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酒楼里,真正的客人,却是百姓。你明白吗?”
杨延嗣的声音,平淡无奇。但是他的话,却犹如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颠覆了谢韬内心存在了二十多年的世界观。
“王……王上……”
“咕嘟……”
“王上,您说笑吧?按照您的意思,咱们这些官员,甚至皇族,都是在为百姓服务?”
杨延嗣摊开手,“不然呢?”
谢韬咬了咬牙,沉声道:“不可能的,当官的,是官老爷,天生比百姓高一头。咱们是帮百姓做主的人,不是服务百姓的。”
杨延嗣摇头一笑,“如果这天下间没有百姓,你到谁面前去高一头?还有,帮百姓做主和服务百姓,有区别吗?
在我看来,就是名号不同而已。”
“这……”
谢韬想反驳,很想大声的反驳。
他想告诉杨延嗣,在大宋,官员就是人上人。百姓们只是地里刨食的下贱胚子。
可是,这话他不敢说出来。
因为,他一旦说出来,就违背了南国基本法的第二条。
人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贵贱。
瞧着谢韬沉默不语,杨延嗣也没有再继续追着他讨论问题。
杨延嗣品了品桌上的茶水,待到谢韬冷静下来以后,才继续开口,“刚才咱们聊过了,险些误了正事。此次传你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港澳码头的是商人,围困在府衙门口,究竟所为何事?”
谢韬抱拳道:“臣正要向王上禀报此事,前些日子,王大人,从辽国置换了不少辽地汉民,运回了咱们南国。
这些辽地的汉民,进入咱们南国后,就受到了王上的厚赐。
这些商人们看到了以后,心里就有了一些想法……”
“什么想法?”
谢韬沉吟道:“其一,商人们跑到衙门里询问,他们想加入南国籍贯,不知道有什么条件。会不会也像是辽地汉民一样,得到一百一十一亩的良田。
其二,商人们通过王大人的事情,发现了一条商机。他们想把南国的粮食运到辽国去,然后换一些辽地汉民,再运回来。他们想知道,我南国有没有收购这些汉民的意向。”
杨延嗣用食指敲打着眉心,所有所思,“很聪明的一个计划……”
“怎么讲?”谢韬疑惑。
杨延嗣笑道:“首先,在目前的时代,大多商人都是以家族形式存在了。能出国行商的,家族产业就更加庞大,人口就更加繁多。
如果他们在家中挑选个成千人,入驻到我南国,加入了南国户籍。拿到了一百一十一亩良田。那么他们手里的良田,就能迅速的积累成千上万亩。
其次,辽地缺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他们把粮食运送到辽地去,自然能够轻而易举的换到相应的辽地汉民。
这些汉民被他们拯救出了火坑,自然对他们唯命是从。
到时候这些汉民们得到了田地赏赐,到头来还是成为了这些商人的囊中之物。
商人们不仅把辽地汉民的卖身钱赚了,还赚到了他们的土地。
这简直就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计划。”
谢韬闻言,咬牙切齿道:“这些商人真奸猾,咱们应该想个办法,挫一挫他们的奸计。”
杨延嗣缓缓摇头,“人家没偷没抢,凭本事和智力赚钱,赚的合情合理的。依照我南国的律法,人家只要交纳够了商税,咱们还的保护他们。”
谢韬不甘道:“岂有此理,难道就看着他们大赚特赚吗?”
杨延嗣莞尔一笑,“不急不急,这不是还没答应他们,他们还没赚到吗?”
谢韬沉声道:“可是属下看王上的意思,似乎是有答应他们的想法。”
“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王上,您就别取笑臣了。”
杨延嗣眯起眼,低声道:“这件事,肯定是没办法阻止的,有这些商人们加入,王明诚的压力也会轻一些。而且我南国国民的数量也能迅速的扩充。
此事不仅不能阻止,还的鼓励。
只不过他们想出的那个类似土地兼并的小手段,应该想办法给克制一下。
嗯……”
杨延嗣低头,沉思了起来。
怎样在不压制商人们积极性的情况下,制约他们暗中谋划的土地兼并呢?
杨延嗣考虑了许久,许久……
猛然间,他抬起头,脸上全是笑意。
“王上有办法了?”谢韬一直守候在杨延嗣身旁,看见杨延嗣脸上的表情,他就知道杨延嗣肯定有办法了。
杨延嗣乐呵呵一笑,道:“也不算是什么高明的办法。他们的条件可以答应,只不过,从辽地带回来的汉民,不能兑换成金银。只能交给官府,作为回报,咱们可以给他们减免一定的商税……”
“减免商税,就能挫败他们的计划了?”谢韬有些愕然,“臣怎么觉得,这是在助长他们的威风呢?”
