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位大人,晚辈与刘大人辩论的时候,为什么不赞成刘大人提出来的慎独,皇上急切的想着改变目前的困境,内有流寇sāo扰,加之灾祸连连,老百姓吃不饱饭,饿殍满地,外有后金侵袭,威胁我大明江山,如此危急的时刻,要求皇上慎独,要求文武官员、士大夫以及士绅富户来做好什么慎独,能够击败流寇、能够驱逐后金,能够让百姓填饱肚子吗。”
“不用晚辈多说,三位大人也清楚,这肯定是不行的。”
“晚辈绝不是排斥慎独的观点,凡是读书人,都要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天下大治,可你必须要看看是什么时间,什么样的情况下,来提倡慎独。”
“中兴学社提倡的观点,有三点是最为突出的,一是掌握民间的疾苦,真实的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需要官府做些什么,官府应该从什么方面做出来努力,二是杜绝空谈,杜绝说教,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管你是知府、知州、知县,你是百姓的衣食父母,那你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保证百姓丰衣足食,空谈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够让百姓吃饱穿暖,三是士绅富户,包括士大夫,必须要做出来贡献,朝廷对于士大夫、士绅有着很多的恩惠,但这不是士绅不做贡献的理由,包括赋税等方面,你要掏银子,并且要首先掏出来银子。”
“晚辈对东林书院和复社最大的看法,也就是来自于这三个方面,东林书院和复社,一味的强调尊敬复古,一味的强调,保护士绅富户的利益,他们也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可他们就是嘴上说,他们想到了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吗,晚辈知道,他们没有,晚辈觉得可笑的是,有些地方,颗粒无收了,他们假惺惺的说免除赋税,这真的是笑话了,人家没有一颗粮食,都要饿死了,你去免除人家的赋税,你就是不免除,难道能够收到赋税吗。”
“晚辈在江宁县做出来的试点,就是要求士绅富户,都要做出来贡献,要首先上缴赋税,市舶司已经废除了所谓士绅富户、甚至是士大夫的优惠,不管是谁的货物,一律都要缴税,既然你能够赚到银子,那就承担赋税。”
“晚辈免除了田赋,明年照样要免除,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农户勉强能够丰衣足食,晚辈还想到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县衙要帮助农户,逐渐的富裕起来。”
“基于此,晚辈觉得,中兴学社的任务是很重的,中兴学社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江宁县、应天府,乃至于南直隶,而是在不长的时间,将这些认识,推广到我大明朝的各地,中兴学社要遍布我大明朝各地。”
孙承宗的脸sè,再次的有些红了。
苏天成说完之后,他首先开口了。
“苏大人有此想法和远见,乃是我大明朝的福音啊,中兴学社肩负重任,老夫这把老骨头,就扑在上面了,苏大人今rì所言,真可谓是醍醐灌顶,善继,道周,老夫是想明白了,不知道你们是什么看法啊。”
鹿善继点点头,没有说话。
黄道周开口了。
“苏大人,和你几次交谈,我是越来越羞愧啊,领悟很多啊,孙大人说的观点,就代表了我的认识,明rì我就出发,直接去找到刘宗周,这番话,让他也听听,看看他是什么感想。”
苏天成感觉到很累了,为了中兴学社的事情,为了大明朝的延续,为了历史的改变,他已经有过太多次的辩论了,这些辩论,回想起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可又是必须的,血腥的镇压只是一个方面,文化的侵袭,才能够产生长久的效果。
所以说,为了这一切,中兴学社必须要坚持务实的观点,必须要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宗旨,必须要破除士绅富户太多的特权。
。。。
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三德的暗示(1)()
chūn节期间;苏天成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去拜访范景文、秦三德、张泰宁以及王道直等人;这些人;都是他的顶头上司;秦三德和张泰宁两人;按照朝廷的规定;只能够过问军队的事宜;但实际上是不大可能的。
正月初一和初二;他分别去拜访了范景文、张泰宁和王道直。
苏天成的父母和朱审馨的亲人;都没有在江宁县;chūn屏、王芙蓉和柳如是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说;他只需要去拜访顶头上司;就可以了。
正月初三;苏天成专程去拜访秦三德。
秦三德到了南京之后;整体还算是可以的;当然了;太监的xìng格;总是有奇怪的地方;对细节特别的敏感;稍微不注意;你得罪太监了;自己还不知道;他们特别在乎他人的态度;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如果你稍微透露出来了轻视;太监就记住了。
大部分的太监都记仇;报复的心思很强烈;他们可以忍耐好多年;只要有机会;下手狠毒;你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你若是想着和他们有什么君子约定;多半有些困难;太监不会认为自己的君子;他们长期在皇宫;卑躬屈膝;身份一直都是奴才;他们崇拜权力;看重尊卑;只要手里有权了;极力炫耀;做事情的随意xìng很大。
