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多万日军将在长时间内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此时,敌我双方将陷入犬牙交错的乱战局面。不过,我们分布于战场各处的军队仍然有统一指挥,可以集中数个据点的力量一股股地围歼各处日军;而日军因为各部缺乏联络,无法配合,只能被动地各自为战,就算日军战斗力强于我军,我们也能一一将他们消灭。”

    “为什么要摧毁日军的司令部,你不是已经用电子干扰瘫痪了敌人的指挥系统吗?”常凯申问道,“而且,如果空投的部队没有能消灭敌方指挥部——就像刚才的演习中,那支赤(“匪”字好险没有出口^…^)……红军部队——你打算怎么办?”

    “没有无线通讯,还有有线电话,还能派传令兵;在发现无线电无法联络的时候,他们肯定会采用这样的手段。”白崇禧镇定地回答道,“只有彻底摧毁指挥中心,才能彻底陷敌于混乱。至于说没能发现日军的指挥部,那就立刻多向分散,以连为单位乘车向最近距离内可能的位置搜索进攻——你们一个小时能够行进多远?”

    最后一句话当然还是向刘将军问的。

    “我记得zbd03式空降战车的行进速度好像是……”刘将军摸着头。

    “越野速度45公里每小时,公路速度约65公里每小时,水上行进速度8公里每小时左右——不过这个要视水情而定。”不远的小杨张口报出一串数据。

    (地效注:跟百度公布的03式空降战车的准确数据略有出入,不过应该在可接受范围内,主要是在该词条下没有越野速度这项最重要的数据)

    “水上速度……”白崇禧又愣了一下,“那种战车可以涉水……好吧,无所谓了,今天我看过的新鲜东西已经够多了,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他想到这里,忍不住瞟了一眼台下的常凯申。马列党的力量有了巨大的增长,这个反共的心比谁都坚决的家伙应该是最头痛的吧。

    然而他还要反共,从他刚才不小心失口说了一半的话来看,这家伙绝对是还想要反共到底——某种意义上,倒是不能不佩服他的执着,或者说顽固。

    (如果评论全球最坚决反共斗士,老常大约是属于最坚决最顽固的几个人之一,能跟希特勒,麦卡锡并列前三——难怪中国马列党会叫他顽固派^…^)

    “两个营,六个连,时速40公里,一个小时,已经足够搜索所有可能的片区了,如果这样还没有能找到日军的指挥部,那只能说天意如此。”说道这里,白崇禧摇摇头,“这种可能性很小,甚至于根本没有。松井石根不是那种对于战局有强大预感能力的优秀指挥官,这个人的指挥能力充其量算是中规中矩,能上位完全是因为他的政治狂热,无线电设备的一点毛病,应该还引不起他的警觉……”

    说到这里,白崇禧又瞟了一眼台下的常凯申:这家伙能上位,又是因为什么呢?

    “……无论摧敌首脑的任务是否成功。这一支宝贵的装甲力量都必须在两个小时以内再一次收拢,并从敌阵里面,沿着我军放开的道口突入我军第一道防卫圈内。在这里我们假设日军的指挥部是在东边,所以他们应该从栖霞山方向突入进来……”

    栖霞山区域的黑色变成了类似二维码那样红白驳杂的颜色,同时,还凭空多出来三辆05步战模型。刘将军解释道:“这表示这个区域处于争夺中。”

    白崇禧点点头,“我们会同时派出策应部队:一来是要接应他们,二来,则是要在占领阵地后,重新封死这个缺口。之后,这一支装甲部队将从东北方的栖霞山一路攻向包围圈内的日军后路,在搅乱这部分日军的后方之后——当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命令二线部队发起攻击,以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迅速补防西南方向的牛首山,把这个缺口也给堵上。”

    伴随着解说,屏幕上那三辆步战模型开始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前进,一路走过,把白色区域又都打成了红色。

    “压在这支部队身上的担子,会不会太重了?”陈诚皱眉问道,“这毕竟只是两个营。”

    “可是别忘了,那是两个装甲营。”白崇禧固执己见,“就算只是轻装甲力量,日军一线的步兵部队也是很难挡住他们的——不用我说你们也该知道,日军的一线步兵部队,并没有配备多少反装甲力量。”

    这一点确实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理由也不难理解:中国军队并无多少装甲兵,日军配备反装甲力量干什么?占用编制和资源吗?

    在不久后的诺门罕战役中,日军面对苏军的装甲兵溃不成军,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因素。(要知道当时的苏军正在大清洗中,连打个芬兰都无比费劲,日军的战斗意志和技战术怎么都不比芬兰军队差吧,毕竟是列强之一)

    “可是他们还有炮,日军的炮兵很厉害,这个也不用我多说吧。”陈诚很不服气。

    白崇禧冷笑,“陈老弟,这支装甲兵一开始是出现在敌人的后方,而且他们的越野速度有40公里每小时以上,甚至就连普通的河道都挡不住他们。你觉得,日军的炮兵来得及调整部署吗?”

