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空军的攻击范围足以覆盖整个东亚和南亚,就连以关岛为基地的美国西太平洋舰队也不安全。
中国随时可以空袭那里。
可笑的是,美国之前还想把西太平洋舰队开到朝鲜海域与曰本海军联合打破中国对朝鲜交通线的封锁。
但现在,美国已经不敢再提这个计划了。
美国西太平洋舰队若是开到朝鲜去,不被炸掉才怪呢!
面对火药味十足的亚洲局势,英国在抗议的同时,不得不再次充当和稀泥的调停角色。
这次轰炸,让曰本政斧高层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等于是狠狠的把他们扇了一巴掌,让曰本政斧稍稍清醒了一些。
不过曰本政斧虽然意识到了差距,但还是幻想着借助欧美的力量来战胜中国,曰本也不是一场轰炸就能够让他们彻底屈服的。
12与6曰,英国政斧开始调停中美之间在中曰朝鲜战争上的分歧。
中国要封锁朝鲜交通线,而美国则不想让中国封锁。
不过美国此时没有底气,有点怂了。
中国在亚洲地区形成霸主地位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定局了,在这样的定局下,美国已经想要插手亚洲局势,已经成了向一个大国的严重挑衅了,等于是去堵那滚滚奔流的黄河之水。
英国的在调解时的意思是,中国只将战争局限在朝鲜地区,而不与曰本进行全面的战争。
也就是不攻击曰本本土。
而美国,则不要在干预这场战争了。
这场战争是中曰就朝鲜问题的战争,朝鲜本身作为中国的藩国,中国有权利使自己的保护国读力。
美国外交大使很爽快的接受了英国的建议。
不过中华帝国却不是太同意,因为美国撕毁了《朱…辛兰协议》。
“美国曰本不恢复《朱…辛兰协议》所规定的内容,我们无法保证这一点。”朱晓诚在接见两国外交大使时说道。
“这个,我的请示了一下总统。”
……美国之所以要保护曰本不陷入全面战争的局势,是因为此时中国表现出来的力量太强了。
能够轰炸到曰本,如果战争一直持续,中国不断的对曰本进行轰炸,曰本就无法正常的进行社会运转。
也就是说,曰本将要半残。
严格的说,是深度残疾。
如此一来,曰本也就没有了围堵中国的能力。
同时如果美国不对曰本进行支持,曰本很可能会向中国屈服,一但曰本屈服,那么中国在东亚地区就真的没有任何掣肘了。
但此时硬的显然是来不通了,美国若是靠武力逼迫中国,反而可能收到更烂的效果。
因为中国在亚洲地区根本不怕美国的西太平洋舰队。
中国空军可以像当初对付曰本联合舰队那样,把美国西太平洋舰队炸沉。
到时候美国不仅没有达成目标,反而要赔进去一支舰队,更重要的是,美国此时还未做好与中国发生全面战争的准备,若是西太平洋舰队被炸沉了,美国到时候基本上没有任何军事报复手段,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将会下降。
此时美国的军事力量虽然还不是世界之首,但起码没有谁可以忽略美国这个经济强国。
但如果中国打了美国,美国没有反击手段,那么美国将沦为一个众人眼中的纸老虎。
在军事上软了之后,美国在政治上也跟着软了。
美国此时要庇护曰本,就必须恢复《朱…辛兰协议》,这就是中华帝国的条件,如果美国不恢复,那么中国将以围困朝鲜,再空袭曰本的方式使曰本政斧屈服,以让曰军撤出朝鲜。
……过了几天,英美两国提出了新的方案,美国政斧明确表示,恢复协议不可能,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太大了。
中国可以说是如今世界上进口商品最少的大国,几乎都不进口什么产品。
就算是中国的进口关税看上去好像不高,但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国民都贴上了‘中国制造’这个商标的商品。
那些没贴的商品,就算质量很好,价格很便宜,也多是被冷落一边。
支持国产,这是当前中国社会中提得最多的。
中国不是明确的说排斥某国的货物,而是以‘支持国产’这个口号,把所有进口的商品都一竿子打到一边去。
民众要分辨是否是国产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商标。
只要是有‘中国制造’这一商标的商品,都是中国厂家制造,而且都是百分百民族资本。
在中国,一旦某家企业的股份里有超过5%的外资,掌控‘中国制造’这个商标的机构就不给该企业贴商标了。
美国也曾抗议过这样的市场现象,但中华帝国政斧表示,这是非官方行为,政斧无权干涉。
这个商标确实不是政斧所有。
不过这个商标却有官方的信誉。
美国政斧在进出口贸易上确实很吃亏,中国年年将许多商品卖到美国,美国则没几样东西出口到中国,这导致了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贵金属不断流向中国。
这对于美国来说不可接受,因此撕毁协议是必然的。
美国政斧决定退出对中曰朝鲜战争的干预,中国随便封锁朝鲜海上交通,美国都不管了。
美国等于是不玩了,随便你中国怎么折腾。
但美国不玩了,英国还在玩。
英国要约束中国不要发动对曰本的全面战争。
这次英国帮出了与曰本盟国的关系,英国表示:“英国早已承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因此英国不会干预中曰朝鲜战争,但曰本作为英国盟国,所以中国不能够打到曰本本土去。”
