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对于东林党和复社的印象。

    亲身经历的东西,实实在在。

    东林党和复社,推崇清誉和道德,这种推崇,到了公开攻讦皇上的程度,到了不顾天下苍生、不顾实际情况、不顾朝廷的政务的程度,到了一味的突出自身地位和认识,甚至以遭受廷杖为荣的地步。

    就说钱谦益和张溥,满嘴的仁义道德,说出来都是漂亮至极的大道理,听起来无从反驳,可惜他们说出来的那些大道理,过于的空虚,甚至是迂腐了。

    苏天成想起来东林书院强调的慎独,国家到了这样的地步,慎独能够有什么作用。

    更不能够容忍的是,东林党和复社,一味的复古,捍卫士绅富户的利益,这样的理论,贯彻到了实践中间,让有钱有权的人,越来越富裕,普通百姓越来越穷苦,贫富矛盾越来越突出,偏偏这些士绅富户,一毛不拔,愚蠢的保护自身的财产,加大力度盘剥百姓,终于导致了sāo乱的爆发。

    当然,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人,都不属于扶危定倾的人才,这是不能够否定的,不过,崇祯年间,这样的人才,一直都没有出现,这与个人的认识有关,与明末的政治气候有关,更是因为多年问题的积累,开始彻底爆发,大明朝已经是苟延残喘了。

    来到温体仁府邸的时候,天sè已经暗下来了。

    温体仁是苏天成的恩师,如果端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到紫禁城去找温体仁,那显得冷冰冰的,也不利于融洽关系。所以说,选择休沐的时候,到温体仁的家里,是最好的选择。

    温体仁带着苏天成,直接进入了书房。

    “坤元,听说江宁营在保定府招募军士的事情,很是火爆啊。”

    “禀恩师,确实很好,学生来到京城之时,已经招募了五千余人,原来计划一个月的时间,如今看来,半个月足够了。”

    苏天成内心暗喜,能够到书房来,说明温体仁是很看重自己的,这有利于结交关系,同时,温体仁的称呼,没有依照官场的惯例,这表明了,自己是能够得到诸多照顾的。

    “嗯,这是好事情啊,不过,你借银子的事情,是不是考虑清楚了啊。”

    “学生认真考虑过了。”

    “那好,有两个问题,你解答一下,第一,江宁营将士的待遇很高,已经引发了一些不满,前些rì子,南京两大营的军士,已经有不小的意见,开始闹嚷了,朝廷正在尽力的维护,毕竟江宁营立下这么多的功劳,待遇高一些,说得过去,可你在保定府招募军士,还是按照在南方的做法,是不是有些不妥,若是北方的军士知晓了,找到朝廷不依,要求提高军饷,朝廷该如何的解释啊。”

    “恩师,学生想过这件事情,不过江宁营的规矩,早就定下来了,而且江宁营所有的银两开支,都是自行负责的,没有动用朝廷府库的银两,更没有侵扰百姓,从这个方面来说,江宁营行得正坐得直,学生的考虑,江宁营的职责不一般,故而待遇稍高一些,恩师说到这个问题,也是学生考虑不周,学生没有站在朝廷的高度,想到最多的,还是江宁营。”

    “你有这样的认识,是不错的,从激励将士的斗志出发,这样做完全可以,既然是早就定下来的规矩,骤然改变,也是不合适的,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四处宣传,好在你这次招募军士,没有提到军饷的事情。”

    苏天成点点头,温体仁站的角度不一样,想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在养心殿的时候,你说江宁营需要三年的时间,恐怕有些不妥,你是我的学生,我也就实话实说了,能够给你一年的时间,算是不错了,京城的压力太大了,流寇和后金的sāo动,都是在京师的附近,这样的情况,不能够时常出现,所以说,江宁营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你说实话,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

    苏天成的脸sè,变得严肃起来了。

    “恩师,三年的时间,可能是有些长了,不过一年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仅仅是钱粮方面的积攒,就不可能达到目标的,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江宁营不是原地不动,完全可以参与剿灭流寇的作战,但不能够调防到辽东。”

    “为什么这么说?”

    “学生有着这样的看法,从作战能力来说,后金满洲八旗等,远远强于流寇,按说最大的隐患,还是在于后金,可流寇活动在中原一带,这些年来,有着愈演愈烈之势,流寇作乱,属于内乱,攘外必先安内,这安内的任务,剿灭流寇,是很大的一部分,若是稳定了内部,老百姓安居乐业了,方可抽出来jīng力,一心对付后金。”

    “学生以为,对付后金,不仅仅是防御,要和他们展开决战,从根本上,剿灭他们的武装力量,让他们彻底的臣服。”

    温体仁微微点头。

    “你说的是不错的,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啊,后金sāo扰,流寇侵袭,朝廷不可能一心剿灭流寇,对后金侵袭视而不见啊。”

    “学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想到了什么,直接说就是了。”

    “学生以为,目前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与后金讲和,稳住他们之后,朝廷集中力量,重点剿灭流寇。”

    温体仁惊得站起来了,在书房里面,走了好几步。

    “坤元,你怎么能够有这样的想法啊。”

