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明帝听了多位大臣的进劝,赶紧下诏让曹真回来。
结果,曹真好像是因为这件事不得志,或者是路上太投入没注意保重身体,竟然几个月以后就病死了。
唉,真是不死不休啊,虽然让人感动,但这样冲动的人,是容易犯大错的。
那么,这一次,他会不会像史书上记载的一样,以为从褒斜道出击的蜀汉军就是主力,很快就自己率领大军主动深入箕谷,甚至想追杀到南郑呢?
嗯,性格使然,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本章完)
第257章 巧变张郃()
正在念叨曹真和魏延一样勇猛好战,魏延也嘟囔着过来找葛良了。
“葛公,为什么他们都走了,我作为汉中都督,却还要留在这里?”魏延一进来,就很不服气。
葛良早就预料到了,当下呵呵:“文长,他们都不是汉中所属哦。”
魏延一楞,随即喊道:“那他们从我汉中过,我还没准他们离开呢。”
孟达皱皱眉头,这家伙,怎么说话呢,好像汉中是你私家的一样,难道你想造反吗?
葛良是不会这样想的,当下只笑着回道:“那到时候我们要走时,是不是也应该先给文长打声招呼啊?”
魏延发现说错话了,忙回道:“哪里哪里,不敢不敢。我的意思是,我魏延也是跟着您打出来的,而且是最早跟随军师的部将,如今要打仗,您可千万不要把我这个旧部属给忘了啊。您要走,可千万要带上我。”
葛良趁势说道:“我可不敢这样想,上次在这里,只是让你去接应一下张将军和马将军他们,你却怂勇着黄老将军跑到下辩去了。”
魏延赶紧请罪:“那是魏延一时冲动,事后也后悔不已,后来也多次向您陪罪了,还望您大人大量,早些把这事放下。”
刘备一个劲地夸你,我不放下还能怎么样?葛良想想,又问魏延:“前次汉皇从汉中出兵,文长有没有作为先锋啊?”
魏延立即答道:“那是当然!”
葛良又问道:“那,文长有没有杀到长安?”
魏延不高兴了,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葛良就是故意激他一下的:“唉,我也知道,当初汉皇派你出子午谷,其实,就是作为疑兵,吸引魏军注意力的。”
“当时,要是能多给我派一些人马,说不定,我此刻已经坐在长安城里了,也许……”魏延说到这里,赶紧住嘴了。
都过去两年了,葛良又怎会不知道当时的细节,刘备自然是效仿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派魏延虚张声势从子午谷出发,自己则率大军走陈仓道,想打个突然袭击。
只是,曹军既然知道刘备亲征,自然是准备充分,曹操又极会用兵,一面派人在子午谷阻击,又在关中保留了大量人马,特别是大量骑兵,随时往来策应,结果,刘备还没到陈仓,曹操的几万人马就已经在那里集结好了。
现在,该是轮到葛良玩这一套了。
“文长,上一次你走子午谷,是不是比大军先期出发啊?”葛良轻声问道。
魏延点点头,随即明白过来,笑意堆上了脸:“葛公,这一次,是不是要让魏延正式出击了?”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葛良不置可否。
魏延赶紧嚷道:“葛公,当年,魏延跟随您一起,飞速拿下汉中,这一次,希望还能跟随您,一举攻入长安啊。”
“哈哈哈,我也很想啊。”葛良笑着让魏延别急,“先让我想想,先让我想想。”
魏延又多次提醒,可千万别把他留在汉中,然后才告辞而出。
孟达也放下心来,随即也走了。
屋内安静下来。葛良再把这次要遇到的敌军大将,梳理一遍。
曹真刚才已经分析过了,还有一个人需要重视,那就是以巧变著称的张郃。
按张郃传记载,张郃可是识变数,善处营阵,料战事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夏侯渊在定军山中计被斩,众军新失元帅,怕被刘备趁机攻击。郭淮当即站出来,说:“张将军是国家良将,刘备都对他有所忌惮,现在,必须请张将军出来主持大局。”
说张郃巧变,料战事地形,那也还是说得过去吧,最起码人家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把营地驻扎在山上,想什么置之死地而生,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立即就把山围起来,断了水道,等你想居高临下冲下来时,他就放火烧山,让你直接送死。
嗯,还有一个什么,说诸葛亮围攻陈仓时,魏明帝让他去救,他却说不过十天后,诸葛亮就会退兵,结果真如他所说,好像是神算子一样。
按张郃传记载,还是满篇军功的,确实也是个厉害角色,可是,葛良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说什么“刘备所惮”、“自诸葛皆惮之”。
张郃和蜀军交战记录,首先记载的就是和张飞战于宕渠。
那一次,是张飞利用地形,使他前后不能相救,打得他只能弃马缘山,仅带着十几个人凭着野外求生的本事,徒步跑回了南郑,这算什么料战事地形无不如计?
难道说,徒步旅游的都是在料战事地形?
然后就是和刘备在汉中接战。按夏侯渊传记载,夏侯渊自将轻兵护南围,派张郃护东围,结果刘备挑战张郃,打得他损失惨重,要靠夏侯渊从自己的“轻兵”里分一半来帮他守,害得夏侯渊自己都被敌人趁虚给袭杀了。
刘备,为什么会要怕张郃呢?
再就是和诸葛亮的交战记录了,是的,第一仗他就赢了,在街亭大败马谡,逼退了诸葛亮。
可是,在此后,他也就跟诸葛良有两次交战记录了。
第一次,张郃强烈要求出战诸葛亮军,司马懿派他攻打王平所守有祁山大营,结果王平拒险坚守,张郃不克而还。
第二次,就是诸葛亮粮尽退兵,张郃不愿去追击,司马懿非要他追,结果追到木门道,就被诸葛亮的伏兵射中膝盖而死。
连膝盖都献上了,诸葛亮为什么还要怕他?
