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5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宁营已经融合了不少方面的力量,将士的组成之中,有边军、投降的流寇军士、白杆兵、蒙古部落的军士等等,这些方面的力量。被糅合到一起,成为了一支俾睨天下的江宁营。

    之所以留下三万人驻守在辽东,这是苏天成从辽东的实际情况考虑的,边军的战斗力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总体上还是有些孱弱,难以和后金八旗军正面抗衡。辽东的主要任务,是固守关宁锦防线,而不是进攻,如此的情况下,留下三万江宁营将士,加上近十万的边军,以及调防过来的部分榆林营将士,力量足够了。

    问题肯定是存在的,鞭长莫及。苏天成只能够未雨绸缪,加快建设登州、莱州和青州,迅速壮大力量,这种壮大的过程,包括了军事和民生方面,不仅仅是壮大军队了。

    至于说六万八千军士的驻扎营地,苏天成早就做出来了布置,首要保证的是登州。驻扎在登州府城和蓬莱城的水师,将达到两万五千人。这些人全部编入水师,其次是驻扎在威海卫的将士,计划一万人,驻扎在烟台的将士,计划五千人,位于登州的原来灵山卫所在地点。驻扎五千人,驻扎在莱州府城一万人,驻扎在青州府城一万人,余下的三千人,驻扎在登州府城之内。重点保护督师府的安全。

    江宁营部队的建制,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分为了陆师、水师两部分,其中陆师包括有骑兵、步卒、炮兵、斥候、亲兵等等兵种,取消了以前那些所谓的前锋营、骁骑营等等的建制,但名称还是保留的。

    这一系列的改变,都是因为鹿善继的那封信,是因为朝廷里面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老渠,朝廷之中,出现如此的安排,你是怎么看的。”

    “大人,下官以为,这是朝廷对大人担心了,开始削弱大人的权力了。”

    一路上,渠清泽早就思考这些问题了,他也知道,到达督师府之后,苏天成肯定会询问这件事情的,接到苏天成的信函之后,渠清泽马上开始动用多方面的力量,收集来自于京城的情报,只不过没有来得及组建在京城的情报网络,所获得的情报是有限的。

    “这一点是比如的,你分析一下,朝廷做出来这样的举措,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这就要看大人是如何对待了,若是大人反感此项任命,辽东比如出现巨大的波动,这种波动,甚至可能影响到朝廷的稳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下官实在不明白,辽东局势,难得稳定,仅仅因为皇太极成立了汉八旗,朝廷就做出来了如此的举措,得不偿失。”

    苏天成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大人,下官说的很是直接了,接到大人的信函之后,下官也思索了很久,收集到的情报有限,不过下官觉得,大人还是应该从大局出发,下官相信大人也是如此看的,在辽东留下了三万江宁营的将士,这就是最好的态度了。”

    “老渠,你说的有道理,稳定是必须的,辽东不能够出现丝毫的问题,不过这种稳定,能够持续多长的时间,我不敢保证,朝廷圣旨下达,陈新甲出任辽东巡抚之后,辽东会出现何等的改变,谁也无法预料的。”

    “大人,下官以为,问题虽然存在,但重大事宜,陈大人还是需要禀报大人的,大人是蓟辽督师,陈大人所做的决定,大人完全可以左右的。”

    苏天成摇摇头。

    “老渠啊,你还是没有彻底明白朝廷的意思啊,或者说是皇上的意思。”

    渠清泽看着苏天成,没有开口。

    “朝廷任命陈新甲出任辽东巡抚,也就是将辽东所有的事情,都托付给陈新甲了,从现在开始,我的重点职责,在于登州、莱州、青州,以及大同、榆林和宁夏等地了,至于说辽东的事情,恐怕就不是我所能够决定的。”

    苏天成说出来这些话,渠清泽的脸上,露出了焦虑的神情。

    “大人,下官以为不妥啊,留在辽东的,还有三万江宁营的将士,不是下官有私心,边军如何的调遣,不管是不是和后金鞑子厮杀,下官都不是很关心,可驻守辽东的,只有三万江宁营将士,这些将士,可不能够随意调遣,若是因为指挥失误,导致了重大损失,辽东就危险了,下官的理解,辽东留守三万江宁营将士,主要还是固守的。”

    “这一点你是看准了,你大可放心,我已经给洪承畴写信了,关于江宁营调遣的事宜,必须要和我商议,若是牵涉到重大的变动,没有我的意见,不能够随意调遣的。”

    “大人,下官还是担心啊。”

    “担心肯定是有的,不仅仅是你担心,我也担心,但朝廷的圣旨马上就下来了,你我是必须要服从的,陈新甲出任辽东巡抚了,也要注意和洪承畴、徐尔一、秦三德搞好关系,否则在辽东也难以做出什么事情来,圣旨的意思是很明确的,这里面的事情,我们就不需要去分析了,皇上的圣旨和朝廷的决定,我是肯定要服从的。”

    说完这些之后,苏天成看着渠清泽,说出来最为关心的问题。

    “老渠,你是否收集到情报了,有关陈新甲大人的相关情况。”

    “大人,有关陈大人的情况,下官收集到了一些,但不是很充分,根据收集到的情报,陈大人很有能力,曾经在辽东抗击过后金鞑子,而且是在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之后,作为稳定辽东局势的干将,派遣出去的,朝廷上下对陈大人的评价是很高的。”

    “嗯,有没有什么负面的情况。”

    “探听到的情况,陈大人有两个方面,朝廷里面颇有微词,一方面是自身的廉洁做的不是很好,喜欢提拔送礼的官员,第二个方面,是有些自负,一旦认定的事情,就必须要办到,甚至到了好大喜功的程度。”

