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嫣的真容他见到了。
“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史书上这一串评价并没有骗人,这妹子的美貌,就是自认定力很强的朱皇帝第一次见了,也是有瞬间的失神。让朱皇帝感到惊喜的是,这个妹子看起来有另一时空后世初三女生的水平,并不是太幼齿。
这个发现让朱皇帝感到很高兴,这一次的选后结果和另一时空不会有什么不同。
进入四月中旬,选后决赛终于开始,决赛分两轮,第一轮有八人晋级,第二轮选出最终优胜者三名。
第二轮决赛结果没有出乎朱皇帝的意料,四月初三日,在元辉殿里,宫中各位大佬们敲定了最终优胜者淑女三位,河南祥符县张氏、顺天府大兴县王氏和南京鹰扬卫段氏。
按照规矩,皇帝大婚,是一次性娶个老婆,外带两个妃子,说这三人是优胜者,自然是因为她们再不济一个皇妃的位置也是有的。
皇后的位置只有一个,三人优胜组里终归还是得有一个总冠军。很快的,刘太妃就带着泰昌帝的一帮选侍,对三个妹子再次来了一番考察。
刘太妃很清楚,选皇后这个事插手会有让人怨恨的可能,没有说话。
聪明一点的选侍们,也没有一个说话。
“若论端正有福,贞洁不佻,则张氏女尤其上也。”
在最后一位想要长辈赵选侍给出了评价之后,朱皇帝也开了金口,表示自己要见一见张嫣。
见一见的意思很明显,这事基本就定下来了。
本来,朱皇帝还以为可以和自己的未来老婆说说话,然而人家终归还是未出阁的少女。按照礼法,第一次见面,也只能是远远地看上一眼。这让他很不爽,他实际上都见过了妹子真容了,远远地看上一眼,实在没有什么意思。
见过面之后,很快朱皇帝就昭告了天下,皇后已经选定,并把礼仪交由礼部会同翰林院定议。
第15章 15。辽事(1)()
在准备大婚的过程中,朝堂上虽说分散了一部分注意力,大部分人关注的重点当然还是辽东问题。
大明的官僚机构,一直到三月底都还不能完全确定辽阳是否失陷,加之官僚体系运作迟缓,很多的问题都没安排,从袁应泰身死开始,很多天内辽东经略的位置实际上就是空着的。
除开人事,辽东还有一件事也是非解决不可。月初的时候,山海关主事莫在声就上疏称:辽阳溃兵约三四万桴河而渡,官兵拒之辄援弓相向,声言直奔山海关。
朝中对此却是反应迟缓,没有做什么处理。
月初的时候,朱皇帝就召开了一次廷议,对新经略上任前辽东各方面的事务进行了安排,决定新经略上任前辽东的大政方向。
“朕今日召集群臣,所为无非辽事。袁应泰已死,辽阳消息断绝,广宁空虚,新经略人选未定。辽东局势大坏,朕甚为忧虑。如今所需议定之事不少,还请诸公畅所欲言,为朝廷献策。”
底下的臣子们很快跪下,表示皇帝忧虑,是他们的耻辱,一起向朱皇帝请罪。
把套路的流程走完一遍之后,底下的大臣们很快用眼神交流了一番,才开始真正准备议事。
内阁首辅刘一璟很快站了出来,“臣以为,辽沈之败已是定局,如今之计,惟有固守广宁以图后事。辽事一坏再坏,臣恐调兵不能救急,惟有令兵部催促各处援辽兵马进兵之余,再多募兵。”
“臣以为元辅所言极是。如今当添设几处巡抚,速速于北直隶募兵援辽。”
很快的,群臣就纷纷建言要募兵。太仓里多了那么多的银子,大伙们都眼红着呢。上来都不管其他的事,个个都在大谈特谈怎么募兵,由谁去募兵。这一次连建议皇帝把勇卫营那只宝贝疙瘩派去广宁的议案,都没几个人提了。这帮人现在他们眼里只有白花花的银子,想的都是先讨好了这少年天子,让自个或者自家的朋党去募兵,把太仓里上千万两的银子分上一杯羹。
朱皇帝当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听了一会点了点头,也不反对,也不附和,直接就转移了话题,“朕以为,袁应泰既死,新经略人选议定赴任皆需要些时日,此时需要任命一员暂摄经略事。诸卿以为何人能当此任?”
这个讨论起来很容易,能暂摄经略事的,现在的只有两人,无非是从现任的蓟辽总督和辽东巡抚两人中选一个,辽东巡抚代理着就很容易变成扶正了,而谁也不打算让薛国用担任经略这一要职,稍微争论了一番之后,代理的经略人选很快议定。
大伙一致认同以蓟辽总督文球暂摄经略事,并要求他移驻山海关统管全局。
紧接着,朱皇帝再次抛出了另一个他看重的事。
“朕听锦衣卫上报,鲁省近年来自海路运抵辽东之粮,累计有两百万石之多。辽东车马不足,又兼管理不善,以致转运缓慢,此时尚有五十万石积于广宁右屯卫处,而广宁城中存粮却是只够大军几月之需。近五十万石粮食,有些尚未入库,暴露于外,多有损耗。诸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朱皇帝对另一时空熊廷弼在广宁之战中表现最恼火的一点,就是这个货逃跑时,连这近五十万石的粮食都不管了,全白送了后金,让人家在右屯卫这里运粮运了两年!右屯卫城小难守,朱皇帝担心的是广宁被围城之后,即便这一次派熊廷弼去守住了广宁,广宁右屯卫却丢了,后金得到了这么多的粮食,就有了长期围城的实力,到时候广宁还是很危险。
文官们对这个事不是太上心,他们都觉得辽沈丢了,转运慢这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众人商量了一阵之后,给出了处置办法:派遣专员去督促运粮,调集一些大车到前线去。
“卿等以为何人能当此任,话说在前头。朕希望年终之前,要在广宁城里看到四十万石的右屯卫之粮。若是玩忽职守,拖延推诿。朕定当严惩,推荐之人亦有连带之责。”
这个职位油水是有,但是风险也不小,尤其是前线很危险。
一时间众多大臣们都没有说话,朱皇帝看着他们的表现,也不生气。
“朕听闻,前蓟州兵备高邦佐治政有方,素称良吏,卿等以为此人如何?”
