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天气寒冷,可江宁营将士和边军,丝毫没有放松,每天的训练,成为了常课,坚决不能够放松的,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边军的战斗力明显增强了,不过他们和江宁营将士比较起来,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
苏天成的要求很简单,不管怎么样,边军必须克服自身的恐惧,敢于和后金的八旗军展开野战,战马是不用愁的,通过互市,源源不断的战马进入了辽东,补充到边军中间去,朝廷拨付给边军的军饷,苏天成不会克扣一钱银子,悉数都发下去了,边军裁撤了大半,这些军饷,足以维持了,至于说江宁营的军饷,还是依靠互市来维持,但已经有些吃力了。
苏天成目前的任务,是马上要设立位于威海卫的码头,利用这个码头,打破朝廷的海禁,赚取大量的银两,来维持即将到来的巨大开销。
江宁营招募军士的事宜,已经准备完毕,十二月就要铺开了。这次招募军士,要求很是严格,招募的数目为一万五千人,这些人,就是苏天成准备筹建的水师班底。
有关后金方面的情报,也在陆陆续续的收到。但不是很详细,通过这些情报,苏天成也分析到了,皇太极好像有暂时稳定后金的意思了。
渠清泽进入到厢房的时候,不断的跺脚。
“大人,宁远的气候太寒冷了,下官实在没有料到啊。”
“老渠,我倒是奇怪了,你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不也是差不多的气候吗,那个时候,怎么没有感觉到寒冷啊。”
“不是没有感觉到,跟随大人这么多年了,离开京城也有很长时间了,如今来到了辽东,突然之下,有些不适应了。”
渠清泽边说边从怀里拿出来信函。
苏天成低头开始看着信函。渠清泽坐到椅子上烤火,厢房里面的温度高很多的。
冬季来临之后。苏天成也很少在大堂办公了,冷飕飕的,那是自己找罪受,他搬到了厢房,一般有什么事情,都是直接到厢房来办理的。
这次来的情报。全部都是有关后金动态的,近段时间的情况好一些了,黄在胜的生意慢慢做的大一些了,在沈阳也小有一些地位了,暗地里发展了一些人员。专门搜集情报,当然了,黄在胜能够赚到银子,主要还是依靠在互市得到的好处,这些情况,黄在胜本人心知肚明,搜集情报也是尽心尽力的。
看着看着,苏天成的脸色发生了变化,渠清泽也发现了,这一次的情报是刚刚收到的,渠清泽还没有来得及看,只要苏天成在宁远,他一般都是直接送来的,若是苏天成没有在督师府,他就需要首先看一看,有比较紧急的情报,想办法送到苏天成的手里。
小半个时辰之后,苏天成终于开口了。
“老渠,这次的情报很是丰富,后金发生了几件事情,你听听,代善率领两万正红旗的军士,远赴朝鲜驻守,镶红旗的军士,因为旗主岳托被我大明擒获斩杀,直接归代善指挥,可代善远赴朝鲜之后,镶红旗的牛录,暂时归皇太极节制,驻守朝鲜的多铎,回到了沈阳,多铎是镶白旗的旗主,自然也是带着众多的军士,回到了沈阳,多尔衮率领正白旗的军士,驻守黑山,但驻守的地方,距离黑山尚有四十余里,目前驻守黑山的,依旧是以汉军为主,不过这些汉军,也直接归多尔衮节制了,阿济格到了海州,统领了尚可喜手下的汉军,同样离开了沈阳,有意思的是,皇太极组建了大清国的水师,你知道水师是谁组建和训练吗,是皇太极的儿子叶布舒,叶布舒才十三岁,怎么可能组建和训练水师啊,当然了,有尚可喜协助训练,情况可能好一些的。”
“有趣,有趣,太有趣了。。。”
渠清泽听得有些玄乎,想不到皇太极做出来了这么大的调整。
“老渠,你有什么看法。”
“大人,这变动也太大了,下官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了,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啊。”
苏天成微微一笑,站起来了,在厢房踱步。
“老渠,我先分析一下,你看看是不是有道理。”
“多尔衮、代善、阿济格,包括多铎,是皇太极身边最为骁勇的将领了,除开阿济格,其余三人都是手握重兵的,除开多铎,其余三人,以前都是在沈阳的,现在,三人全部都离开了沈阳,代善到了朝鲜,多尔衮到了黑山,阿济格到了海州,偏偏多铎回到了沈阳,这样的变动,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代善是正红旗和镶红旗的旗主,多铎是镶白旗的旗主,他们三人,不能够在一起,这说明皇太极可能注意到了,掌握大军的旗主,不能够时时刻刻在一起,免得他们相互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阿济格统领尚可喜手下的汉军,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八旗军瞧不起汉军,阿济格更是看不起汉军,让阿济格去统领汉军,你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要是换做我,不会做出来这样的安排。”
“叶布舒负责组建和训练水师,更是可笑,十三岁的娃娃,本事再大,也需要磨砺,组建和训练水师,任务非同一般,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胜任的,要求尚可喜协助,将尚可喜手里的军队,交给阿济格管辖,也亏得皇太极能够想出来这样的办法,两方面都控制住了。”
“再看留在沈阳的要害人物,首先就是济尔哈朗,济尔哈朗是镶蓝旗的旗主,他和皇太极之间是表兄弟,不过济尔哈朗的身份非常特殊,父亲命丧努尔哈赤的手里,哥哥阿敏被皇太极关押起来了,只有济尔哈朗,效忠皇太极,得到了皇太极的信任,其次就是豪格,豪格是正蓝旗的旗主,是皇太极的儿子,守卫在沈阳,这是很正常的,最后就是多铎了,多铎回到了沈阳,面对的好像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啊。”
说完这些,苏天成面带微笑的询问了。
“老渠,我说了这么多,你发现什么蹊跷没有啊。”
渠清泽摇摇头。
“大人已经做出来分析了,下官觉得很有道理,其余想不到什么了。”
