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同志们的好意,”杨将军婉言谢绝,“不过四方面军的同志们也不富裕,再说,接下来我们可能要过草地……”

    “什,什么过草地?”李先念不解。

    “呃……没什么,”杨将军急忙含糊其辞。还在湘江大战之前,中央就把长征的大致路线(顺着各个军阀的势力范围之间的空隙),以及这么走的用意(宣传抗战,为日后的抗日建立一个大后方)都通报了全军。

    在当时中央是为了统一全军思想,毕竟让战士们漫无目的地随军前进,又没有个说法,这很容易让基层的红军战士产生一种“前途未卜,我还是另谋出路”的想法,原来的历史上,红军开始长征以后,战士们大量逃亡,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在原来的历史上,中央红军是没办法把准消息告诉给下面——因为就连中央,他们对于未来的线路也没有个准谱。

    不过在这个时空,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中央的目标和路线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通告给了下面的同志们。

    当然,这样很有可能泄密——实际上,在这个时空,已经有一些掉队的红军战士被白党抓住,也有那么一两个人熬不住酷刑,当了叛徒。

    可是……相信白党无论是哪个高级军官,在抓住一个普通红军战士的时候(倒是也抓获了一些低级军官,职务最高的是一个副营长,团以上干部一个都没有——这些中低级军官没有一个当叛徒的),都不会想要逼问这种最顶级的军事机密,对吧?退一步来说,就算有哪个被抓的人主动说起,也得要这些白党军官敢相信,对不对?

    没准儿还会当成是红党派出来的“死间”呢。

    “我的意思是,眼下我们红军的补给并不充足,又面临白军的围堵,我们有可能要北上穿越松潘草地——据说在那里想要寻找补给非常不易。所以粮食还是省着点儿用比较好。”看看李先念疑惑的眼神,杨将军给出了解释。

    “杨将军多虑了吧,眼下一四方面军汇合,力量这么强大,就算是想要南进川中,在四川开辟根据地都不是不可能,为什么还要北上走松潘草原呢。”李政委显然是自信得很。

    不过一转念又担心起来:“只是一方面军的同志们这个样子……杨师长(历史上这时候的杨成武只是团长,这里他升官了^…^不过虽然升官了,其实还是无法与李先念并论,这时候的李先念可是中央执行委员),不知道你们还有多少战斗力?”

    “说实话战斗力下滑得很厉害。”杨将军苦笑,“一路过来,没有打多少歼灭战,缴获不多。全军的情况我不知道,就从我们师来说,步枪平均只有不到二十发子弹,机枪子弹平均不到二百发,手榴弹稍微多一些,人均能有两个,迫击炮……”

    (这个配置以红军的标准来说,不算弱了。不过不要忘记,这可是作战部队,而且是一军团这样的主力军团中的前卫部队,装备水平远远超过一般红军)

    “等等,”未来的国家主席愣了一下,“你们一支师级部队居然有重火力?”

    “哦,我们师有一个炮营,有八门60迫击炮,不过炮弹居然没有炮多——炮弹只有六发。”

    “八门迫击炮?”李主席吓了一跳,“你们一个师……算三千人吧,三千人就有八门炮,这样的标准,有些太高了吧……你们打劫了白军的军火库?”

    杨将军挠头,心中略有些得意。虽然说革命同志应该大公无私,不该有攀比之情,不过所谓吃人嘴短,面对“富足”的四方面军同志,一方面军的战士们免不了有些抬不起头来,眼下终于“扳回一局”:“去年七月份的时候,部队的装备水平突然有了很大提高——”

    却又叹了口气:“不过说实话,没了炮弹的炮,实在还不如烧火棍。”

    “……没事,总比有了炮弹却打不出去好。”

    “哦,对了,我们的西药储备比较丰富,不知道四方面军的同志们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杨将军忽然想了起来,急忙想要对四方面军的同志投桃报李。

    补给确实不易得,不过每攻占一片区域,总还能征集到一批;可是相比之下,药物就更难求,除非是攻占特别大的市镇,否则根本弄不到。

    把现在师部的药物匀给三十军一半,足够还他们的人情了。

十一 两军会师13() 
李主席原本以为杨将军所谓的“药物储备丰富”只是相对而言,毕竟在这个年代的中国,西药可是比军火更难得的东西。打劫一个大型军火库,或者打一场大胜仗,红军的装备水平立马就上去了——可是你有听说过大型西药库的吗?

    但是真到了师卫生部一看,就不由得有些傻眼兼眼馋了。

    “这……这是你们一个师的卫生部?我们整个方面军的药物储备都没这么多。”李先念拿起一个满满的竹筒,看看上面标注的名字:“双氢青蒿素片?这是什么药,治什么的?”

