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舶司衙门。

    黄道周和苏天成进入了一间屋子。这里没有谁打扰;关门之后;显得很是安静;一道门将噪音隔在了外面。

    感动归感动;黄道周有着自身的认识;苏天成倡导的观点;他不一定是完全赞成的;不管怎么说;东林书院和复社提出来的一些观点;他认为还是正确的。

    “黄大人;可否考虑留下来。”

    “我离开家乡的时间很长了;想着回去看看;若是有机会;一定专门到江宁县来;再次拜访苏大人。”

    “呵呵;如此也好;我也准备找机会;到厩去一趟了;东林书院和复社;在民间的影响是很大的;我考虑过了;是否借鉴这样的形式;也成立一个学社;这个学社;必须要得到皇上和朝廷的准许;我以为;成立学社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吸纳士子;能够传播官府的政策;能够让诸多的士绅富户、普通百姓理解和支持官府。南直隶是士子集中的地方;不少的读书人;不一定能够入朝为官;但他们是有着不错的思想的;能够集合他们的思想;为朝廷所用;这也是让他们施展抱负的一种平台了。”

    “什么;苏大人;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也是逼出来的啊;东林书院和复社;倡导的很多观点;其实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可惜他们在成立之初;在宗旨方面;就存在一些瑕疵;当初阉党专权;他们都是想着与阉党抗争;这种抗争的xìng质;一直都延续下来了;没有得到太多的改变;表现的最为突出的方面;是拼命维护自身的观点和认识;不允许出现其他的声音;加之他们倡导一种清流的思想;将自身的位置;放的太高了;这样下去;难以有大的作为啊。不管是学术讨论;还是政策的制定;都要遵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规律;一旦政策明确了;方能够坚决的贯彻。”

    “我以为;没有完全正确的政策;也没有绝对的真理;就是古人的圣训;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需要适时的解释和补充;一味的生搬硬套;一味的固执己见;只会令自身越来越狭隘;陷入到恶xìng循环之中;固步自封;逐渐退步。”

    黄道周情不自禁的点头;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他感觉到;苏天成说出来的这邪语;是有着真正的说服力的;若是成立了学社;肯定是有着不小影响的。

    “黄大人;我也想过了;这个学社成立之后;可以专门议论朝政;探讨得失;按照我的理解;学术研究是一个方面;任何的学术成就;都必须在实践中间贯彻;空中楼阁是不行的;研究农业水利;是为了农民能够更多的收割粮食;研究朝政得失;是为了今后的决策;更加的符合实际;研究用人的办法;是为了尽量杜绝宵小之徒投机钻营;掌控朝政。”

    “我会直接向皇上建议的;如今的天下;忧患四起;我大明朝处于风雨飘渺之中;这改变的道路;也是两个方面;朝廷文武官员尽心尽力;造福百姓;只是一个方面;广泛的听取士子和普通百姓的心声;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倾听民间的声音;推行英明的政策;是不可少的另外一个方面。”

    苏天成说到这里;黄道周有些忍不住了。

    “苏大人;只怕你的这个想法;实施起来;有些困难啊。”

    “黄大人的意思;我是明白的;所以说;我要直接进谏;必须要说动皇上;这个学社;必须要成立;不要小看学社的作用;历朝历代;都讲究书生气节;朝廷必须要借助这一股的力量;风正帆悬;劈波斩浪;朝廷需要正面的引导;皇上要有这样的气度;天下的读书人;无不是想着展示自身能力的;不管他们的具体手段;是不是正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yù则刚;皇上若是真心纳谏;同意成立这样的学社;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的。”

    黄道周的手有孝抖;他一直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目的;要求皇上纳谏;原来以为;苏天成不会强行的进谏;想不到在这件事情上面;苏天成也是横下一条心了。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我等着苏大人的好消息啊。”

    “黄大人且慢这样说;成立这个学社;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的;这个学社的领头人;必须是德高望重的;否则天下士子;怎么会服气;而且学社的领导人;要有着不一般的素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万万不能够自高自大;一旦得到众人的拥护;就忘乎所以了;就想着干预朝政了;好像自身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理了;别人就一定要拥护;要照着做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黄道周的脸有些微红了;他隐隐明白了苏天成的意思。

    “苏大人;专程找到我;是不是想着我到这个学社里面去啊。”

    “不错;这次到厩去;我还准备恳请皇上;准许孙承宗大人出山;学社的领导人;就是孙承宗大人和黄大人了。”

    黄道周忽的一下子站起来了。

    “原来苏大人准备请孙老大人出山啊;不简单;真的不简单啊;孙大人的威望;是不用说的;我可不敢与孙大人齐名啊;做孙大人的助手;也是心甘情愿的。”

    黄道周激动之余;主动说出来了;接受了苏天成的邀请;这也免得苏天成继续费口舌了。

    当然了;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孙承宗出山。

    有关这方面;苏天成有着充足的自信。

    “黄大人还是回去一段时间;稍稍准备一下;这路上所有的开销;自然是江宁县县衙负责;这些江宁营的军士;跟随黄大人回到家乡去;一路上保护好黄大人;依照我的预计;学社成立的时间;应该是在chūn节以前了;我做事情就是这样;不愿意耽误;既然想到了;就要马上做好;否则食不甘味啊。”

    “好好;我就遵从苏大人的安排;回到家乡去看看;很快就到江宁县来的。”

