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文辉无奈的走了。看着刘文辉的背影,师长摇摇头:“这小子,竟然和首长想一块去了。”
命令下达,此命令只是针对八连,是从军部特意下达的一条命令。军部直接给一个连队下达命令,这完全不合乎情理。命令也很有意思,是让八连归建。也就是说从那里来到那里去,而且特意指明是回他们的源头,猛虎团。
胡麻子和指导员折腾了这么长时间,在猛虎团,独立营和侦察营,最后是729团绕了一大圈,临了还是没能摆脱高建军的影子。又回到了猛虎团。
看着这份命令,指导员长叹一声:“哎!完了,这下全完了!”
当初他们离开猛虎团就是怕团长觉得他们人数太少,要解散与其他各连队合并。现在被重新发送回去,人数更少,肯定是逃脱不了被改建的下场。
刘文辉拿着命令,直奔师长办公室。没有敲门,没有报告,直接推门而进,将那张纸往师长面前一扔,静静的站着。师长抬头看着他,又看看命令,也没说话。
“师长,这是怎么回事?”刘文辉实在憋不住:“我们不是你的战士了?”
师长点点头:“对,从你们接到这份命令的时候,就已经不是我的战士了!”
“为什么?”
“没有什么为什么!按照命令执行就是!”
师长与刘文辉针锋相对,两人说话都带着火药味。师长还算大度,如果换做别人,恐怕师长早就喊人将他扔出去了。看着刘文辉,抓起桌上的命令:“不要有什么情绪,老子也不明白,可这上面白纸黑字,是军部直接下达的,我能说什么?难不成你要找军长闹去?”
“赶紧给我滚蛋,有多远滚多远!”
从师长办公室出来,刘文辉还真打算去找军长,却被指导员拦住了。早上起来,指导员发现刘文辉不在,一问才知道刘文辉去了师部,立刻意识到刘文辉要干什么。心里嘀咕着自己怎么碰见两个愣头青。好在他赶来的及时,将刘文辉拦了下来。
指导员叹了口气:“你能听哥哥一句话吗?其实这未必是什么坏事,说不定会是好事!”
“昨天晚上,我响了一夜,如果要把我们调回去是一号首长的意思,你觉得会怎么样?”
“一号首长?他还管我们这个小连队?”
“不是没这个可能!你想,我们八连是首长当年的连队,这次大战,不能说我们战功赫赫,很明显也露脸不少,这样的部队也要被解散,其他那些和我们差不多的连队该怎么办?”
不等刘文辉说话,指导员有道:“你想想,猛虎团现在在哪?已经归建了,我们要去猛虎团等于说就是脱离战场,这对于八连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们现在连一个班都剩不下了,再打下去八连就真完了!”
是呀!指导员说的对。八连现在已经到了覆灭的边沿,如果再打下去,真不知道会不会全军覆没。八连要是打光了,他刘文辉对谁都没法交代,无论是胡麻子还是高建军,又或者是一号首长。
刘文辉慢慢冷静下来,随着指导员往回走。一路上指导员将事情给刘文辉分析的透彻,按照他的想法,这道命令肯定和一号首长有关,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保住他们八连。等回到内地,说不定还会增加兵员,重建八连也说不定。
“凡事有好有坏,上次首长点名要你跟着,这就是好事,有这件事,我保证师长都会让你三分,更不要说团长了,等回到内地,咱们俩一起去找团长,这八连一定要重建,而且还要搞的红红火火的!”
刚刚回到帐篷。大牛又拿着一张纸:“你们跑哪去了!又来命令了!给咱们八连集体放假一个月!说什么让回家探亲。”
“探亲?”
命令的落款还是军部。一天之内从军部发来两道命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让回家。一个是让回老部队,一个是让会老家。第一道命令大家已经很高兴,猛虎团已经回了内地,这次回去肯定是不会再来了,自己的小命算是保住了。第二道命令让大家更高兴,在战场上呆久了,家似乎已经淡忘,当重新提起的时候,那种感觉还是说不出的思念。
命令已下,师长不买刘文辉的账。刘文辉看了看指导员,指导员点点头。他也想家,自己的儿子已经出生,到现在还没有见过。他这做父亲的似乎有点不称职。
师部派人将各自回家的车票已经买好,又弄了一辆卡车就停在医院的外面。几乎是和两道命令一块来的。这样的速度在战场上很常见。通讯员将车票分发给每一个人,只有阿榜、武松、梅松三人有些落寞,他们不知道该去哪,家早就没了,部队就是他们的家。刘文辉说服三人,跟他去山东看看,那里依山傍水是个不错的地方。
在卡车里,大家很高兴,一路向北,虽然颠簸,心情却也很好。谈笑风生间,全都是对家的思念。刘文辉的心情很复杂,还在被第一道命令所困扰。为什么军部让他们归建,为什么这么快就让他们回家。如果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味,别的连队都没有他们这样的运气。
汽车的颠簸里,歌声开始飞扬。人数太少,声音不大,倒也有些雄壮的感觉。武松的伤势,刚刚好,便要坐这么长时间的车,脸色有些发白。但是他的心情不错,从小到大都在山里长大,很多事情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吃的、用的,就连他们现在的坐的汽车都是新鲜玩意。
既然是回家,武器就不能带,没有了武器让大牛非常不适应。有时候话说到一半,就唉声叹气,想起了自己的“麻烦”。张志恒也是闷闷不乐,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被关在俘虏营的阿彩最近怎么样?时间紧迫,他也没去看一眼。
阿榜和梅松没有多少兴奋,也不怎么悲伤。两人的表情还是那么冷峻。他们坐在汽车的最边上,透过厚厚的帆布,看着车外不断变换的风景。这是他们的家乡,还有没有机会回来,他们不知道。
汽车一拐弯,左边的山腰上,一块块方形的石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整片山,密密麻麻全都是石碑,而且排列的整整齐齐,无论是样式还是高度全都一模一样。这片石碑占据了正面山坡,面朝东方迎接着早晨的朝阳。
有人多嘴的问司机:“兄弟,那是什么地方?”