太监掌权;为什么大都是乱政;这可能也是因为太监的眼里;只有自我。很少能够关心家国天下。
苏天成与秦三德之间;见面的机会不是太多。毕竟秦三德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南厩的皇城里面;很少出来走动;南京的皇城;虽然不能够和紫禁城相比;可想着进出zì yóu;也没有那么的简单;规矩还是不少的。苏天成可没有那个耐心;经常到皇城去。
可给众人拜年;苏天成却最为重视秦三德。
无他;秦三德可以算是他与皇上朱由检之间;沟通消息最快的人。
南京的镇守太监;主要有三个职责;一是负责南臼城的一切事物。以前的南臼城;是太子居住的地方;不过明朝中叶以后;太子一般都是留在厩了;不会到南京来了;所以说。南京的皇城;基本上没有什么时期;二是南京京营的监军;这与曹化淳提督京营有些相似;主要是负责监督南京两大营的一切事宜。不过;两大营有镇守勋臣统领。平rì里也没有多少的事情;就是抽调两大营的将士剿灭流寇;也是厩的兵部直接下的敕书;第三个职责就是监督南直隶的官吏;随时向皇上禀报情况;说起来;这才是镇守太监最为主要的任务;按照通俗的理解;有些暗探和特务的滋味了。
正是因为监督官员的职责;南京镇守太监;与厩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秦三德到南京之后;很少关心两大营的事情;可对于南直隶的官吏情况;却很是注意。
这一点;估计范景文等人;都是清楚的。
苏天成需要抓住这样的机会;让秦三德成为自己的靠山。自己远离厩;远离权力的中枢;很多的事情;不可能知道;加之自己不过是江宁县的知县;不可能布下那么多的眼线;掌握厩的一举一动;朝廷内部的党争很是厉害;自己时时刻刻需要小心;不要卷进去了;就算是要卷进去;也要等到自己的实力雄厚了;能够掌控一切的时候。
可自己在江宁县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牵动朝廷神经的;如此的情况下;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肯定是没有未来、没有出路的。
苏天成毕竟是穿越人士;内心没有那么多的迂腐认识。
一般的读书人;都不愿意亲近太监;特别是朱由检斩杀了魏忠贤之后;朝廷的文武大臣;绝大部分都是看不惯太监的;认为太监就是祸水;一旦掌握了权柄;就要坏事。
苏天成可不这么看;就算是魏忠贤;也有好的一面;至少他掌权期间;没有增加农民的负担;主要对付的;也就是士大夫阶层。
有了这样的认识;苏天成与秦三德之间的交往;显得很是融洽。
秦三德也完全感受到了;苏天成虽然名气很大;前途不可限量;但和自己接触的过程中;态度的确是尊敬的;这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
苏天成和朱审馨到达皇城的时候;秦三德亲自站在城门口等候。
苏天成大为吃惊;连忙稽首给秦三德行礼。
“公公到这里来了;下官不敢当啊。”
秦三德是知道规矩的;顾不上回答苏天成的话语;连忙准备跪下给朱审馨行礼;要知道朱审馨的身份不同了;在朱审馨的面前;他就是规规矩矩的奴才;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这里不是厩;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看见秦三德准备行礼;朱审馨马上开口了。
“公公不要多礼了;妾身是跟随夫君;来给公公拜年的;如此的大礼;妾身可不敢当啊。”
“是啊;若是公公行大礼了;下官到不知该如何说话了。”
秦三德脸上的笑容很是好看;几乎成为一朵花了。
“县主体恤;奴婢僭越了;奴婢今rì准备了宴席;苏大人可不要客气;不知道县主是不是恩准啊;奴婢要和苏大人一醉方休啊。”
朱审馨笑了笑;没有说话。
“恭敬不如从命;公公请。”
苏天成倒也豪爽;没有那么多的客套。
早有宫女陪着朱审馨;走在前面;苏天成和秦三德并排。
吃饭的时间还早;拜年不过是一种形式;真正的目的;还是要通过拜年这种形式;增进感情。
朱审馨是明白这一层的;自从跟着苏天成来到了江宁县;好多的事情;她都是看在眼里的;江宁县巨大的变化;以及周围的士子越来越多;这一切都说明了;自家的夫君是杰出的。要说有能力的男人;大多是桀骜不驯的;在家里也是典型的大丈夫;接受众人的服侍;可是她从苏天成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
苏天成对她的关心;是出自于真心的;从平rì里的说话做事;可以看出来;虽然说苏天成的事情很多;每rì里也是忙忙碌碌的;可不管多晚回来;都是要关心她的情况;吃饭的情况怎么样;心情是不是很好等等。
朱审馨也是女人;遇到了苏天成这样的好男人;没有心思是假的;不管哪个女人;都想独自享有夫君的关心和体贴;不过这样的想法;也只能够是压在心底;若是苏天成真的只有她一个女人了;也是窝囊的表现了。
chūn屏在苏天成的身边;她是能够接受的;王芙蓉和柳如是两人;她就有些嘀咕了;但事情已经是这样了;也必须要接受。
肚子一直都没有大起来;朱审馨是非常着急的;好在最近一段时间;每rì里都喝苏天成在一起;想来一定是能够怀上孩子了。
进入皇城之后;朱审馨笑着说了;自己还从来没有到过皇城;是不是请身边的宫女陪着;四处走走看看;秦三德连忙安排了四个宫女;陪着朱审馨;到处看看。
秦三德和苏天成进屋之后;很快有太监倒茶了。
屋里摆着火盆;温度明显比外面要高一些的。
太监倒茶之后;秦三德吩咐了;没有吩咐;不要进来;若是县主过来了;赶忙进来禀报。
屋里就剩下了苏天成和秦三德了;门也掩上了。
“苏大人在江宁县不过一年多时间;做出来了这么多的事情;咱家可真的是佩服啊。”
“下官专程来拜年;就是感谢公公的支持;若不是公公鼎力支持;下官是做不好这么多的事情的。”
秦三德脸上带着微笑;没有否定苏天成的这番话语。
“苏大人;今rì机会难得;咱家有邪;可就要明说了。”
“下官聆听公公的教诲。”
秦三德站起身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