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中兴大明,朕不得不这么做,将来就是见到列祖列宗,朕也不会没有脸面啊!朕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才会一个省份一个省份的来,而且先从几个富名在外的藩王开刀,有朕的新军在,相信他们谁也不敢怎么样,都得乖乖的任朕宰割,至于官吏的空缺,明年就要开始新的科考了,朕会选拔一批有作为,年轻的官员,添补缺额。”

    “从藩王开始?”徐光启觉得不妥,“诸位藩王可都没犯什么过错啊!皇上这么做”他言下之意,有些不能服众。

    我嘿嘿一笑道:“先给他们安插几项罪名,什么私造兵器啦!私募军队啊!图谋造反什么的,这样不就可以了吗!诸位爱卿放心,朕不会那么绝情的,最多把他们的家产掏空也就是了,不会要他们的命。”我这么说也算敲山震虎,免得身边的大臣们“变质”。

    徐光启,钱龙锡等人听得浑身激灵,崇祯皇帝也太那个了,他们如果知道魔鬼撒旦为何物的话,肯定会发现崇祯皇帝的头上冒出两只角来,典型的恶棍行径啊!

第70章 贰臣传() 
第七十章贰臣传

    看着刘鸿训等人离去的落寞背影,我突然觉得自己做的有些过了,有点后悔。那些话完全没必要说出来,说出来反而徒增他们的忧心,看来为人处世方面,我差的还远,领导艺术简直差劲无比,可能是我太年轻,心里藏不住事吧!

    “陛下陛下!”我回到寝宫想着想着睡着了,恍惚之间似乎听见有人招呼我,睡眼惺忪的醒来,发现是王承恩。

    王承恩也不想把睡得正香的崇祯皇帝叫起来,无奈崇祯皇帝之前已经吩咐了,只要曹于汴回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叫醒他。“陛下,曹大人回来了,正在书房候着呢!”

    “去给他泡壶热茶,晚上凉,他走了一路肯定口渴了,朕一会就去。”我说完让人服侍穿衣,用冷水擦了把脸才出去见曹于汴。

    看到风尘仆仆的曹于汴要参礼,我赶紧上前制止,道:“爱卿免礼,这一路很累吧!坐下说话。”

    曹于汴连道不累,心知崇祯皇帝所急何事的他在怀里掏出一道折子,递上来道:“微臣经过仔细缜密的调查,发现通敌卖国的最大嫌疑人乃是蓟辽总督刘策,以及他的几个心腹将领,材料都在这里,请皇上过目。”

    曹于汴的工作干的非常仔细,调查所得极有说服力,里面把刘策等人如何倒卖军需物资和军事机密讲的清清楚楚,可谓证据确凿。

    “啪!”我使劲一拍桌子,“古往今来,果然只有汉奸最招人记恨,很多事情都让这些汉奸给坏了。”

    曹于汴也是痛心疾首,刘策身为蓟辽总督,兼管保定军务,职权很重,这样的官吏心怀不轨,何等的要命,等于国家的大门随时都会被敲开啊!

    曹于汴又在怀里拿出一份折子,“微臣此次还另有收获,在调查刘策的时候,发现有些人很可疑,进一步勘查,发现他们极有可能是鞑子的奸细,有些已经混进了火器制造部门,情况极其令人担忧。”

    “这还了得。”我腾地一下站起来,火器可是我的命根子,如果后金也有了相同的兵工产业,我哪还有命在啊!“马上将刘策逮捕,严加审讯,在北京展开肃反肃奸肃贪的三肃运动,务必把这些混蛋败类都揪出来,严加惩处。”

    曹于汴在调查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笼统的处置想法,说道:“皇上应该在塘报上将刘策事件作为典型批判,那些被查出问题的人,给予除籍处分,让同宗之人不承认他们的姓氏,让他们成为无君无父无母无根之人,另外还要请几个当世大儒著书,将秦始皇以来对国不忠,对君不忠,以做汉奸为乐的人都写进去,让他们遗臭万年,让后来者不敢越雷池一步”

