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竟然病倒了,只得提前回国去了。
战争仍在继续。辽景宗留下三万人马,兵分三路,分袭雁门、应州、高阳关。雁门正是号称“杨无敌”的杨业把守,他与潘美联手,大破敌军,反客为主,攻入辽境,俘老幼万余口,获牛马五万。在应州战场,宋将折御卿挫败辽师,斩首七百级,获兵器牛羊万计。在高阳关战场,宋将崔彦进也取得阻击战的胜利,获兵器牛羊数万。
这样,辽师的三路进攻,均被打退。
这几年的边界战争中,宋、辽两国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互有胜负,难分高下。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大消息传来了:辽国皇帝辽景宗病逝了。辽景宗是在伐宋归来几个月后去世的,他的死给辽国带来了一个大问题:继位者耶律隆绪年仅十二岁,这个小孩子有能力领导一个大帝国吗?
十二岁的小娃娃,当然没法统治一个国家,于是一个女人从幕后走向前台,她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辽国萧太后。
萧太后,原名萧绰,小名燕燕,出身辽国名门望族。她父亲萧思温,曾担任辽国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位高权重。萧燕燕从小聪慧过人,其父赞道:“此女必能成大事。”十六岁那年,她被选为贵妃入宫,后被册立为皇后。萧燕燕政治上的才华,在辽景宗在世时就脱颖而出了。由于辽景宗身体一直不太好,国家大事的决断,许多是出自皇后萧燕燕之手。史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帝卧床榻间,拱手而已。”
辽景宗去世后,萧太后临朝称制,成为国家真正的统治者,这位女强人注定要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她与唐朝女皇武则天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没当皇帝罢了,两人都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内心之强大常人难以想象。萧太后刚上台时,地位是很不稳固的,她曾这样说:“母寡子幼,族属雄壮,边防未靖,奈何?”在这个时候,两位大臣的效忠与辅佐,是政权得以顺利交接的关键。这两人,一位是契丹人耶律斜轸,另一位是汉人韩德让。
韩德让与萧太后关系十分微妙,有些野史甚至称萧太后下嫁给了韩德让,这虽然说得离谱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俩人维持着情人的关系。由于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汉人也成为辽国人口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萧太后执政期间,重用汉人,推行汉化,致力于契丹与汉两个族的和睦。萧太后“汉化”思想的背后,未必没有韩德让的影响。
且说宋太宗获悉辽国居然女人当国,心里自然未免蔑视一番。在他看来,女人嘛,见识自然长不了,我且用计骗骗她。于是皇帝下旨,北方沿边诸州,务必守境力耕,不得擅出边关,不得侵扰契丹人、夺其畜产,违者以重罪论。这诏令下达,营造一派和平的景象,似乎两国就要罢战休兵了。
但是宋太宗的伎俩,并没有瞒得过萧太后。
萧太后虽是女流之辈,对军事却是十分精通,史书上称她“习于兵事”,想必当年辽景宗亲征,她都随行的。她知人善任,对耶律休哥的军事才华大加赞赏,提拔他为南京(幽州)留守兼南面行营总管,全权负责边关事务。耶律休哥赴任后,细心留意宋军动向,发现宋太宗的诏令不过是个愰子。宋军正不断地把粮食送抵北部边关,并在黄河北岸修筑城堡,显然是在积蓄力量,以待下次进攻。
耶律休哥将计就计,一方面劝农桑、修武备、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则派出大量间谍,潜入宋帝国境内,传播假情报。间谍们散布的消息主要有两个:其一,辽国国内空虚;其二,辽国边关将帅都是有勇无谋的傻大个,有蛮力没智慧。这些消息,令大宋边关将领十分振奋,上报给了朝廷。
与辽国相比,大宋帝国在军事情报上逊『色』许多。以前宋太祖在位时,每当对外发动战争时,势必要『摸』清对方的虚实,包括收集兵力部署、地形、敌将等情况,以便做一个完整的评估。可是宋太宗在这一点上,显然远不如他的哥哥。他对耶律休哥散布的假情况深信不疑。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几位地方大吏纷纷上书,提议对契丹发动战争,夺取幽州。
雄州知州贺令图、岳州刺史怀浦等上书称:“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在他们看来,夺幽州仿佛易如反掌。宋太宗不由得怦然心动,抑制不住北伐的冲动,因为在他内心深处,要成为像秦皇、汉武那样伟大的君王。
公元986年,即雍熙三年,轰轰烈烈的北伐开始了。
这一战,在大宋帝国历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15章 雍熙北伐:虎头蛇尾的远征()
宋太宗北伐契丹的决定,显然是过于草率了,因为他对契丹的军事实力做了一个完全错误的估计。
萧太后上台后,辽国的实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比辽景宗时更强大。萧太后深知大宋帝国颇为强大,未敢轻启战端,在南方采取守势,而把进攻重点放在打击党项人及女真人。公元983年,辽国讨伐党项,击破十五个部落;在太宗发动北伐的前一年,即公元985年,辽国大败女真,俘获十余万人,马二十多万匹,军事力量更加强大。然而,对于这一切,大宋帝国的情报机关却置若罔闻。
为了这次北伐,大宋帝国精兵倾巢而出,名将个个登场亮相。
