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共争端的一点小尾巴,简单来说就是常凯申兵败如山倒之际,败退到台湾,结果两岸一直对峙到现在。”

    “还没有解决?”陈政委吃了一惊,“以这边的中国这么充足的物质条件,还没有解决?”

    “军事上的问题不大,麻烦的是政治上的和国际影响上的,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董老回忆了一下自己来到这边后所见,说出了自己的印象:“不过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种态势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了。”

    陈政委想起了昨天在黄埔见到的那个年轻人,点了点头。当时为了不露马脚,他没敢说很多话,现在想起来,那个年轻人曾经说起过台湾问题,其对中国能够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很有信心,却对迟迟不动手不以为然,最后,对如何解决台湾人对大陆的不认同感深表疑虑。

    “好吧,这个问题以后再说——我想问问,对于张副主席,又抱有什么态度呢?”陈政委还是问起最关心的话题。

    问完不忘了表态:“当然,无论中央的决定是什么,我都无条件服从。”

    说完忍不住心下惴惴:既然中央连林帅都能优容,那么应该也不会苛待老上级吧?到底是跟张副主席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年,他很不希望看到老朋友身败名裂。

    “这个……说实话我不是很清楚,我来这边是在过雪山之前,那时候中央对于如何处理张国焘还没有定论;顾政委来得虽然比我晚一点,不过他是从江南直接过来的。”董老笑道,“所以中央会决定如何处理张国焘我们并不清楚……”

    陈政委:“……”

    有些失望……但同时又感到好像松了口气。

    “……不过大致能猜到。”董老说到这里,笑容收起,“张国焘的性质跟林帅不一样。林帅以后有可能犯错,但也仅仅是有可能而已,还可以挽救,但是张国焘……李教授的问题,无论如何都应该追究清楚?毕竟即使是按照共和国的法律,那也还在追诉期内。”

    (注:不少朋友都知道,谋杀罪的追诉期是二十年——不过如果谋杀对象是李教授这种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即使超过了二十年,估计也会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继续追诉)

    陈政委再次默然:董老指出的这个事实,实在让他无从辩驳。

    “不用难过啊,”顾作霖拍拍陈政委肩膀,“就像你昨天晚上跟我们说起贪官问题的时候,不把那些人视为同志,而是看成敌人一样。既然24年的时候张国焘已经交出了那份供词,那只能说,他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不再是同志了。他是敌人,对敌人不需要怜悯。”

    陈政委苦笑:“说的容易,能有那么洒脱就好了。”

    ————

    于是这一天接下来的工作就让他有些提不起精神了。

    勉强把自己,还有徐帅的,还有曾中生……等一些人的情况抄完,陈政委没精打采地表示:我来这边的事情已经干完了,接下来要我做什么,你们安排就好。

    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事情给他干,于是他临时加入了四老和顾政委,伍翻译等组成的研讨小组。

    四天以后,魏承恭从陕西返回。

    “有什么收获吗?”云经理问道。

    魏承恭叹口气,“一个星期都不到的时间,能有什么收获?”说着话,咕嘟嘟喝了口茶,这才道:“本来我以后那地方鸟不拉屎,没想到却是走了眼了,好家伙,陕西省已探明矿产资源的总价值高达42万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

十七() 
“哦?三秦大地,居然还是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啊。”大家都来了兴趣,趁着离出发还有点时间,大家一起聚拢到魏承恭身边。

    “说‘宝地’是实实在在的,说‘风水’宝地就未必了。”魏承恭苦笑,“那地方风水实在很糟糕。水就不必说了,时至今日都缺,更不用说80年前了。至于说风……呵呵,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也就是说,想要发展农业很困难?”

    “即使到了今天,陕西粮食自给率也只有75%左右——虽然现在陕西的人口肯定比那边多很多。”魏承恭黯然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然而靠着我这一年两百来吨的运量,就算全部用来运化肥,充其量也就能满足五千到一万亩土地的用量,按照每亩地增产两百斤粮食计,最多就是增产一百到两百万斤粮食——平均每个战士能够分到一二十斤,这够做什么的?”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一起沉思:看来靠着这边的物资发展粮食生产,这个念头可以打消了——嗯,可以弄一点良种和农药,化肥真是可以免了,不对,是“必须”免了。

    “那么工矿企业呢?”陈云问道。

    不要以为根据地就不能有开采业了。事实上,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央根据地的时候,就有钨矿砂开采业务,主要由毛泽民同志经管。

    “也够呛,”魏承恭摆摆手:“就像刚才说的,陕西省矿产不少,不过很少大矿富矿。具体来说,北面有石油,有水泥灰岩还有盐;东面有煤——这个应该不消说了;但是却缺铁,而且少有的一点金属矿也都在南边。目前来看,唯一比较现实一点的,也就是接管延长油田,还有组织一下挖煤,挖盐矿什么的——不过生产方式肯定非常原始,产量什么的不能做太多指望。”

    “不能从这边采购一些采掘设备过去吗?”