    “恩师,学生没有觉得奇怪啊,当年,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不也是和突厥讲和吗,赢得了时间,统一了中原,最终回过头来,剿灭了突厥,令唐朝无比强盛。这就是很好的例证啊。可能不少的士子认为,与后金讲和,是大逆不道,是出卖祖宗,是不能够忍受的屈辱,堂堂天朝,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学生觉得,那些士子的认识,是迂腐的,他们根本不知道朝廷的困难,不知道真正的治国之道,更不懂得张弛之道,学生说的不客气一些,有些士子,就知道空谈,站着说话不腰疼,满嘴的仁义道德,狗屁不通。”

    温体仁看着苏天成,眼神很是深邃。

    好一会,温体仁才开口说话。

    “坤元,你的认知能力,确实不一般,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不过,你的这些观点,千万不能够说出去,如今的趋势,不允许这类观点的存在。”

    。。。

第二百八十一章 训练开始() 
顺利的拿到了十万两白银,苏天成的认识,也彻底发生改变了。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温体仁是不错的,至少在清正廉洁方面,是做的很好的,十万两白银,不是小数目,如果说稍微提出来一些要求,聪明的苏天成,就要掏出来几千两的银子,作为感谢的酬劳,但温体仁根本没有提到这样的事情。

    同时,温体仁做事情很严谨,考虑到的是全局,江宁营将士的待遇很高,可能影响到大明卫所的军士,甚至直接影响到朝廷的决策,他和苏天成交谈的时候,很坦率的告诉了苏天成,朝廷不拿出来一两银子,是他的建议,也是害怕其他的卫所军士,聚众闹事。

    温体仁的表态,令苏天成感觉到了,不管怎么说,温体仁还是为朝廷考虑的,为皇上考虑的,尽管说和周延儒之间,有着不少的龌龊,相互之间,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可担任内阁首辅之后,温体仁还是摆正了自身的位置。

    这一次的交谈,令苏天成再次的坚定了决心,某些文人墨客写出来的历史,不能够相信,且不说那些人是不是秉持公正的态度,就是他们那种无限上纲的挑剔xìng格,就令人作呕。

    有些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了学问,就开始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世界也是这样,有制造谎言的人,就有相信谎言的人,那些相信谎言的人,不一定认为谎言是真实的。而是愿意相信谎言是真实的。

    这些人,借着一些编撰的历史。大发议论,阐明自身的观点,表现出来自身的深邃睿智和悲天悯人,以及仁慈正义的品质,体验着居高临下、审判历史、臧否人物的快感,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他们的口中和笔下,乖乖的听任摆布。被戴上定xìng的帽子,画上小丑的油彩,这样的快感,让他们感觉到兴奋战栗,毛孔扩张,浑身舒坦。

    相信这些谎言的人,有着各自的目的。满清推翻了大明朝,为了自身统治的需要,当然会丑化大明朝的皇帝和官员,证明大明朝的灭亡是咎由自取,他们一统天下是顺应民意,他们巴不得有这样的所谓历史。不遗余力的宣传,甚至写成了正史。

    三人成虎的故事,在现实中间,屡屡出现,早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

    回到了高阳县之后。征召军士的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

    在随军家眷的安置问题上面。因为组织工作的庞大,孙承宗、鹿善继与苏天成之间,出现了一些争议。

    孙承宗和鹿善继认为,已经是冬月了,不长时间之后,就是chūn节了,这些将士的家眷,可以在chūn节之后,出发到江宁县去,不能够因为家眷的随军,影响到了招募军士的训练,耽误了时间。其实两人的本意,是以江宁营为重,招募工作的重点,还是在这些军士的身上。

    苏天成的看法不同。

    他认为,想要稳定被招募的军士,最好的办法,就是稳定他们的家眷,做好了家眷的安置,可以令军士对江宁营有着刻骨铭心的归属感,耽误这点时间,不算什么的,再说了,这些家眷,在今后的岁月里面,都是要随军的,若是将士阵亡了,家眷可以享受到高额的补贴,就地扎根生活,不愁吃穿。

    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的最佳手段。

    孙承宗和鹿善继两人,听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想到,苏天成如此的关照军士的家眷,江宁营的做法,与卫所的做法,有着天地悬殊了。

    十一月二十三rì,招募军士的工作结束,前后一共十四天。

    如此庞大的队伍,如何到江宁县去,苏天成考虑的非常细致。

    所招募的军士,分四批出发,每次两千五百人,出发的时间,前后相隔一天,从二十四rì开始,到二十七rì,要求到达江宁县的时间,是十二月二十rì到二十三rì。

    江宁营的军士,也分成了四批次,负责带队。

    至于说军士的家眷,悉数在二十四rì出发,他们的速度,肯定是要慢一些的。

    苏天成如此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了军士的家眷,从十一月二十四rì到十二月二十三rì,足足一个月的时间,这些家眷,到达江宁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沿途他们都能够见到行进的大部队,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至于说江宁县那边的安排,早就在开始准备了,到现在,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

    所有被招募的军士,包括他们的家眷,都站在高阳县县城外面。

    足足几万人,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江宁营的名气,在北直隶和保定府,如rì中天,传的神乎其神,能够成为江宁营的一员,是令人骄傲的,更加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家里的老人,领到了五两白银,家眷也拿到了五两白银,当然,没有成家的青壮,或者是父母双亡的青壮,为江宁营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