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军很快侦查到了华东军的扩军计划,曰军陆军预测,山东的华东军数量最少将会是在六十万人。

    曰本陆军很快拿出一个计划,向龙口增兵六十万,让龙口兵力达到八十万,以在数量上压倒华东军。

    这个计划在曰本政斧内部引起了分歧,有的认可这个方案,认为必须以优势兵力来打这场战争,一举扭转之前的颓势。

    但也有不认可的,不认可的一方认为华东自治政斧控制了中国七个省,拥有一亿六千多万人口,和他们比兵力的话,华东自治政斧完全可以动员出比他们多两三倍的兵力。和华东军比兵力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支持一方又认为,华东军虽然能动员更多的兵力,但兵力质量上明显比不上他们,毕竟华东自治政斧根本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后备役体系。真正比起动员能力,曰本还是占优的。

    然而不管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都不认为这次会输。

    这次大曰本帝国可是很认真的,加上背后有英国的支持,美国虽然态度暧昧,但却也在给他们销售军火。

    这样还会输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大曰本帝国的陆军是天下第一的。

    不过双方把投入战场的兵力扩大到如此成对,这意味着这是一场决定国运的决战,还是不可轻心的。

    此时曰本经济还算是有所回暖,受一战影响,曰本工业也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只是相比中国的发展势头来说,没有那么蓬勃,因为曰本的产品在市场争不过中国商品。

    不过曰本却接到了许多订单,这些都是协约国发来的订单,曰本开始发展订单经济,自然曰本政斧的财政也宽裕了许多。

    加上英国的贷款支持,此时曰本应对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任何经济上的顾虑。

    ……进入十月,秋收也来临了。

    月初,夏钧拿到了9亿点积分,自从华东军在山东战场打了胜仗,七省民心增长到了5。8的程度。

    这场战争打得值,就算是过程中丢了大量的炮弹下去,同时还花费了近两亿元的军费。

    但却使得华东自治七省民心大涨,这对夏钧来说实在是划算的买卖,只要七省民心涨了,这就等于财富。

    28个师的装备,夏钧直接从兑换平台上购买了大部分,这些装备全部从港口运来,然后入库。

    这些装备花费的了两亿多点积分,装备中主要以高端装备为主,包括两个榴弹炮师的装备。

    华东军将建成4个榴弹炮师,其中一个师装备的是203mm榴弹炮,最大射程可达到18000米。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华东军要再打一次漂亮的大胜仗,一切投入都是具备高额回报的。

    另外七亿点积分,夏钧则投入到了扩大军工和扩大工业发展方面。

    军工以火炮制造厂、战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炮弹制造厂的扩建为主,夏钧很爽快的投入了三亿点积分进去。

    剩下的三亿点积分,则投入到光学器材制造、汽车制造、建材制造、电器制造、船舶制造、钢铁制造、高科技农业等行业之中。

    这些行业才是未来真正的支柱产业,其中以高科技农业为当前的投入主体。

    先确保农业上的霸主地位,以冲击各国经济。

    其他方面的投入,主要是以合股的方式向企业家们提供先进设备,目前华东自治七省的工业已经开始转型,从轻工业向重工业上发展。

    以前重工业都是华东集团所涉及的,那些民间资本基本上都是经营轻工业,很少有经营重工业的。

    这对整个国家来说不是太好的状况,因为缺少民营资本涉及重工业,重工业的活力将变得很低。

    华东集团垄断这些行业的话,会使得这些行业变的僵化。

    华东集团虽然是夏钧的产业,但他还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这些重工业领域的,以此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局面。

    在实业家俱乐部当中,夏钧提出工业转型的步伐时,众多企业家响应他的号召,开始将产业向重工业上倾斜。

    此时轻工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显着的发展,最为显着的就是纺织品方面,去年棉花产量激增,让中国纺织业进入了一个高度竞争力时代。

    至于那些生活用品、小商品方面,夏钧在这上面的投入基本上完成,机械制造厂已经能够制造先进的设备。

    同时每个月,这些行业都会递交行业报告。

    如果行业竞争力显得低了,那么就可以申请到技术援助,这是夏钧每个月需要支出一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项目。

    本来对于进入重工业领域,民间资本还是有一些顾虑的。

    毕竟重工业是华东集团的天下,华东集团垄断了99%的重工业,谁都知道华东集团是夏钧的企业。

    加上华东集团对他们发展轻工业也甚是照顾,自然没有谁愿意往重工业当中挤,不过此时夏钧亲自鼓励他们进军重工业,这些企业家消除了顾虑,考试向重工业进军。

    之前这些实业家所涉及的重工业,也就是一个机械制造业,此次却是全面的开放各种行业。

    经过三个季度的发展,此时华东七省的企业家们,已经积累起了一笔不小的资本,已经有能力开始转型。

    至于华东集团,更是因为这次欧洲战争赚得一塌糊涂,大部分主要作战物资都是华东集团生产的。

    而就出口这些作战物资方面,华东自治政斧是进行集中管制的,不是谁想出口给谁就可以。

    而是由政斧进行集中管理,卖给谁政斧决定,从中政斧也要收取一笔高额的出口税,不过企业依旧利润十足。

    华东自治政斧自然也是极为赚钱,因为进入了世界大战的时间段,以至于税收不断的增加。

    就前三个季度,政斧税收只有十三亿,而最后这个季度,税收已经涨到了四亿的恐怖程度,而且这个季度只过了一个月而已。

    政斧现在这么多钱,明年的财政将往内部建设上倾斜。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14年秋收() 
金色的秋天,田野中一片金黄。

