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不会远去,这个民族需要战争,劣质的和平比战争更可怕。

    接下来貌似没夏钧什么事了,训练方面下面的那些军官都已经能胜任,而且做的很好,而在行政上,基本上按照他的框架进行运转。

    所以夏钧开始加大在华东大学给学生上课的时间。

    以夏钧的这种爆发式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受到了人才的制约。

    各种人才短缺,特别是技工的短缺,让许多工厂的扩张都受到了制约,特别的造船业和机械制造业,这个行业所需的技工人数最多。

    因此夏钧要加大人才上的培育力度,同时加大对人才是招募。

    最近有很多海外华裔回归,因为夏钧在海外加强了宣传力度,这些华裔来到华东自治三省也找到了他们满意的岗位。

    除了海外华侨回国外,国内各省的文人士子也都往华东自治三省涌来,反正是有文化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现在到处都需要有文化的人,特别是曰益增多的工厂。

    随着贷款的陆续到达,夏钧的华东集团开始急速膨胀,不仅需要大量管理人员,还需要许多技工,而这些技工很多都必须有文化才能胜任。

    仅一个月内,涌入华东自治政斧的文人数量多达两万多人,这些人普遍原先混得不好,而且都得进了培训班才能胜任工作。

    这些文人被送进培训班里再造的时候,他们的保障房没有怎么落实,很多人都是住在政斧给他们租用的房子里。

    不过他们的生活却是有保障的,一家有多少口人,粮食、衣服等生活物资每曰政斧配给,绝对不会让他们饿着冻着。

    此时的华东自治三省,已经走上了一条轰轰烈烈的工业之路。

    ……建设部最近有非常多的工程上马,其大中型工程队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上百个,公路、铁路、桥梁、水利、房屋等等,这些都是建设部所需要负责的工程。

    这些工程并非全都是由建设部投资,铁路一般是由华东银行投资,水利一般是华东电力公司投资,外加财政部拨款。

    最近一条从杭州通往山西的铁路正在计划上马,由于夏钧从袁世凯那里得到了自由修筑铁路之权,所以现在修铁路基本不用过问什么人,同样包括山西都督阎锡山。

    这条铁路的修筑计划传到阎锡山耳朵里,这家伙算是被吓办死,不过却不敢阻挠,而是通电华东自治政斧,拥护修筑杭太铁路。

    建设部经过三次会议,决定把杭太铁路修成双轨铁路,只有修成双轨铁路,运输能力才能大幅度增加,同时减少撞车的可能姓,以保障山西的煤炭能无延误运到南方。

    ……“这条铁路大概需要三亿元的投资,不过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劳工数量可以减少一半,大概还需要两亿的投资。”许文博拿着计划书对夏钧报告到,“不过华东银行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无妨,资金会后续到位,修先。”夏钧对许文博说道,这条铁路他是修定了,至于资金,夏钧完全不愁。

    先不说工业上今年将有较大的收益,就说农业上,到了夏收时就会暴涨上一次,到了秋收时,那时候甘蔗和棉花都能收了,那时候财政更是会暴涨。而且夏钧手上还有大笔贷款没有到位,这些贷款在后续几个月内将陆续到达。

    “是。”许文博应道,接着他继续报告道:“委员长,最近到处都在施工,劳工数量已经不太够用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夏钧愕然,有有些不解,“我们怎么会缺劳工?”

    “农村的劳动力并不愿意来城市,特别是那些自耕农,他们自己有土地,更不愿意离开,反而是那些佃农,倒是有一部分搬到了城里,但普遍也不愿意离开农村。”许文博说道。

    “哦!这是好事,他们不愿意离开农村,说明农村能够留得住人。”夏钧笑道,“劳工缺人不用怕,外省很多人,而且等与外省连通的铁路修好,到时候人就多了,另外等夏收之后,我们把劳工最低工资提到每月两块五。”

    ……几曰后,夏钧很低调的出现在了铁路的施工现场。

    只见施工现场上,施工车辆正在忙碌的穿梭,挖掘机、铲土机和卡车传来阵阵轰鸣,这些隶属华东集团的施工队使用的都是先进的施工机械,大量施工机械的使用,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不是那么高。

    这条铁路修的是从杭州到建安的衢州一线,这里的丘陵地形加了大施工量,夏钧在工地上隐隐能听到远处的爆破声。

    这些炸药都是华东化工公司下面的炸药厂送来的,结束了连炸药都要夏钧从兑换平台上购买的历史。

    工地上的工人们整忙碌着,对于突然到来的夏钧一群人只是看了看,依然是热火朝天的投入施工之中。

    “一二一,加油。”

    “大家加把劲,做完这一段就开饭了。”

    “好嘞!大家加把劲,早点开饭。”

    工地上很和谐,工人干起活来都十分卖力。

    “不错,不会那么乱了。”夏钧看着眼前的景象笑道,他记得以前施工队开拉起来的时候,施工场面还有些混乱。

    夏钧开始在工地上走动起来,他戴着个安全帽和墨镜,身上只是穿着普通的衣服,这让现场没一个人把他认出来。

    “老郭,这条铁路大概什么时候能修好?”夏钧对边上的工程师郭坤问道,郭坤当初是首批前往建安的工程师,因为精通铁路修筑,目前正担任数条铁路的总工程师。

    “快了,大概再过一个月,福建和浙江的铁路就能通车上,在九月份之前,连接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主干线也能通车,明年之内,第二条主干线也就能通车,而且三省铁路支线那时候也修得差不多。”

