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临则是大清国第一个入主中原的皇帝,后来被称为清世祖、顺治皇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皇太极突然驾崩。没有指定皇位的继承人,福临因为年幼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登基的时候才六岁,大权全部都掌握在多尔衮的手里,为了福临能够顺利的亲政,也为了能够延续皇太极的血统。庄妃甚至不惜与多尔衮产生暧昧关系,甚至准备下嫁多尔衮。
由此可以看出庄妃绝非是一般的女人。
庄妃的姐姐海兰珠,曾经是皇太极最为亲近和信任的女人,海兰珠生下一个男孩之后,皇太极当即准备立这个男孩为皇太子,可惜这个男孩命不好,过早的夭折了,这也沉重的打击了海兰珠,令海兰珠郁郁寡欢。过早的去世了。皇太极的皇后是庄妃的姑母,知书达理,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从这些情况来看,庄妃在后金的地位也是不一般的,作为人质来到大明京城,也是皇太极的无奈之举,目的是为后金争取到缓和的时间。
来到大明京城作为人质,有好几年的时间了。期间庄妃和福临甚至做好了被斩杀的准备,那是因为多尔衮在京城周围的肆掠。导致了大明朝廷的愤怒,但也许是不想对女人和孩子下手,朱由检最终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只是安排锦衣卫严密监控母子俩,两人的衣食住行都是在小院里面,接触不到外人。而且庄妃不经过允许,见不到自己的儿子福临。
苏天成带领江宁营突然进入了京城,庄妃自然就在江宁营的控制之下了。
江宁营的将士对后金鞑子的印象是很不好的,自然也不会给庄妃和福临好的颜色,只不过江宁营的军纪严明。将士不会动母子俩一根手指头。
庄妃与福临几乎是与世隔绝了,对外面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不清楚,加之以前在沈阳的时候,基本上也是在皇宫里面,皇太极的要求很严格,后宫是不准搀和到朝廷事情之中的,所以对朝廷里面的很多事情,庄妃是不清楚的。
被带到了苏天成面前的时候,庄妃的脸上出现了惊慌的神情,因为她看见福临也被全副武装的军士带来了,只不过母子俩没有直接进入皇宫,而是进入了一处府邸。
庄妃按照满人的礼仪给苏天成行礼了,但没有开口说话,显得胆小胆怯的福临,已经到了庄妃的身边,庄妃想着保护自己的孩子,但害怕自己不小心的举措,激怒周围的军士,恐怕会引起不好的结局,所以用眼睛看着福临,没有任何的动作。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这是你的本名吧,意思是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赛桑的此女,天命十年嫁给皇太极成为了侧福晋,崇德元年被册封为庄妃,皇太极假意臣服大明朝廷,你和儿子福临作为人质来到京城,一晃几年时间过去了。”
庄妃抬头看着苏天成,非常的吃惊,她的身份是没有泄露出去的,哪怕是作为人质来到大明京城,众人也只是知道她是皇太极的庄妃,其余情况不清楚。
想到底细被人弄得清清楚楚,庄妃身体开始微微颤抖,这个时候的庄妃,远非若干年之后那样的睿智和从容。
还没有等到庄妃开口说话,苏天成再次开口了。
“母子连心,在这里尽管随便一些,想护着儿子就抱着他吧。”
听到苏天成这样说,庄妃也顾不上什么了,母性的本能驱使她抱起了福临,仔细看着福临的脸,摸着福临的身体,看看是长胖了还是瘦了。
苏天成看着庄妃的动作,没有开口说话,他抬手示意,屋里的大部分军士都退出去了,仅仅剩下武荣等四人。
一刻钟之后,苏天成再次的开口说话了。
“布木布泰,你很想回到沈阳去吧。”
庄妃停止了手里的动作,尽管还是抱着福临,但身体微微颤抖,看着苏天成,终于开口说话了。
“想回去。”
短短几个字,就体现出来了庄妃的性格,遇见大事情的时候,一点都不罗嗦。
还没有等到苏天成再次开口,庄妃继续说话了。
“大人有什么要求,只要贱妾能够做到,绝不会犹豫,哪怕贱妾不能够离开这里,只要福临能够被送回沈阳,贱妾也满足了。”
福临已经八岁了,能够听懂母亲话里的意思了,脸色惊恐的拉着庄妃的袖子,生怕这个时候母亲离开了自己。
庄妃已经三十一岁了,这个时候正是最为成熟的年龄,尽管不清楚大明京城里面的局势,但凭着感觉,她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气度不一般,说话是能够算数的。
庄妃的话,苏天成也是明白的,那就是可以献出自己的身体,只要能够保证福临的安全,保证福临回到沈阳去,可惜苏天成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兴趣,也绝不会做出这等下三滥的事情来。
庄妃说完之后,武荣开口了。
“大胆,在皇上面前说出来这样大不敬的话语。”
庄妃的身体忽然僵住了,她绝对想不到,眼前这个看上去充满了睿智和威严的英俊男人,竟然是皇上,这令她感觉到疑惑了,那个崇祯皇帝,她曾经远远的见过,绝没有这样的英俊,也没有这等出众的气质,难道说大明朝廷发生了什么巨变吗。
“奴婢不知道皇上驾到,皇上一言九鼎。。。”
庄妃还没有说完,苏天成就笑了,笑声很是爽朗。
“朕说话当然算数,让你们母子留在京城作为人质,朕是看不惯这等作为的,所以会让你们回到沈阳去,你带着福临回去之后,告诉皇太极,朕不久就要收回辽东,收回沈阳,建州卫所辖的所有地方,都是我大晋王朝必须要收回来的,都是我大晋王朝的领地,包括蒙古草原,朕很是佩服皇太极,在北山黑水之间,让建州女真壮大起来,甚至威胁到大明朝廷了,朕将皇太极视作朋友,也视作真正的对手,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朕要堂堂正正的和后金交锋,你还可以告诉皇太极,朕的目的一定能够实现。”