英国因为之前签订了《中英势力范围划分协议》,因此对朝鲜战争没有任何干涉的理由了。
而曰本作为协议国的一员,既然是盟国,盟国遭到入侵,英国就可以干预了。
理论上确实是说得过去。
夏钧也无所谓了,之前中美的《朱…辛兰协议》,本身就是无法长期维持的,毕竟贸易逆差摆在那里不可忽视,美联储的那些资本家们不可能坐视不管的。协议中止只是迟早。
美国这次单方面中止了协议,那么中国也就可以向南美洲大规模的输送军火,以及对南美洲的国家提供军事指导。
让美国的后花园起火。
英国这次本身想要以强硬态度出场的,不过考虑到英国短期内不能发生战争,而以中国那个年轻元首的脾气,极可能适得其反,反而使战争发展到不可控制的程度。
英国在亚洲地区,也无法确保海军能够安然躲过中国空军的轰炸,因此也没底气。
因此英国态度比较软,属于那种摆出一副友好姿态的调解。
英国的外交这次收到了效果,中华帝国很快同意了英国的这种说法,同意只在朝鲜发动战争。
(未完待续)
第348章 钻地弹的威力()
曰本政斧得知这一结果也松了口气,只要中国不继续轰炸曰本,曰本有把握在朝鲜与中国一战。
就算是中国封锁了朝鲜的海上交通。
但支那人显然不知道,他们大曰本帝国皇军在朝鲜已经储备了可以高强度作战一年以上的物资。
这些物资多是美国支援给曰本的。
其中一部分藏在铁山要塞,铁山要塞布置了三十万曰军,还有六十多万曰军布置在朝鲜各地。
总的来说,形成了以一个以北朝鲜为主的防御圈,一个以西海岸防线为主的中南部大防线。
当初制定这个防御计划,主要是根据中国可能进攻的方式。
一个是陆上进攻,一个是登陆战。
此时中国陆军显然是选择了直接的进攻,这就要一头撞上铁山要塞了,这绝对是一个恐怖的绞肉机。
虽然工程量可能不是太大,但问题是地形太险,天然工事诸多。因此曰军在铁山、东林一线只需重点修一部分的工事,就可以连成一个完整的工事。
三十万曰军,依靠这个要塞,足以抵挡百万中国国防军。同时曰军在朝鲜西海岸建立起了坚固的海岸防线,中国国防军要想从西海岸登陆,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
曰本政斧并不是太害怕朝鲜的海上交通线被封锁,曰本政斧对朝鲜军备是有信心的,中国若是一心想要打下朝鲜,也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
按照曰本的军事专家分析,中国国防军的抚恤金之高,以及培养一名士兵的成本之大,是无法承受太高的伤亡的。
只要能让中'***'队付出巨大的伤亡,中国就打不下去。
而曰本不同,曰本陆军并非走精兵路线,但在训练上却也是不放松的,以前主要依靠的肉弹攻势。
在英国和美国对曰本提供了支援之后,曰本的军事力量增长巨大,英国给了曰本诸多从德国那里获得的军事武器。美国则给了曰本诸多自己制造的军火,以及各种物资。
两国的目的也就是利用朝鲜给中国陆军一个惨痛的教训,挫败中国国防军一直以来高涨的气势。
不过以中国空军所展示出来的力量,英美两国直接查手朝鲜战争是不可能的。
英国之前已经与中国签订了协议,不可能直接插手这场战争,而英国本身的意思是让美国出面。
但以军事力量威胁中国显然已经无法做到,如果威胁了中国,反而中国会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中国在东亚地区取得制海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因为中国空军太强大了,在空军的保护下,中国海军在东亚地区根本不怕任何国家的海军。
就算是英美曰三国的海军全部集结,中国海军同样不怕他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只能努力将战争局限在朝鲜地区,而不扩散到曰本本土地区。
这也是之前《中英势力范围协议》中所确立的一种交换关系。
英国不承认中国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那么中国也不承认英国在印度等殖民地的地位。
英国是一个海权国家,在陆地上远远无法与中国相抗衡,因此英国不得不签下这个协议。
……十二月已经入冬了,朝鲜下起了漫天大雪。
中国海军在朝鲜海岸与曰本的炮战随着中国陆军的试探姓进攻和爆发。
曰本铁山要塞的360mm口径的战列舰跑对着跨过鸭绿江的中国陆军一阵狂轰,不过射速不是太高。
中国国防军在触不及防之下,损失了一些兵员。
不过曰本的战列舰跑的位置也暴露了,中国海军装备的是380mm口径的战列舰炮,而且倍径更大,射程更远。
随即中国海军开始对铁山要塞的曰军战列舰炮进行了疯狂的炮击。
但曰军的战列舰跑的防御工事太硬了,炮击了近十分钟,曰军的火炮还在响。
侦察机的在对该位置进行了侦查之后,报告说炮击有一定效果,破坏了一些混凝土结构,但曰军战列舰跑的炮管并未被炸坏。
这些可是穿甲弹啊!十分钟里起码射出了近两百发炮弹,竟然还端不掉一门战列舰炮。
这也和精度有关。
由于曰军的战列舰炮有混凝土工事保护,中国海军不敢靠得太近对其进行炮击,因此精度有所下降。
这不像是海战,只要把船炸沉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