宋军兵分三路出击,具体部署是这样的:第一路是主力部队,由大将曹彬领衔,崔彦进为副帅。曹彬乃是大宋名将,在平后蜀、平南唐之役中有赫赫之功。这位仁兄由于战功太大,后来当了枢密使,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总参谋长。这次曹彬重新披甲上阵,可见宋太宗对伐辽一战,势在必得。第二路兵团以米信为总指挥,杜彦圭为副帅,从雄州(河北雄县)出兵,这路兵团实力一般,只是协助曹彬的主力兵力作战。第三路兵团由田重进率领,从定州出发,经飞狐(河北涞源)向北挺进。
在三路大军出发后,宋太宗觉得还不够保险,为了确保在战场上有压倒『性』的优势,又派出第四路人马。这支部队以潘美为总指挥,杨业为副手,在西线发起攻击,任务是迂回到幽州侧背,与曹彬主力部队夹击,收复该城。
四路人马,浩浩『荡』『荡』杀向敌国,兵精马壮,士气高昂。宋太宗踌躇满志,如此精锐的部队,别说打下幽州,就是天堂也可攻下。
果不其然,各路宋军捷报频传。
我们先来看看潘美、杨业这一路。潘美与杨业都是一代名将,杨业对辽军又十分熟悉,故而推进神速。攻入辽境后,潘美向北推进到了寰州,辽刺史赵彦辛望风而降;紧接着,宋军马不停蹄,直取朔州,朔州守将赵希赞同样举白旗投降。进攻应州之战仍然不费吹灰之力,辽国守将又投降了。潘美与杨业联手,果然勇不可挡,不久后,云州也被宋军收复。出师不到三个月,潘美与杨业连下四州,战果惊人。
再看看看田重进一路宋军的进展。田重进是一员老将,当年宋太祖陈桥兵变时,他就有份儿了。田重进攻入辽国后,首战飞狐,敌守将吕行德投降;紧接着,他兵围灵丘,守将穆超举城投降。辽国急忙派一支军队以阻击宋军深入,结果被田重进打败了,还损失两员大将。在蔚州之战中,敌军仍然没有顽抗的意志,很快举城投降。
协助曹彬进攻的米信兵团,也在新城大破辽师,取得一场胜利。
作为北伐主力的曹彬兵团,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曹彬兵团总兵力十余万人,担任主攻方向。越过宋辽边界后,这位名将先声夺人,攻克固安城,而后挺进涿州。辽军在涿州以东迎战曹彬兵团,然而力量悬殊,随即被宋军击破。曹彬乘胜追击,从北门攻入,占领涿州。涿州是幽州的南面门户,战略地位颇为重要,辽国派出一支军队南下,企图收复涿州。曹彬遣部将李继宣率轻骑渡过涿河,击退辽师。
从战争的第一阶段来看,宋军四路出击,节节告胜,攻城略地,反观辽军则不堪一击。难道辽国自萧太后掌权后,果真一落千丈了吗?难道在高梁河一役中大败宋朝皇帝的耶律休哥,竟成为了一头死老虎吗?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可发现宋军的胜利着实不值得骄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真正的强敌还没出现呢。我们从史料中可以发现,此期宋军所打败的对手,都是辽国中的汉兵汉将。自辽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由于这里是汉人区,辽国仍保留了汉人官吏、将领以统治汉人。这些汉族将领在与中原政权对抗时,大多数并不积极,稍稍抵抗便举旗投降了。这是北伐军频频告捷的原因之一。
然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执掌辽国大权的“女汉子”萧太后竟然带着未成年的小皇帝御驾亲征,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女政治家,比如西汉的吕稚、东汉的邓绥、唐朝的武则天等,她们都曾经是帝国最高统治者,但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像萧太后这样御驾亲征。写到这里,笔者也不能不为萧太后的勇敢而喝采。她非但勇敢,也有识人、用人之才,同时也知晓军事,把两位契丹名将用以对付两位宋朝名将。耶律休哥将对阵曹彬,而耶律斜轸则阻击潘美。曹彬、潘美这对在平定南唐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宋双星,能否再度席卷幽蓟之地呢?
开封城内,虽捷报频传,宋太宗却眉头紧锁。这位大宋皇帝虽然在战场指挥作战的本领略显蹩脚,对大的战略却仍然有独到见解。他凝视着案台上的地图,陷入沉思,内心有一种忧虑。他在担心什么呢?曹彬推进的速度太快了,军队越往前推进,后勤补给线越长,倘若辽军在这个时候切断他的运粮通道,那岂非置于危险的境地?
宋太宗的担心是有道理。
问题是,宋太宗都看得出来的问题,难道久经沙场的曹彬却看不出来吗?
当然不是。
那么曹彬为何要冒这个风险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他过于轻敌了。自宋师出兵两个多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辽人望风披靡,这很难不令他对敌人有轻视之心;其二,他认为耶律休哥丢失涿州后,一定会主动进取,与宋军展开决战。只要是速战速决,他就可以在粮食吃完之前,打败对手。其三,潘美、杨业连克四州,这也给曹彬很大的压力,他可不想在战绩上输给别人。
曹彬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可惜的是,他遇到了一位伟大的将领。既生瑜,何生亮!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南京留守耶律休哥在帐中踱来踱去,但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地图。自从全权负责辽国南部军事以来,耶律休哥一直在构想一个大战略,其核心就是诱敌深入,然后给予宋军致命一击,凭借一战来彻底稳定南线战局。为此,这些契丹名将不断放出风声,示弱于敌,引诱宋军主动进攻。果不其然,宋太宗终于没忍住,数路大军深入辽境,势如破竹。耶律休哥明白,他所面对的曹彬,乃是沙场宿将,且手下有十万精兵,不可采用硬碰硬的手段,必须要觑准敌人的弱点。那么曹彬的弱点在哪儿呢?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宋太宗都看出来了,在于后勤补给线