    我有些发愣的看着曹于汴,真看不出来曹于汴还是搞运动的一把好手啊!以前怎么没发现呢!这个长处的大力发掘才是,“爱卿说得太对了,简直说到了朕的心坎里,那著书之名就叫贰臣传好了,此事全权交与爱卿办理。”

    蓟辽总督刘策及其心腹被锦衣卫抓回来后,经过审讯,刘策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被推到菜市口凌迟处死,借着刘策事件,北京城内外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三肃运动,在此契机下,反贪部门和核算部门适时成立,并且马上运转起来。

    此次三肃运动,导致京城近半的官吏被查出问题,罚抄的财产多达二百万两之多,差不多把今年的亏空都补上了,其中皇亲国戚很多都被查出了问题,尽管他们不服,可是也不敢怎么样,因为崇祯皇帝手握兵权,他们只能乖乖的掏钱,俯首认罪,此次追赃像极了历史上李自成进京后的追赃运动,所不同的是崇祯皇帝的手段比李自成高明的多,矛盾激化程度被大大减小了。

    在运动的同时,我给身家比较清白的官员们涨了工资,进一步的精简机构,加大他们的权力,减少因官员大幅裁撤带来的种种情况。

    北京乃是天子脚下,富贾巨商云集,难免有为富不仁,偷税漏税,行贿官员的情况,在进行三肃运动的同时也把他们捎带进去了,不过策略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进行区别对待,免得造成不好的情势,弄的人人不敢经商就糟糕了。

    我看着这两个月来取得的“成绩”,光是“搜刮”来的银子就七百多万两,这钱来的多容易啊!而且心安理的,这些钱都是贪官污吏和奸商从老百姓手里搜刮来的,弄的民怨沸腾,把我的江山弄的一团糟,但是我从他们手中搜刮来,却不会使人民怨恨,相反,拍手称快者多得多,都道过瘾呢!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不时的抿嘴笑,也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高兴,北直隶这么一弄,气象比以前清新百倍,现在官吏热心政务,百姓的以休养生息,国库还盈余了几百万两,崇祯皇帝不高兴才怪呢!

    “陛下,喝杯热茶吧!天儿可转凉哩!去去寒气。”王承恩给崇祯皇帝倒了一杯热茶。

    我喝着热茶,嘿嘿笑道:“老王,朕这一手怎么样?可谓一石头打好几个鸟,光是北京一地就如此收成,早知道,朕早就搜刮搜刮了。”

    王承恩心中一叹,犹豫再三后还是把心里话所了出来,“陛下,好是好,可是圣者有云,有阴必有阳,凡事都有相对的一面,陛下把官吏富贾好一番整治,对也不对,陛下治理天下还的靠官员,还的好地主富贾拥护陛下,不是吗!虽然说的民心者的天下,但是治天下,光有民心”

    被王承恩一提,我突然想起那些看过的架空历史,回到过去的,施行民主政治的也不在少数,而且说得极为玄妙,好处多多,如果我在大明施行民主,是不是就改变了制度和体制呢?面对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吗?国家会兴旺发达吗?

    我猛地摇摇脑袋,我可不是什么鸟圣人,民主政治现阶段对我来说是一剂毒药,万万服用不的,再说了,我当皇帝还没当够呢!凭什么交出权力呀!在我看来,还是独裁的好,我一个人左右一个国家命运,想想就让人气血澎湃,万分激动啊!

