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能让吕布和张绣打得两败俱伤,到时候就是他刘备的天下了。
“先生真乃大才啊!“刘备也是眼前一亮,前面给汉帝上书奏折也是庞统的主意,不过八千金他还是有点肉疼的,毕竟加前面的就是一万多了,但是用这一万多金换取整个中原那还是值得的,不管是吕布也好,张绣也罢,还有那个孙策呵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是你们可曾知道在黄雀的后面还有一个猎人的存在啊。
刘备欣喜之下没有发现坐下孙乾眼中的黯淡,还有庞统多看了孙乾的那一眼,那一眼之中饱含着怨毒,还有一股的杀气。
第267章 水泥()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一晃就过去了,这两个月之中刘莽当真是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他真的小看了这个时代的谋士,抓住了自己征召令之中的漏洞直接就挖了一个大坑让刘莽跳了进来。
这两个月真的是很难熬啊,粮食的消耗,要不是刘莽带来的种子播种进了土地之中,恐怕口粮更加的不够。
整整一百二十万的人口,差点就没有把刘莽玩死,扬州虽然富裕但是就算鼎盛时期,寿春也养不了一百二十万人啊,要知道寿春加上庐江那才是三分之一的扬州,现在的扬州还是袁公路同学留下来的一个烂摊子。
寿春城中百业待兴,而那一百二十万百姓呢,他们不但要吃喝拉撒,还要有地方睡觉吧!
建造房子,百姓的口粮还有,百姓的衣裳之类的都需要去搞定。一百多万人,刘莽什么时候管过这么多人,而且这些人还都是一无所有过来的。
吕布和陈宫给刘莽的信件刘莽也看了,上面写的无非就是破釜沉舟,但是刘莽却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因为他做了这么多,不就是想要帮助他的那个便宜岳父,也是为了那些追随他刘莽的众人有一个好的出身,有一个好的归宿嘛!如果寿春庐江全都丢了,全都不要,即便渡过了长江把江东搞得天翻地覆,可是吕布军又得到了什么呢!官渡之战持续不了多久的,一旦曹操袁绍这两个庞然大物空出手来!这个天下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吕布不是刘备,他还能和江东玩一出赤壁玩一出刘备借荆州的戏码,吕布和江东孙策是死敌,是不可能联盟的,而且顺着现在的剧本下去两人几乎就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到时候天下就真的和两人无缘了!只能和公孙瓒陶谦他们一般变成一堆枯骨埋葬在这片山河大地之中。
刘莽做不到那样,既然是他刘莽创下的祸患那就让他刘莽去解决吧!
“成功了嘛!”刘莽一脸的黑眼圈看着同样黑眼圈的刘晔,刘晔也是几日没有睡好觉了,他一直都在研究东西,自从到了刘莽这里刘晔当真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堂,他可以发挥自己的机关学,还有刘莽的那一堆书籍当真是让刘晔废寝忘食啊!而刘莽他们现在商谈的就是一个其中的一个东西——水泥!
刘莽找不到那么多的木头砖块给那些百姓搭建房屋,也没有那个时间,直到现在大多数的百姓还是生活在旷野之中,只是用了行军的营寨简单的铺制的。
而水泥这个东西就成了刘莽的一个救命稻草,因为这个东西一旦制造出来,靠着他的速凝性能够很快的建造起一些建筑物来,而不需要那些粘土还有糯米汤去凝固砖石之间的缝隙,那样实在太慢了。
对于水泥的记载刘莽也记不得多少,但是他知道用石灰和粘土三比一混合制成,石灰就是石灰岩经过高温锻造就可以了,再把那混合成的东西放入锻造石灰的地方烧熟,再去打磨这样才能真正的成功。
原理是这么简单但是实际的操作却不是这么简单的,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的时间刘晔这么一个三国的大发明家才真正的把最初级的水泥给研制了出来,这样的水泥还只能用在普通的房屋和城墙加固上面,对于水下建筑还是没有什么作用,不过就是这样也足够了。
“子扬,让百姓们派出三十个分队,把寿春附近的石灰岩能采集多少就采集多少回来,再派出二十个分队,去收集粘土!”刘莽把这一百二十万人全都分配了起来,以万人为一个分队,这样的分队有一百二十个。
五十个分队一起出动就是五十万人,这些百姓刘莽也不能白白的养着他们,不干活自然就没有食物的分配,一百二十万的人口之中有二十万的是老弱病残的还有孩子,这些人刘莽并不为难他们,也是按日发放粮食,剩下的人就没有这么好了,刘莽军中的粮草也不多了,吕布把庐江能给的粮草全都搬到寿春来了,但是就是这样,寿春也不过只能坚持半年不到,这已经过了两个月了,军中的粮草已经开始在缩减了。
“是主公!”刘晔点了点头,对着边上自己的一个副手吩咐了过去,水泥这个东西事关重大,刘晔也曾试过水泥的硬度,比之那些用砖头用木块的那可就真的结实得多,很难用刀剑劈开,就连床弩还有弩炮也只能轰裂他却不能直接轰碎,刘晔一定不希望这么一个东西的配方留在敌人手中自然只能靠刘晔自己去监督了。
人多力量大,五十万人齐心协力之下,一块块的石灰岩被剥落了开来,一个个的粘土被挖了出来,全都被送到了寿春城外的一个巨大的营地之中。
