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月东升-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翎笑着说道:“袁大人到辽东来,也不到一年,怎么,在京城时便寻不到合意的人么?京城里,可是世家大户比比皆是啊,与袁大人的友人,不正好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袁应泰笑了笑,说道:“这倒是说不错。苏将军是武人,可不知这门当户对一说,却不仅仅是看家世、官职。”

    “不看家世、官职?”苏翎好奇,问道,“袁大人,苏翎虽常在军中,可也知道即便是小户人家,也是要比一比家财的。”

    袁应泰缓缓摇头,笑着说:“苏将军有所不知。那即便家财万贯,也总有用尽的一日,若是再出现几个不肖子弟,怕是未老便就家道衰败。说起官职,倒也看得重,但这为官之事,可不仅仅是老实做官便能保一世平安的,尤其是当今,朝中的纷争。。。。。。这不说也罢,苏将军想必也不愿听这些龌龊之事。”

    苏翎一笑,举起酒杯,两人便又饮了一杯。

    袁应泰接着说道:“我未曾为这友人之女寻到一门亲事,便也是由此一故。总不能今日定下亲事,明日便遭到谪贬,岂不是害了朋友?朝中党争,想当初,我也是其一,唉。。。。。。”

    袁应泰长叹一声,大约是想起朝中那些谁也说不清楚的纷乱。

    苏翎当然对这些详情没有兴趣,不过,又追着问道:“袁大人,那你说还看什么?”

    袁应泰瞧了苏翎一眼,接着说道:“这些事情,也就是说说罢了,苏将军不必当真。”

    “左右无事,”苏翎笑着说道:“听听无妨。”

    “也罢,说说吧。”袁应泰说道,“这其实也是偶然间才看出来的。苏将军,大明朝自太祖开国以来,这二百多年之中,国中那些大户世家,也是几起几伏,荣辱不定,那些一败涂地、渺无音信者,也是不计其数。这些大户世家,大多是依着家中为官者沉浮不定,这是常理,倒不算奇怪。但,却是有些世家大户,一直是长盛不衰?”

    “哦?”苏翎问道,“真的长盛不衰?”

    袁应泰缓缓点头,说道:“果真如此。你知道,我们这些文官,闲时倒是要论文著述的消遣,我在一朋友处觅得一书,上面记载了近三百多户世家的轶事,后来,我也曾留心辗转查访过,倒果真是延传数十代人,而无一败落的。这些大户世家,家产时多时少,土地、店铺这是应有的,但却未必有入朝为官的。”

    “那靠的什么?”苏翎问道,“经商?”

    袁应泰笑着摇摇头,说道:“如今的大户世家,哪个没有几处店铺、田庄的?这个倒不是主要的。”

    苏翎想不出,这不为官,不是经商,那靠什么延传长盛之势?

    “这就与适才说的门当户对一说有关了。”袁应泰说道,“这些世家大户,长盛不衰的共同之处,便是。。。。。。联姻。”

    “联姻?”苏翎说道,“这也不算是什么稀奇法子吧!?”

    袁应泰点点头,说道:“当然,这门当户对,自然是强的与强的联姻,或者是小户人家攀着大户世家而增添家族财势的。不过,这依旧逃不过不肖子弟或是谪贬而导致家道没落的。”

    这不是说着说着又绕回去了,苏翎依旧不明白袁应泰说的意思。

    袁应泰看出苏翎的神情,却依旧笑着说道:“这门当户对,在那些家世长盛不衰的大户世家之中,却是别的说法。”

    “袁大人说的爽快些吧。”苏翎笑着说道。

    “好。”袁应泰大概也觉得这么谈话,比较有趣,接着说道:“常人所说的门当户对,比的是时下的家势、官职、土地等等,那些长盛不衰的世家大户,看的却是日后的这等事项。”

    这便说的有些明白了,苏翎眨了眨眼睛,听袁应泰接着说下去。

    那袁应泰稍稍舒展了下身子,接着说道:“这挑选妻家也好,嫁女儿也好,选得亲家,若是为商,则都是有一项足有在日后赚得更多银子的独家绝艺。比如那江南曹家,十年前便有衰落之势,不过,其亲家却是专做织坊的,据说造出一种织布的器械,可以十倍于原来的产出。如今靠着这门亲事,便已算是江南富豪。其余的,也是与此类似,各有不同行当,但都是独门绝技在手。”

    苏翎微微点头,说道:“这可得要有远见才好。这家长辈,可也不是凡人了。”

    “正是。”袁应泰说道:“还有的,则更是不凡。”

    还有不凡的?苏翎接着听下去。

    “那选的若是仕途之人,这份眼光,可是极难。苏将军,你可能看出日后哪一家的子弟,可以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地走下去?”

    苏翎一笑,说道:“不能。袁大人,这若是能看出来,其不成了算命先生?”

    袁应泰正色道:“可就是有这样的人。那些世家大户,选的年轻子弟,在官场上既不会官居一品、显耀一时,却也不是县里最低品秩,总之是既能掌管一方的大员,又能避开朝中风雨波及。”

    苏翎想了想,说道:“这真能做到?”