外面发生的事情,庄妃的确不知道,而且多尔衮在京城周围肆掠,她也只是从众多守护人员的愤怒之中体会出来,具体是什么原因,她不知道,也不会有人和她说。
但苏天成让她和福临会沈阳,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不一般的气度了,而且她从苏天成的话语之中,听出来了绝对的自信,这等的自信,她的男人皇太极都不曾有过。
庄妃很想知道这位皇上的名字,但碍于皇帝的威严,她不敢开口询问。
“你大概是想着知道朕是什么名字吧,朕是苏天成,曾经带领江宁营和满八旗、汉八旗多次交手。。。”
后面的话语,庄妃已经听不进去了,苏天成这个名字,就连她这个后宫的贵妃也是如雷贯耳的,皇太极曾经多次说过,大清国最终可能会毁在苏天成和江宁营的手里,今日终于见到了苏天成,已经成为皇帝的苏天成。
庄妃知道,大清国的勇士,多次惨败于江宁营的手下,豫亲王多铎丧命于江宁营麾下,礼亲王代善曾经被江宁营生擒,正红旗被江宁营全部歼灭,至于说在辽东作战的时候,汉八旗更是损失惨重,好几个旗主都丧命了。
也正是因为眼前的这个苏天成,皇太极处处限于被动之中,迫不得已向大明朝廷俯首称臣,为大清国争取到缓和的时间,今日这个苏天成准备放自己和儿子回到沈阳去了,谁知道回到沈阳之后,大清国还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啊。(未完待续。。)
。。。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紧迫的事情()
拿下了京城之后,随军郎中很快就遏制了京城里面肆掠的黑死病,有了丰富的经验,操作起来就熟练很多了,加之有足够的钱粮支撑,问题自然是不大的。
短短几天的时间,京城里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消毒加上焚烧尸体的事宜,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做好了,一旦黑死病得到了遏制,接下来就是搬迁的事宜了。
朱审烜和杨嗣昌两人首先赶到了京城,进入京城的时候,他们很是激动,也很是着急,认为迁都的事情马上就需要办理了,毕竟大晋王朝的京城应该在北平。
两人的意见统一之后,意味着迁都的事情就要开始了,但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的。
从外围的情况来说,辽东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祖大寿和祖大乐已经表明态度,归顺大晋朝廷,但仅仅是归顺不行,那里还需要调整,特别是直接面对后金鞑子,随时都有可能面对战争的局面,京城周边的黑死病,尚未彻底的根治,尚需要排除郎中和军士,也需要拿出来大量的银子,不过随着气候的慢慢转暖,防御黑死病的事宜,简单一些了。
内部最大的问题,就是皇宫的问题。
苏天成没有强迫朱由检搬出紫禁城,因为朱由检尚未表态,下一步究竟是生活在京城,还是生活在其他的地方,退位诏书已经拟好了,等到苏天成正式进入紫禁城的那一天,朱由检的退位诏书就要明发天下了。
其实苏天成不是很想进入到紫禁城里面去,一旦进去之后,他的活动空间就被完全限制下来了,想要轻易离开紫禁城,几乎不可能。但这是规矩,苏天成也不可能反对进入紫禁城,尽管他是皇帝,也要遵守这样的规矩,支撑起来一个庞大的帝国,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朱审烜和杨嗣昌来到京城之后。一切的进度都被加快了。
为了让朱由检早点搬出皇宫,朱审烜甚至亲自进入到紫禁城,去见了朱由检,据说两人见面的气氛很不好,但朱由检总算是同意搬出皇宫了,朱由检唯一的要求,就是离开京城,最好是到南京去,不要继续留在北平了。
关于朱由检的这个要求。激烈的争论产生了,朱审烜、范景文、洪承畴和渠清泽等人,都不同意朱由检到南京去,南京曾经是大明朝廷的陪都,以前是大明的京城,朱由检到南京去了是什么意思,难道想着在南京复兴大明朝廷吗,再说了。大晋朝廷所用的官吏,绝大部分都是大明朝廷以前的官吏。若是这些人见到朱由检了,该怎么做,是拥护还是反对,让朱由检到南京去,就等于是放置了一颗定时炸弹。
只有苏天成一人同意,故而朱由检是不可能到南京去的。
苏天成也很是感慨。其实他无所谓,朱由检就算是到南京去了,也不可能有多少的作为了,因为维系大明朝廷的根基已经不存在了,但众多的文武大臣可不会这样的认为。再说了,自己要是强制众人同意了,谁知道会不会有人专门安排,让朱由检死于非命呢,这都是不好说的事情,到时候这个黑锅肯定是自己背下来的。
众人最终统一的意见,是将朱由检安置到河南的洛阳。
就在众人统一意见之后,苏天成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贵为皇帝的朱由检,因为大明朝廷的覆灭,被迫退位了,尽管说大晋朝廷还是准备册封朱由检为王爷,但这样的打击,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朱由检好不容易自己提出来要求,到南京去养老,但这个要求也被否决掉了,不知道一连串的打击,朱由检是不是能够承受。
可苏天成已经管不到那么多了,有更大的事情需要他操行。
主要还是府库银子不够的问题,抵御黑死病、京城的搬迁,江宁营的征伐,这些都是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