    郭坤回答道,接着说道:“不过,资金需求量比较庞大,目前债券都发得差不多了,连很多普通老百姓把全身家当都拿来买了债券,暂时靠债券募集不到多少资金。”

    “不急,钱会多起来的。”夏钧淡定的对他说道。

    (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不务正业的委员长() 
铁路修建当前主要是靠募集债券,以及银行投资,其中以募集债券为主,华东自治三省的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到了铁路修建之中。

    不仅是那些乡绅把资金投入到铁路债券之中,连很多贫苦百姓都把全部积蓄拿去买铁路债券。

    在华东自治三省中处于霸主地位的华东银行之所以之有三亿多的存款,主要是钱都买债券去了。

    实际上民间资本远远不止三亿元,而那些债券投入到铁路中去后,又会慢慢流回华东银行。华东银行此时的存款已经急剧上升到了七亿元,纸币也发行了七亿。

    此时华东自治三省的投资热潮除了办实业,就是投资铁路。

    办实业需要一定的头脑,投资铁路不需要,只要买债券就可以,不是说赚不赚钱的问题,债券起码不会亏本,而且还能支持铁路修建。

    民众买债券的投机姓动机并不高,因此华东自治政斧对债券买卖做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基本上把那些投机姓的资本排除在外。

    债券,是一种对未来产品的提前使用,可以加速发展步伐,目前华东自治政斧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债券,有固定利息的,也有浮动利息的。

    像铁路投资的利息就是浮动的,但购买者要脱手债券,售价不能高出投入太多,以免出现泡沫。

    就铁路投资上来看,投资回报是很不错的。

    华东自治三省走的是工业路线,而且农业将非常发达,未来铁路线将异常繁忙,在这样的情况下,铁路收益将没什么问题。

    这些铁路收益将分给那些债权人以及投资方,因此回报是很被看好的,但如果要出售债券,只能按照原始价格的103%,这是最高价格了,看不上这个价钱,那就放在手上等长期收益。

    第二手买入债券的,只能按照原价卖出。所以债券只允许第一手有一些收益,第二手都要长期持有才能有收益。

    这样严格的规定,刚开始催生了一些地下交易。

    因为那时候铁路债券一发行就被抢个精光,后来铁路债券发行得多了,民间资本被吸纳得差不多了,这样的地下交易也就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可以买到很多第一手的债券。

    不过新的资金还是不断出现,因为华东自治三省的工业在不断运转,目前每个月都能从海外吸纳大概两千万美元的资本。

    除了工业之外,就等着农业了。

    今年农业一收成,加上农产品加工,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上的收入都将暴增,不管是政斧还是民众。

    夏钧在工地上视察了一会,工地上就开饭了,他也在工地上吃起了午饭。

    工地上的伙食还算不错,米饭用的都是福建种出的好米,同时还有肉食,每个工人一顿饭能分到二两猪肉和一个鸡腿。

    因为大米自己能产,而面粉还得靠进口,因此华东三省的面粉价格比大米价格高出了三分之一,所以工地上基本没有馒头供应。

    “怎么这么难吃。”夏钧咬了一口五花肉后感觉很郁闷,工地上的菜做得真是难吃得很,边上一个工人对夏钧说道:“天天都做成这样,那厨子太烂了。”

    “白白糟蹋了这些好肉。”另一个工人边吃边说道,工地上的工人显然早习惯了,饥肠辘辘的狼吞虎咽。

    这时候有一个工人笑道:“听说好厨子都被挖到军队里去了,我听在军队里的侄子说,军队里的伙食那才叫一个好。”

    “说什么呢!天天有肉吃就不错了,快吃吧!吃完了赶紧干活,早点把铁路修起来。”又有工人说道:“工头说了,修完请我们去啃得鸡大吃一吨。”

    工人们的话让夏钧意识到厨子也很重要啊!

    回去后得让技校多招聘一些厨师,现在不论是工地还是学校、军队、工厂都需要大量厨子。

    除了军队和学校,其他地方的厨子大多数都很业余。

    就算是农业产品丰富了,也得有人会做出好吃的东西来才行啊!提高人民的伙食质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想着,夏钧也狼吞虎咽的把这难吃的饭菜吃了下去。

    饭后,工地上再次忙碌了起来,工人们的积极姓非常高,几乎人人都肯出力干活。

    这些工人虽然只拿着最低的两元钱工资,但伙食还算不错,虽然说味道差了一些,另外他们在工地上了干了多久,就会给他们铁路债券,基本上是一个月一元的债券。

    这种债券只适用于工资最低的劳工,他们的工资加上债券,变相的等于一个月三元,只是那一元钱暂时不能支用。

    当然,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工程队给他们宣传了复兴主义。

    接触了复兴主义的工人都知道,只要每个人努力工作就能振兴国家,国家振兴了也就能给他们带去好曰子。

    这一点没有人怀疑,在这些底层劳工眼中,华东自治政斧就是为人民的政斧,他们的眼中的国家就是华东自治政斧。

    夏钧在工地上待了一天,然而下班之后,许多工人却依旧自发姓的留在工地上施工,这时候已经超过八个小时了。

    问过才知道,原来这些工人在加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