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月东升-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九奎点点头,说道:“见是见了,不过,按你这么说,定是将原来有主之地视为无主的了,万一那些原主回来如何处置?”

    胡世云想了想,说道:“九叔,这些事原不是我们经手的,此时倒是说说无妨,不过,请九叔也就听了便是,可好?”

    吴九奎立即点头,说道:“这我明白,是我多嘴了。”

    “不,不,”胡世云连忙说道:“这倒不是晚辈无礼,只是此时对辽东的百姓有好处,但到了关内、朝廷上,保不定会惹出什么非议来,请九叔见谅。”

    “明白。”吴九奎点头说道,没有再多话。

    “这事在辽东已全部开始执行了。”严正安说道,“我们将军下令,除了这土地不足的补足之外,到了明年开春,凡是地里荒着不种庄稼的,一律收归公有。”

    严正安的话,只是简单的一句,但其中蕴含的,可是要多得多。吴九奎在吴家可也是兼管着田庄的,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既然苏将军下令每个人都给予五十亩土地的额度,那么,那些大户人家积累了数代甚至更多代的土地,这不管是用什么法子弄来的,势必不能再寻到佃种土地的农户。

    道理很简单,既然自家有地,为何要去种别人的?那地荒着,可就是明显的结果。唯一的法子,怕只能花大价钱雇佣人手耕种,才不至于遭到没收的下场。但即使这样,恐怕也无法保证能耕种所有的土地,那些囤积了过多土地的人家,可难逃此劫。这样一来,既能增加辽东本地的粮食产量,也能控制到土地的兼并问题。当然,那些忙完自己家的土地的农户,还能赚到一些银子贴补家用。

    这一举几得的法子,恐怕也唯有辽东能过做到。这必然是建立在苏大将军对辽东的全盘掌控之上。想到这里,吴九奎不由得想起,那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是个什么态度。按理这本就不属于军事范畴,自然不归苏大将军处置,袁大人倒是份内之责。严正安既然说已经施行,那么袁大人的支持,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当然,下面的话,吴九奎便没有再问。

    这辽东多年下来,那些大户人家,有几个不是当地豪强,或是世代官宦的?辽东虽比不得京城、江南,土地兼并可一样不会少了。这若是真的在明年开春实施下来,那些官宦之家,定然要寻求解决之道。朝中的六部大臣们,想必与辽东牵连在一起的,定然也不会少,苏大将军可是要面临这股风与的侵袭了。

    甚至,这将直接牵连到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

    吴九奎这一沉吟,场面顿时显得有些冷场了。那胡世云、严正安对视片刻,随即从一旁的桌上,拿过一个包裹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31章 越来越近() 
天启元年的腊月十五,吴家渡海而来的大批米、布以及其它商货,再次由营口镇的仓库中出库,由近千人的民夫驮队运送,启程奔向辽阳。

    这仅仅是头一批,自打朝廷的军需船队稀疏下来,这还是头一次这般规模的运送队伍。这陆路自然要比海上费时费力,好在有胡世云、严正安的紧急调派,这第一批数百辆大车、骡马倒是立即便能启程。那余下的,还得从各地再次调派大车才可运送。

    徐熙自京城已经事先通知了胡世云、严正安二人准备,但吴家的商货实在太多,除了事先知道的一万石大米之外,还有不少别的商货,再说,这次船队也不仅仅是吴家一队,还有旁的商人抵达,这总不能都给了吴家用吧?那吴九奎倒是没意见,这第一批如此轻松的启程,已经算是不易,浩浩荡荡驮队一眼望不到尾,这样的规模若要吴家那些管事从人去雇佣,怕也得花上几日功夫才妥当。

    对于余下的那些商货,吴九奎也大方地交给胡世云了一部分,让其发给营口镇的那些小商小贩们,去赚些过年银子,并允诺可以在吴九奎离开辽东时,再支付货款。那些小商小贩,倒有半数是这些驮队里的民夫家眷,此举自然赢得了民夫们的感激之情,那些目光,也让吴九奎与吴琪雪感受到了辽东的另一种人情。

    吴九奎与吴琪雪在客栈便与胡世云、严正安告别,上了那辆四轮马车,直接驶往镇外与驮队汇合。那些管事与护卫们,则人人有马,除了五十人跟在马车前后之外,其余的,都分散在驮队里面。有了辽阳商务局的帮助,吴九奎此行携带的人手,倒有过多之嫌。在营口镇的客栈里,吴九奎留下了几十人驻守,等待后续驮队的到来。

    大概是考虑到吴琪雪的小姐身份,这辆马车里,增添了两张厚皮褥子,还有几副软垫。宽敞的马车里虽然不能躺着,却也可以斜倚着舒展下身子。这一点,连吴九奎这样年纪的人,也因此受益,这大车没走多远,一老一少,便不顾什么礼仪,各自斜靠着一边,一边从帘缝里瞧着外面的雪景,一边闲聊打发时光。

    吴琪雪拥着厚厚的毛皮,倒是丝毫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寒雨、易烟两个丫鬟,坐在一辆稍小的两轮马车里,就跟在后面。这一趟的女眷有三位,胡世云本打算再安排一辆四轮马车的,却被吴九奎婉言谢绝了,若是连吴家的丫头都如此享受,这吴家也未免过分了些。虽然吴九奎瞧出来,在辽东见得这些人,似乎并不怎么分尊卑等级,但在吴家,可是要讲究的,哪儿有丫鬟与小姐一样的待遇的?

    吴琪雪瞧着吴九奎,若有所思地问道:“九叔,你说那天胡世云、严正安送给咱们的那两只人参,真有百年了么?”

