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了看不出来,几百门自行火炮,最小也是88mm口径。大的足有的大家伙,横列在区区十公里的宽度阵地上,几乎能封死每一寸空间。其余的重炮,则向前推进后,加入到精确拔除城中接连发现的重点目标的行列。整齐有序,弹不虚发!
进入到街巷争夺战!
列宁格勒外围的街道,其实都被崩塌楼房垃圾给堵的差不多了,除却清理出来,勉强可以通行小型卡车的弯曲颠簸通道之外,别想找到一条可供大量武装并行开进的地方。反而是街垒处处,阵地层叠,任何一处窗户,一堆石头后面,都可能分布有苏军的火力点。
只不过在重磅炸弹的打击下,已经损失了大半,增援上来的人,不等缓口气,德军已经冲上来了!
科涅夫心中还盘算着,如果德军还是那样进攻的话,麻烦并不是太大。巷战又不是打了一次,他们一定会后继不力!
比较令人担忧的是,进入街道后,强大的苏军炮火也无法发挥效用,只能向前延伸拦截德军的后路,阻止其形成连续的兵力投入和弹药物资的补充,只要,能拖到波罗的海舰队火力的复苏,一场成功的阻击战可期啊!
但他的盘算仅仅持续了一小会儿,就被现实狠狠的砸碎!
德军攻过来的,不只是分散的一小部分步兵,而是成建制的,足足三十万步兵,几乎填满了每一条之前属于他们的堑壕工事!分散在第一线的,就有三到五万人规模!足以形成绝对厚实、持久的兵力投入!
不止如此!数百门自行火炮加入拆迁后不久,之前护卫在两翼的虎式坦克群也纷纷聚拢过来,两条犄角一般的弧线轨迹狠狠的刮过苏军两翼包抄反击兵势前沿后,朝着中线汇聚过去,紧贴着第一波次的进攻力量后方错开嵌入,立即就把一重联合进攻,变成了三重!
这代表着,德军之前可能薄弱的装甲重盾变成了三层,单纯靠着顽强阻击打破一重,一点用处都没有了!
十公里阵线不但没有扩展,反而有收缩的趋势!沿着海湾一侧的崩塌城市,两百多辆坦克沿着数十条向导,在重型工程车清障辅助下,缓慢而稳健的推进!硬抗苏军的拦截火力,不断的拔掉每一颗钉子,随后的步兵马上对每一座坍塌的废墟展开水银泻地一般的清理工作。
他们抽空后的装甲伴行区域,立即被后面不断涌入的步兵填充,一**的冲进来,又不断的分散消失在原本属于苏军的坍塌楼房工事之间!
这一手,简直是釜底抽薪!
之前,苏军就是靠着无处不在的兵力活生生耗尽了德军的力量,逼得他们没办法继续进攻。德军之前的进攻一样犀利,但前后脱节,前面攻破进去了,后方立即被迂回或者潜伏的苏军冒出来围攻,疲于应付,弹药耗尽,装甲被连续击破,付出重伤而不得不后退,一次次都如此。
但这一次完全不一样!被击毁重武器后,不等苏军抬头,德国大兵手里扛着一水儿的自动、半自动武器,手雷火箭筒开路,近身扫射,有防弹衣遮掩,刺刀手枪不怕,火力优势明显,兵力也绝不落后,把每一座楼房都清理的干干净净!
三十万人投入一面战场,一次性的涌进去,如此大胆,疯狂,缜密,操控精细而节奏分明,都是前所未见!等德军把海岸线的宽五公里正面彻底的占领,向前突破两公里市区,并由装甲兵从右翼形成一条u形防御弧线,反客为主的打造出自己的巷道防线,且开辟出稳固的沿海补给通道,科涅夫终于意识到,他们这次,麻烦大了!
第1081章 北美大决战1()
得知列宁格勒已经被攻破,希特勒甭提多高兴了。实话说,这半年来,他的压力可谓巨大,表面上他依然疯狂霸道,在德国权威无人能敌,似乎真的已经成了带领整个民族雄踞世界第一的伟大领袖。可实质上,在各个阶层,其实已经有大量的人对他的做法表示不满,并暗中蓄积造反的力量。
说到底,德国人终究是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民众的整体学识、素质越高,对于人道主义的东西理解的就越深。党卫军和纳粹屠杀犹太人,一根筋的采取蛮横霸道的武力征伐手段来侵略他国,已经触碰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底线。
只是国民仍旧感念希特勒作出的诸多贡献,所以能隐忍的尽量隐忍,但不代表就真的对他和纳粹的一些行为完全支持。在德国国防军内部,正统耿直的大量高级将领都心存不满,诸如塞克特元帅这样的元老,都有些不以为然,隆美尔这样的老狐狸,一样的另有看法,只是当前的希特勒权威太重,没法直接表现出来而已。
许多心存不满的人私底下悄悄地串联,暗暗的筹划,打算直接刺杀掉希特勒,尽快结束战争,然后与各国谈判,争取比较恰当的方式停止这一场席卷全球的悲剧。归根到底,人类之间的互相杀戮,不过是一帮子贪婪无度的野心家和政客财阀们为了争夺更大的利益,而把无数无辜的,希望过安稳日子的人卷进来的不义之战罢了。
希特勒掌握那么强大的情报机构,哪能对此毫无察觉?没有确凿的证据,在与全世界为敌的节骨眼上,他也不好把矛盾完全公开化,为了保证自己的号召力,他迫切希望前线的战事能有好消息传来,继续振奋民心,获得绝对的支持度。
列宁格勒的突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让希特勒兴奋的在狼穴之中发表了足足四个小时的讲话,随后召开一次规模空前的盛大舞会来表示庆祝。原先还有些疑虑的他现在好像找到了万能法宝一般,迫不及待的命令中央集群在进攻莫斯科的战斗中,也采用类似的战略战术。
不过么,这位陆军下士先生的好大喜功毕竟是惯性的,这才刚刚有点起色呢,他就迫不及待的下令,准备展开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这下子,几乎抽空了德国所有的军事力量。地方上用来维持占领国治安的兵力。都大大的不足。看到机会的反抗军纷纷抬头,秩序正快速的恶化。
苏军方面,对此结果也是大吃一惊,特别是掌管整个防线的朱可夫。骤然发现自己的铁壁居然被突破,感到十分不可思议,通过情报部门的反复探听才知道,是中国人在里面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一时间恨得咬牙切齿。
史大林知道之后,嗷嗷的咒骂了许久,声嘶力竭,却又无可奈何,他管不着中国人。也很清楚,以前两国结下的梁子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中国人是在用这种借力打力的策略,帮助德国人取得突破,逼着两个国家乃至整个欧洲。往死里拼,最终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啊!