    董老纳闷道。

    一年两百六十吨的运输量对于那边来说,也很不少了。1934年延长油田开建的时候,从德国、美国进口了3部设备器材,还有上海定制的钻机配件,这些东西总共重量也不到100吨。之后在1938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致函第十八集团军驻汉口办事处,请求将延长石油厂的两部钻机及其器材调往玉门。经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批准同意,延长石油厂拆走两套打井设备,包括两套锅炉和蒸汽机,12根套管,还有钻头,钻杆,钢丝绳等物资,更是总共只有30余吨。

    只从载重量来看,这点儿东西几辆卡车就能拉走,实在是寒酸到让人不忍卒睹。

    “能够采购一些,但是最好不要太过指望,通用的机械设备还好说,一些太过专业的设备,即使是这边也不是那么好弄到手。而且那些专业设备也不是我们的资金负担得起的,”魏承恭思忖着道,“我倒是想要去收破烂,把他们淘汰的一些设备买过来,不过买那些东西太容易惹人怀疑了,特别是在国家大量关停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小型企业的前提下。”

    董老笑起来:“这就已经很好了,还指望一下子就发展成你们这边的那种,产量动不动几百万吨几千万吨的巨无霸啊?”

    魏承恭点点头。还是那个话,红军正处在什么都缺的情况下,这时候不管送什么过去,都是红军急需的。

    “我不是学工业的,实在不知道办一个工矿企业具体需要些什么,所以还是请中央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之后,把清单给我就好。”

    ————

    魏总这是要甩锅啊……云经理和几个领导人互相看了看,心中都转过这个念头。

    不过想想也正常,这小子本来就只是个高中生,虽然脑袋还好用,但是学力决定了你不能指望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事实上,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在这个人和一个行业都高度职业化、专业化的时代,你不能指望任何一个人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兵书战策无所不晓。

    遇到专业问题,真正靠谱的解决办法就是找专家;而如果是遇到很多不同行业的专业问题,那就需要找很多专家——这就需要一个团队,就像自己这些人在这边做的事情一样。

    只是……

    “魏总,你能带人去陕西那边吗?”董老问道。

    “当然可以……嗯,董老你的意思是……”

    虽然是在问话,不过魏承恭大致已经知道董老想说什么了。

    “今后我们的工作重心肯定会转移到陕北,所以我觉得……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在这边的陕西,在延安设立一个据点,这样做很多事情都更方便。”董老说得很直白,“不说别的,起码每个星期省下来的差旅费就不少。”

    “这样的话,广东这边的摊子就得扔了……”魏承恭皱起眉头,“虽然这个摊子其实并不大,不过就这么丢了还是有点可惜。”

    “这个摊子不能丢。”云经理摇摇头,“就像魏总你说的,咱们穷,置办这些东西不容易,不能就这么扔了。”

    “那……”

    “搬到那边去。”新来的吴主任给出结论:“哦,我们的意思是,搬到我们那边去。”

    魏承恭稍稍愣了一下,抬头看看公司——同时也是仓库——内的家当。

    东西不多,想要全部搬走,大约要来回跑几趟。如果能等到明年夏天,自己的能力再一次升级后,更是只需要一次就能全搬走。

    “你们是打算给红军切实弄一个兵工厂吧……好吧,真要是能给红军弄一个兵工厂也不错,在这边想要弄一点大动作确实是缚手缚脚。不过我问一些问题:”顿了一下,开口道:“首先,动力问题打算怎么解决。难道打算上火电?”

    吴主任摇摇头:“上火电不现实,用新设备太贵,用二手设备的话,维护又是个大麻烦。”

十七 2() 
十七

    “那……不上火电,难道上水电?总不至于上核电吧——倒是可以考虑光伏,不过我不敢保证那玩意儿的可靠性,毕竟是才发展了一二十年的东西。技术上应该远远比不上水电火电成熟。”

    吴主任摇头:“不管上哪一种电厂电站,根本上的问题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缺少技术人员。水电火电不必说了,太阳能那东西在你们这边也才发展了一二十年,放到我们那边,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怕都没有几个人懂。”

    魏承恭点点头,光伏的办法他考虑过,技术问题还在其次(光伏这东西的技术门槛较低,一般家庭都可以安装),关键其实在于功率不稳定,也不够大,还需要配套大量的蓄电池,如果要作为动力电用,那就势必需要很大的规模——投资太大,目标也太大,容易引起敌特的注意和破坏。

    停顿了一下,吴主任笑道:“其实我觉得,魏总你不是很了解我们那边的情况——”

    不了解?魏承恭纳闷,心说现在怕是全中国都没有几个人比我更了解了。

    “——魏总你在这边习惯了要用电就从电厂拉,所以一提到建工厂就想着要先建电厂……”

    魏承恭微微一愣,心说要用电先建电厂有什么不对吗?

    “……电厂这东西,哪怕是一个小电厂,也不止是给一个工厂供电,它是要给整个城市里几百几千个工厂,还有数万数百万的居民供电的,而我们暂时只建一两个兵工厂,哪里需要那么高大全的东西?”

    魏承恭若有所悟,点了点头。

    “我们那边的工厂的动力源大都是自备的。”吴主任不跟魏承恭绕弯弯了,直接给出答案,“我们已经商量过了,打算用柴油机,这东西在你们这边有钱随便买,不重,100千瓦的柴电机组只有一两吨;价钱也不贵,贵的只要十来万,二手的更是只要五六万就能买到,咱们厂里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