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月天唐-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头深深的刺入何弘敬的腹中,顿时鲜血长溅,随后砰地落地抽动几下便断气身亡。屠狼见何弘敬已然身死,于是割下何弘敬的人头用枪挑着以示其威。群龙无首的魏博大军这时开始全面崩溃,此刻高骈也率领城内的两万大军冲入了战阵之中。顷刻之间四支军队如狂风般掠过敌阵,肝胆俱裂魏博十万大军成为待宰的羔羊,挣扎已经没有必要,投降也为时已晚。令河北闻之色变的魏博大军,在横刀丛中灰飞湮灭了……

    陌刀所向,人马俱裂。

    狂风怒号,飞沙走石,黑云翻滚,乾坤肃杀。顷刻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劈头盖脸地横扫了整个大地。这场大雨将整个魏博大军冲刷的溃不成军。奔腾的雨水在大风中洗刷着沉淀的血污,翻着气泡的黑红色水流汇成小溪,哽咽着流向湍急的护城河,没有血色的尸体和残肢在水中泛着令人心悸的苍白……

    军中号手连同他的战马几乎完全被利箭所包裹,以至于不能瞑目倒下。浑厚嘶鸣的战马踏着泥泞的大地,压迫它发出沙哑的呻吟……

第359章 班师回朝() 
风雨过后乌云散去,西山的太阳照耀着金黄的镇州城,也斜映着城外旷野无垠的战场。血迹斑斑,兵矢遍地,堆积如山的尸体让人回忆起在这般安逸的傍晚前,有着一场二十万人的血腥拼杀。

    陈浩此刻站在镇州城楼,外披裘衣独自执酒孤饮。陈浩双眼微眯注视着,清理战场的士兵来回搬运着尸体,眼中却是神色闪动有些凝重。攸然低首看着杯中酒,此刻他不知道杯中是美酒还是鲜血。这一刻陈浩突然觉得他的手有些微微颤抖,过了许久颤抖的右手才渐渐的趋于平缓。

    缓缓颔首望向落日晚霞,不禁自语感慨道:“功名阶下累白骨,残阳似血衬美酒,横眉冷对千夫指,只为天下无兵黩!”

    待作完此诗陈浩豪爽的大笑起来,随后举起酒杯面对战场轻笑道:“终于告一段落了,来!我等共饮此杯!”说着一杯清浊酒,散落尘埃土。

    ……

    之后几日陈浩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由于何弘敬被屠狼所杀,整个魏博主力在镇州城外全部歼灭,因此如今魏博六州已经名存实亡。故此陈浩派遣高骈与屠狼二人兵分两路平定六州,以最快的时间结束此次战争。

    期间高骈由于违抗军令重用郑泰,以至于成德四州险些落入敌手,因此陈浩并未姑息而是军法论处。对此高骈并无怨言反而很是惭愧,因此主动请命收复魏博六州将功补过。陈浩也深知魏博主力大军虽然被歼灭,但是散落各处的游勇,与地方势力却依旧不易清剿,因此善后之事仍需一番周折。陈浩相信以高骈的能力,是目前最为适合的人选,于是便答应了高骈的请求。

    随后二人势如破竹一路攻破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澶州,最后两路大军于十日之后会师于魏博直辖魏州。在二人进入魏州的那一刻,预示着河朔三镇自此名存实亡,同时也预示着北上平叛大功告成。从当初陈浩率五万大军踏冰横渡,到如今河朔三镇覆亡只不过短短两个月而已。

    随后一纸军报传入京城,可谓朝野振奋群臣贺喜。李渼也是喜出望外之下,在御花园大摆夜宴以示庆贺。接着第二日便传旨大唐各州道,三年之内减免赋税三层。同时擢礼部安排一切事宜,待陈浩回京之日他要亲自出城迎接。

    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让众人不敢相信的事实。短短两个月平定了几代帝王无法完成的事情,短短两个月竟然击败了河朔三十余万大军。而平定河朔三镇的不过只是区区几万大军,重要的是这几万大军未有动用朝廷一钱一粮。

