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斩杀了杜三、杨老柴等流寇匪首,压制了流寇的气焰,北边有后金作乱,山东登州有叛将孔有德作乱,苏大人认为,朝廷应当如何应付啊。”
苏天成微微一笑,看来孙传庭没有闲着,一直都在考虑大事情,那肯定是有想法的,自己可不能够首先说出来意见。
“孙大人经历诸多,想必一定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下就洗耳恭听了。”
“好,我就抛砖引玉了,这三方面,我认为,后金是重中之重,至于说流寇侵袭,乃是因为饥饿所致,剿抚并用,一定能够解决问题,可恨的是那孔有德,世受皇恩,居然造反,正是狼心狗肺。”
苏天成脸上带着微笑,却没有点头称是。
“怎么,苏大人有不同看法吗?”
“在下确实有些不同的看法。”
“哦,说来听听。”
“有一件事情,不知道大人是否知晓,皇上曾经卖掉了皇宫内的贡品,补贴国库。”
“知道,皇上励jīng图治,值得称颂啊。”
“去年增加了辽饷,大人怕是也知道了吧。”
“知道,苏大人说这些事情,是什么意思啊,这与对付后金、剿灭流寇,有什么关系吗?”
苏天成暗暗叹气,如今的读书人,最大的毛病,是看不起商贾,更不用说懂得什么政治经济学的道理了。
“敢问大人,打仗需要银子吗?皇上连宫里的贡品都卖了,国库是什么情况,大人想必知晓吧,去年加征辽饷,不过一年时间,能够筹集到多少的银两,朝廷拿不出来银子,用什么来打仗。”
“苏大人有些南辕北辙了,我说的是当今朝廷面临最大的问题啊。”
“缺银子,就是最大的问题,大人也说了,流寇作乱,乃是因为饥饿所致,可以说,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缺银子,目前朝廷面临的最大问题,乃是缺银子。”
孙传庭看着苏天成,有些惊愕。
“至于大人说到的后金和流寇的问题,在下以为,都是大问题,都必须要彻底解决,或许大人觉得,在下有些杞人忧天了,这流寇是内乱,后金是外族侵袭,严格说起来,内乱更加的致命,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能够稳定,不能够万众一心,怎么去对付外族的侵袭。”
“可这流寇,不能成大气候啊,他们四处流窜,虽然声势浩大,可与朝廷军队作战,依旧不是对手啊,相反,后金军力强悍,是最大的祸患啊。”
“不能这样看,我以为,最好的办法,是彻底剿灭流寇,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之后,举全国之力,对付后金,彻底剿灭他们。”
“苏大人,这些流寇,本身是大明子民啊,他们愿意归顺朝廷,也是不错啊。”
“我以为,不可有这样的想法,农夫和蛇的故事,大人想必知道,不错,流寇因为饥饿,万般无奈之下造反,他们的出发点,值得怜悯,但人的心xìng是会改变的,这些流寇,长期奔袭,四处劫掠,早已经变得不可理喻,就是朝廷给予了他们粮食土地,他们也难以安静下来了,只要有机会,依旧会聚众造反,所以,剿灭流寇,决不能心软,要斩草除根。”
“苏大人是不是说的有些严重了。”
“千里长堤,毁于蚁穴,在下一直以为,对敌人的怜悯,就是对自身的残酷。”
稍微楞了一下,孙传庭站起来了,抱拳给苏天成行礼。
“苏大人不及弱冠之年,有着如此的认识,真是朝廷栋梁之才啊,入翰林之后,在皇上身边,可以提出诸多建议啊。”
“在下已经外放为官了。”
“哦,这是为何啊,以苏大人的才学,不用在翰林院磨砺多长时间,一定可以大展宏图的。”
“孙大人恐怕不知道,在下已经到南直隶应天府辖下江宁县了。”
孙传庭有些不敢相信,看着苏天成,想不到这里面的原因。
“在下有些想法,期盼着能够实现,故而申请外放,我以为,在皇上身边,提出来诸多的建议,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只有亲自实践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够有着真正的发言权的。”
过了好一会,孙传庭才开口说话。
“苏大人的决定,实在令我震惊啊。”
“在下经验不足,善需要磨砺和实践,rì后若是有机会,一定向大人讨教的。”
“好,一言为定,明年,我到江宁县,专门拜访苏大人。”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善后()
四月初一,苏天成终于回到了平阳府城。
见到了孙传庭的时候,他差点没有抑制住,恨不得马上招募到麾下,可他很快否定了自身的想法,孙传庭是一员悍将,自己寸功未立,尚未展现出来能力,仅仅凭着嘴上的几句话,就让人家跟着你干,想当然了。
当然,收获也是有的,孙传庭虽然赋闲在家,却时时刻刻关注朝廷的事情,历史上,在剿灭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孙传庭是立下大功的,可惜遭遇了诸多的坎坷,最终战死沙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既然自己穿越了,就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的发生。
可穿越之后,也不是万能的,需要顺应历史,做出来明确的选择。
回到平阳府城的时候,整个的平阳府,都轰动了,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榜眼,山西还没有出过这样的科举人才,何况是平阳府人。
