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墨此举,可以说,断绝了地方官以国家公器为已所用,网罗人才的机会。同时给了寒门子弟出人头地,得以出仕为官的良机。
武将的功绩来自沙场,开科取仕也好,举察入仕也好,对他们影响不大,议论几句后便渐渐做壁上观。
文官这边,却是越说越大声,殿中乱糟糟像菜市场。
这提议一出,必然受到来自文官以及世家等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对,程墨早有心理准备,面带微笑端坐在位子上,由得文官们说去。
刘询却更加兴奋,朝臣有纷争,最后只能由自己这个皇帝出面当裁判,按自己的旨意行事。这样的机会,他已经等很久了。
“陛下,万万不可。寒门子弟吃穿都成问题,哪有银钱读书?既然连字都不识,何能参与政事,出仕为官?”司徒罗光拨高声音率先跳出来反对。
罗光身为三公之一的司徒,能力是有的,报国之志也是有的,只是霍光权倾朝野,他便聪明地选择迎合霍光,在不违背自己底线的政事上,遵从霍光的决定,适当的向霍光谏言献策,所以霍光才把他提拨到司徒之位。
要不是苏执够会忍,丞相之位怕早就是罗光的了。
现在霍光退隐,罗光本想一展抱负,正想找几件事向皇帝进言,只是提出哪几件事还没定下来,准备今天再捋一下思路,明天再提。没想到上朝第一天,程墨先于自己提出改革人才选拨制度。这于他,无异是石破天惊。所以,他淡定不能,稳了稳心浮气躁的情绪,便出言反对。
程墨道:“罗司徒此言差矣,寒门子弟世代耕种不假,要说温饱尚未解决,却不见得。再说,陛下乃是有道仁君,怎么会让百姓挨饿?”
话题扯到自己身上,刘询马上表态道:“程卿说得是,朕平生之志,便是让百姓吃饱穿暖,若是百姓连温饱都无法解决,朕这皇帝不当也罢。”
罗光没想到程墨拿他话中漏洞做文章,来不及恼恨程墨,先伏地请罪道:“臣罪该万死。”
说帝国的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岂不是说皇帝是昏君?要是遇上脾气暴躁的皇帝,只怕立即把自己下大狱了。程墨果然厉害,一不小心便着了他的道。罗光思忖,对程墨又是警惕又是怨恨。
刘询大度地道:“朕知罗卿不是有的放矢,只是这话不可乱说。”
这次我不治你的罪,若有下次,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罗光再次请罪谢恩:“罪臣谢陛下不罪天恩。”心里却想,程墨啊程墨,你给我等着,看我怎么报这一箭之仇。
其实昨天到程墨府上送礼的朝臣也有他,告辞时,他就走在苏执后面。昨天还想和程墨搞好关系,今天却已和程墨结仇,这是他意想不到的事。
程墨看罗光眼中仇恨的光芒一闪而过,估计他恨上自己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程墨清楚提出这件事会得罪人,得罪罗光也好,得罪苏执也罢,都在意料之中。
刘询道:“如何举行科举制,由程卿详细罗列出方略,递奏折到朕这里。”
这便是一言而决,不让群臣再行商议了。
文官们大吃一惊,他们的心思十弯八曲,有的是反对的理由,可现在一句话还没说呢,皇帝便要把这件事定下来吗?
不少人望向苏执,他是文官之首,应该站出来反对。不知是苏执当摆设的时间太长了,习惯不发表意见,还是没想到反对的理由,竟是一言不发。
其实苏执也是有苦说不出,他倒是想说,只是话到嘴边,心跳加速,竟是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此时他才明白,在霍光手下当一个摆设也很幸福。
程墨朗声道:“臣领旨。”随即从袖里抽出一封奏折,道:“臣已写好方略,请陛下御览。”
到这地步,谁还不明白这对君臣在演戏?只怕人家早就商量好,等这一刻呢。
罗光心里十分后悔,早知道事情会急转直下,自己就该学苏执,不做这出头鸟了。现在怎么办?
小陆子把奏折接了过去,呈到刘询御案前。
第410章 反对()
天已经大亮,只是乌云密布,光线不明,殿中依然用油灯照亮。
朝臣们一双双眼睛望向小陆子手里的奏折。看似轻飘飘的奏折,却能改变天下无数寒子的命运,改变名门世家执宰天下的格局。
刘询接过奏折,立即打开看了起来。殿中落针可闻,只有灯芯轻轻爆开的声音。
程墨坦然端坐,准备接受来自朝臣们的攻讦。
一刻钟后,刘询把程墨扬扬洒洒两千字的奏折看完,面露喜色,道:“甚好,就按程卿的方略执行吧。”
说完命小陆子宣读奏折。
简单说来,程墨的方略以明代的科举制度为蓝本,分为四级考试制,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生参加县试,及格者称为童生,取得院试资格,前往州郡参加院试。院试及格者称为生员,又称秀才。
秀才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秋天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是为解元。
乡试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会试,考中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会元。
只有贡生才有资格参加最后一场考试,即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者是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是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俗称进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至于考试的内容,当然是治国纲要了,也就是由考官出题,考学生的政治主张,治国方略。考生可以在考题上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只要不是谋反言论,朝廷不得治罪。
只要是帝国的子民,不论贫富贵践,都可以参加考试。
一句句通俗易懂的话传进耳里,罗光大受震撼。他以为程墨借改革排除异已,没想到程墨设想得如此周全,这是完全为帝国网罗天下英才的节奏啊,程墨图什么?
