太子死后,路易就可以正式用上“路易”这个名字,而不是将它作为一个摆设。然而,王后这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称他为路易。她一直叫他“奥古斯特”,也许她是没有认可路易的能力,也许她是叫起“路易”就会想起王太子。答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