这一位高邦佐,在另一时空广宁之战中苦劝熊廷弼去守广宁不成,自己本可以逃跑,却是留在了广宁,与城共亡,以前在知府等地方任上也是颇有政绩,属于大大的忠臣良吏。
吏部尚书周嘉谟很快站了出来,朗声道:“该员前番倒是政绩突出,颇有治政之能,于蓟州兵备任上去职不过是因为一点小事。臣以为,可起复该员为山东左参政分守广宁监督转运粮草。”
首辅刘一璟也跟着附和道:“臣附议。”
连推荐的都要背锅,现在皇帝亲自点将,不用他们负责了,文官们对此自然是没有意见,纷纷同意起复高邦佐为参政分守广宁督促运粮。
他们多少对皇帝知道高邦佐这么个官感到有些好奇,不过皇帝不说,他们也不好问。
接下来,朱皇帝和文官们扯皮了一番,算是把新经略上任前辽东的战略安排好了,对现任的辽东巡抚薛国用下了严旨,要求他在严查奸细的同时,好生收拢溃兵,集中兵力于广宁死守,辽河沿线各堡垒只用布置少量游骑,加紧修筑广宁的城防,注意积累守城用物资,。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提议,文官们都一一表示了赞同。
辽阳溃兵被阻断归路,派无人机去看了后,朱皇帝当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广宁总兵李光荣不敢去救辽阳,又担心后金趁机渡河杀奔广宁,于是依着巡抚严查奸细的命令,把所有的溃兵不管青红皂白全当成了奸细,直接截断辽河上的桥梁,阻止所有的溃兵渡河。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溃兵是真会在山海关关门处聚集鼓噪意图冲击关门。莫在声未尝不知道李光荣干了什么,这会辽东巡抚薛国用都没有说话,莫在声一个小小的主事当然不可能去弹劾辽东事实上官位最高的广宁总兵。
第16章 16。辽事(2)()
辽沈失陷之后,大部分文官对前往前线的差事都是避之不及,有一位却是自请去前线劳军。
这位御史就是推荐孙承宗当兵部尚书的那位亲东林的湖广道御史方震孺,在辽沈失陷的消息传来之后,方御史就感到极为忧虑,天天和人大谈辽事,每天都会上疏建言,在朱皇帝面前刷了很多次的脸。
朱皇帝给他的任务还是挺重的,首先要帮助巡抚安置溃兵,转送右屯卫的粮食,调查辽沈失陷的原因和具体的经过,为处置后事做准备,顺带和前方通个气。溃兵虽说没什么战斗力,但终归是可以当劳动力用,修筑城防。
另一时空,除开右屯卫的粮食之外,这些事大多也是方御史去干的,现在只不过是提前了一些日子。
方御史去辽东办差前,朱皇帝也例行地召见了他。
场面话说哈之后,朱皇帝开门见山地说道:“卿此去辽东,当首重协助巡抚安置好溃兵,监督好各运粮官吏,协助新任参政高邦佐转运广宁右屯卫之粮,监督巡抚等各员修筑城防备战之事。朕会依卿所奏,发帑金二十万两,你此去好生安抚军士。朕听锦衣卫上报,辽东总兵李光荣,怯懦不敢战,截断河桥阻断溃兵归路。朕恐生祸端。卿此去,要好好查一查此人。若是属实,与巡抚商量后火速回报。”
“臣领命。”方御史闻言后,不由有些欣慰,不信任锦衣卫的报告,还派了他这么个正人君子去查实,这说明天子很英明啊。
这位方御史不知道的是,皇帝根本不是什么不信任锦衣卫,这消息就不是锦衣卫告诉皇帝的。
“川浙兵战陨者众多,卿也需要尽快调查石柱等土司兵马功过,以便朕论功封赏抚恤。西南不稳,朝廷欲安抚好各土司,以安将士之心。”
听完皇帝吩咐的一堆事情之后,方御史又提了一堆意见,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这一位御史,责任心是很强的,这些日子来每天都是至少三个上疏,天天在提辽事,只不过人终归是没干过实事的清流,提的意见就没有几个是靠谱的。朱皇帝觉得,让他去做监督工作,总不至于也干不好。
辽东兵力肯定是不足的,兵部很快拿出了一个募兵援辽的方案。
对兵部提出来的募兵方案,朱皇帝扫了眼就直接给打回去了。兵部那帮官僚只提了要钱要粮派人和在哪里募兵,对招募什么样的人当兵,安家银子给多少,怎么保证发到士兵手上,新募的军队一路援辽的补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是提都不提。这样的提案朱皇帝才不会批准,他又不是正版的天启那种好糊弄的少年。
吃空饷朱皇帝可以暂时忍了,他暂时也拿眼下大明官场的各种不良风气没什么办法,然而这些官员大多都是招募些市井无赖流氓地痞交差了事,这他就没法忍了。
这类流氓无产者可以说是眼下的几种兵源里最差的,现在的大明对基层的管控能力实在是太过拙计,人一跑了就根本找不着了,根本不可能像对社会控制能力比较强的近代国家那样严惩逃兵,由于严重的贪腐,大明军队里的伙食待遇也极差,根本留不住人,根本没有近代英国那样荤素不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