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不断总结,不断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的观点,这是苏天成的优点,毕竟他是穿越人士,虽说熟知历史,但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就是完全正确的。

    鹿善继的信函来了之后。苏天成初看了一遍,还是感觉到很高兴的,但细看之后,他开始担心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担心了。

    渠清泽和阎应元进入到厢房的时候,苏天成还在沉思。

    阎应元如愿以偿,成为了登州府的经历,但被苏天成抽调到督师府来了。承担了参谋的角色,协助渠清泽开展工作。苏天成需要培养人才,阎应元这类的人才,还是值得培养的。

    阎应元很快就适应了自身的角色,也非常清楚,苏天成对自己是很信任的。

    “老渠,阎应元。这是鹿大人的来信,你们看看。”

    苏天成没有多说,将鹿善继的来信递给了渠清泽,为了节约时间,渠清泽和阎应元是一同看这份来信的。

    两人很快看完了。

    “大人。下官以为,皇上的安排还是可行的,年内拿下黑山、义州和广宁,这样就能够与后金鞑子在辽河对抗,后金鞑子赖以坚守的防线,基本上不存在了,属下预测,战斗的规模不是很大,皇太极也不会调集所有的兵力来对抗的。”

    渠清泽说完之后,苏天成脸上依旧没有多少的表情,他看了看阎应元。

    “大人,下官觉得渠大人所言是有道理的,下官也是这样认为的。”

    苏天成皱了皱眉。

    “你们没有详细看这份信函,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和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适度的对后金鞑子展开攻击,这是很有必要的,免得辽东将士都懈怠了,不管是不是能够收回黑山、广宁等地,都是可以激励将士斗志的,能够适度的控制战役的规模,做好详细的部署,这样的战役还是有些把握的,做到了收放自如,可你们再仔细看看,里面有很关键的东西,你们忽略了,这些关键的话语,很有可能存在重大隐患。”

    苏天成这样说之后,渠清泽和阎应元马上开始仔细看起来了。

    十多分钟之后,渠清泽抬起头,他已经明白了,阎应元还在思考的过程中,毕竟参与的时间不长,思考不可能那么全面。

    “老渠,说说你的看法。”

    “大人,下官明白了,朝廷的意思,赋予了陈新甲一定程度自主决策的权力,这就不好控制战役规模了,说不定这一次的进攻,很有可能成为全面的决战了。”

    阎应元这个时候才明白过来,也看到了信函里面关键的几句话了。

    苏天成微微叹了一口气。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本来是战役的基本要求,可有些大人没有明白,战役的规模是需要严格限制的,我大明和后金交战这么多年,这是万历年间以来,第一次主动发动进攻了,是很大的改变,扬眉吐气是有必要的,但更要有清醒的认识,依照我的看法,大明还不具备完全剿灭后金鞑子的实力,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充足的准备,所以和后金鞑子的交战,需要特别的慎重,要严格的控制战役的规模,要限制统帅的权限。”

    渠清泽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阎应元的神色有所不同,苏天成的分析,令他非常的吃惊,想不到距离辽东如此的遥远,苏天成能够分析到辽东的所有情况,做出来准确的判断。

    “皇上的想法是好的,对后金鞑子发动有限的攻击,不管是不是能够达到目的,都是能够激励将士的斗志的,也是告诫辽东和边关的将士,如今远不是安逸的时候,将士的重任是必须要剿灭后金政权,剿灭后金鞑子,只有将士都有了这样的想法,辽东和边关才能够真正的保持活力,我认为这样的决策是可行的。”

    “但朝廷也必须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也就是发动多大规模的进攻,年内占领黑山、义州和广宁,这个任务已经不轻了,要知道边军占领了这三个地方,对沈阳就构成了最为直接的威胁了,皇太极岂会善罢甘休,只怕战斗会异常的惨烈,陈新甲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很多的,占领一个地方之后,后续的建设和稳固问题,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否则直接被后金鞑子夺回去了,形成了拉锯战,极大的消耗了人力财力。”

    “既然明确了今年的战斗任务,那就不应该有丝毫的犹豫,就按照这个战术布置进行,偏偏还跟上几句话,陈新甲可以视战斗的情况,自行做出来决定,在禀报朝廷允许的基础之上,继续进攻,这岂不是要对战术布置做出来根本性的改变吗,陈新甲会不会想着,一口气打到沈阳去,一口气剿灭后金鞑子和摧毁后金政权。”

    “这是非常危险的授权,陈新甲若是不能够有清醒的认识,很有可能酿出巨大的祸端来的,战役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准备都是拿下黑山、义州和广宁,战役进行的过程之中,却想着继续扩大战果,且不说将士的斗志如何,单单从准备方面来说,就是不充足的,这等的情况下,遇见了强悍的对手,会遭遇到什么情况,谁能够预料。”

    “再来看看皇太极的准备,驻扎在黑山的是汉八旗,这个汉八旗,可不是以前的汉军了,所有的军官,都是从满八旗之中抽调出来的,这些人虽然是汉人,但绝对效忠皇太极,而且他们打战勇猛,不亚于满八旗,汉八旗成立之后,还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征战,甚至没有厮杀,他们时时刻刻想着建功立业,想着证明自身的能力,从这个程度上来说,驻守在黑山的汉八旗,比较满八旗,恐怕更加的危险。”

    “驻守在广宁的,是多尔衮,以及多尔衮领导下的正白旗,接近三万人,多尔衮的能力,是在实战之中,得到了检验的,我甚至不客气的说,陈新甲恐怕没有多尔衮那么多的经验。”