既然这样国,为什么还说刘备听说死的是夏侯渊,还不甘心,说要杀就杀张郃,杀了夏侯渊没意思。
为什么呢?
搞不懂。真搞不懂。
不过,葛良自穿越以来,虽然改变历史,没了张飞大战张郃,也没了刘备大战夏侯渊,毕竟还是见识过张郃了。
在前次汉中作战时,魏延可是已经把张郃给好好治了一顿,他到现在还时常乐不可支地跟大家吹嘘呢。
什么意思,不就是想告诉我,他完全可以单独率一军深入敌后打个大胜仗吗?
(本章完)
第258章 反计而击()
曹洪自从跟随曹操起兵,立下了不少战功,还曾经在汴水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使得曹操逃过徐荣军的追杀,救了曹操一命。
夏侯渊死后,曹操就一直让曹洪和曹休负责西线对刘备的防御,但随着曹**去,曹丕继承王位,他很快就被调离了。
他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
曹洪一直是有钱人,连曹操都自汉不如。曹丕就曾经想找他借点钱花花,曹洪却是舍得命舍不得钱,就是不答应。
曹丕怀恨在心,一直想找机会好好报复一下。
他当上魏王后,分封百官,趁势就把曹洪调到身边,进封为卫将军,随时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而且,现在老父亲死了,天下应该是他们后一辈的来执掌了,那些一直跟着他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也该出来掌握实权,大显身手了。
于是,他便任命曹休为中领军,统领京都各部队。
任命夏侯尚为征南大将军,领荆州刺史,和新晋的车骑将军曹仁一起负责荆州方向的防御。
而曹真,则被他任命为镇西将军,接替曹洪,屯驻长安,全面负责对西线的防御。
曹真已经得到消息,蜀军要从褒斜道进发,前来攻打关中。
他立即召集张郃、郭淮前来商讨大计。
“刘备这家伙实在是可恶,上一次亲率大军前来,妄图拿下陈仓,谋取关中,虽然被我们击退,却引发了雍凉多地叛乱。我们四处征平,这才刚刚平定下来,他竟然又痴心妄想,再次派军前来。”曹真恨恨地一拳捶在桌案上,
左将军张郃,就是刚从北地平叛回来的,听了曹真的话,问了一句:“这一次,又是刘备亲自来了吗?”
“不是,”曹真摇头道,“刘备已经率大军下荆州,肯定是上次进攻关中不利,就想着到荆州方向去试试运气。这一次,负责进攻关中的,是他们的大司马诸葛亮。”
“上一次,刘备亲率八万大军,也没能动我关中分毫,这一次,他诸葛亮只是一支偏师,肯定会比上一次少得多,我们又占有地利,小心应对,无需担心。”张郃放心不少。
郭淮刚从洛阳回来不久,现在已经是代领的雍州刺史了。
曹丕篡汉称帝后,郭淮奉命去洛阳庆贺,没想到在路上病了,就休整了几天才走。
等到众官员在洛阳举行欢庆宴会时,曹丕看到他,很不开心,就沉下脸责问道:“当年大禹在涂山召诸侯开会,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辟处死。现在普天同庆,就是你个家伙最后才到,你认为我该怎么处置你?”
郭淮心惊肉跳,不过,绝不能就因为这个原因被砍了头吧,在路上,他就已经想好说辞了。
当下小心翼翼回道:“我听说,五帝都是先教导民众要守德,以德服人,到了夏朝,民心难服,才开始使用刑辟治罪。现在,陛下受禅让,继承了汉室江山,就好比尧让位于舜,正是天下盛世,所以我相信,我肯定不会象防风氏那样,被大辟而死。”
“哈哈哈,说得好!”曹丕可不就是要让天下人认为他受禅正是奉天运顺民意的好事,郭淮这话正说到他心里去了,当下不但不怪罪,还很快就给他升了官,让他代领雍州刺史一职,以示奖励。
郭淮虽然庆幸躲过一劫,反而因祸得福,但雍州正是和蜀汉接壤的地方,自然会战争不断,不得不多加小心。
当下小心提醒大家:“听说这个诸葛亮,诡计多端。有传言,上一次吕蒙偷袭荆州,几天之内就损失惨重,兵败身死,就是这个诸葛亮在暗中指挥的。”
曹真对郭淮的话并不在意:“刘备转向荆州,这里又派人不顾路途艰险,前来骚扰雍州,只不过是想牵扯我们的兵力,减轻刘备在荆州方向的面临的压力,如果我们还是像上次一样,派出重兵据险而守,那不正合他们的意?”
张郃忙问道:“将军,您想如何应对?”
“我,”曹真咬牙道,“我决定亲率大军出击,就在山谷中把他们截住,迎头痛击,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关中再次受到骚扰,民心浮动,二来说不定可以抓住机会,趁胜追击,反攻到汉中,反其计而行,反过来牵制刘备在荆州方向的行动!”
张郃一听曹真还想反攻到汉中,觉得这心也太大了些,也提醒道:“蜀军一向诡计多端,既然他们上次明出子午道,实际上却是大兵出陈仓,想来,这一次肯定也不出其外,将军,要小心敌人在其他道路上出兵啊,还是再等细作消息再定吧。”
曹真斜了张郃一眼,扯动嘴角,淡笑道:“我当然不会被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