苏天成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要是我预料不错,皇太极开始在布局了,为什么这样布局,是因为他开始忌惮下面的那些亲王和郡王,权力不能够太大了,不能够大到威胁皇权了。”
“皇太极成立了大清国,自己做了皇帝,他的想法,未必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他的身边,有范文程这样的汉人做大臣和谋士,由不得他的想法不发生改变,天长日久,皇太极需要维护皇权,他很容易从日常的小事情中间,发生一些重大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他必须要开始布局,要维护自身的威信。”
“如今的边关,进入了相对宁静的阶段了,估计两年到三年左右的时间,都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战斗和厮杀了,这个时候,皇太极就要腾出手来,开始整顿内部了,所以才会出现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动,最为要害的,是皇太极暂时统领镶红旗,这等于是剥夺了代善旗主的位置,后金的亲王,都只能够领一旗,偏偏代善领两旗,皇太极有可能放心吗,而且代善曾经是四大贝勒之一,与皇太极共同署理朝政的。”
“如此一来,皇太极掌管正黄旗、镶黄旗、镶红旗,包括豪格统领的正蓝旗,一共是四旗了,加上新组建的水师吗,可以说,皇太极在后金的地位,没有谁能够撼动了。”
“这体现出来了皇太极的英明,稳固自身的地位和统治,但皇太极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心,他应该考虑到,代善和多尔衮是很不舒服的,甚至是有着巨大怨气的,除非皇太极在临终之前,要求代善和多尔衮等人自杀,否则这就是他留下的巨大隐患。”
“后金的情况,与我大明朝的情况不同,他们是武将统领朝政,这些武将,主要还是以武力来区分各自的地位,除非皇太极在剩下的时间里面,大兴儒学,提高文臣的地位,否则他的这种做法,最终会有大麻烦暴露出来的。”
渠清泽看着苏天成,苏天成有条有理的分析,令他无比的折服,通过情报,能够做出来这样的分析,试问大明朝谁能够做到,看来苏天成可能对边关今后的部署,也要做出来调整了。(未完待续。。)
。。。
第七百零六章 大胆安排()
皇太极一旦陷入到维护皇权的怪圈里面,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皇太极算是开国皇帝了,也是有着远见卓识的皇帝,从长期征战的思维之中解脱出来,进入到暂时和平的建设时期,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关键就在于身边的谋士了。
皇太极重用汉人,那就预示着要接受汉人的某些思想,帝王心术是很多汉人都熟悉的东西,也是很多汉人引以为自豪的东西,既然范文程在皇太极的身边,就不可能不到帝王心术的内涵。
帝王心术这东西,其实是很害人的,人的本xìng都是自私的,不管他多么的伟大,到头来都是要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的,不管身边的大臣做出来多大的贡献,一旦影响到他个人的权威,或者是威胁到了皇权,都是要遭受到毫不留情的清洗的,古代的帝王,认为天下都是他一家人的,属于他个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儒家思想的教育,影响了几千年了,一旦皇太极接触到这个东西,也会举双赞成的。
后金的情况,与大明朝的完全不同,处于创业的阶段,需要的是万众一心,这个时候,用帝王心术来统领属下,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当年的朱元璋是明白这一点的,在打江山的过程中,非常注意笼络人才,只是在江山稳固之后,对有功之臣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清洗。
从掌握的这些情报中间,苏天成分析出来了。皇太极开始慢慢的陷入到帝王心术的怪圈里面了,虽段是比较柔和的。暂时没有清洗有功之臣,但这种发展的趋势,对后金的影响是重大的,加之后金崇尚武力,尚没有全盘接受儒家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皇太极的作为,就显得更加的危险了。
这是苏天成非常高兴的事情。想不到后金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这是一种无形的内耗,持续下,就是大明朝的机会。
皇太极做出来这样的安排,他也必须要适当的做出来调整了。
“老渠,皇太极开始组建水师了,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也要组建水师了,不过这水师的消耗巨大,制造战船、招募军士等等,不是一般的开销,朝廷肯定是无法承受的,我有几个主意。你帮着我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会有什么麻烦。”
渠清泽点点头,他的内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跟随苏天成的时间长了。对朝廷里面那些事情,也是有分析的。苏天成如今的所有作为,令江宁营强大的同时,也慢慢令大明朝的国力开始增强,这种变化是可以明显感觉到的,但皇上会怎么看,一旦事情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皇上是不是会产生其他的想法,这是不准的,到时候,自己究竟应该怎么样来选择,是选择跟随苏天成,还是效忠皇上,这么长时间过,渠清泽的想法,慢慢的偏向于前者了。
理由也是很简单的,大明朝离开了苏天成,估计就难以维持了,卫所军队,没有丝毫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