苏天成回家的时候,大街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他有些无奈,也不敢骑马了,边走边和四周的人抱拳打招呼,他的这种谦逊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回到府里,苏平阳早就带着所有的下人和部分的护院,在府内府外等候,看见苏天成出现了,所有人都跪下了,这次是真正的迎候老爷回家了。
苏天成扶起了苏平阳。
府内自然是摆下了酒宴,虽然说很快要离开这里了,但苏天成还是有一种真正回家的感觉,周围的人,都是他最为信任的,在这里,不存在担心什么算计的事情。
晚上,苏平阳、熊子健、孙元坤、刘实亮、罗昌、苏俊、王大治、马华彪等人,齐聚在书房里面。他们都是接到了通知,赶到了书房。
苏天成不想耽误时间了,越早动作越好。
一番说辞之后,苏天成面容严肃的安排了任务。
“时间紧迫,很多的事情,要立即着手办理了,我首先安排一下,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大家补充一下,第一,这次安排的所有事情,请叔叔全权负责,苏俊和熊子健协助。第二,安排的所有事情,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不要说困难的事情,若是你认为自己办不好,开始就提出来,半途而废的事情,不允许出现。”
“第一件事情,明rì出发一批护院,十天之内,到达江宁县,主要的任务,是购买府邸和土地,带去五千两黄金,这件事情,苏俊和刘实亮直接负责,此事非常重要,不能够安排好府邸,众多的护院,没有地方安置,情况特殊,这个府邸,尽量安排在郊外,需要有诸多的土地,我们曾经修建过院墙,若是没有现成的府邸,那就修建院墙,此事四月底之前,必须办好。”
“第二件事情,运送粮食和黄金,计划在四月五rì出发,四月底必须到达江宁县,府里的下人,跟随去一部分,到了江宁县,直接进入府邸,至少需要两千左右的护卫,要确保万无一失,此事请叔叔和孙元坤直接负责。”
“第三件事情,请叔叔征求府里下人的意见,愿意跟着到江宁县去的,都要做好准备,不愿意去的,可以留在这里,府里人不少了,王大治,你问问村里的人,是什么看法,要他们离开家乡,远赴南直隶,肯定是有困难的,包括你家里的事情,母亲必须要跟着一同去的,否则你也要留下来。”
王大治急了,苏天成还没有说完,他就开口了。
“小的一定要跟着到江宁县去的,小的背着母亲,走都要走去的。”
苏天成对着王大治挥挥手,他也知道,要王大治留下,不大可能。
“第四件事情,上面几件事情安排妥当之后,我在四月中旬出发,五月初就到江宁县了,苏二童,四月十rì,你到太原府去一趟,必须在四月二十rì以前回来,请二哥过来,住进府邸里面,到时候,我会做好一切的交接的。”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此去江宁县,很长时间,都不会回到山西来了,我是朝廷命官,颠沛流离是在所难免的,诸位要准备好,跟随我吃苦了。”
说完,苏天成站起来,抱拳给众人行礼了。
“少爷,我们都听你的,你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做,其他的话,少爷不用说了。”
苏平阳代表众人表态了。
苏平阳清楚,少爷和老爷、大夫人以及大少爷和二少爷之间,是有着不小的隔阂的,在一起是难以相处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印象,已经刻进骨子里,不是几天时间,甚至是几年时间,可以解决的。
当初少爷不动那些黄金,他就明白了,之后老爷动用了黄金,就更不用说了。
翌rì一大早,苏俊和刘实亮,带着五百护院出发了,他们卯时就出城了,所有人都骑马,声势还是不小的,至于说路引,苏天成早就想办法办好了。
这些人到江宁县,是帮助苏天成做好前面的所有安置工作的。
两rì后,苏府有些躁动了。
故土难离,特别是那些本地的护院,要离开平阳府城,赶赴千里之外的江宁县,肯定是舍不得的,苏府的待遇是在是太好了,他们也不愿意回家去,尽管少爷发给的有安家的银子。可继续留在苏府,也不一定是好的选择,谁知道二少爷是什么样的态度啊。
有些人面临选择,也有人下定了决心,跟随到江宁县去。
苏家的佃户,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三百多的佃户,顿时轰动了,他们早就想到了,少爷一定会离开的,已经是朝廷官员,不可能留在平阳府城了。
最先做出来决定的,是牛二。
牛二决定卖掉房屋,土地是苏府的,家里积攒了一些银两,到了江宁县,还是可以种地,没有什么大不了,关键是可以跟随少爷。
苏天成万万没有想到,佃户之中,有一百多人,要离开平阳府城,跟着到江宁县去。
他没有做出来这样的计划的,佃户本来就是给主人家种地的,不想种地了,可以离开,他们不是主人家的奴隶,还是有人身zì yóu的。
可这些人要跟着到江宁县去,苏天成也不会拒绝的,关键是这些人,都是种田的好手了,熟悉了甘薯和玉蜀黍的种植办法了,到了江宁县,肯定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要知道,县衙是有着不少官田的,认真清理出来这些官田,好好的种植,一样能够获得巨大丰收的,自己想要做事情,还是需要有粮食,有银子。
苏天成头疼的,依旧是王芙蓉。
王芙蓉已经十六岁了,生活好了,调养好了,长得亭亭玉立,气质也展现出来了。
苏天成离开这么长时间,回到家里之后,王芙蓉服侍特别的细心,每天都是等候苏天成入睡之后,才小心的到外面的屋子入睡的。
从王芙蓉的眼神里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