这快营地已经被刘莽安排叫做工业区了,里面不单单有水泥的建造,还有一个个竖起来的大烟囱,还有机关营,里面专门制造的就是床弩和弩炮,要不是这里不靠近水域,可能刘莽都要把船坞扳过来了城管黑棋军每日都在此换防坚守着,至于寿春城中的防御,已经换成守备部队了,反正这些百姓都是要自己养着,所以刘莽也不客气了,从一百二十万人口之中征兵就征集了五万多,都是去当守备部队的,这些新兵还真的让刘莽有点小吃惊,因为这些个士卒们全都是那种善战的人物,比之丹阳痞子兵丝毫不差,等到刘莽问清楚了才知道,这些士卒竟然大多是山越人,不过不管是山越还是汉人,在刘莽这里就只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大汉一族,刘莽也不去因为他们是先秦之人是百越之人就去歧视他们,对于这些希望融入大汉的外族,刘莽是会把他们当做汉民同等看待的。
石灰石按着规定的供需煅烧着,和粘土加工起来,再煅烧,一袋袋的石灰从工业区里面被拉了出来,再一辆辆的装上马车送往寿春城中。
“那些是什么啊!“留在寿春之中的大多都是老人们以及小孩,妇女也有不少,可不要小看这些老人,这些老人基本上都是威望很高的人物,他们可以对那些年轻人耳提面命,特别是在山越百姓之中最为严谨。
“不知道啊!一袋子接着一袋子的,难道是粮食嘛?!“有人在猜测了,用这些布袋子装的基本上都应该是粮食,因为粮食容易怕潮湿,一旦湿掉了,就可能发霉,而布袋子可以吸水,所以基本上粮食都是用布袋子装的,这样才能保证粮食的运输,当然这里的布袋子不是现世之中那些装面粉的布袋子,而是一种粗布袋,这种布袋子不但防水而且制造成本也不高,所以刘莽军中有很多这样的布袋子。
“粮食?难道圣王殿下的粮草不多了嘛!“边上有人在询问道。
“早就不多了,你们难道没有看到,圣王殿下已经在缩减我们的口粮供应了嘛?!“一个老者站了出来说道。
“缩减了?怎么会?不还是一天三顿饭嘛!“边上有人不解了,刘莽对待这些干活的百姓给吃的就是一天三顿,早上晚上是米粥,中午是饭食,这样才能保证体力才能干活。
“中午的饭食没有变,而早上和晚上那粥水的分量可是变少咯,水多了,米少了!“老人不愧是老人,和粮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自然能够从米粥的多少,和汤汁的厚度来算出刘莽军粮食的不足。
“或许是你眼花了呢!“边上一个老太太撇了撇老头一眼。
“呵呵,这么多年了,我虽然老糊涂了,但是这个粮食啊还是躲不过我的眼睛的,“如果单单只是一次两次,可能不会这么在意但是自从进入这个月以来就一直在减少,就不得不让老头去猜测了。
这个老者猜测得没错,减少早上和晚上米粥的米粮是刘莽发布下的命令,这也是无奈之中,因为刘莽军中的粮草真的不多了,不省着恐怕连两个月都撑不下去。
这粮食不多的话语当真是搞得人心惶惶的,刘莽也没想到几个老者凭着米粥都能喝出来当真越老越成宝啊。
“碰碰碰!”一袋子接着一袋子的石灰被丢在了地面之上,在这些石灰袋子前面的就是一大片的空地,原先的那些破败的房屋全都被刘莽给推掉了,就算让百姓住帐篷也不能让他们住进这些旧房子,因为那些房子说不定被风一吹就能坍塌掉,到时候那就是人命的代价了。
“撕拉!”布袋子被撕扯开来了,一代代的灰白色的粉末状的东西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不是粮食啊!:”老人先是为之一叹摇了摇头,如果是粮食该有多好呢。
“这些灰粉是干嘛的?!”有人不懂了问那些老人道,可是老人也不知道啊,他们也没有见过这些灰白色的粉末,倒是有一个老者似乎略有所思的用着疑问的语气说了一句“这是石灰粉嘛?!”
不是石灰粉但是也相差不到哪去了,边上一个工程分队的小队长对着下面的百姓说道“这是水泥,水泥,是用来给我建造房子,大房子的!“这个小队长明显的是看到过工业区里面用水泥的经过,所以他说出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自信也很是自豪。
“啥子?用这个东西建房子?你脑子木得事吧!”一个老人用一口浓郁的方言质疑道。
建房子!在他们这些人眼中那自然就是青砖大瓦,就算买不起转头那也得用泥土竹子啊黏糊起来啊,哪里是这种灰色的粉末啊。
“俺骗你能赚几个大钱哉!”那个被人质疑的小队长也不高兴了“你要是不信你就来看哉!”
灰色的水泥被拉扯下来之后堆成了一座座的小山,工程队员把一桶桶的水浇灌在了小山之上,再从小山上挖出了一个小凹陷用木棍搅拌了起来。
“水加灰?你以为你在过家家噢!玩泥巴噢”小孩子过家家就喜欢这么玩,但是那是用的尿而不是水。
“不信拉倒!”小队长脸上出现了愠色“来来来,我们造给这些个老家伙们看看!不要让他们小看了我们!”
其他工程队员也是不怎么开心,毕竟被人质疑是很不舒服的。
一个接着一个木条也被送了过来,刘莽没有钢筋只能用木条作为水泥内在的架构。
一个个木柱木条搭建成大体的框架,一个个搞好的水泥被涂抹压制了上去,人多就是力量大,几万人的努力之下,一座接着一座的房屋被修建了起来,虽然外面的水泥还没有干,但是大体的框架都已经搞定了,刘莽第一波建造的就是一排排的平房,这些房子只是暂时性的,但是要保证他的坚固,等到熬过了这阵子,刘莽才打算去打地基做成一个个的楼房。
第268章 战乱再起()
这些就是水泥建造的房屋嘛!那些工程队用水泥把这些平方收拾完毕之后,刘莽就带着杨弘等人到那些房屋面前视察观看了,水泥那可是工业化的一个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