真的是整个欧洲,甚至是整个西方世界都被卷进去了!
德国的动员兵力终究是有限的,就像现在,可以说18岁以上能够调动的青年军人全都投入了进去,大量的十岁以上小孩儿都军事化训练并用来维持国家秩序,工厂里工人数量大大不足,不得不从波兰、捷克、法国等占领国抽调青壮组成仆从军,并让他们的工人作为基层力量加大生产。
可想而知,这样拼凑起来的力量真正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有几何?
就像笑话里说得那样,作为盟友的意大利军队,不去的时候,德国人一定打胜仗;意大利人去了一个师,德国就得拿出两个师来给他们当保姆,防止这帮混蛋拖后腿。
而那些仆从国的军队,肯下死力气作战的毕竟是少数,德国人得自己当主攻手,让他们打酱油当后勤和帮佣,起到的作用,也就跟当初的日军统帅下的伪军差不多而已。
工厂里的那些占领国工人,在皮鞭棍棒和死亡威胁下,只能无奈的出力干活,但只要稍微有点机会,他们就偷懒。比如浪漫的法国人,他们几乎留下了完好的工业体系,被德国人接收后,德国那边分派过来的装备生产效率,低的令人发指!一款飞机的研制生产制造速度,不及德国的三分之一!
英国倒是占领了大半,可青壮年们能跑的都跑了,海军一个都不在,抓壮丁也没多少,希特勒又不会绑架他们的家人,逼迫他们回来干活儿,于是除了背上几千万人的更大包袱,付出几十万占领军的人力成本,换回一帮子出工不出力的工厂,比前阶段那种英国人一点反攻作用也起不到,纯粹打酱油,对德国没什么太大威胁的状况,改变不太大!
归纳起来,就是德国打下英国,其实得不偿失!
反过来,原本支持英法的美国,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全部的力量集中在给自家的国土防御战中,并顺便接纳了英国海军的绝大部分主力,在他们自家海军几乎全部完蛋的情况下,可谓雪中送炭,一下子就把大西洋防线空虚的现状立即改观。集中全力对付德国的海上破交攻防,有效的截断了其对加拿大德军的支持,让北方战线的压力,大大的减弱!
中国方面,确定德军已经突破无碍,打下列宁格勒只是时间问题,余报国带着军事观察团返回本土,并把一段时间来收集到的苏德战争资料,小型无人侦察机拍摄的画面,战略战术等等的内容归纳总结,然后给军事委员会做全面报告。
这样的亲身体验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中国虽然与全世界为敌,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大多数是海军和空军在出力,陆军始终是次要角色,且对于数百万人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同时推进的大范围,大场面战斗,经验欠缺,正好借助这一次的观摩。领会到列强国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的突袭战、攻坚战、围城、巷战、堑壕争夺和区域剿杀,联合攻击和大战略动员等等。
有了这样的经验积累,就要比之前单纯由朱斌提供的各种超前理论灌输,要更加的直观明确,有了参照物,就能让高级指挥官和将领们深切认识到,现代战争的规模化、复杂化,种种改变。
余报国亲自做了长篇完整的发言,并作出最后的总结陈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判定。苏德战争。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动员超过百万以上兵力聚集在一个战场区间,以无制导密集炮火覆盖式打击,以数十万级别人员伤亡投入剿杀的战争!更专业化。装备更复杂化,打击更精确化,弹药投放更规模化,效率更高的战争模式,将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断定,类似德国这种妄图以全面攻击手段,彻底打垮乃至吞并一个现代民族主义国家,却没有足够先进军事策略和装备支撑。就贸然发动全面作战,结果被拖入旷日持久攻防战的做法,即便最终能够获得胜利,也必将是惨胜,更会因此而消耗掉敌我双方的国力根本。最终的结果。将是两败俱伤,而被渔翁得利!”
哗!发言结束,现场一片热烈掌声。
他的看法,非常犀利精准,切中要害。朱斌笑着补充道:“如果美国没有主动挑起跟我们的战争,而一直耐心的做旁观者,那么在今天,他们其实已经成了那位得利的渔翁!英法俄同盟国,为了抗击德国,必然要无穷量的需要美国输出的工业品。只需要几年,就能让美国彻底发一笔战争财,如一战时期一样,积蓄足够,趁着德国露出疲态之际,突然出手,攫取最大的利益!从而替代英国,登上世界第一大国的舞台!”
这是在另一个时空已经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