    “边军进攻黑山、义州和广宁,必然引发皇太极的高度重视,皇太极绝不会等闲视之,一定会派出增援的不对,而且我有一种预感,皇太极很有可能亲自领军作战,他可能认为,这一次击败了明军,就能够一举改变辽东的局势了。”

    “从这些情况来分析,陈新甲的任务是很重的,最好的做法是按照既定的战术布置,步步为营,不要贪功,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样就能够巩固战果,就能够真正的达到目的,至于说是不是明年或者后年,对后金鞑子展开总攻,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苏天成说完之后,渠清泽很快开口了。

    “大人,下官以为,牵涉到辽东的安危,我们还是写出来奏折,呈报皇上和朝廷,提醒陈新甲注意,免得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苏天成微微摇头。

    “还是给洪承畴写信,告诉洪承畴一切,要求洪承畴在陈新甲商议作战的过程中,提出来这些意见建议,皇上暂时不想这件事情外泄,也没有要求讨论商议,我们若是提出来这些意见建议了,皇上会怎么想,内阁会怎么看。”(未完待续。。)

    。。。

第八百零五章 皇太极的重视() 
稳定的时间长了,皇太极开始感觉到焦急了,大清国的地方狭小,依靠着有限的地盘,是很难得到大幅度发展的,自成立大清国以来,六个年头的时间了,大清国面对大明朝的战斗,几乎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唯一成功的一次,还是依靠着战船,对登州和莱州的进攻,这些年的时间,皇太极致力于农业的发展,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至少粮食收获多了,勉强能够维持了,就算是不进行劫掠,也维持了这么多年了。

    苏天成离开辽东,到了登州,皇太极认为,大清国的机会来了,可惜的是,辽东依旧维持了以前的状况,陈新甲到了辽东之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按照以前的管理来治理辽东,而且洪承畴也留在了辽东,这令皇太极恨得牙痒痒,难道说大明朝的官吏,一夜之间都变得聪明睿智了,知道如何固守辽东了,如何的对抗大清国了。

    进攻的线路基本被封死了,从喜峰口一带入关,彻底没有了可能性,蒙古部落的情况,暂时稳定,但内部的变化是存在的,一些部落慢慢开始向大明示好,这也标志着大清国在蒙古的影响和控制力慢慢开始减弱了,不过主要的几个大部落,还是依附大清国的,这也令皇太极放心不少。

    至于说登州、莱州和天津一带,苏天成已经进入了这些地方,皇太极肯定不会继续从这些地方冒险了。

    焦急的情绪,一直都缠绕着皇太极,他最为信任的范文程,也拿不出来什么好的办法。

    这一切的情况,从腊月开始出现改变了。

    辽东出现的情况,引发了皇太极的高度重视。边军开始大规模的存储粮食,这是很明确的信息,说明陈新甲在做进攻的准备了。

    大量的情报开始出现,皇太极也直接要求范文程,每天都要注意辽东情况的变化,春节都不能够例外。一定要详细掌握辽东局势。

    一个月之后,皇太极做出来了判断,辽东恐怕要出现战事了。

    “文程,辽东出现的变化,你是怎么看的。”

    “皇上,奴才以为,陈新甲到辽东接近一年时间了,没有做出来太多的改变,恐怕就是在掌握诸多的情况。去年的时候,陈新甲充实了巡抚衙门的力量,但还是没有做出来很大的改变,奴才一直都是有一些奇怪的,不知道陈新甲究竟想的是什么,难道说准备在辽东固守下去,如今奴才经过分析,终于有了一些感悟了。”

    “嗯。详细说说你的感悟。”

    “奴才以为,大明朝廷派陈新甲到辽东。主要的职责,恐怕就是发动进攻的,其实这也是崇祯的想法,奴才之所以这么分析,是想到陈新甲到辽东的前后表现,陈新甲一直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这样的平静,往往表现出来更大的图谋,奴才曾经分析过陈新甲的性格,好大喜功,到了辽东。绝不会甘于平静,能够平静那么长的时间,除非是有着更大的图谋,前面都在暗暗做准备的。”

    “很有道理,朕看这些情报,陈新甲已经按捺不住了,恐怕近期就要发动进攻了,朕仔细看了地图,首当其冲就是黑山,接着是义州和广宁,朕都有些好笑了,这几年来,朕一直想着和明军交手,想不到那个崇祯,还想着主动进攻,朕求之不得啊。”

    “皇上,奴才以为,这一次还是需要谨慎的,大明的边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非是以前那样,完全龟缩在城池里面,不敢与我大清国的将士交手了,他们敢于和我大清国的将士正面抗衡,加之辽东驻扎的明军,数量庞大,随时可以从大同、宁夏等地抽调军士,故而大清国要认真面对这一次的战斗。”

    “说说你有什么看法。”

    “皇上,奴才以为,这一次的机会是非常宝贵的,若是我大清国能够抓住这次机会,获得大胜,很有可能改变辽东的局势,苏天成身在登州,鞭长莫及。”

    皇太极微笑着点头,其实他也是这样的想法,当然,想着取得重大的胜利,相关的布置是少不了的,这方面,大清国和大明比较起来,有着太多的优势了,大明的那个崇祯皇帝,根本就不知道征战的奥妙,也不知道该如何的部署,如何的打赢,自己就不同了,熟知征战的一切,能够有的放矢的做出来部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