    袁应泰点点头,说道:“自然,这样的世家大户,定会在暗中照料,但就凭着这个,便能保几代家世不败。”

    “袁大人,这些人,可都精明得不能再精明了。”苏翎由衷地说道。

    “当然,有这样精明的长辈暗中照料,你说还能不顺心如意?”袁应泰意味深长地说道。

    苏翎略微一怔,不知袁应泰又想说什么。

    果然,袁应泰稍稍停了片刻,再次说道:“苏将军,说实话,我那友人的家世,便是适才所说的那些世家大户之一。”

    苏翎说道:“袁大人。。。。。。”

    袁应泰伸手止住苏翎,说道:“苏将军请听我说完,再定不迟。”

    苏翎只好住口不说,看袁应泰又如何说辞。

    “苏将军,我那友人的家世,也不必细说了,总是眼下仍然称得上是富甲一方,不过是不为人所知罢了。这数代人积攒下的人情世故,也足以遍及各地府县,朝堂之上,也是有的。不过,正如我适才所说,这子息上便是一大难题,如今身子又弱,怕是难以再继。唯一的女儿,便是传承家世的所在。”

    袁应泰说道这里,细细看了看苏翎,见其不为所动,但也未见不耐烦,便接着说下去。

    “其实,自从我那友人回乡养病,不久,最后一个儿子便病故。这女儿的亲事,便也就多方筹划。我在任上以及京城里,倒也提到不少家世甚好的子弟,但我那友人都一一否决了。很多事情,我也一时无法跟将军说得详尽,总之都在纷争二字之上。这显然不符适才所说的那个要求。”

    袁应泰又看了看苏翎,说道:“这些纷争、党争,自杨镐、熊廷弼的遭遇,便可见一斑,说起来也无趣。当然,这仅仅是我眼下才能看到的。不过,我那友人。。。。。。既然身在那般的世家大户,这眼光可要比我要看的远,这回专门遣人给我送来这坛酒,可还有一封很重要的长信。”

    果然,苏翎的好奇心又被勾起来,看向袁应泰,那封信被袁应泰说的如此隆重,想必定然提及到什么,当然,亲事是否在其中,不好猜测,再说,总不至于袁应泰这般看重的那不知名的友人,难道还知道有个苏翎?不过,苏翎的名字知道倒不稀奇,这几个月,苏翎的名字早在邸报上传开了,但总不至于见了名字便提亲事吧?

    袁应泰此时却有些神秘起来,他转过头,对站在一旁瞧着拒绝亲事的苏将军暗自偷笑的绮梅、凝荷说道:“你们两个出去,没我的话,任何人不得打扰。”

    “是。”绮梅、凝荷俯身行礼,便退了出去,屋里顿时只剩下两人。

    “苏将军,”袁应泰的神情变得严肃,说道:“友人的信中,说得事情,我自是不能及,但我还是信的。”

    苏翎迟疑了一下,终还是没有问出信中说的什么,要如此神秘。

    袁应泰接着说道;“苏将军可知道魏忠贤?”

    苏翎一怔,说道:“听说过。”

    袁应泰倒也是一怔,稍稍犹豫,接着说道:“去年年末,魏忠贤被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苏翎不解,问道:“这与其有关?”

    袁应泰点点头,说道:“将军可知道这司礼秉笔太监是做什么的?”

    苏翎摇摇头,说道:“总是内宫的太监,做什么,不过是侍候皇上以及内宫的人吧?!”

    袁应泰一笑,说道:“苏将军忙于军务,自然对这司礼秉笔太监不太熟悉。”

    苏翎也笑着说道:“袁大人,你不如说我的官儿小,还无权上奏朝廷吧?”

    袁应泰笑着摇摇头。适才所说,自然是客气,顾及苏翎的面子。这苏翎也是出现没有多久,这总兵官也才月余,如何能直达朝廷之上?再说,一个武官想上书在朝廷那些阁老、大臣面前指手画脚,可能么?怕是连看都没人看。这按规矩,苏翎也只能由辽东经略袁应泰转达,最多能直达兵部,这也就是最高权限了。

    袁应泰说道:“这司礼秉笔太监,还得由太祖朝时说起。苏将军不嫌闷?”

    苏翎笑着说道:“袁大人说说也好,也让我长长见识,说实话,这朝中的典故,我可是连听都没处听去。请教了。”

    袁应泰一笑,接着说道:“这还是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的四月,太祖整治内宫,增设了礼监司,用以掌管宫廷礼仪。到了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再次调整,司礼监的职权又变为掌管冠婚丧祭礼仪、赏赐笔墨书画、督导光禄司供应皇宫筵宴等等事务。重要的是,还新增加了一些差事,掌管御前勘合、内使出门马牌等事项,其地位已然不轻。”

    对于这些典故,苏翎当属初闻,其它的不说,单是这“掌管御前勘合、内使出门马牌等事项”,便知道这是进入内宫的必经之处。不仅宫外的人要巴结,宫内的那些太监,怕是也要巴结的。

    袁应泰继续说道:“起初,太祖严禁太监干政,并不许太监识字,但到了宣德四年(1429年),却又在宫内特别设置了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书,太祖不许宦官识字读书之制立时便废除了。那内书堂便直属司礼监,其职责是为二十四衙门提供的宦官。那些记录御前文字的太监和掌封进本章、发行谕批的文书房宦官俱都出自内书堂。”

    “后来,随着内阁票拟的出现,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批红也相应而生。”

    苏翎问道:“大人说说这票拟与披红之事。”

    袁应泰耐心地解释道:“朝廷上来自各地的奏章,要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就奏章内容实现拟定处置方案,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再送呈皇上御批。皇上的朱笔御批,便叫做披红。”

    苏翎点点头,算是上了一课。

    说道这里,袁应泰又感叹地说道:“这票拟形成定制之后,那内阁大臣们,这位高位低,便全看披红的多少,这皇上恩准的多的,自然位重。想那张居正在万历初年,可是本本照批啊。”

    袁应泰摇摇头,说道:“这是闲话,不说也罢。单说那披红,本是皇上亲手所书,不过这到了后来,这披红,也尽数落在那秉笔太监之手。”

    苏翎问道:“那皇上便不看奏书么?”

    袁应泰说道:“当然要看,不过,不会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