    亲自送黄道周上船之后;苏天成好久没有离开。

    学社的重要;他已经很清楚了;东林书院和复社准备做的一系列动作;他无所谓;张溥等人;暂时奈何不了自己;因为内阁首辅温体仁是看不惯张溥的;绝不会支持东林党和复社;而且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对张溥和钱谦益等人;也不感兴趣;更不会支持东林党和复社;可以说;张溥和钱谦益等人;在官场上;得不到任何的支持;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只要没有官方力量的渗透;他们成不了大气。

    相反;自己准备成立的学社;是官方xìng质的;要兴旺起来;太容易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中的较量() 
朱由检早就收到锦衣卫的密奏了;他一直都有些犹豫;是不是召见苏天成。

    董昌的意见;是建议让苏天成到厩来;禀报所有的情况;进一步的提出来想法;可温体仁的意见不同;认为苏天成到厩来过好几次了;到江宁县不过一年多时间;如此频繁的到厩来;其他的官员会有意见的。

    朱由检认为;温体仁说的有些道理;所以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苏天成和张溥之间的交谈;所阐述的观点;他是完全赞同的;要说苏天成的这些认识;甚至强于周延儒;可惜苏天成过于的年轻;不可能进入内阁;放在厩;也不是很合适;朝廷内部的党争;他是清楚的;要是苏天成陷入到里面了;情况就不妙了。

    温体仁刚刚上任;有些时候;朱由检还是要顾及到内阁首辅的面子。

    至于说到朝廷内部一些官员的变动;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他不会感觉到奇怪;温体仁毕竟要用自己熟悉和信得过的人;周延儒信任的官员;肯定是会遭遇排挤的;比如说陈于泰;目前的情况;就很不妙。

    当然;这一切;必须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以内。

    上任四个月时间了;温体仁显得志得意满。

    清理的行动;已经开始了;首先针对的;就是翰林院修撰陈于泰。

    陈于泰和周延儒之间;是姻亲关系;要不是有着这一层的关系。状元不会是陈于泰;加之陈于泰曾经上过奏折。为自身辩驳的同时;也弹劾过他温体仁;这样的官员;当然是要清除的;至少不能够呆在翰林院;不能够呆在厩了。

    陈于泰已经自己上了奏折;请求外放。

    温体仁迟迟没有答复;压着这份奏折。想要外放;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而且也想着到南直隶去;想做什么啊;周延儒也在南直隶;陈于泰的老家同样在南直隶;要是回到南直隶去了。岂不是违背了朝廷的规矩;亏得陈于泰想的出来。

    按照他的意思;陈于泰最好是到北边去;到蓟辽一带去;或者是到陕西、山东等地;要不然就直接到福建、四川一带。好的地方是不行的。官职的安排;也是简单的;陈于泰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安排到州府去;做个同知。也是从六品;只要自己暗地里打个招呼。陈于泰管不到什么事情;一辈子都不要想着出头。

    温体仁重点考虑的;还是苏天成。

    以前;他认为苏天成年轻;不管怎么说;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才有出头的机会;那个时候;自己也是七十来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可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自己的这种预计;存在一些问题;苏天成所做的事情;慢慢的开始牵涉到朝廷的全局了。

    这是他不愿意看见的。

    你苏天成将江宁县建设的花儿一般;那都无所谓;只要你局限在江宁县一地;局限在应天府;不要考虑到朝廷整体的事宜。

    长期在官场上;对于这些事情;温体仁有着自身的判断;皇上是信任苏天成的;苏天成过于的年轻;不可能得到很快的提拔;但依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不需要几年的时间;苏天成就能够威胁到自己的位置了。

    所以说;对于是否让苏天成到厩来;他是持反对态度的。

    迟迟没有得到消息;苏天成也有些着急了。

    已经到了十月了;东林书院和复社;似乎有着更大的动作了;好像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次声势浩大的声讨行动;这不是什么好的信号;凭借一己之力;苏天成无法阻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唯有成立学社;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是好的应对办法。

    按说渠清泽的禀报;已经很详尽了;建议也是不错的;两人还在一起商议过了;不应该出现什么意外的;自己从来没有主动要求;到厩去的;这一次的主动要求;难道还遇见什么难题了吗。

    江宁县的士绅富户;绝大部分都按照县衙的要求;开始出售粮食了;所有的过程;都是县衙户房和粮房协助cāo作的;可也有那么少数的几乎;迟迟没有动作。

    政策的执行;必须有着连贯xìng;如果说这几乎的士绅不动作;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余已经动作的士绅富户;发现不出售粮食;也没有什么事情;来年肯定是不会动作了;县衙发出来的其余号令;他们更是不会理财了。

    可如今这个时候;苏天成还不能够有所动作。

    关键是东林书院和复社;虎视眈眈;一直都想着找麻烦的。

    渠清泽进入三堂。

    还没有等到苏天成开口;他就直接开口了。

    “大人;厩没有任何的消息;皇上还没有最后决定;具体是什么情况;下官也不知道。”

    “这我知道;你能不能想办法;继续上奏折;说明情况;重点是强调一下江宁县的情况;面临的问题;个别的士绅富户;迟迟不动作;影响是很大的;县衙要是没有丝毫的动作;岂不是失去了威信啊。”

    “大人若是想到这件事情;很简单啊;交给我来办;一定没有问题的。”

    “不能够这样做;既然事情公开了;就按照公开的办法来做;就是想着暗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