    这等丰功伟绩不得不说,与开疆拓土相差无异。然而众人在赞扬与推崇这位扫北元帅的同时,亦有不少人指责陈浩枉杀无辜,灭绝人性罔读圣贤之书。不过无论是赞扬还是唾骂,推崇还是不屑。但是有一点众人没有争议,那就是当今大唐论文采第一者,非陈浩莫属;论兵法谋略为首者,如今也是非陈浩莫属。然天下人都在讨论着这个负有争议之人,而这个最负有争议的人,在安排完一切事宜准备班师回朝时,却没有跟随众人回京。

    春暖花开的季节,长安内外已是鸟语花香。在驶往京城的官道上,三队骑兵正向京城赶去。这三队骑兵为首的正是幽州守将仆固俊,镇州守将高骈与魏州守将屠狼。三人各自领着一干有功之臣班师回朝,引得长安内外喜庆之声四起。

    城外圣驾亲临百姓伏地不起,黄罗伞下李渼正焦急的等待着班师回朝的将士。此刻李渼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当年他还是雍王的时候就曾有鸿志,希望能够像先祖太宗一样开创盛世天朝。如今他刚登帝位不久便有此功绩,也让他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

    三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进入了京城,三人分别将随行的几千人驻扎于城外,一众将领便跟随三人朝拜圣上。李渼见众人之中唯独没有此次扫北元帅陈浩,于是甚是疑惑的向三人询问缘由。

    三人之中屠狼这时郑重的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呈交予李渼,李渼神色异常的打开书信一瞧,不由惊诧的失口道:“少傅受了重伤!?”

    李渼此言一出尽皆哗然,令狐绹与卢匡二人本欲要弹劾陈浩藐视君威,但是闻听此言也是为之一震,随后便打消了弹劾的念头。

    仆固俊神色灰暗道:“圣上明鉴,陈元帅在攻打幽州之时身中两箭,但为了不影响士气一直强撑到今日!”

    “什么!?”李渼闻听此言心中甚是震惊,他没有想到陈浩竟然拖着重伤之躯,完成了曾经承诺的事情。

    “陈元帅伤口至今未有愈合,又因丧妻之痛,积劳成疾不能及时回京,还望圣上恕罪!”屠狼神色忧虑的恭身说道。

    黄罗伞下李渼久久未有言语,群臣侍立一旁也不敢作声。李渼将书信看完之后,最后神色复杂的轻声道:“朕有愧!”

    李渼这一句感叹可谓是寓意良多,当初陈浩力主北伐,他心中有没有质疑陈浩的能力?有!;其后陈浩按兵不动,他心中有没有质疑陈浩不忠?有!;再后来陈浩屠杀幽州降俘,他心中有没有斥责陈浩不仁?有!……

    而如今陈浩用战争的胜利证明的一切,这不得不让李渼感到十分的愧疚。李渼记得陈浩与他说过大仁与小仁的分别。当时他似懂非懂,如今他已是九五之尊,站在权利的最高峰,此刻李渼才明白了陈浩的话中深意。如今无论是河东道节度,还是山南各道节度使,都纷纷上表纳税,态度已然明显好转。

    李渼知道,这是陈浩在河朔起到的震慑作用。以一万人的生命,去换永无止境的生灵涂炭,这才是大仁!只是这种大仁,又有几人能够理解?陈浩注定要当这个恶人,而且是为了他,为了大唐江山,自愿做了这个永远无法洗清的恶人。

第360章 定北侯() 
翌日早朝李渼对此次北伐一众有功之臣,纷纷予以封赏。其中加封高骈为骁勇大将,依旧镇守都畿道。其后任命屠狼魏博节度使,仆固俊为成德节度使。此次北伐所有参与将士纷纷官升三级,以此等封赏优柔这些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

    待众人一一封赏完毕之后,李渼示意王公公传旨,王公公会意的恭身打开圣旨高声宣读道:“论道台阶,实赖明哲,丹青神化,寄深燮理。自非盐梅是属,栋干有归,则旷职俟能,罔或必备。河朔三镇乱象已久,今少傅挥军北上,重铸河山,可谓功在社稷!故此特封长风侯爵以示恩宠,是为定北候!钦此!”