    不等抬杠继续,白崇禧又道:“说是压在这支部队身上的任务重,可是我们来看看我们具体压了什么任务在他身上:空投到敌人兵力薄弱的后方,以两个营的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摧毁日军的指挥部,或者在那里转悠两个小时,然后顺着上下联系不通畅的日军屁股一路捅过来……”

    他说到这里,一直负责操作机器的小杨不由得笑了一声。

    “你笑什么?”白崇禧莫名其妙。

    “我们把这个叫爆菊或者叫千年杀——好吧,这只是我们那边的一个笑话。”小杨赶紧解释,“白将军请继续。”

    “……”白崇禧又看了小杨一眼,又继续道,“日军是在向南京开进,这等于是说,这支装甲兵不管遇到哪一支日军,一开始都会遭遇他们柔软的后方,这意味着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

二 试探接触7() 
还用得着说么,这意味着这两个装甲营一路都不需要打什么硬仗——甚至,以他们的行进速度,顺着路一路朝前开就可以了。

    “这两个装甲营真正的战斗任务,其实只有围歼敌司令部,以及之后前往堵塞牛首山缺口的攻坚战——说是攻坚,估计也就是遇到几个守备兵而已,这样的任务,以这两个营展示出来的战斗力,完全能够承受。”

    “在完成修补第一道防线的任务之后,我们就把这支装甲部队部署在这里……”说着话,白崇禧把手指向青龙山淳化镇中间稍微靠后的位置,“作为预备队,随时填补前方出现的窟窿;而我们在南京城中的部队,全部出击……”

    “不留预备队吗?”刘将军插口问道。

    “不留!不需要留。”白崇禧斩钉截铁地答道,“必要的话,甚至需要从其他方向抽调部队投入这个战场。我们要争取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来歼灭”

    刘将军点点头,白崇禧这是混战计。尽可能地打乱战场,以弱化日军的组织优势,发挥我军的数量优势,既然是要靠数量取胜,当然要尽可能投入更大数量的部队。

    顺带一提,这一招刘将军并不陌生,以后在朝鲜战场上被广泛使用。志愿军在进攻时,经常是依靠近身白刃肉搏来回避美军的火力地狱——这其实也是用混战来弱化乃至消除美帝的组织优势。

    不过最有名的混战,当然还是林彪大战廖耀湘(输入拼音,居然出来“尿要翔”,是我太污了吗?)。当时参谋人员向林彪反映说:“敌人的建制乱了,我们的建制也乱了,各部无法指挥。”林彪很淡定:“乱了怕什么?我们给他来个以乱制乱,纵队不要去找师,师也不要去找团,大家都去找廖耀湘,哪里枪声密集就往哪里打!”

    “只是这样也只能聚歼包围圈内的日军,不知道白将军所谓全歼敌军要从何说起?”刘将军又问道。

    “这个取决于围歼日军的计划进展是否顺利。”白崇禧信心满满:“如果能够在一到两天之内基本歼灭圈内日军,而我军的建制没有太过散乱,依然保存比较完整的战斗力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部队组织起来,沿着之前的装甲兵打出来的通道,插向敌军后方,把整个战场彻底搅乱,再打一次大混战;如果围歼行动不那么顺利,让外线日军重新恢复了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那么这些部队就必须重新恢复之前的态势。然后我们把这个过程重复一遍。”

    “重复一遍?”所有的人——无论是国府几位大员,还是董老,又或者是刘老将军和小杨——都为这个想法感到吃惊: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你小诸葛不会不明白吧。

    “我不觉得日军还会再上当,将军你重复使用这个战术,想要做什么呢?”刘将军皱眉问道。

    “他们上当最好,不上当也无所谓,无论他们怎么想,怎么做,他们根本的劣势是无法没有改变的。”

    “根本劣势,你是说……”何应钦若有所悟。

    “指挥距离。”白崇禧解释道:“在无线电出现之前,因为通讯手段的限制,一个统帅能够指挥的距离控制在10公里左右,超过这个距离,就会指挥不灵。南京地区的战场范围纵横都在30公里以上,这么大范围的战斗,松井石根没有了无线电,根本玩不转。更不用说我们掌握着空降力量,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他们最想不到的柔软后方,比如弹药库,炮兵集群,粮食集散地,医院……等等目标,甚至,可以直接扔到他的指挥部所在。”

    “具体到这里,面对我们故技重施,故意放开的口袋。日军的行动大约就是原地防守或者转向侧面。如果他们原地驻守,那么,在他们接到上级的命令之前,这一支部队将不足为虑,我们可以很从容地把这些方向的兵力调动到其它更需要的方向。我们可以把这些兵力集中到某一个方向,形成该方向上的绝对兵力优势——比如我们可以把栖霞山、淳化镇两个方向的守军都集中到青龙山方向,这样青龙山的守备兵力就充裕得多,可以从侧边直插青龙山日军的后方。总之,日军两三个方向上的兵力被闲置,相当于我们的压力减轻一半,以敌我双方在南京的战斗力对比,我们面对全部日军或许力有不逮,但只面对一半的日军,而且还是短时间内得不到统一指挥的日军,还是很从容的。”

    “如果他们转向侧面攻击,比如从栖霞镇转向青龙山,又该怎么办?”何应钦又问道,“这是很有可能的。日军求战心理旺盛,他们听到侧边有枪炮声,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如果真有这么旺盛的求战意志,那么可以用某些高价值目标——比如一支假的重炮部队,或者辎重车什么的,把这些部队吸引到第二道方线下,重复之前我说的步骤。就算他们不受诱惑,我们也可以构筑侧边防线,顶住他们,”白崇禧浑不在意,“我们把其他方向的兵力集中过来了,这里不缺兵力。我们还可以集中师旅一级的炮兵对这些阵地提供火力掩护,只要这种火力展现过一次,日军就不会在解决我们的炮兵之前发动新的攻击——要压制炮兵,最好还是靠炮兵,但是要展开炮战,同样需要他们的指挥部下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