第71章 微服私访前奏曲() 
第七十一章微服私访前奏曲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1634年的春天,平定晋陕局势归来的卢象升孙承宗等人在乾清宫接受崇祯皇帝的召见。

    我亲自走下御阶来到卢象升和孙承宗面前,深深的看着他们俩,“两位爱卿辛苦了。”

    “为皇上分忧乃臣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一说。”卢象升和孙承宗执意行了大礼。他们俩平定了晋陕局势后之所以没有立即回京,乃是奉崇祯皇帝之命,一个留在陕西帮着开采黄金,一个留在山西挖煤,直到晋陕经济步入正轨,这才回来。

    卢象升在怀里摸出一块东西,道:“皇上,这是微臣在金矿找到的天然黄金,就是俗话说的狗头金,有一两多重呢!请皇上过目。”说着递给崇祯皇帝。

    我接过入手颇重的金块,不禁眉开眼笑,不知是不是我的时运来了,自打在北京开展三肃运动以来,经济财政上的压力越来越小,除了“搜刮”所得,晋陕的煤炭和黄金开采已经有所成绩,孙承宗和卢象升更是在省会执行了我的三肃运动,收获颇丰,派去的工程人员都先卢象升等人一步回来了,李邦华和周延儒在江南干的也是有声有色。

    唯一让我不快的就是,老天爷仍然不给我面子,不是这个地方给我来点干旱,就是那个地方给我来点大水,小灾小难更是数不胜数,我得到的银子多半都去做善后工作了,堪堪收支平衡。

    “两位爱卿回来的正好啊!朕正准备出去走走,家里没有人镇守实在不放心,有你们二位留守京城,朕天下都可去的。”我谋划很久的微服出巡,终于可以施行了。

    孙承宗被崇祯皇帝的话吓的差点坐到地上,连道不可,“千万不可,皇上万金之体,天下只系于皇上一身,万一”

    一旁的卢象升也道:“孙大人说的对,不是微臣危言耸听,天下虽然已经平定,但是铤而走险的小毛贼仍然存在,还望万岁以天下苍生为念。”他突然想到了明朝的正德皇帝,眼前的万岁爷不会发展成正德皇帝那样吧?那位就是微服私访成瘾的呀!

    我微微笑道:“二位爱卿此言差矣!正因为朕是身系社稷之人,才更应该出去走走,要知道,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就不能看的透彻,连百姓过的什么生活都不知道,怎么能更好的制定国策呢?连下面的地方官为官如何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熟谙吏治之道呢?朕出去转转就回来,乡试已经结束了,朕还要回来主持会试呢!还指望今年的春闱提拔几个人才呢!”

    卢象升对崇祯皇帝比较了解,深知崇祯皇帝决定的事情很少有更改的,一旦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因此他更关心崇祯皇帝的安全问题,“皇上此去,是如何走法呢?”

    我想了想,“朕第一站就想去山西陕西看看,也算是检验一下两位爱卿的工作成绩吧!两位爱卿不会心中有鬼,工作干的不怎么样,害怕朕去看看吧!”为了减少这二位的阻力,我不得不来个别样的激将法。

    孙承宗和卢象升被这么一将,明知道这是崇祯皇帝的“套路”,可偏偏反驳不的,总不能说做臣子的没干好,害怕皇帝去检查工作成绩吧!

    卢象升见崇祯皇帝没明白自己得意思,问道:“皇上此去微服私访,要带多少人呢?”这是让他担心的地方,既然是微服私访就不能带很多人,那样一来,安全问题太让人担忧了。

    “这个朕已经想过了,既然是微服私访,朕身边有个十人八人就可以了,后来一想,这样肯定有人反对,那朕就再安排三千人马随时策应,以应付突发状况,这样应该行了吧!”其实这三千兵马更大的作用是对付那些不服管的人,晋陕的三肃运动可不像京城那么好弹弄,地方势力不容小觑,还是充分准备的好。

    我这是说走,其实我的脑袋也够疼的,家里的一摊子怎么安排是一方面,后宫之中还有几个难答对的人呢!周皇后等人要是知道我微服私访出京去,还不的跟我上演流泪戏码啊!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看来是时候置一个临时的内阁总理大臣了,本来唯一的人选是徐光启,可是他现在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