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卫营反应很快,杨由基带领两千士兵立刻把平台围得水泄不通,护住夏天南。
有官员低声埋怨:“好你个杨嗣昌,把我们瞒得好苦!既然有密旨,难道不能等出了军营再宣吗?现在一不小心就出不了军营,有命来无命回。”
“出了军营又如何宣旨?如果不让京营新兵倒戈,把夏贼困在军营,让他趁机逃脱,就算吴三桂赶到,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杨嗣昌冷笑道,“再说了,京营新兵都是京城子弟,家人都在这里,他们敢不遵圣旨?你们看。”
果然,京营的士兵犹豫片刻后,端起了手中的火铳这是和琼海军正规军一模一样的制式装备,琼海式步枪,连枪刺都没少。夏天南完全照搬琼海军的模式训练新军,配备武器也是不遗余力。
“夏天南,你万万没想到,发给京营的火铳,却成了对付你的利器,这叫作茧自缚!此刻你可曾后悔?”杨嗣昌大声问道。
夏天南沉默不语,似乎无话可说。
“哈哈哈,你嚣张一时,终究有俯首的这一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乱臣贼子的下场不过如此。”杨嗣昌得意地带领官员们往大门出军营,去迎接关宁军。只要一万京营新军和关宁铁骑联手,凭借两千家丁,夏天南无论如何都没有胜算。他忍辱负重到今天,就是为了这一刻的到来。
隆隆的蹄声已经近在咫尺,杨嗣昌顺着街道的方向望去,已经看到了街道远端乌压压的大片骑兵,“吴”字大旗清晰可见。
就在杨嗣昌满怀期望地上前迎接吴三桂时,军营大门却在他眼前慢慢合拢了。随着“吱呀吱呀”的门轴转动声,沉重的大门关闭了。吴三桂的骑兵眼看就要到达军营与他会合,千钧一发之际,大门却将两边无情地隔开了。
第七百五十一章 谜底揭晓()
? “这是作甚?”杨嗣昌又惊又怒,对着关门的十几个京营新兵呵斥,“违抗圣旨,你知道是什么罪过吗?”
新兵默默地把门上栓,对他的威胁充耳不闻。
礼部其他官员乱成一团,纷纷说:“这可如何是好?成了瓮中之鳖了。”
门外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声音,似乎是关宁军射出的箭矢,意图射杀士兵,阻止大门关闭,可惜慢了一步,全都射在了门外。
混乱中一个洪亮的声音喊话:“全军下马,直接攻进去!这墙不高,挡不住咱们的。”
一声令下,关宁军纷纷下马,一哄而上,吆喝着往墙上爬。不时有声音传来:“你轻点,踩到我的头了。”似乎是搭建人梯,用最简单的方式翻越外墙。
一队接一队的京营新兵手持武器,从杨嗣昌等人身旁穿过,排队上了墙上的通道,各自散开,站住了防守位置。这墙虽然只有三米左右,与正规的城墙不能比,但是墙垛有射击孔、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了炮台,防守的火力密度和真正的城墙防御也差不多,甚至在单位距离内的防御强度还要超过。当初嘲笑琼海军做无用功的前京营军官们,如果看到现在这一幕,肯定再也笑不出来了。
杨嗣昌看到这一幕,如堕冰窟。这军营的防御布置、新兵们的应对,倒像是预先针对这场兵变一样,细思极恐。这夏天南难道会未卜先知不成,否则如何解释眼前的这一切?还有,京营的新兵都是京城本地人氏,家人都在城内,抗旨不遵的下场连三岁儿童都懂,为何他们丝毫不害怕?难道夏天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给他们洗脑了?
礼部官员们用力摇晃着杨嗣昌的胳膊,大声说着什么,脸上满是恐惧。可是杨嗣昌现在已经听不进任何言语了,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切都完了!苦心孤诣布置了这个陷阱,却被轻易化解,只要让夏天南反击成功,从吴三桂、他自己到皇帝,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呯呯呯……”
墙上的枪声开始响起,一场简化版的攻城战开始了。关宁军骑兵临时充任步兵,没有云梯,没有攻城木,只能依靠搭人梯这样原始的方式;墙上的新兵没有檑木、狼牙拍等守城器械,只能用射速差强人意的前装燧发枪抵御——而且只能平射,不能往下垂直射击,弹丸会掉。
双方都有明显的优劣势:关宁军习惯马背上的游动战,对于蚁附攻城的战斗方式并不熟悉,但是相对低矮的城墙是他们可以利用的一大优势,不到两人高的墙壁,似乎触手可及;京营新兵的武器更适合排队枪毙的战斗模式,用于这样近距离的防御战缺点被放大了,有时候几乎是把枪口顶在对手的脑门上开火,还要不停歇地装弹,在心理压力上是极大的考验,不过密集的队型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劣势,更何况刺刀的存在让他们随时可以转换成白刃战模式,面对攀爬墙壁无法腾出手来肉搏的对手,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
喊杀声、枪声混杂在一起,双方在墙头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不时有人中枪或者被刺中掉落下来,也有倒霉的士兵被兵刃砍中翻落墙下。这么近的距离,没有腾挪的余地,也无所谓战术变化,比的就是谁人更多、更扛得住。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一个身影慢慢踱步走到乱成一段的礼部官员旁边,轻轻拍了拍杨嗣昌的肩膀。
杨嗣昌扭头一看,却是他最不想看见的一张脸,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笑容尤其可恶。
夏天南脸上带着笑:“杨大人布置这一切费了不少功夫吧?”墙头的声音太大,为了让对方能听见,他几乎是喊出来的。
杨嗣昌脸部肌肉有些扭曲,咬牙切齿地说:“可惜百密一疏,却没有料到京营新兵居然胆敢违抗圣旨,给了你腾挪的余地……”
“哈哈哈……”夏天南仰天大笑,“杨大人不会这么天真,真以为这些兵是新招募的京营新兵吧?”