杨延嗣嘿嘿笑道:“动动你的脑子,辽地汉民以置换赋税的形式,被官府收拢。那么这些人就是官府的人了,和那些商人们再无瓜葛。
到时候,再把落籍的商人家族和辽地汉民们分开。
一个搁到南边,一个安置到北边。
他们的阴谋,就能轻易挫败了。”
谢韬恭维道:“王上这个手段高绝,如此一来,确实能够避免土地兼并的问题。”
杨延嗣感慨道:“说实话,我并不在乎土地兼并。只是,土地兼并是大宋固有的风气。连带着这个风气的,还有一个风气。就是大宋人喜欢在自己家里多吃多占,却一点儿开拓的精神都没有。
广阔的大地浩瀚茫茫,这些土地都能任由我们驰骋,不能固步自封。”
第0347章 重甲骑兵()
杨延嗣所述的道理简单,谢韬却始终转不过脑袋里的弯。
最后,杨延嗣索性直接让谢韬照着他的话做,不必多问。
杨延嗣在港澳码头停留了足足三个多月,对于港澳码头的发展,他事无巨细的都叮嘱了谢韬。
港澳码头,乃至整个海港府,杨延嗣都寄予厚望。
一个沿海的商业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厚的政策扶持。
相信,港澳码头,会在很短一段时间内,迅速的繁荣昌盛起来。
同时,它也能带动整个南国的商业发展,并且迅速的增强南国的实力。
港澳码头以后发展的基础基调,杨延嗣已经为谢韬制定好了。
谢韬不许要做太多,只需要按照杨延嗣制定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即可。
安顿好了港澳码头,杨延嗣踏上了回汉城的归程。
不过,杨延嗣并没有急着一路疾驰回汉城,而是沿着南国东线,一路绕了两千多里的路程,仔细的巡查了一番南国东部的发展。
南国朝廷鼓励农耕,又加上地理位置的优越,以及引进的大宋的一些先进的农具。
南国的百姓田地里的粮食产量在节节增高。
其中,一些有汉族的农庄或者城市,田地里粮食的产量就更是多不胜数了。
短短两个产粮季,仅南国东部所产的粮食,就足以供给整个南国的百姓吃一年之久,并且剩余的粮食,还足够贩卖向大宋。
站在农田的田埂上,杨延嗣随手摘下了一棵稻穗,望着广阔的田野,忍不住感叹。
“南国现有人口,两百二十万,东部居住的人口有一百零叁万左右。其中还包括了常役士兵三万,以及府兵六万。
再抛去工匠,以及各处行商的人等等。剩下的人口,不足九十万。
九十万人口,种植近方圆两千里的土地。太少了……
刨除山林河流,剩下的土地还有近八成处在荒芜状态。
必须想办法尽快的充实人口,鼓励生育。”
落叶守候在杨延嗣身后,翻了个白眼,淡淡道:“首领,根据统计,咱们南国男丁总共只有三十八万人,剩下了近一百八十多万人,都是女子。就算您下达鼓励生育的政令,也无济于事。您让人家一个个女子,如何生育?”
杨延嗣扔下了手里的稻穗,瞪了落叶一眼,“就你话多……”
落叶淡然道:“属下说的是实情。也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明明这南国女多男少,您偏偏还要实行什么一夫一妻的制度……”
杨延嗣行了两步,跨上了马背,没好气道:“本少爷做事,自有深意,用不着你操心。你有这个闲心,还不如尽快去我大哥哪里,帮忙把他手里俘虏的那些个流民草寇接纳过来。”
落叶也上了马背,策马跟在杨延嗣身后,“您不许咱们大张旗鼓的去接人,怕暴露了,所以属下们只能谨慎行事。自然,接人也就慢了一些。”
杨延嗣叹气,“罢了,慢就慢吧,稳妥一点最重要。”
杨延嗣和落叶,骑着马,带着护卫们,继续上路了。
由于绕道先东行了,难免要路过蟒山。
近半年不到蟒山,蟒山脚下,依山而建了一座巨大的工业之城。
南国境内的所有工业物品,基本上都出自于蟒山脚下的城池。
除此之外,在蟒山一侧的峡谷中,还有一座要塞。
此处原本是通往大宋邕州必经的要道,自从龙游军坐镇此处以后,在这里建立了一座要塞。
用作屯兵只用。
因为龙游军是重甲骑兵,所耗费的装备诸多,把基地建立在工业之城旁边,方便一些。
而且,按照杨延光的说法,附近山林里的俚人和僚人众多,这些人都是上好的兵员,值得招揽。
唯一可惜的是,目前为止,龙游军常役士兵,仅有不到四千,仆从军却多达六万之多。
重甲骑兵的士兵,都是百里挑一。
能托起重甲骑兵的马匹也少有。
还有他们身上的装备,也必须是细细锤炼出来的精钢所致。
总之,杨延光对他麾下的重甲骑兵的要求极严。
因此,重甲骑兵创立了这么久,也仅有四千人。
杨延嗣临近龙游军驻守的要塞的时候,就听到了振聋发聩的喊杀声。
一队队的重甲骑兵,手持着钢刀,在平坦的地域练习冲杀。
杨延嗣站在一侧看了许久。
对于重甲骑兵的战斗力,也开始有了些许的了解。
重甲骑兵的战斗力很恐怖,一个个全身披甲,除了抠鼻等以外,几乎密不透风。他们坐下的战马,同样披着盔甲。
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人两骑。
重甲骑兵冲锋,犹如一道钢铁洪流。
挡在他们面前的东西,在一波冲锋过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只不过重甲骑兵的耐力真的很有限。
一个时辰,似乎是重甲骑兵的极限。
一旦他们冲锋的时间超过一个时辰后,阵型就会散乱。
甚至,有些人累的都提不起手里的刀。
一个个仆从军的士兵们,在这里时候,会扑到他们身前,把他们扶下马背,让他们躺在地上,细心的为他们解开盔甲,并且给他们喂水喂干粮。
杨延嗣在一侧看久了,自然被人发现了。
几十个龙游军斥候,想暗中摸过来,将他们擒拿。
却在接近了杨延嗣快三百步的时候,被落叶率领的火山卫所发现。
双方僵持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