    苏天成的心迅速的下沉,他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凭着他对历史的了解,陈新甲确实是有能力的,可陈新甲这种人,属于那种需要被人管住的能人,如果管好了,陈新甲能够发挥出来巨大的作用,可如果管不好,让陈新甲单独负责一方面的事情,稍微把握不好,就有可能惹出来大事情。

    辽东是非常敏感的地方,也是必须要稳住的地方,若是陈新甲好大喜功,认为明军在辽东,占据有一定的优势,忍不住发动对八旗军的进攻了,那将是巨大的灾难,辽东的边军,还没有能力击败满八旗。

    陈新甲是杨嗣昌推荐的,若是陈新甲在辽东,弄乱了局势,杨嗣昌一样跟着吃亏的,这样的情况下,朝廷也稳不住了。

    苏天成感觉到,辽东很有可能要出事情了,但面对这种局势,他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老渠,有关陈新甲的情况,你还要继续打探,重点了解陈新甲到了辽东之后,会有一些什么样的举措,至于说驻守在辽东的江宁营将士,一定是要稳住的,固守城池,绝不能够离开关宁锦防线,这方面,我会提醒陈新甲的。”

    听见苏天成这样说,渠清泽的神情有些沉重,他清楚,有些事情,苏天成也不能够做主,无法干涉,陈新甲到辽东之后,就是代表皇上的,就是要削弱苏天成的权力的,如今苏天成能够调遣的军队,开始大幅度的减少,恐怕一段时间之后,能够控制的,仅仅会剩下江宁营了,至于辽东会出现什么事情,恐怕苏天成的心里也没有底了。(未完待续。。)

    。。。

第七百四十六章 引起震动的圣旨(1)() 
崇祯十三年三月三十日,朝廷的圣旨下来了。

    陈新甲出任辽东巡抚,挂兵部尚书衔,圣旨里面还专门提到了,陈新甲协助蓟辽督师苏天成,处理辽东的事宜。

    这份圣旨,下的非常突然,朝廷里面,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多,圣旨下达的当日,朝廷里面的议论是不少的。这是一种政治信号,不是简单的一次任命,苏天成担任蓟辽督师,稳定了辽东和边关的局面,这是巨大的功劳,按说朝廷应该是予以奖赏的,可为什么会派出陈新甲去担任辽东巡抚,这岂不是在分割苏天成的权力吗。

    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是明白的,功高震主的事情肯定是存在的,苏天成的权力太大了,可能是威胁到朝廷的权威,甚至是威胁到皇权了,这样的情况下,派出陈新甲担任辽东巡抚,这里面的意思是很清楚的。

    那些弹劾过苏天成的给事中和御史,这下高兴了,他们对苏天成的意见是很大的,一直以来都坚持不懈的弹劾苏天成,虽说以前遭遇到很多的训斥,可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于是乎,一些给事中和御史,在圣旨下达的第二天,开始再次弹劾苏天成,他们的意思,必须要罢免苏天成的蓟辽督师职务,甚至是投入到大牢里面去的。

    想不到这一次,皇上的态度突然变化了,包括内阁首辅杨嗣昌,态度也是坚决和激烈的,上奏折弹劾苏天成的给事中和御史,不仅仅是受到了训斥,牵头的给事中被直接免去了职务,尽管说有人在朝廷里面求情,但皇上的态度非常的坚决。毫不留情的罢免了这位不识时务的给事中的职务。

    朝廷里面,当然有明白人,这些人清楚,这一次皇上下旨了,任命陈新甲为辽东巡抚,就是削弱了苏天成的权力。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需要安抚苏天成的情绪,毕竟辽东还是离不开苏天成的,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不明事理的给事中和御史,以为机会来了,马上开始弹劾了,岂不是自找无趣,难道想着大明天下大乱吗。

    刘宗周回到府邸之后。闷闷不乐,作为内阁大学士,这么大的事情,他居然不知道,不管怎么说,都是有些尴尬的,不过这种尴尬,也不是他一个人存在的。刘宇亮、傅冠、薛国光等内阁大学士,也不知道这个情况。圣旨下达的时候,他们的脸上,也是震惊的神情。

    给事中和御史弹劾苏天成,遭遇了皇上的严惩,这也表明了,皇上也是有些愧疚的。恐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说这一次的任命,是非常突然的,刘宗周很清楚,若是孙承宗继续担任内阁首辅。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刘宗周是效忠大明和皇上的,有些时候,他也会思考,苏天成的权力太大之后,是不是会令皇上不放心,甚至会威胁到皇上的权威,但纵观苏天成这么多年的表现,已经是非常低调了,若不是苏天成剿灭了流寇,大明的内部都不会安稳,更不用说在辽东取得优势了。

    很快,管家来禀报,黄道周来拜访了。

    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了,刘宗周带着黄道周,直接进入了书房。

    “大人,皇上让陈新甲担任辽东巡抚,我是真的有些担心啊,不知道苏天成是什么想法。”

    “黄大人,这件事情,我也在考虑,不过苏天成手里掌握着几十万的军队,这些军队,都是我大明朝最为精锐的军队,皇上有这样的担心,恐怕也是正常的,只是这个圣旨,下的过于突然了,若是苏天成有意见,还真的不好说,陈大人到辽东去,也不好做事的。”

    “我也想到这方面了,不过我是相信苏天成的,他一定能够应付这样的局面,苏天成已经到登州去了,致力于建设水师的事情,精力方面,也是有些来不及的。”

    “话是这样说,可落到了谁的身上,都不好想的,太师故去的时间不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