    这道圣旨一经宣出,整个朝野群臣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古语有云:封侯拜相,由此可见这爵位与官职还是有区别的。官职再大一代过后便什么都不是,而爵位就可以世袭,因此拜官容易封爵难就是如此。如今陈浩以一个刚过而冠之年的年纪,竟然被封为定北侯,这实在是大唐少有的新鲜事。若是论及草根封侯的话,陈浩可谓是当今第一人,即便是横扫漠北的霍去病也不能相提并论,霍去病怎么说也有一个大将军的舅舅,而陈浩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这道旨意一下,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令狐绹与卢匡二人就是其中很不爽的两个。于是令狐绹移步殿中恭身禀道:“启奏圣上,老臣认为不妥?那……”

    还未等令狐绹将话说完,李渼却一挥衣袖冷哼道:“老爱卿是想让朕封少傅王爵吗?”

    噗!

    令狐绹被李渼这句话弄得是哭笑不得,他本意是要反对封陈浩为定北侯,却不料李渼故意曲解他的意思。不过如今曲不曲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看出圣意已决。

    “臣启圣上,陈大人此次虽然劳苦功高,但也有诸多失当之处。如此一来,微臣以为加封陈大人侯爵实为不妥!”见父亲在圣上面前吃了瘪,令狐滈便出列直言不讳道。

    李渼闻听眉头一挑,随后声音渐冷道:“那以爱卿之见,朕该如何封赏?”

    “额……以微臣之见,不如等陈大人病愈回京,论其功过之后在封赏不迟!”令狐滈以为李渼被他的话打动了,于是便慷慨激昂的回应道。只是忘乎所以的令狐滈却没有注意,一旁的令狐绹正向他使眼色。

    “哦?论其功过?好好好!朕封赏于谁,竟然轮到你一个兵部侍郎教诲?教诲朕如何听命于河朔三镇?教诲朕如何优柔那些不臣之心的节度使?朕问你!谁给你的胆子?说!”李渼此刻拍案而起,甚是愤怒的指责令狐滈斥问道。

    噗通!此刻令狐滈早已吓得脸色煞白,一个劲的伏地乞求恕罪。

    “老臣教子无方,请圣上降罪!”令狐绹惊慌失措的跪求李渼饶降罪,他岂能听不出李渼这是在杀鸡儆猴。

    “启禀圣上,微臣认为陈大人此次功绩卓著,圣上加封定北侯未尝不可……”这时卢匡也出列恭身回禀道。

    令狐绹闻听卢匡说出此言眉头不由微蹙,心道这卢老头今日是不是吃错药了,要知道这陈浩可是你卢氏的死敌,若是陈浩的官爵越来越大,对你们卢家可不是好事。老子在这里触霉头,你倒是恰合适宜的充好人!

    觉得卢匡诡异的不单单是他令狐绹一人,文武百官乃至李渼也觉得卢匡甚是怪异,他可是知道卢匡与陈浩之间的恩怨已深。如今竟然出面力挺陈浩,这着实是出乎李渼的所料。

    就在众人纷纷予以猜测之时,卢匡却沉声道:“不过陈大人如今不在朝堂,圣上旨意下的为时过早。故而以微臣之见,不如等陈大人病愈回京之后,圣上再下旨封侯也不迟!”

    令狐绹一听却是神色一喜,继而向卢匡投去赞许的目光。这一招可谓是独辟蹊径,既说的合情合理,又让李渼没有反驳的理由。

    李渼初闻此言也是微微点头人头,但片刻之后李渼却轻声笑道:“卢爱卿言之有理,卢爱卿果然是朕的股肱之臣!”

    “微臣惶恐,微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卢匡真情意切的哽咽道。但是在垂首行礼之时,却可以看到眼神之中尽是得意之色。

    “既然如此,魏爱卿拟旨,任命陈浩为范阳节度使镇守范阳九州!”李渼说到这里,转头看向惊诧的卢匡道:“既然卢爱卿如此担忧这封侯旨意,那卢爱卿辛苦一回,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