    “治疟疾的,据说药效比奎宁还好,”军医显然是下了苦功夫,对于这些药物的疗效已经很熟悉了,在一边解说道,“我们的各类药物储备很充足,而且我们还不定期地收到补充,首长您看看我们的伤病员就知道了,一是数量很少,二是恢复得都很好——所以四方面军的同志如果有需要,我们能大力支援。”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未来的李主席也不矫情,转身向警卫员命令道:“让李医生带卫生员过来一下,告诉他们这里有药。”

    “是!”警卫员领命转去。

    “我们有好些好同志,都因为缺医少药而牺牲了,如果能早一点遇到你们就好了。”李先念看看这个小小的卫生站,轻轻叹了口气。

    “没事,现在两大红军会师了,药物就不会缺乏了”杨将军很高兴,不只是为了能还四方面军一个人情,也是为了李先念口中那些好战士。

    “只是我有点不太明白,刚才那位同志说的‘定期收到补充’是什么意思?”李先念笑问。

    “这个我也不清楚,”面对这个问题,杨将军也只能挠头了,“我觉得,我们大约是建立了某条很厉害的秘密交通线,自从去年七月……不对,是六月以后,就一直都不怎么缺乏药物了。”

    “也不对啊,”李先念先是点头,接着就又疑惑:“在有根据地的时候,通过交通线得到药物不奇怪:可是你们不是一直都在转移吗?这样交通线还能起到作用?”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杨将军笑笑,“也许是长征开始之前,囤积了大量的药物吧。李政委(刚刚才查到,李先念当时是三十军政委)你知道的,真要是建立这样一条能够搞到药物的秘密交通线,肯定会用得非常充分。”

    李先念点点头,这个解释基本能说得过去——实际上,舍此以外,也没有其它合理的解释了,于是又笑道:“你们那边地下工作的同志们,干得很不错啊。”

    “呵呵,既然两大红军已经会师,我们也就不分彼此了,将来两军共同奋斗,共同为建立中华苏维埃而努力。”

    ————

    在李先念和杨成武聊得开心之际(两个人都是军事指挥员,聊着聊着就山南水北地说开了),中央已经翻越了梦笔山,来到了一个名叫“毛木错脚”的地方,得到了两大方面军会师的比较详尽的报告。

    同时也意味着,中央开始面临着一个早已经知道,但是一直都没有能真正详细讨论的问题——面对张国焘,该怎么办?

    比较激进的同志——比如彭老总,陈大将——就力主趁着张国焘对中央还没有多少戒心的时候,动用内保,一举将之拿下。

    “一年多来,负一号带来的各种情报都已经证实属实,而且这一次我们又拿到了陈云徐老董老等人的报告,这些资料和报告中无一例外,都提到了这家伙在这时候就开始分裂中央,最后更是当了可耻的叛徒,”彭老总说着,一拍桌子,恨恨道:“照我说,就该直接把他当叛徒给拿下!”

    “对!张国焘那个人我见过,名利心太重。”陈大将附和,“早解决早好——就好比当年,如果我不救常凯申,我们会少多少事儿?”

    “可是现在,他还是四方面军的一号领导,如果我们采取断然手段,会不会造成四方面军的混乱?进一步更造成一、四方面军的隔阂乃至对立?”较为温和的总理就比较担心:“我们从去年六、七月份开始(证实了魏承恭带来的资料之后),就在力图限制他的权力,可是他依然走到了这一步,这说明,他对四方面军的控制非常深入而牢固。眼下强敌环伺,如果因为他的原因让四方面军和我们搞起对立,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张国焘眼下对中央没有戒心,我们要收拾他比较容易;如果迁延日久,再想要收拾他,那就麻烦了。”邓发貌似站在彭老总一边,“至于说四方面军有可能会不稳……只要我们的动作足够快,他的那些死党,来不及弄出乱子的。”

    “再说,我们还可以借助徐向前同志稳定四方面军的人心。向前同志的党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彭老总又道。

    “……”

    “我赞成恩来同志的分析,”总理也不是没有支持者,比如洛甫同志,“眼下我们的实力比历史上强得多,我不认为张国焘面对这样的情况,还敢于对中央咄咄相逼。我们完全可以在稳住四方面军的情况下,逐步去除张国焘的影响。而且,在没有见到向前同志和陈昌浩……同志的信任之前,贸然拿下张国焘,很有可能会让两位同志以为我们是要对四方面军的人下手,是一场人事斗争——别到时候我们拿下张国焘,他的党羽却把向前同志,或者昌浩同志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那就成了笑话了。”

    “把两位同志请过来看电影嘛。”陈大将军话刚说完,就忍不住自己轻轻拍了自己一个嘴巴子,自嘲地笑起来:“说话没过脑子,让大家笑话了。”

    人家都不信任你了,你却要请人家来看电影,这中间的难度可不小。

    “对,我们就算要动张国焘,也不能在两军还没有完全信任之前。最起码,要取得向前同志和昌浩同志的信任和理解。实际上我觉得我们不用担心,张国焘如果仍然执迷不悟,他的步调也只能像历史上一样,一步步地来——而只要他走出第一步,我们就可以动用内保,让他迈不出第二步!”总理最后拿定了主意。

十一 两军会师14() 
基本上,在中央讨论如何应对张国焘的时候,张国焘也在和人讨论着该怎么应对中央。只不过参加讨论的人少得多,只有他自己,以及两个亲信死党,李特,黄超。

    “先念同志发来的电文很有趣啊,”张国焘把手里的电报交给了李特,“一方面军虽然已经是一支疲惫之师,但也仅仅是疲惫,一个师就配了8门迫击炮……呵呵呵,有意思,有意思。”

    李特拿过电文,黄超把脑袋凑了过来,两人一起看李先念的电文。电文这东西不可能长篇大论,即使是军用电文,两千字基本也就到头了,这点儿容量,最多也就是把李先念在一师的经历大概说了一下,再刨去一堆“两军会师之后士气高涨”“欢喜不胜”“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之类的看上去很水的文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