杨嗣昌心里“咯噔”了一下,回想起种种迹象,的确不对劲。刚才发生的一切像走马灯一样在他脑海中快速回放:沉默的士兵、抗旨不尊、井然有序的布阵防御……这样反常的举止和训练有素的投入作战,以及面对关宁军毫无畏惧的心理素质,根本不是才训练了半个月的新兵能做到的。
他忽然福至心灵,喊出了一句话:“你瞒天过海,来了个调包计,一万新兵随大军出了城,却留下了一万精锐假扮成新兵留在军营?”
“哈哈,果然是干过兵部尚书的,一点就透。”夏天南指着墙上,“有一万大军,加上我的近卫亲军,还有城墙防御,区区两万关宁军骑兵,又如何攻的进来?”
谜底揭晓,大势已去,杨嗣昌失去了精神支撑,顿时感觉浑身无力,摇晃了几下后颓然倒地。周围的礼部官员随便一个人伸手就能扶住他,可是没人伸手,眼睁睁看着他倒下。几名官员谄媚地对夏天南说:“国公,这一切都是杨嗣昌鼓捣的阴谋,与礼部无关,我们都是清白的,请国公明察!”
夏天南无所谓地挥挥手:“冤有头债有主,我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也不会为难你们,放心吧。”他要对付的是杨嗣昌、吴三桂和皇帝,这些小虾米根本无暇顾及。
几人大喜,跪下谢过。“谢国公明察秋毫。”
夏天南看了看瘫倒在地的杨嗣昌,吩咐左右:“把他捆起来,等候发落。”然后迈步上了墙。
杨由基赶紧带着人跟上,环绕左右,把夏天南护得严严实实。
夏天南在士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墙边,浑然不顾近在咫尺的厮杀,踮脚眺望着外面,似乎在搜寻什么人。当看到大旗下面骑马观战的吴三桂时,他双手合拢成喇叭状,高声喊话:“吴总兵,可否暂时休战,咱们谈谈?”
第七百五十二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夏天南喊话的声音在嘈杂的喊杀声中显得很微弱,传到对面时已经若有若无,不过吴三桂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字眼。他看了看僵持不下的局面,犹豫了片刻,举起手掌下令:“让他们撤下来,暂时休战。”
关宁军士兵潮水般退了下来,留下了满地的尸体和伤兵,墙上的“新兵”则严阵以待,防备对手的下一次进攻。
吴三桂策马上前几步,确定在火铳的有效射程之外,然后大声说:“平南侯……哦,今日应该敕封完成了,该称呼平国公了,请问有何指教?”
夏天南指了指墙下**的伤兵,大方地说:“咱们谈之前,我允许你抬走你的伤兵。”
吴三桂想了想,这一点似乎对自己有利,也看不出什么阴谋,便让部下去救治伤兵。这些伤兵能不能救过来另说,但是当着部下的面不救的话,会让其余人寒心,队伍就不好带了。
耐心等待对方抬走几百伤员后,夏天南好整以暇地问:“吴总兵率大军乘兴而来,本以为可以一举拿下我,好向皇帝邀功请赏,却不料是块硬骨头。吴总兵现在是不是满腹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吴三桂咳嗽两声,想问却开不了口。他的确一肚子问号,原本应该毫无抵抗的行动怎么就变成了两军对垒?这些京营新兵怎么愿意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为夏天南效力,还这么能打?
夏天南继续说:“其中细节说来话长,只怕你也懒得听,我就捡最重要的说吧。简单来说,你和杨嗣昌、皇帝设计的这个局,被我全盘掌握,而军营里的这一万新兵,其实是我的第一军掉了包,来了个狸猫换太子,真正的新兵换上琼海军的军服已经随大军出城了。”
吴三桂闻言懊恼不已,恨恨地把马鞭摔在了地上。自以为天衣无缝,没想到全部落在人家的算计中,看来今日是讨不了好了。
“吴总兵,如果你识时务,协助我破城击溃李自成后乖乖退回宁远,我也不会亏待你,毕竟抵御鞑子需要人手,关宁军是我琼海军不错的助力。可是你太过贪婪,妄图一步登天,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这也怨不得别人。”夏天南说,“不过念在你我曾经并肩作战过的份上,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放弃抵抗,把这两万骑兵交给我改编,仕途就不要指望了,我允你回辽东做个富家翁,或者你觉得辽东苦寒,去江南也行,你的家财我一文不要。”
“成王败寇,你占了上风怎么说都有理,吴某也无话可说。”吴三桂阴着脸回答,“可是让我乖乖地放弃兵权,做个让你可以随意宰割的平头百姓,只怕是痴人说梦吧?我固然很难攻进军营,可是两万铁骑撒开腿跑,你难道追得上?回到辽东,有十几万边军镇守,你又能奈我何?”
“我不打无把握之战,既然这么说,就有十足的把握。”夏天南微笑道,“不信你听,身后是不是有什么动静?”
吴三桂一凛,回头看了看。身后是乌压压的骑兵,更远处是宽阔的大街,因为发生了战事,百姓都躲了起来,街上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影。
他正想嘲笑对方故弄玄虚时,却隐约听到远端传来了脚步声。他扣了扣耳朵,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转头问左右:“你们听见什么动静没有?”
几名心腹部将疑惑地侧耳倾听,其中一个还下马趴在地上听。片刻之后,几人先后说:“镇台,属下好像听见了脚步声。”趴地上那个一跃而起,惊疑不定,“是大队人马,全都是步军,没有马军,少说也是两三万……”
吴三桂心里一惊,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