第159章 祭奠()
墓地!这是司机的回答。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那是这个地方的墓园,就和那些城里人的墓园一样,专门弄一座山,将遗体火化之后,埋在那里。但是梅松告诉大家,他们这里的习俗不是火葬,而是土葬,就不会有人将祖先的尸体火化的。对于那片墓园的猜测就开始了。
“你们别猜了!”司机见大家猜的乱七八糟,各种猜测都有,实在有些看不过去,叹了口气:“都别猜了,那都是我们的战友,那里就是麻栗坡烈士陵园。”
麻栗坡是我军战士出征地,此处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将这里定为烈士陵园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一号首长最终确定了这里。按照首长的话说,我们的将士牺牲了,也得找个好地方,让他们睡的敞亮些。这地方不错,能第一眼看见初生的太阳,就这了。
自我军出征之后,所有战死的战士大多被运到这里,埋葬着那片面朝阳光的山坡上。从第一座墓碑竖起,便是一座接着一座,如今这里安葬了八百三十六座。一排排一行行整整齐齐,就如同在这里集合,在这里等待再一次出击。
墓园是从最下面一层,一座座的建立起来,如今已经到了半山腰。从远处看,大山的上半部分已经整理出来,为以后牺牲的那些战士准备的,墓坑已经挖好,墓碑都放在旁边,静静的等待着它的主人。忽然那一天,一辆卡车驶进这里,平静的墓园立刻就忙碌起来。
首先响起的便是鞭炮,这是在欢迎我们的英雄回家。那些身穿军装,手捧骨灰盒的战士们从车上下来,一字排开走向早已安排好的地方。培土,敬礼,明抢,刻字,一切的工作井然有序。这些事情不知道已经做了多少遍,没有一次出错。所有人的心里满是尊敬,不允许自己出错。
“停车!”刘文辉突然喊了一声,司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脚刹车踩下去,所有人都没有准备,一个趔趄朝着车头的方向冲去,所有人挤成一团。
“怎么了?”司机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待车听闻,连忙回过头来问。
刘文辉抖了抖身上的衣服,淡淡道:“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回来的机会,我想去看看老朋友。”
车厢里变得很沉默,大家都不在吵闹,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司机也没多说什么,默默的发动汽车,调转车头,朝着烈士陵园的方向开去。
汽车离陵园还有一公里便停了下来。并不是这段路不好走,而是刘文辉要走进去,这是尊重那些牺牲的战友。所有人下车,列队,整理好自己的军容,精神抖擞,表情坚定,比上战场还要坚定,他们想让战友们看看,战争胜利了,国土没有丢失一寸。
“齐步走!”
整齐的步伐,坚定的信念,大家走的大步流星。一公里的道路很快就到,没有祭品,只有心意。陵园的大门始终保持敞开,这里是圣地,不需要过多的保护,没人会在这里做什么不轨的行为。能来这里,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是对牺牲战友的纪念和尊重。
“敬礼!”
站在墓园的最下面,看着山上这八百三十六座墓碑,每一座墓碑都有一个名字,无论熟悉还是不熟悉,都能从那有力的字迹里看出,这位战友生前是多么的勇敢多么的建议。似乎能看见他在战场上杀敌的样子,看见他面对敌人的子弹是多么的从容。
一座座墓碑前走过,刘文辉想要在其中寻找到他熟悉的名字,但是他又担心看见。心情有些复杂。这样的心里很奇怪,他知道,如果看见他一定流泪,但是看不见他一定会继续寻找下去,直到痛痛快快的哭一场。
就在刘文辉的左前方第二排,刘文辉忽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崔小亮!刘文辉的脚步明显一滞,其他人可能都看到了。有两个人已经扑了上去。那一排不仅仅只有崔小亮一个名字让他们惊讶。也不止是那一排,在上面的几排,他们找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那是他们八连牺牲的战友。
“呜呜呜……”有人已经跪在墓碑前,双手扶着墓碑泪流满面。这就是兄弟,出生入死的兄弟。
刘文辉摸着墓碑上的名字。崔小亮,这是他能记起的最后一个名字,很多人他到现在只记得外号,只有老崔,崔小亮他记得清清楚楚。他忘不了,老崔牺牲时那微笑的面容,和他从容淡定的眼神。那张脸刘文辉永远无法忘记。
站在崔小亮的墓碑前,似乎又看见了那张脸,那张带着笑容的脸。轻轻的将墓碑上的杂草和尘土扶去,是那样的仔细,那样的轻柔。就好像当时抱着老崔的尸体,帮着老崔擦掉脸上的血迹一样,轻柔而仔细。
司机催促了好几次,但是所有人都没有走的意思,大家都留恋在墓地,留恋在战友的身边。所有人都眼泪婆娑,靠在墓碑上说着心里话。憋了这么久,总算有个宣泄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