罗光目光如炬盯在程墨脸上,只见这年方二十二岁的青年剑眉星目,面如白玉,一脸平静,既没有会为朝臣攻击而惶恐,也没有讨好了皇帝而得意洋洋。他想,这青年好沉稳。
刘询继位,封程墨为九卿之一的卫尉,程墨开始了每天早上天还没有亮,便起床上朝的苦逼生活,但他在早朝上极少陈述自己的主张。他一来年轻,二来曾收留龙潜时的皇帝,很多朝臣以为刘询在报恩,除了羡慕嫉妒恨他走了狗屎运,在路上随便捡个人便能成为皇帝之外,更多的是轻视。
年底程墨心血来潮,要在京城建供暖系统,很多朝臣持观望态度,踊跃报名安装的大多是勋贵,朝臣直到大将军府安装好后,才开始报名。
刚才见程墨提出改举察制和征辟制为科举制,文官们吵吵嚷嚷,多为嘲讽,虽不敢指名道姓嘲笑程墨,但主意是程墨提出来的,指不指名,又有什么不同?
现在听了这么周密的方略,不要说罗光,就是苏执等文官,都在心里暗赞一声:“这青年设想得好周全。”
若是按程墨的方略执行下去,只怕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都奔帝京而来了。到时,皇帝取天下英才以供自己驱策,帝国想不强大,也不可能了。
苏执却想,这方略果然不计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便能得以入仕,倒是一视同仁。他在庆幸没有出言反对的同时,又想起自家女儿,难怪以程墨的出身,权倾朝野的霍大将军会把女儿嫁给他,霍大将军分明是慧眼识英才啊。
小陆子念完,把奏折放在御案上,躬身退下。
刘询道:“诸位爱卿,可有补充?”
殿中静谧,没有人出声。罗光想反对,还没找到方略的破绽。
过了十息,刘询再问一遍:“诸卿可有任何补充?”
依然没人出声。
程墨脸色如常,心里却爆笑不已,这是自唐宋以来,到明清得以不断完善的科举制度,是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实践,切实可行的开科取士的方法,你们刚听完,就能想到反驳补充的方法,那也太牛了,开外挂也不能。
刘询对这方略满意得不行,道:“既然诸卿没有补充,那就按这方略执行。拟诏,把开科取士的方法传诏天下,先从州郡开始考试。”
“且慢,”罗光忙道:“若有世家大族子弟要出仕,又将如何?”
刘询笑道:“罗卿定然没听详细,方略不是说了么,无论贫富贵贱,都可参加考试。世家大族子弟若有真才实学,也可报名参加。”
在今天之前,世家大族的子弟都会轻而易举地得到举荐信,得以被地方官请到衙门为官为吏,以致到东汉,各大军阀籍此网罗人才,壮大自己的实力。但这优势自今天开始,不复存在了。
罗光想到,原打算今天请苏执向皇帝举荐儿子,这还没开口呢,便被程墨打了闷棍,以后儿子只能跟那些泥腿子一块儿考试,就心塞得不行,勉强道:“陛下三思,此法若是实行,只怕寒了世家大族的心,若因此引起这些人的不满,社会将动荡不安啊。”
抚远大将军公孙息再也听不下去了,道:“罗司徒此举差矣,从来没有听说过世家不满,会引起民变。再说,若有人谋反,我等自当引兵平反,何虑之有?”
众武将都道:“正是。”
更有人道:“我等正苦于没有立劳机会,若真如此,便是我等立功之日了。”
罗光差点吐血,你们武将不跳出来插一脚会死么?他望向苏执,可惜苏执没看他,只是看斜对面的程墨,眼露异彩。
他哪里猜想到苏执在想什么?心里暗骂苏执尸位素餐,道:“不知丞相对此大事有何看法?”
“对啊,不知丞相有何看法?”不少文官附和道。
倒不是他们要反对程墨提出来的方略,而是大半天没听到苏执的声音,心里不是滋味。开科取士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同时,也将改变朝堂的格局,不久后,坐在殿中的同僚将不再是同样出身世家大族的子弟了,难道苏执一点不介意吗?
苏执的家族虽然没有东闾氏那样显赫,但在老家,也是地方大族,要不然怎么有出仕的机会?
第411章 不好忽悠()
感谢西风清扬投月票。
天空飘起如柳絮般的小雪,落在地上,很快融化。
小内侍轻手轻脚地进来添灯油,然后无声无息地退下。
所有朝臣,包括程墨都望着自己,让苏执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看这形势,不说点什么是不行了,可是说什么好?
苏执看了一眼御案后的刘询,再看一眼眼睛明亮如星晨的程墨,艰难地道:“臣以为,举察制和征僻制自高祖传到现在,若就这样废除,不免有违高祖本意,不如三制并存。”
世家子弟不用考得死去活来便能出仕为官,寒门子弟也有了出身之阶,岂不是皆大欢喜?这样总可以了吧?苏执为自己的急智而骄傲,颇为自得地挺了插胸脯。
罗光很失望,身为当朝丞相,哪能首鼠两端,一味粉饰太平?他道:“丞相差矣,太祖定下的规则不可废,新法却不可行。寒门子弟哪能识文断字?若让这些人进入朝堂,势必会误国殃民。”
程墨道:“罗司徒说哪里话?寒门子弟只是投胎技术差了些,人并不蠢笨,怎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