    人们正忙碌的对田野里的庄稼进行收割,不过在平原地带,早已不是使用人力收割庄稼,清一色用上了联合收割机。

    大量的汽车也进入了农业生产之中,农业生产不再是以前清一色的拖拉机。

    华东自治七省的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使得生产力暴增,更多的人口从农村进入了城市。

    今年的秋收再次来临,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甘蔗、棉花再次进入收成,去年棉花种植面积是4000万亩,而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则提高到了6000万亩。

    棉花产量再度暴增,产量从去年的1800万吨,提高到了2500万吨。甘蔗种植面积提高到了3000万亩,蔗糖产量达到了4000万吨。

    今年甘蔗亩产有所下降,因为甘蔗种植开始转变为粗放种植,农垦公司不再对甘蔗进行精耕细作的管理。

    毕竟去年将甘蔗种植面积提高到三千万亩,华东自治政斧上下都预料到今年的蔗糖产量将大大增长,从而使得蔗糖价格大幅度降低。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使用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那么不管是农垦公司还是地主都支撑不住,只有进行粗放种植,才能经受得住价格的暴跌。

    价格暴跌对中国的农业自然是很有好处的,首先价格降低后,其他国家的甘蔗种植受到冲击,那么他们明年必然减少种植面积。

    只要中国的甘蔗种植业年年对那些蔗糖出口国保持高度冲击,那么就能将这些国家挤出市场。

    等到中国的蔗糖业垄断了国际市场后,利润也就随之而来了。

    棉花种植同样如此,今年的棉花亩产也有所下跌,主要是因为在棉花种植方式上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棉农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棉花种植全被农垦公司所垄断。

    农垦公司种植棉花时用的都是先进的设备,播种用播种机,施肥用飞机,灌溉则采用喷灌的方式,杀虫同样使用飞机播撒杀虫剂。

    在种植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几个人力成本,只是在收获的时候需要请钟点工来帮忙采收棉花。

    不仅在种植上的用工成本比国外的农场主低上很多,而在亩产方面更是超出了其他国家许多。

    不管是制糖业还是棉花种植,当前都是以冲击其他国家农业为前提的,精耕细作已经不可取了。

    而在粮食种植业方面,华东自治政斧采取的是强烈冲击和温和冲击两种方式。强烈冲击是对外的,以小麦为主。而温和冲击则是以稻谷为主,是对国内其他省份的。

    机械化种植是必然要实现的,对其他未进入华东自治政斧管辖范围的省份产生冲击是必然的。

    只是冲击力度是要把握清楚,否则会出乱子。

    对其他国家,华东自治政斧的农业战略是采取一种暴徒式的贸易攻击,将对方的农业打压下去,以在国际上取得主导地位。

    秋收一到,华东自治政斧对其他国家的农业的暴徒式攻击再次开始了。

    蔗糖、棉花,是其中的主导。生丝也加入了冲击范围之中,今年中国生丝产量大增,对曰本的生丝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蔗糖价格果然在今年发生了价格下跌的状况,随着更多的甘蔗被榨成蔗糖,价格还将继续下跌。

    而棉花价格经过去年的暴跌之后,今年却发生了回暖。

    每吨价格从去年的100元上升到了今年的130元,其中差距十分的大。但中国的棉花产量却是大大的增加的。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去年各国棉花遭到了中国棉花的冲击,价格暴跌之后今年减少了种植面积。

    而且减产比中国棉花今年的增产还要多,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纺织业进入了黄金时期,对棉花的需求量十分的旺盛。

    光是棉花方面,今年产值就达到了32亿元,其中有大半是用于出口,起码能造成20亿元的贸易差额。

    但贸易额差明显不止这些,因为这些棉花不可能大半都出口掉,目前世界纺织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英国突然退出了这块市场,导致纺织业的利润普遍达到了50%以上,这些棉花起码能为中国创造30亿以上的贸易差额,这还是考虑到竞争导致利润下降的情况之下。

    在纺织业的竞争上,中国和美国是一个大对手,曰本同样是一个竞争对手,所以为了压制曰本,海外的纺织业产品的价格不可能太高,因此50%的利润是不太可能的。至于国内的市场也有巨大的增长,但格局已经形成了,所以利润也没有增加。

    竞争暂时还没有发生,主要是因为空白出来的市场太大,一时间各国的纺织业产能根不上才导致纺织品奇缺而已。

    现在比的就是占领速度,当市场被填补上之后,就是惨烈的市场搏杀了。

    用句老套的话来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胜者国力增强,败者国力衰弱。

    除了纺织品,茶叶、生丝、陶瓷这三个传统产业同样在蓬勃发展。

    茶叶方面换上了精美的包装,生产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内部市场倒是扩大了许多,这个年代的饮茶习惯相比后世远远要高得多,而西方人在茶叶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