    吴九奎一怔,想了想,说道:“人参我倒不熟悉,但想来人家作为赠礼,总不会假的吧?瞧着辽东这般做派,这两只参虽贵重,恐怕对他们来说,倒也不算什么。毕竟这里是产参的地方,莫说百年,千年的,也说不定有的。”

    吴琪雪不信,仰着脸说道:“千年?我可不信。九叔见过?”

    吴九奎笑着摇摇头,说道:“我不过是打个比方,就算有,谁又能说得准到底多少年的?”

    吴琪雪躲在毛皮下伸展了下身子,斜着脑袋说道:“这些人倒真舍得,如此款待,那些来辽东的客商,哪个又能不领情?这既能赚银子,又有人热心招呼帮忙,我瞧着只要在海上不出事,这定要再来的。”

    吴九奎感叹地说道:“是啊,这位苏将军,可当真是大手笔,你没听胡家、严家两位少爷说么?这商队来辽东,可都没只带着银子回去的,不都买了土产、山货回去?这一来一往做两份生意不说,单是这辽东,可没要多少银子,便有了这米粮、布匹等等商货。”

    说道这里,吴九奎稍稍压低声音,说道:“这可要比朝廷只拿银子接济辽东要高明得多。”

    吴琪雪想了想,说道:“九叔,你说这些事情,当真都是那人一人想出来的?”

    吴九奎摇摇头,说道:“不敢说,但就这些听到的,看到的,无一不与他有关。就算不是他出的主意,也是有过指点的。我倒真想见见此人,看看到底是如何聪明的一个人。”

    吴琪雪笑道:“九叔,那干脆留下来喝喜酒算了。”

    吴九奎一时没想到别的,反而当真在心里算了算日子,这留在辽阳过年,可是一定的了。不过,人家在镇江堡举办喜事,未必还望镇江堡走一趟?

    “只有到了辽阳,看袁大人如何安置了。”吴九奎说道。

    吴琪雪却一下子不出声了,往里缩了缩,只露出半张脸。

    “怎么?”吴九奎关心地问道,“很冷?”

    吴琪雪瞧了眼吴九奎,等了片刻,才问道:“九叔,你说那两只参,能治好我爹的病么?”

    吴九奎一怔,没想到吴琪雪在想这个问题,便摇摇头,说道:“不知。”

    “不是说人参有起死回生之效么?”吴琪雪问道。

    吴九奎看看吴琪雪,轻叹一声,说道:“有用是真的,但也不是包治百病,有些病症,还不能服用人参的。这得回去请医生看过,才能知晓。”

    吴琪雪自言自语地说道:“若是真能治好便好了。到时候再给我生个弟弟,我也就不枉走着走这一趟了。”

    吴九奎一笑,但又随即忍住,说道:“小姐,这个可不是你该想的吧?”

    吴琪雪那话的意思,自然是等吴老爷病好之后,再讨几个妾,然后生下吴家男丁,自然吴琪雪这趟被其视为“厚颜”的辽东之行,也就等同于游览辽东风光了。

    那吴琪雪却答道:“九叔,我都这般来了,还有什么不能想的?”

    吴九奎一时无话,吴家这幅担子,要用吴琪雪这样一个小姑娘来顶着,是有些重了。吴老爷的法子,道理上也是有的,但这情理上却未必能通。

    这事放在吴琪雪身上,自然是一个未婚女子主动投怀送抱的想法,只是在吴老爷那里,却是用的“和亲”的道理。这种事,在民间也不是少见,就连历代朝廷,不也是巴巴的送上公主,换取江山稳固么?实际上,很多事情,这在平民百姓中做,那是“无人不耻”的事情,但若是换个级别的人家做了,却被说成是精明之道,甚至说是“治理有方”。

    吴琪雪生在吴家,对这个道理可是明白的紧。吴家虽不能说大富大贵,却是根基颇深,吴琪雪就算是做妾,也要比陈家大小姐来得尊贵。这些想法,实际上便是家传,家风之说。

    但吴琪雪毕竟是未嫁的姑娘家,虽说不一定遵循大明朝此时的礼教,吴家也不会拿自家闺女去攀附权贵,这不是吴家选婿的唯一标准。是故吴琪雪在吴家的日子,那是过得比较自由。再说,凡是知道点吴家的底子的,都是想要攀附吴家的。那些当朝权贵,对吴家可没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吴家老爷,要得是延续吴家血脉,保持富裕根基,而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短暂辉煌。

    吴琪雪自打说了那句话之后,这一路上便不再怎么开口,弄得吴九奎也觉得有些不舒服,这在车上的大半时间,都是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

    因一路上驮队自有胡世云、严正安派遣的管事管带,吴九奎几乎事事不用过问,只管由人带着便是。途中在海州住宿了一晚,吴九奎、吴琪雪自然还是住在海州城的客栈内,倒是与营口镇的不同,都是海城城内的宅院改建而成的,虽不是新筑,却也收拾的干干净净,妥帖稳当,令人满意。至于驮队的那上前民夫,则没有进城,就住在城外的一片宅院里,以便次日方便启程。

    次日又行了一日,到了圆月东升之时,这才抵达了辽阳城外。

    这毕竟是在冬日里,大雪虽在驿道上得到清扫,但这行进速度却总要受到影响。月色洒落时,吴九奎、吴琪雪最先是被军营里的号角声所提醒,这辽阳城外的军营,已经能够看到了。

    如同在海州一样,驮队停在辽阳城外的一片屋舍前,这里属于辽阳商务局的管辖范围,专供客商运货存库之用。至于吴九奎与吴琪雪这样的客商,自然是要进到辽阳城内歇息的。

    吴九奎、吴琪雪便乘着马车,在一名胡世云派遣的接应管事的引领下,穿过辽阳城南门外的两座大营之间额度空隙,缓缓向辽阳城内驶去。

    辽阳商务局在辽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